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159837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视剧特赦1959观后有感3篇【篇一】最近发现了一部很有意义的电视剧特赦1959,从未想过自己会对一部红色年代剧提起如此大的兴趣,但这部剧却让我成了追剧迷,从第一集开始便一集不愿落下。正值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我想这样一部剧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战争胜利,又走向国富民安的历时必然性。7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用无限的宽容与坚定的决心成立功德林,对国民党高级战犯进行改造,最终使得一个个高傲顽固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共产党心服口服,从思想认识到政治觉悟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最终被特赦。让他们成为新中国的一份子,使他们的才能不被浪费,为建设新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功德林里关押的战犯全部

2、都是国名党的高级将领,他们个个身负重罪,但不可否认,他们也个个身怀才华。建国之初,人才匮乏,共产党下定决心从思想上改造他们,也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但是要改变这样一群顽固又对国民党愚忠的高级战犯谈何容易,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所长王英光,政委贺春年,面对这些对手不卑不亢,信念坚定。为他们看病,给他们提供书报,为他们寻找失散亲人,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从生活到学习,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虽然身处囹圄,却还有生的希望,还得到了尊重,因而对共产党从对立,到感恩,最终融入。杜聿明、曾扩情、王耀武、黄维等人,从1949被收押到1959被特赦,历经十年,最终心灵被征服。十年的博弈体现了

3、共产党强大的政治能力,如今的国富民强也正是依附了这个能力。对敌比对己更宽容,敌人也会成为朋友,不自卑也不自负,拥有强大的内心与必胜的信念。建国70年了,共产党带领中国一步步变强,我想,未来的无数个70年,就用这种坚定的政治力量,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大美好。【篇二】在特赦1959第二十三集有这么一段故事情节:政委賀春年接到上级命令,带领一支小分队到广西剿匪,在一次战斗中,随队卫生员梁冬芳失踪,多日寻找始终下落不明。这可急坏了賀春年,这个梁冬芳不但是首长的女儿,烈士的遗孤,“功德林”的宠儿,还是老賀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战友王光英的恋人。由于丢失了梁冬芳,加之对南方潮湿天气不适应,賀春年病倒在剿匪前线

4、,一连几天高烧不退。王英光知道这个情况后,知道战友是因为“内疚”而病倒的,正好趁自己在休病假的机会,急忙来到广西剿匪前线,賀春年看到王英光后,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忘记自己还在高烧之中,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拿起一根木棒,递给王英光,懊悔万分地说:“你打我一顿吧”。王英光一把夺过棍子,把它丢得远远的,既严厉又伤感地责备他说: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一起爬出来的,哪一次战争不死人?哪一次战争没有人受伤?哪一次战争不失踪战友哟?为什么这一次你要这么自责内疚呢?这不是你的错,你应该尽快地养好病,走出阴影,“功德林”的战友还等着你回去,“战俘所”还有好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呢!特赦1959电视剧中,同志之间,上

5、下级之间,表现出来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局面,在各个环节都刻画得唯妙唯俏,恰到好处,感人至深,但“你打我一顿吧!”的肺腑之言,又把同志之间的深厚的阶级感情推向全剧的高潮!“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种崇高的的革命理想主义建立起来的同志之间的阶级感情:它能最广泛地把官官、官兵、官民团结在一起,“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一切积极性,直至为这个事业而献身;它能最早时间内发现错误,把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压缩在最小范围之内,或消灭在萌芽之中。这种阶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同志关系,之所以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因为毛泽东主席在古田会议中为人民

6、军队注入了无产阶级思想的内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我们同志之间的感情是无产阶级阶级感情;我们官官、官兵、官民之间的利益服务于无产阶级的利益;“一切革命队伍里的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无产阶级的翻身解放)走到一起来了”。这是一种何等高尚和圣神的事业,像王英光、賀春年、这种既亲密无间,又公私分明的无产阶级优秀品质激励着他们那一代人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可惜,这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不符合走资派的利益,它们不要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搞修正主义。修正主义的要害就是不谈阶级,更不要阶级斗争,因为一谈阶级就失去了它们的特权,所以千方百计要淡化、抹杀阶级观念和阶级斗争。指导思想上没有了无产阶级思

7、想这个“魂”,同志间的关系变成个人利益关系,“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正副一把手之间的关系:有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明争暗斗,栽桩陷害,大打出手,杀人害命;有的相互勾结,同流合污,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有的更卑鄙,暗箱操作,金钱美女,连环使套,拉你下水;把一个好端端的无产阶级革命大家庭搞得人人自危,乌烟瘴气,不但延缓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可悲的是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我们学习观看特赦1959,关键要找回我们的“魂”,今天红色网友所做的一切也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份,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这场伟大的事业,我们也会像王英光、賀春年他们那样结下无产阶级的深

8、厚友谊。【篇三】中央电视台1频道晚间播出的特赦1959,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总觉得还有些话要说。特赦1959这部电视剧从播出以来,我不仅从头看到尾,而且还要看上午的重播。以前也看过有关功德林改造战犯的电视剧,但是,都没有这次看特赦1959有兴趣。想想原因,以前有关改造末代皇帝、战犯的电视剧,大多是平铺直叙地表现对战犯的改造,虽然也有收益,但是,总觉得比较单调、呆板。而特赦1959则以所长王英光为主线,穿插了他的爱情、家庭、同志、邻居等社会方方面面的情节,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和曲折的故事,衬托出社会进步和战犯改造之间的内在联系;管理人员中的所长、政委、梁冬英、副所长和战犯王耀武、杜聿明、

9、叶立三等人,栩栩如生,令人信服;一些细节也令人回味,如副所长第一次去所长家做客,政委说不能空手,他马上伸出手来,贺晋年不得不从口袋里掏钱。解放初期军队实行的还是供给制,政委口袋里不会有多少钱,但是,这个细节充分表现出当时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那种亲密关系,令我们这些曾经有过这种经历的老人,余香在唇、回味无穷。有关这部电视连续剧的优劣和艺术性,留待评论家们去评说,这里重点想讲一讲自己在思想认识方面的一点感受。人生的道路选择是决定性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不是生活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之下,就是生活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能动性就表现在自觉地选择哪种制度,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10、的社会主义制度,就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愉快地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反之,就会被社会生活所裹胁,处处被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立。这个抽象的道理,在电视连续剧特赦1959中,以栩栩如生的群像、尤其是在战犯们经历的变化中,以具体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曲折发展表现出来,具体、生动,令人深思。王耀武、杜聿明、叶立三等人,曾经是国民党的高官干将,手握几万或几十万大军,在他们那个“一亩三分地”,是说一不二的主宰,在整个国民党军队系统也名声显赫。但是,在短短的解放战争几年后,由权高位重、统帅大军的将军,转变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阶下囚,而经过几年时间内改造,又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得到政府的特赦。在这种社会急剧

11、变革的时期,浓缩了一些人的急剧变化,显现出选择道路对于人生的巨大意义和作用。王耀武等人,原来效忠于蒋家王朝,死命维护没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对抗新社会制度,逆历史的潮流而动,当阶下囚是一定的,正如王耀武所写的对联:“早进来 晚进来 早晚都进来”。他们当时维护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选择了错误的道路,由大将军转变为阶下囚,是一种必然;进入功德林以后又面临新的选择,是接受改造还是抵制改造?是承认社会主义新制度,还是继续抵制新制度?是又一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当然是一次痛苦的选择。像王耀武这样的战犯,对于社会发展的认识比其他战犯较清醒,看到了旧社会制度必然崩溃,接受教育改造就比较自觉。不同的战犯,接受

12、改造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如叶立三,除了在功德林学习、劳动的改造之外,还与在灯泡厂参加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因为王耀武、杜聿明等能够自觉地承认原来选择的是错误道路,对于人民犯下了重大罪行,才可能选择重新做人、改过自新,争取做社会主义新人,几年后就得以特赦。事实证明这次他们选择的是正确道路。而黄维等人则坚持维护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立场,拒不接受社会主义新制度,在功德林对抗教育改造,搞不可能成功的“永动机”,非常被动。从特赦1959电视连续剧的故事,联想当前一些人物的表现,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别看他当前表演得欢,今天发表演讲,明天发推特,这里制裁伊朗,那里加征关税等等,但是,他竭力维护的是垂死的资本

13、主义制度,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用不了多久,就一定会显现出历史上小丑的本来面目,就像当时的杜聿明等人一样,成为人民群众的阶下囚,被广大群众所唾弃。王耀武、杜聿明等战犯所以能够得到改造,最主要是存在着一个外部条件:有一个建立崭新社会主义制度的领袖毛泽东,他不仅领导人民打败了蒋介石政府几百万大军,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且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对待战争罪犯的崭新道路:改造战犯。过去历史上对待战争罪犯只有处决、审判等。而作为社会主义缔造者的毛泽东,则创造了改造战犯的新途径,把消极因素转化为新社会的积极因素,把“废品”转化为“有用品”,这也表现了领袖对于新社会主义社会的坚定自信,相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即使像战争罪犯这样的顽固分子,也不可能长期逆历史潮流而动,最终必将被新社会所“融化”。电视剧中这些过去的战争罪犯,高呼毛主席万岁!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