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15383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我有一个梦想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诵读、疏通文章 【课前预习】翻译下列句子。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3.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合作探究】 一、诵读、梳理第一段 1、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

2、内;河东凶亦然。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二.诵读、疏通二、三段 1、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2、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

3、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3、“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答案: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

4、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三、诵读第4段。 1、本段内容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 措施 效果 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 不寒 其中前

5、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重点词语理解: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2、思考: 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诸侯贵族 狗彘食人食 对比 下层百姓 涂有饿莩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

6、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第四段中“不可胜食也”的效果 ?答案:“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 3、请大家依据书下注释比较两组排比句的异同处。 答案: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答案: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4、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答案: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当堂检测】:请大家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答案: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作业布置】1、复习文章内容。2、思考文章高超的论辩艺术。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