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15446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A)人教版必修5.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测评(A)(基础过关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基础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对峙/嗜好供稿/供词惬意/锲而不舍B.癖好/譬如纰缪/毗邻船舷/扣人心弦C.沏茶/堆砌裨将/裨益粗犷/旷日持久D.强迫/勉强抹黑/抹布模仿/装模作样解析:A项,分别读zh/sh,gng/gng,qi;B项,分别读p/p,p/p,xin;C项,分别读q/q,p/b,gung/kung;D项,分别读qing,m/m,m/m。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平添洞庭湖千古留传午阴嘉树清圆B.婵娟樱桃核锱铢必较言有尽而意无穷C

2、.精邃蛛丝网不落言筌落叶何翩翩D.圆满辨证法窸窣飘零无边落木萧萧下解析:A项,“留”应为“流”;C项,“邃”应为“髓”;D项,“辨”应为“辩”。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才用“木”字呢?(2)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3)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了中国诗的篇幅。A.场合必需限止B.场所必需限制C.场所必须限止D.场合必须限制解析:“场合”包括“场所”和气氛。“必需”是动词、形容词;“必须”是副词。“限制”规定范围,不容许超越;“限止”,阻止。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3、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首都的艺术工作者不远千里,来到这海拔5 000米以上的哨所,为边防战士们做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表演。B.全国的道德教育专家齐聚六朝古都南京,就当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进行充分讨论。C.文学工作者应该深入社会、深入民间,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有了生活积淀,才能写出有声有色的优秀作品。D.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张老师可谓处心积虑,他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学生谈心。解析:A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用错对象。B项,“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此处使用恰当。C项,“有声有色”,形

4、容表现得十分生动,一般用于对活动的描述,应用“有血有肉”。D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是贬义词,应用“殚精竭虑”。答案:B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我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B.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C.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

5、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解析:A项,问号改为逗号,不表疑问。B项,删去“何翩翩”后面的句号。D项,冒号改为破折号。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9分,每小题3分)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

6、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

7、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写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式。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

8、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不过,这样过分追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肌肉也要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节

9、选自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有删改)6.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解析:D项,不属于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

10、。答案:D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解析:C项,“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

11、试谋求仕途发展”与原文不符。答案:C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解析:B项

12、,“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说法不正确。答案:B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水仙子寻梅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5分)解析:解答此题中的“执着”“艰难”要抓住梅生存和开放的环境,从季节和地域两方面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不断转换,以及细节描写,写出了寻梅的执着和艰难。“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2)“忽相逢缟袂绡裳

13、”和“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分)解析:“相逢”“缟袂绡裳”都是人所特有的,应为拟人手法;“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从语句的形式上是对偶,从内容上看是夸张。作者的情感要结合语句的具体内容分析。参考答案:“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10.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1),僧敲月下门。(贾岛寻隐者不遇)(2)一川烟草,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3)袅袅

14、兮秋风,。(屈原九歌)(4),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阁中帝子今何在,。(王勃滕王阁诗)(6)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答案:(1)鸟宿池边树(2)满城风絮(3)洞庭波兮木叶下(4)无边落木萧萧下(5)槛外长江空自流(6)欲辨已忘言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8分)草有千千结周伟春属木。地性生草。草是春天最早生长的植物,是大地上的精灵。大地生草木,世上有乾坤。草不管,小孩儿般,睡醒了,揉揉眼,蹬蹬腿,伸了个懒腰,探出了头。一夜之间,发芽,冒尖,露了青,生了色,疯了长。风一吹,草就动,雨洗春来,大地生动了,一片、一片,又一片。田野里、山坡上、菜园子、路边、田埂、塘坎上、

15、沟壑旁、溪涧甚至墙角、石缝间、瓦楞上,小草随处可见。草色青青,春光皎皎,野草遍地。伸手摘下一两茎青草,淡淡的草的清香,扑面而来。握在手中,把玩不已,久久不肯弃之。不经意间,把嫩白的草茎含在嘴里咀嚼,丝丝的甜味立马在口里蔓延开来,溶化一片。咦,好个春天的味道!有月光的夜晚,草垛是我们的好去处。爬上高高的草垛,双手叉腰,俯瞰一切,幸福和威武教我们立马长高,霎时真实。从草垛上时不时跳下来,向下飞翔,向着大地飞翔,一次又一次,无比踏实、稳健和安全。我们一个个,像一粒粒滚落一地的果实,饱满而又欢畅。向下的飞翔,向上的生长,是我们一生真实和坚定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尽管也进入到这个浮泛的尘世,却一直不会迷

16、失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草垛高高,幸福的草垛高高在上,谁都想把它高高地垛起来。也许,只有在垛草的过程中,只有在草的密集里,只有在童年深处的秘密中,才能瞬间明白:没有那来自低处的一根根的青草,高处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温暖的怀抱只会虚空和无着无落。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一生都无法走出我的村庄。牛羊的村庄,在青草的饲养中,变得壮壮实实,敦敦厚厚,憨态可掬。小草默默,牛羊默默,村庄也默默。村子里一辈一辈的人,平淡如水,缄默是金,冬去春来,默默地忙日忙夜,总是离不开草的怀抱。草色青青,绿水悠悠,春风荡漾,明月飞扬,山高水长。情无声,心有梦,路不尽。草民,是对他们最贴切的称呼,也是他们最本质的特征,融合了他们最朴

17、素的感情。草民一生勤劳艰辛,草民的劲儿使也使不完,草民的力量无比强大,内心无比宽广和美好。小草是卑微的,也是坚韧的。小草常被人践踏,它却总是向上生长。小草不计得失,平实无华,真实简单,快乐幸福。风起绿洲,草随风动,梦随心动。万物生,万物生光辉,万物由人生。草根深深,草绳长长,人生路漫漫。搓得紧些再紧些,拴在村口的桃树上,拴在老宅的门环上,拴住善良无私的心,一辈子才不会走失人生。草绳似的黄土路,牵引着我们一次次回到故乡,回到我们的童年,回到我们的本真。我家乡的地理形状,犹如一口讨吃的天锅,一日一日地,煎熬着生活。在那荒年难月苦日里,家乡的天空里常常萦绕着阵阵药香。马鞭草,菊花根,黄善草,灯笼梗,

18、艾蒿,鱼鳅蒜,鱼腥草,桉树叶,车前草,地达虫草药遍地皆是。扯回来,洗净,往鼎罐里浸水煎熬。一把把柴火塞进灶膛,老半天老半天细火慢炆,火苗一股一股雀跃,和着鼎罐里咕嘟咕嘟的歌声。草药味顺着弥散的蒸躯飘出来,飘荡在村庄的上空,久久不散。谁家有个头痛脑热、胸闷气喘、疮毒肿痛、跌打损伤、伤筋断骨,甚至病蔫蔫、卧床不起、奄奄一息,端起热气腾腾的溢满的一大碗,咕嘟咕嘟一口气把药汤喝个底朝天。然后,袖口一擦,脸上立马由阴转晴,杂症疑难全跑了。有道是:大地生草木,性用各不同。民间有草药歌为证:贴地沾泥退肿红,方枝生毛能消风。尖叶生刺除积痛,枝红肉黄活血通。奶奶也常说:草药就是灵,草药就是好!这些俯拾即是的是幸

19、运草,幸福安康还真是少不了。当然,奶奶并不晓得我们今天时尚的说法:苦并生活着,痛并快乐着!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时间是最好的良药。看看,草药能够安神补脑,时光适宜养性修身。当我们像草籽一样四处飘散的时候,当我们像草灰一样成堆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还记得什么。不过,这一切,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像小草一般来过这个世界,草根深深扎进泥土里,贴土沾泥在大地上生长一遭,草一般地生活一生。草嘛,有太多的人记得,又有太多的人正草一般地生活着。草光阴,药生活。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全部。(选自散文百家)1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1)没有那来自低处的一根根的青草,高处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温暖的怀抱只

20、会虚空和无着无落。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在这句话中,“低处的一根根的青草”和“高处的幸福”都有言外之意。要注意结合前后文理解。参考答案:没有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之根,就没有日后踏实、稳健、安全的生活之花,否则只能堕入空虚之中。(2)草民,是对他们最贴切的称呼,也是他们最本质的特征,融合了他们最朴素的感情。解析:这是一个抒情语句,结合“草民”理解“草”与“民”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参考答案:农民就像草一样,虽然出身低微,但他们无欲无求,生生不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有着充沛的力量,有着朴素的情怀:勤劳艰辛、胸怀宽广、平实无华、真实快乐。1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

21、法塑造了“草”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法描写“草”与“草民”之间的“情结”,以“草”喻民,以小见大,工于铺陈,巧用白描。能围绕这些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参考答案:以小见大,通过不被人们注意的小草,表现农民虽卑微但坚韧、虽平凡但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角度奇特,意境深邃。巧用白描,不是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上下功夫,而是用简练、干净、明快的语言,择其精、气、神而着笔,三言两语勾勒事物的神态,极写农民之神。工于铺陈,长于渲染,无论是各种草药的名称,还是写各种小草的神态动作,既极尽铺陈之能事,又情注其中,字里行间溢满了浓烈的情感。13.“草有千千结”,

22、这些“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解析:从文章的内容看,先写了草与大地的“情结”、草与我们的“情结”,再写草与农民的“情结”,草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和精神家园。概括时要注意全面。参考答案:“草”是大地的精灵,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一到,即装点河山。“草”是孩子们游戏的乐园,为孩子们的童真世界提供厚实的基础。“草”是农民的化身,壮实敦厚,朴素真诚,勤劳达观,不计得失,永远向上。“草”是放飞的风筝,牵动着游子善良无私的心。“草”是安神补心的良药,时常为农民祛除百病。“草”是游子心灵的家园,即使像草籽一样四处飘散,但草根始终扎根于故土。14.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实际,探究“草光阴,药生活。也许,这就是他们

23、的全部”这句话的内涵,并谈谈你对这种生活的认识。(6分)解析:这句话写的是中国百姓的生存状态,像草一样紧贴大地、默默无闻,春生秋枯,又像草药一样利及他人、默默奉献。探究这句话的深层内涵要在理解这层含义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进行,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关键是阐释理由。参考答案:同意作者的看法。中国的老百姓像草一样,日复一日,过着平凡的日子,朴素低调,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有着草药一样的功用,既生生不息,为世界装扮绿色,又默默奉献,为人类祛除百病。作者通过对草的赞美,表达了落地生根的意愿。不同意作者的看法。中国老百姓有着虽卑微但勤劳艰辛、虽平凡但坚忍不拔的美德,可是,这毕竟是满足

24、现状、不求进取的表现,我们固然要像小草一样不避平凡,但我们更应该像大树一样不甘平庸。(自圆其说即可)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4分)15.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所以,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恰当的顺序是:解析:通观四个句子,只有是观点句,应排在句首,紧承表转折,进一步强调观点。句有“所以”一词,可作为总结性语句。答案:16.请

25、将下列几个短句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还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解析:从所给的语句看,原文的第一个小分句可以作为长句的主干,然后把其余部分变成主干部分的修饰限制成分。参考答案: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17.下面是某校中学生开展的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

26、行的调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60字)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抓住住宅区命名调查的两个对象和三种形式,分别解说即可。参考答案:本次“住宅区的命名”调查对象拟定为古代和现代,从而进行对比,调查通过网络查询、书籍翻阅、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七、写作(5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钱钟书先生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寂静的人生。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7、写作提示:“生命的格调”,从语词结构看,题目是偏正式词组,重心在“格调”,“生命”是修饰成分,规定着写作的范围。“生命的格调”相当于人生的境界和品位。该题在文体上没有明显的倾向,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写成议论文,可以紧扣什么是“生命的格调”展开议论,也可以论述如何让生命具有高雅的格调,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阐明生命应该具有什么格调。写成记叙文,可以叙述一个与“生命的格调”相关的故事,从中得出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也可以记叙一个生命格调形成的过程。参考例文:生命的格调有一种生命的格调叫作淡泊。濮水之滨,你翩然远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谁人如你庄子,只偏执那淡淡的清白,与道教合而为一,

28、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名利、地位于你只是虚空,你了解了蝶舞之愉、螳螂之负,驾一叶扁舟穿梭于泥潭之中,清风相伴,明日可掇。甚至,你看透了生死。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号啕大哭,谁言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你依旧逍遥山水,以一颗平静的心相追逐。只言片语的记载中,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看到了一份平静致远的处世态度。庄子,如同万花丛中的一株莲花,开得淡漠孤傲,亦如乱世中寡淡的丝竹之声,给纷扰的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起历史遥远的绝响庄子的身影已在岁月中淡去,然而那份淡泊的生命格调却在历史中弥留。一篇桃花源记令多少人心生艳羡,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诵千古,这就是陶渊明,庄生晓梦已不再,而那份淡

29、泊在东晋传承了下去,他是守拙归园田的田园诗人,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他是独爱菊的隐逸者。远离官场,他获得了一片桃源天地;远离喧嚣,他复得返自然。他用一份宁静致远的心胸让我们窥见了一种生命的格调叫淡泊。而今,物欲横流,信息技术、飞机、汽车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宽广,而人们的心却狭隘了,汲汲于功利,在一片灯红酒绿中孤寂地生活,少了如庄子、陶渊明般淡泊的气度,于是,我们的生命格调迷失了,我们自己迷失了。当今,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名誉、地位迷失了自己,又有多少的商家为了利益迷失了自己。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却让我们失去了心中的那份淡泊,于是,桃花源般的生活于我们已是奢求。淡泊是一份生命的格调,为何不在这样喧嚣的俗世中保持一颗淡泊的心,如庄子与陶渊明般获得心中的一份安宁,几时生活不富有,拥有心灵的淡泊便可使心灵富足,为何要汲汲于功利甚至迷失内心的自我?一直淡泊下去,让心得以安宁,坚守淡泊的生命格调。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