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15267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梅格与人格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素质、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

2、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显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做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最后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环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

3、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衬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旅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唯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

4、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云:“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1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梅的“疏影瘦身”,显露出人的一种不屈精神,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B“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至高雅之

5、士的身姿。C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D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解析:A项,原文中说的是“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显了人的一种倔强”,选项没有分开,同时顺序颠倒。B项,原文说“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没说形象相似。D项,张冠李戴,梅的“疏影瘦身”象征不屈的精神,这种不屈的精神才使她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答案:C2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文人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

6、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人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人格相合。D梅花“淡雅”,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解析:B项说的是梅花和竹篱苍松清水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不是谈论梅花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B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感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享受,让梅更加高贵、幽雅。C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

7、、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D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解析:A项,过于武断,观赏梅花首先要看色闻香,然后再赏其神韵。C项,“岁寒三友”不是谁衬托谁,而是并列关系,相得益彰。D项,“岁寒三友”的说法,最早在南宋。答案:B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

8、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

9、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选自战国策燕策)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趋而后息趋:疾走B诎指而事之 指:意愿C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捐助D士争凑燕 凑:奔赴解析:C项,捐:“花费”的意思。答案:C5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

10、法的一项是(3分)()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为隗筑宫而师之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ABC D解析:不是燕昭王所做。答案:A6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国小力微,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其高下自见。C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D郭隗先生的一番话为天下贤士的接踵而至铺好了道路,文章结尾用贤人云集于燕的史

11、事,呼应了郭隗先生讲述涓人故事的用意。解析:“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错。答案:C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5分)译文:_(2)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5分)译文:_答案:(1)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礼物来招纳有才能的人,想要依靠(凭借)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2)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是超过我的人呢,他们怎么会以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参考译文: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纳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

12、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屈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

13、大声呵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死马,而且花费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

14、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数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是超过我的人呢?他们怎么会以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

15、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云州秋望屈大均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注】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觱篥:古代一种管乐器。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8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5分)答:_答案:“遥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守节不降的苏武的崇敬,“不上”一句则体现了他对变节的李陵的鄙夷。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追求。9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6分)答:_答案:作者描写柳树叶落的景象,体现节令特征,照应题目,营造

16、了凄凉残败的意境;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内心不可遏止的悲愤与无尽的伤感。【赏析】屈大均青年时投身抗清运动,曾两次北游联络反清志士,又参加吴三桂反清军事行动,不久失望辞归,终不复出。他的诗,诗风明健,多感时伤怀之作。本首诗作于康熙七年,当时作者游于晋北。正值秋天,茫茫的草原上,黄羊遍布;令人心生悲凉的觱声,正好触发了作者苍凉的情怀。他极力地寻找出使匈奴持节不屈的苏武的庙宇,而不愿登上降志屈节的李陵之台。风助着群鹰搏击天空,云随着万马奔来。云州沉浸在一片秋气的肃杀之中,树木一夜就凋零殆尽。眼前这塞外沙漠壮阔的画面使作者内心生起一个强烈的愿望,他渴望出现一个群鹰疾翔、万马奔腾的局面,从

17、而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全诗通过描写塞北秋日景象,寄寓了作者内心不可遏止的悲愤和无尽的感伤。(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在横线处补写出诗文原句。(1)老当益壮,_;穷且益坚,_。(唐王勃滕王阁序)(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唐李商隐锦瑟)(3)羽扇纶巾,谈笑间,_。故国神游,_,早生华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樯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红楼选秀与大众文化肖复兴一场因重拍电视剧红楼梦而进行的全民参与的选秀活动,热火朝天地拉开帷幕

18、。举办方和参与者都热情有加,街头随机采访行人,每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红楼梦中人的向往和形象演绎准则。除红楼梦的魅力之外,也足见大众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此次媒体再次参与了大众文化的创造,并调动受众一起参与,才创造出了这样全民狂欢的神话。可以说,这次红楼选秀是以前曾经红火过的超级模仿秀的延续或变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前模仿者的角色之间没有关系,还只是单兵作业;而今天因红楼梦是一部大戏,所模仿的角色便自然而然使得彼此有了联系,不仅增加了戏剧性,无形中还调动起人们童年过家家般的游戏性。和刚刚红火过的“超女”相比,它不需要“超女”年龄和唱功两项基本要求,只要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基本把握就行了,无论

19、长幼男女,入门门槛很低,其娱乐性和参与性便更加强烈、更加便当,可以说超过了以往超级模仿秀或“超女”等任何秀场。不管最后红楼梦是拍还是不拍,拍得好坏,都已经不是这场活动的主旨;不管参与者的目的是为了对生活和现实的逃避或解脱,还是一种走火入魔的满足感,抑或是梦想的一条成功的捷径,也都不是这场活动所要和所能够承载的。关键在于这场选秀活动,让受众看到了比电视剧红楼梦更好看好玩、也更真实更平民化更充满想象力的一面,这便是大众文化的力量。它以崭新的形式,让媒体与民众一起互动,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和嘉年华的游乐场,为单调的电视节目和枯燥的日常生活增加了色彩。这确实是一个媒体左右社会想象的时代,媒体不再仅仅

20、告诉你资讯,而且为你造白日之梦。尽管这样的白日梦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明白带有一目了然的游戏方式,短暂一瞬梦中惊醒之后,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但是,人们认同这种游戏方式,并乐此不疲地参与这样的游戏。这个选秀过程,已经超出了游戏的范畴,成为大众文化所创造的后现代一种新的文本。这个文本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原像与镜像矛盾的凸显,另一方面在于现实生活和虚幻界限的模糊。前者隐现着人们内心的矛盾,后者彰显着人们梦想的渴望。一部古典的红楼梦,便这样和今天的人们迅速而无障碍地连接在一起了,只要你愿意参加,每个人都可以被怀疑或被认为是梦中人,你自己更可以有强烈而主观的对梦中人的认同感。一部红楼梦便不再是梦,而成为生活的

21、真实;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不再活在艺术中或活在屏幕上面,不再活在学者的权威诠释里,而可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影子,或者是你自己的一种选择。只有这样后现代的大众文化文本,才有可能借助我国文化经典,又融入现代时尚,再调动全民的参与,为我们创造出这样的可能性,将一锅红楼梦的百年老汤,重新搅拌出新的味道和滚沸的热气来。这场红楼选秀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意义,还在于那么多普通人在选秀过程中,如数家珍般对红楼梦书中某一个人物的认同。这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里都不会出现的现象。你能够想象在美国或在英国,能够也有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让全民一起那样熟稔并集中认同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吗?

22、在这里,尽管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参与者的一些简单而浅薄的盲目,以及对于经典红楼梦认知的盲点,但是,应该从中看到值得我们高兴的事实,那便是大众越发理解红楼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作用,以及中国人对传统经典认同的文化根性的把握和定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经典束之高阁保持完整性是没有意义的,经典被利用才有意义。经典的学术研究,可以是少数人的事业,但经典为大众所拥抱,才能够焕发出青春。一部红楼梦,经过这么多人热情的投入,才会重新演绎并创作出红楼梦新本来,重拍红楼梦,是值得期待的。(1)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说红楼梦选秀的活动“超过了以往超级模仿秀或超女等任何秀场”?(5分)答:_答案:增加了戏剧性,具有

23、游戏性;入门门槛低;增强了娱乐性和参与性。(2)文章第四段中说红楼梦的选秀过程“已经超出了游戏的范畴”,理由是什么?(6分)答:_答案:使原像与镜像矛盾凸显,隐现着人们内心的矛盾;使现实生活与虚幻界限模糊,彰显着人们梦想的渴望。(3)通观全文,作者认为红楼选秀的全部意义有哪些。(6分)答:_答案:大众文化让媒体和受众互动,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和游乐场,为电视节目和日常生活增加了色彩;加深了大众对红楼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作用的理解,增强了中国人对传统经典认同的文化根性的定力;经典只有为大众所拥抱,才能焕发青春。(4)假如你也愿意参加这场选秀,你希望扮演哪一个角色?具体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语

24、言简明条理,字数100字左右。(8分)答:_解析:说出扮演的人物。理由:人物特点及喜欢的原因,自身的条件。答案:略第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台任何惠民政策,相关部门都必须要处心积虑地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而绝不能仅凭某一个或几个领导的主观意愿和设想。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纷纷到新华书店或通过互联网购买他的作品,一时间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拥有版权的出版社也开始酝酿重印他的文集。C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

25、睡眠。D这本研究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毋庸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解析:A项,贬义词,不合语境;B项,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C项,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D项,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答案:B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中轴线,贯穿旧城南北两端,基本格局尚存,沿线汇集了北京不同时代的建筑之精髓,印证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变迁。B书写时代的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

26、C在伦敦奥运会上,继孙杨夺取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又夺取了男子1 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奇迹。D面对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解析:A项,“贯穿两端”不搭配;B项,“即将”与“已经”矛盾;C项,缺主语。答案:D14下列依次在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_的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衍化的历史可_到1.2亿年前。凭借大自然风云变幻的装扮,_,奇美险峻成为华山称雄于世的

27、标志。A组成上溯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B构成追溯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C构成追溯把华山的千姿万态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D组成上溯把华山的千姿万态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答案:B15下面是某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

28、人都责无旁贷。(1)_改为_;(2)_改为_;(3)_改为_;(4)_改为_;(5)_改为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应从文体要求、说话场合、说话者身份等方面考虑。答案:(1)“抛砖引玉”“踊跃发言”(2)“给予高度评价”“感到十分高兴”(3)“学习成绩差”“学习成绩不太理想”(4)“殷切期望”“希望”(5)“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16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1

29、)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答:_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了语段的压缩和时事评论。其中第一小题应注意材料数据的变换;第二小题是从自我的角度入手,实际上和材料中的被调查者是一类群体,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答案:(1)(示例一)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示例二)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2)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最近,影片小时代在各大

30、影院着实火了一把,第一部的票房还没统计完毕,第二部又接踵而至。而对小时代系列的各种调查和评价也如潮而至。首先是对这个“小”字的认识,多数60后与70后对这个缺乏“大时代”气象的现实表示失望;而80后和90后认为小时代没有过去的波澜壮阔,没有民族危亡,却有着现代青年人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混乱中的艰难取舍,应该为小时代而欢呼。针对小时代系列拜金主义的倾向,60后与70后认为会误导年轻人崇尚金钱,远离节俭和打拼传统;而80后和90后认为节俭传统已经不再适应时代,中国的强大内需正是靠广大80后和90后拉动的。还有不少人认为给一个拜金的人看100遍焦裕禄,他也不会变得省吃俭用;给一个不拜金的人看100遍

31、小时代,他也不会出了电影院就去疯狂消费,因此不必对电影的价值导向过于敏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本材料是关于社会流行时尚热点的,但并不拘泥于热点本身,而是就针对热点的各种议论进行思考,目的是激发当代中学生对社会潮流进行深入思考,做到既不随俗而不思,也不故作反潮流的斗士而乱思。材料对应的大方向是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具体论争点有时代反思和金钱反思两类,前者论争的焦点是目前的时代是庸俗之世还是激荡之世,年轻人是否可以有所作为;后者论争的焦点是刺激消费和省吃俭用。当然还可以写电影到底是教育功能大还是娱乐功能大总之,只要是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都符合题意。如写记叙文,可以写一个学生与父母或者师长关于这些问题的冲突的故事,两代人如何从有代沟到相互融合、谅解尊重的;如写议论文,可以就其中某一个问题明确导致冲突的原因,分析时注意不要走极端,但同时又要有一个重点态度,如我们要提倡节俭,但不反对必要的消费,一个国家的富强不是一味靠拉动内需,更需要走向世界。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