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14974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6 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学业分层测评(六)逍遥游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匹:比B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C绝云气,负青天 绝:直上穿过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遥控【解析】D项,控:投,落下。【答案】D2下列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小知不及大知此小大之辩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御六气之辩彼且奚适也而征一国者北冥有鱼而莫之夭阏者ABC D【解析】没有。“知”通“智”,“辩”通“辨”,“辩”通“变”,“而”通“能”,“冥”通“溟”。【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水击三千里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而后乃今将图南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解析】A项,水,在水面上,名

2、词作状语;C项,南,向南飞,名词用作动词;D项,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非。【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虽然,犹有未树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彼且恶乎待哉A不同,不同。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D相同,相同。【解析】虽,都解释为“虽然”。且,前者为“况且”,表递进;后者为“还”,助词。【答案】C5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而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D项与题干均为判断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答案】

3、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4、。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仗,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庶人之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

5、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次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決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选自庄子说剑,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6、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B请治剑服 治: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解析】谋:图谋。【答案】A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C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介词,在;介词,对于。B项,代词,代指“让这些人日夜不停地在自己面前击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连词,和,后面省略“之”(庄子);动词,结交、亲附。【答案】C8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然臣有三剑,唯

7、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ABC D【解析】“庄子当能”是“左右”的话,不是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是间接表现庄子的机智。【答案】D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解析】A项,“庄子剑术高超”于文无据;C项,与“今大王有天子

8、之位而好庶人之剑”矛盾;D项,“清静无为”在文中没有表现。【答案】B10断句和翻译。(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开。王 乃 牵 而 上 殿 宰 人 上 食 王 三 环 之 庄 子 曰 大 王 安 坐 定 气 剑 事 已 毕 奏 矣 于 是 文 王 不 出 宫 三 月 剑 士 皆 服 毙 其 处 也。(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译文: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译文:【答案】(1)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2)谁能够说服赵王让他停止招募剑客比试

9、剑术的做法,我将给他千金的赏赐。现在大王拥有天子的地位却喜好平民的剑,我私下替大王感到不值得。参考译文:从前赵文王喜欢剑术,剑士聚集在门下为客的有三千多人,他们在赵文王面前,日夜搏击,每年死伤的多达一百多人,但赵文王仍然喜好这件事不厌倦。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势衰落,各诸侯都图谋他的国家。太子悝对此感到忧患,招募左右的人说:“谁能够说服赵王让他停止招募剑客比试剑术的做法,我将给他千金的赏赐。”左右的人说:“庄子应该可以做到。”太子就派人把千金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庄子和使者一同前往,见到太子说:“听说您要用我是想断绝大王(对斗剑士)的喜好。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却违背了大王的意图,向下不敢面对太子,那

10、么自身会受刑而死,我还能安心接受金子吗?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向下敢面对太子,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对。我们大王接见的,只有剑士了。”庄子说:“对,我擅长舞剑。”太子说:“现在您如果穿读书人的衣服来见大王,事情就大不妥当。”庄子说:“请允许我准备剑士的服装。”准备剑士服装三天,三天后才拜见太子。太子才和他去拜见赵文王。庄子进殿门不小步快走,看见文王也不下拜。文王说:“你想拿什么教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所以用剑术来见大王。”文王说:“你的剑怎样禁制敌手?”庄子说:“我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也不留下行迹。”文王非常高兴,说:“天下无敌了!”庄子说:“舞剑的人,故意把破

11、绽露出来,用小利引诱对手,然后击发,反而能占得先机。希望能够试一试。”文王说:“您先到馆舍休息,等待命令,等安排好斗剑的比赛再来请您。”文王就让剑士较量七天,死伤了六十多人,选了五六个人,让他们捧剑到殿下,就召见庄子。文王说:“今天请和剑士比剑。”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文王说:“您所用的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但是我有三把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允许我先说后试。”文王说:“希望听您说说那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的剑,有诸侯的剑,有平民的剑。”文王说:“天子的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的剑,用燕溪石城做剑端,用齐国的泰山做剑刃;包容四方,囊括四季;用五行来制衡,凭形

12、德来决断;向上能砍断天上的浮云,向下能穿越大地。一旦使用这把剑,就可以制服诸侯,使天下臣服了。”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的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的剑,把智勇的人作为剑端,以清廉的人作为剑刃;在上效法天来顺应日月星辰的规律,在下效法地来顺应四时,切中百姓利益来使四方百姓安定。一旦使用这把剑,四境之内,没有不诚心服从您的命令的。”文王说:“平民的剑怎么样?”庄子说:“平民的剑,像蓬乱着头发、突出鬓角、垂下帽子的人,互相怒目而视出语责难。在前面互相搏击,向上斩颈项,向下刺肺肝,和斗鸡没什么区别,一旦命没了,就没有办法用在国事上了。现在大王拥有天子的地位却喜好平民的剑,我私下替大王感到不值

13、得。”文王于是牵着他走上宫殿,厨子送上食物,文王围绕他走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心坐下稳定心气,剑的事情已经陈述完了。”于是文王三个月不出宫殿,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1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其所蕴含的寓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庄周的日子。【解析】概括寓意不能只从其表层意义出发,要抓住现象,挖掘其根本的内涵。本题的寓意要着眼于“失去”及“得到”这些关键词。【答案】(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12以“只有”开头,另选两个事物,仿照示例,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句子。示例:只有展翅

14、翱翔的大鹏,才能领略天空的广阔与美丽;而见识短浅的燕雀,只好与屋檐为伍。【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示例中的格式是“只有才能而只”,答题时,要注意另选事物。【答案】只有义无反顾的飞蛾,才能体会火的光明与温暖;而胆小怯懦的蝙蝠,只能与黑暗为伴。13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中国人的吃喝绝对是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对此进行一番文化自省。作为个人,我就不大能节制吃喝:因为当过知青,有过饥渴难耐的体验,所以只要有机会就期盼“好好撮一顿”_:有人振振有词地找到“文化根据”。说是凡农耕、游牧民族的后代都遗传着一种“饥渴因子”,一旦_,就容易放开肚量胡吃海喝。作为民族,我们也不大注意节制吃喝:侵吞公款要判刑,公款吃喝却很容易被宽容,于是,山珍海味满桌,多高级的红酒皆能一饮而尽,直让外宾目瞪口呆。舌尖上的浪费,不可小看。无论个人、群体、民族,若想匡民风,清世风,_。【解析】可根据上文“作为个人”和下文“作为民族”推断。应根据下文“就容易放开肚量胡吃海喝”推断,要和下文紧密衔接。应根据上文作者对“吃喝文化”的观点态度准确表述,并与上文“匡民风,清世风”衔接。虽无字数限制,仍应力求简洁。【答案】作为群体,我们也不大能节制吃喝吃喝不受约束(只要指出合理条件即可)不妨从狠刹吃喝风做起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