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14950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8 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学业分层测评(八)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斯天下之民至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A项,“无”通“毋”;B项,“涂”通“途”;D项,“颁”通“斑”。【答案】C2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增加B河内凶 凶:有战争C弃甲曳兵而走 兵:士兵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解析】A项,加:更。B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C项,兵:兵器、武器。【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王道之始也填然鼓之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未之有也察邻国之

2、政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 BC D【解析】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中的“之”为代词;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中的“之”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答案】C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解析】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判断句。【答案】D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译文:(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文:(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译文:【答案】(1)咚咚地敲起战鼓,两军的

3、兵器已经接触,(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2)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可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3)(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多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

4、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孟子梁惠王下)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B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C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D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句、词

5、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逐步排除错误选项。“反/其旄倪/止其重器/”是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子,“反”后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中,“则”解释为“那么”,用在后一句的开头,排除D项,故选C。【答案】C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齐人伐燕,取之伐:攻打B系累其子弟 系:捆缚,拘禁C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问,这里指对百姓安抚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倍:违背【解析】D项,倍:扩大一倍。【答案】D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下列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民望之,若大旱之望

6、云霓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是动天下之兵也A BC D【解析】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答案】A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解析】B项,文中“民

7、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忌惮齐国的强大,如今齐国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D项,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纣,“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答案】A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译文:(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译文:【答案】(1)有很多诸侯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2)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参考译文】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

8、。齐宣王说:“有很多诸侯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夷就埋怨;向南征伐,北狄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企盼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

9、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10以孟子的“民本”思想为话题,仿照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屈原流落汨罗江,心怀楚国,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颠沛流离,心怀苍生,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10、颜”;【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是施行“仁政”,他高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游说于诸侯国。将此内容依照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进行组织即可。【答案】孟子游说诸侯,心系黎民,高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1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四个方面概括“吐槽”的特点,不得超过15个字。 “吐槽”是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做出回应,主动地发起话题称不上是吐槽。它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如日本动漫海贼王中,路飞一大块肉一口吞,众人说“好快!”,短短两个音节,配合画面中路飞那淡定的表情,效果立现。吐槽的内容一般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如果掺杂了吐槽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或者是在逻辑理解上需

11、要绕点弯儿的高端笑话,效果都不会太好。虽然吐槽看起来很像讽刺挖苦,但它并不存在恶意,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进行揶揄或者感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制造笑点。【解析】首先要为语段划分层次,这段材料刚好4句话,每句话即对应一个特点。然后,概括每句话的内容,如第1句“主动地发起话题称不上是吐槽”,可概括为“被动性”。【答案】被动性;简短性;通俗性;娱乐性。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

12、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一定要审清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阐明理由,在阐明理由时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条理清楚。从材料可以看出,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考生可从多个角度阐述观点,如说明密网光诱围捕不可取的原因,如何制止这种行为,以及在以后的渔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答案】(示例一)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示例二)这种惟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 保护自然资源。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