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15270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原创导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小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虚词和文言句式2、研读课文四段,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归纳文言现象。学生自行找出师生总结强调重点。学习难点突破字词句。学生自由提出翻译困难之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和参考书确定最佳翻译。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四段,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因人之力而敝之 ( ) 失其所与 ( ) 以乱易整,不武 ( ) 吾其还也 (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失其所与不知 ( )3、翻译句子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我的疑问请将你预习中未

2、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合作探究经过本文的学习,相信烛之武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谈谈你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回忆一下你学过的课文和了解的知识,还能想到哪些与他有共性的人和故事? 当堂检测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2、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 3、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

3、也D、何陋之有 4、解释下列多义词 若 A、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C、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夫 A、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夫晋,何厌之有( )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微、 A、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微斯人。吾谁与归 ( )焉 A、子亦有不利焉( ) B、焉用亡郑以陪邻 (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D、且焉置土石( )E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课后反思课后训练一、 课内训练:翻译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6夫晋,何厌之有? 二、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 介之推不言禄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

5、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外内弃之弃:厌弃B、不亦诬乎诬:荒谬 C、焉用文乎文:文饰,动词D、以绵上为之田田:田地 2、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 禄亦弗及罪又甚焉盍亦求之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3、母曰:“能如是乎?”句中的“是”指代的是( ) 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B、不食其食,身将隐 C、介之推不言禄D、尤

6、而效之,罪又甚焉 4、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最确切的一项是( ) A、本篇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 B、介母三次设问,表明她是一个关心儿子但并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 C、本篇颂扬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 D、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5、对文章写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D、写介母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人。 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译文: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译文: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三、创意拓展庄子盗跖:“

7、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抱柱”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盗跖,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抱桥柱而死。假若你是好心的路人,该怎么说服尾生离去,使他免于一死呢?(文长约400字左右)提示:可从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弊的面向下笔写起。 第三课时自主学习1、微:没有 夫人:那个人 因:借助 敝:损害 与: 动作名 结交的人武: 符合武德 其: 语助 还是 2、知 智3、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合作探究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

8、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人,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曹刿 诸葛亮 当堂检测1. D2.B3、D4、若: A、像

9、B、如果C、你 夫 :A、指人B、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C、那 微: A、略微B、假如没有 C、假如没有 焉:A、语气词,啊B、疑问代词,为什么 C、代词,哪里 D、于何,在哪里 E、代词,指这篇文章课后训练一、 翻译句子1、因为郑国国君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2、我不能及早任用您,现在事情危急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啊。 3、(他)也曾答应送给你焦、瑕二邑(作为报酬),(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呀。4、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您。5、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使您的邻国增加土地呢?6、那个晋国,哪里有

10、满足的时候呢? 二、拓展练习 1、D(“田”指祭田) 2、A(两个“亦”,均为“也”;两个“焉”,前者为语气词“了”,后者为疑问词“怎么”) 3、B4、C5、A 6、臣子们把罪恶看作是正义的行为,国君却对奸诈给以奖赏。明知是罪过,却要去仿效,罪就严重了。用这块祭田记下我的过失。 三、【写作引导】心心念念的女子没有赴约,也许是有苦衷或有事耽搁,你就如此沉溺在否定自己的想法中,意气用事地放弃生命,放弃未来?或者,他正在街头翘首盼望着你的归来,也说不定!再说,像你如此用情至深的男子,世上少之又少。殊不知,街头巷尾的年轻女子,无不钟情于你,街坊邻居对你也是赞誉有加。难道你忍心辜负乡里对你的期望吗?你忍心丢下双亲,让两老站在桥头为你招魂吗?世上最悲哀者,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想想父母如何将你拉拔长大吧!劝你还是速速起身,回到家里去,看看双亲与乡里们,再想想自己和女子的感情与未来,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勇于面对与承担现实,真正成为让人托付终身的好男人,我想任何女子都会被你吸引吧!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