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

上传人:今生、君莫离 文档编号:4164173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数学教学法感悟及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精选范文两篇数学教学法感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

2、。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1.用心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

3、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2.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4、。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3.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

5、,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

6、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学习动机是可以迁移的。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学习心得今天网络学习了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和整合教学读写结合两个讲座,收获颇多。基于语言运用的语文教学再一次阐明语文学

7、科的性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强调语言运用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言文字运用的习得必须是通过语言实践学生自己建构获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的讲解不能让学生形成语文运用的能力。语文的核心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生自己实践获得。讲座重点讲了语用点的获得。(1,)关注文本表达形式,进行仿写训练。仿写内容:仿词,仿句。仿段。仿篇。综合仿写。(2,)关注文本形式,进行补白练习。1,抓情节补白。2,抓关键词补白。3,抓标点补白。4.抓结尾补白。5,抓背景补白。(3,)关注文本形式,批注。批注,有四种形式。1,欣赏语言。2,评价人物。3,产生联想。4,质疑问难。(4,

8、)关注文本形式,创新改写。讲座第二个讲座整合教学读写结合也是仿写。整合后的仿写,更全面,更综合。仿写训练,关键点,老师能有一双慧眼,发现文本表达特殊形式,进行仿写。仿写不是单纯的丰富语言积累,也是对文本的加深理解,更是高级的思维训练。如落花生的“收获节”,这个普通得词语很少有老师关注并作为语用点来训练。陈老师抓住这个词语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体育节”“钢琴节”“美术节”“表演节”,让学生提出过节的意义,从而明白,父亲对这次谈话的重视。记得一位名家老师抓住与象共舞里的“与象共舞”进行仿写训练。“与写共舞”“与生共舞”拓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迁移运用的意识,和这种思维。思维也是有习惯的。学生自己读

9、书时,也能习惯这样创造性地迁移运用。好的词语并不是华丽辞藻,而是用得恰当,变现力特强的词语。学生在仿写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有了准确用词表达的意识。仿句练习,也需要老师发现文本中有训练价值的句子。下面就是我进行仿句的一个案例。今天语文课,来了个亡羊补牢。受昨晚读书的影响作文进行板块练习。我觉得就是读写结合,就是仿写。不过,匆匆的上课过程中,匆匆忙忙地赶课,叹息学生读不懂内容,为了应付考试的标准答案中,忽略了双线,忽略了写作技巧的训练。学生即使熟读成诵,有些字词的妙用,有些写作的技巧,仍需要老师的点拨,体现课堂老师的教,否则,学生数读文章三千册,不知写作有近路呀!今天我抓住地震中的父与子其中一句话

10、。(父亲两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地回答,他便接着挖。)我抓住这一句,训练语言,加神态,动作的结合句,这也是细节描写。大树第一个发言“妈妈看看我:“大树,你冷不冷”说着,脱下自己的大衣给我披上。兰庆凯激动地站起来,吵着:“老师我有一句说你的”我微笑着说,故意搞些活跃情绪说:“说我的,说说说”。庆凯声音洪亮地说:“朱老师看了我一眼,关心地说:“庆凯,加油”。其他同学,纷纷举手,极其活跃。换个角度说吧,王子轩骄傲地说:“作业写完了吗?”妈妈问我。我支支吾吾地说:“没写完”妈妈瞪了我一眼,我乖乖驯服。细节描写,在不知不觉地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曾几何时,我的语文

11、课堂没有了这份充满生命的跃动!不要只顾走,要学会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调整方向,也许,能更快接近目的地!仿段的练习。特殊段落总可以拿来练习的。记得过去一次考试写话题。给了一句话“今天真冷。”让学生围绕这句话写一段总分结构的段落。结果,没有训练过的学生,直接以这句为开头,写成叙事作文了,就没有总分段落的意识。讲座中,课例中的老师,在山中访友中仿“搭窝”一段相当成功。仿写的前提,认识被模仿的内容。老师分三步进行,1,表达有序。用“先,然后,再-”。2,用词准确。画出动词。3,体会情感。特别是最后一步,往往被我们忽视。学生熟悉了文本表达形式,仿写就水到渠成。仿段练习,根据课标,大多安排中年级较好,当然

12、,高年级也可以。仿篇练习。有很多文章的布局谋篇,值得模仿。比如钓鱼的启示先叙事,再议论,写出获得的启示。就是很好的篇的仿写。综合仿写。一篇文章,可以像切片一样仿写很多。仿写是落实语言运用的最好路径。第二部,结合文本特点,进行补白,续写等多种形式的练写。老师要有“语言运用”的教育思想,就能够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第二个讲座,整合教学读写结合,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把两篇文章的表达形式,统一用在一篇习作的运用上。颐和园和长城抓住过渡句,这个关键的训练点。地点转换,由景到联想,都要恰当使用过渡句。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找出来过渡句。迁移运用,老师马上创造机会,进行片段练习。大门-右面-左面-前面。选择两处之间

13、,用好过渡句。此处练习妙。又仿写( )的( )加上一些限制的词语,使仿写有了抓手,学生有了拐杖。引导学生总结了文本表达特点,有重点,写丰富,(过渡句)有顺序,有联想。学生课堂实践了过渡句的练习,进行篇的练习也是水到渠成,天然无缝。进行篇的仿写时,课堂练好最关键的部分,不可省略。综上所述,语用点确定有四种途径。1,仿写。2,补白。3,创新。4,批注。这两个讲座,不仅给我们讲了怎么写,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读写是有机结合,不可为写而写,不可只读不写,也不可读写分离。读中悟法,迁移运用于写作。教师要删繁就简,大胆取舍,找到写作语用点。讲座还给我们讲了,老师要解决写什么。提供材料,情感渲染,联系生活。最后讲座给我们讲了实施过程。时间的挪移。要改革课堂结构,把老师讲解时间挪移出来,变成学生语文实践。老师还要反馈。给学生创造展示成功的舞台,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基于语言建构运用的语文教学,关注读写结合。关注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迁移运用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课堂上,学生思维往往好像被一小硬块堵着,老师就是轻轻拿点那块赌石,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思维,用语言做翅膀放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