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挖液压系统.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17090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挖液压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挖液压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挖液压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挖液压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挖液压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挖液压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挖液压系统.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挖液压系统,中挖液压系统 一、中联中挖液压系统简介 中联中挖液压系统是双泵、双回路负流量交叉恒功率控制液压系统。 系统使用康明斯发动机和川崎液压元件;发动机驱动液压动力元件主泵从液压油箱吸油,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在司机的操纵下,利用液压控制元件先导手阀、脚阀控制液压主阀,根据工作需求改变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方向;通过液压执行元件马达和油缸,完成挖掘机的各种动作。,工作原理图,二、液压系统之液压泵组 液压泵组是液压系统中吸收发动机动能,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液压动力元件;它由前后调节器、先导齿轮泵及柱塞主泵等组成。 1、泵组的联接 中联中挖所用主泵是变量轴向双联柱塞泵;通过揉性联轴器

2、与发动机飞轮相连;这种连接方式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启动及停车瞬间对发动机曲轴、主泵花键轴的冲击,延长了使用寿命。,2、液压泵组的外部构成及管路连接,液压泵组的外部构成及管路连接,液压泵组的外部构成及管路连接,3、液压泵组的内部结构,4、液压泵组的工作原理,5、原理图代码说明,6、先导齿轮泵工作原理 在挖掘机的动力元件中是用齿轮泵来提供先导操作用油的;它提供约4MPa的平稳先导油用于先导操纵及主阀传感。,先导齿轮泵内部构成,7、调节器 调节器是安装在前后柱塞主泵上分别接受来自主阀左、右回油口节流阀前端的负流量压力传感;本泵和对泵的恒功率压力传感;比例电磁阀的功率改变压力传感;从而改变柱塞泵斜盘的倾角

3、达到改变工作油排量的目的。,1)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调节器通过接收负流量控制传感(负流量压力油),全功率控制传感(本、对泵压力油),功率变化控制传感(比例电磁阀压力油),通过连杆机构使活塞A左、右移动,从而控制伺服柱塞大油室进、回油,达到改变柱塞泵斜盘倾角,改变主泵排量的目的。,伺服活塞,负流量控制 靠改变先导压力Pi,主泵倾斜角(出油流量)可以被任意调节(如下图所示)。调节器用于负流量控制时,先导压力Pi增大而出油量Q减少(先导压力与出油量成反比,因此称为负流量控制)。由于这种作用原理,当获得机器工作所需流量的相应先导压力时,主泵仅仅排出所需流量,所以不会白白地消耗功率。 由于负流量压力传感是

4、在主阀中位 回油末端节流阀前端采集的,但操 纵先导阀后,主阀阀芯移动,中位 回油关闭,所以只有操纵杆在中位 时负流量控制发挥作用,当操纵杆 离开中位,负流量控制失去作用。,全功率控制 由于主体泵出油压力P1和从随泵出油压力P2的增大,调节器自动减小主泵倾斜角(出油流量)以把输出扭矩限定在某一数值内。(速度恒定时输出功率亦恒定)因为调节器是同步全功率型,能根据串联双泵系统中两个泵的负载压力和来工作,所以原动机(发动机)在进行功率调节时能自动防止过载而不用考虑两泵的负载状况。因为调节器是同步全功率型,它能按以下所示公式把两个泵的倾斜角度(排量)调节至相同值。 Tin=P1q/2JI + P2q/2

5、JI =(P1+P2)q/2JI 当先导操纵杆离开中位,主阀滑阀移动, 中位回油关闭,P1、P2因负载的作用建 立起压力,由于调节器既受本泵压力的 影响,又受对泵压力的影响、所以前、 后泵斜盘倾角相同,排量相同;作用于 工作全过程。,功率变化控制 通过改变装在主泵上的比例压力衰减阀输出的电流传感值,可以改变设定的功率值。仅有一个比例压力衰减阀。但是次级压力Pf(功率变化压力)通过主泵内部通道进入每个油泵调节器的功率控制部分,并把它改变为相同的设定功率。此功能允许任意设定主泵的输出功率,因此可以根据工作状况提供最佳的机器功率。 功率变化压力Pf可按下图所示把主泵的设定功率值调节到所需的功率水平;

6、当功率变化压力Pf变大时,补偿杆(623)经销轴(898)及补偿活塞(621)移向右侧。这就减小了主泵的倾斜角,于是设定的功率值也同样变小了。相反,当功率变化压力Pf变小时,设定的功率值将变大。 电流越大,二次压力越小、泵功率 越大;当没有电流时,二次压力越 大,泵功率最低,排量最小。,2)主泵构成 去除阀组上的附属件先导泵和调节器,主泵大致可以分为:进行旋转运动的转动组件,它是执行油泵功能的主要部件;改变出油流量的旋转斜盘组件;改变吸油和排油方向的阀体组件。 转动组件 转动组件包括传动轴(111),缸体(141),柱塞蹄块(151,152),设定盘(153),球形轴套(156),套环(158

7、)及油缸弹簧(157)。传动轴由其两端轴承(123,124)支承。蹄块嵌于柱塞,行成球面连接。 它有一个凹槽,能够溢流 由负载压力引起的止推力, 以取得液压平衡,因此它 能在靴盘(211)上轻微 的移动。由一个柱塞和蹄 块组成的分组件由于油缸 弹簧的作用经一个座圈和 一个球形轴套紧压住靴盘。 同理,缸体由于油缸弹簧 的作用紧压住阀盘(313)。,旋转斜盘组件 旋转斜盘组件由旋转斜盘(212),靴盘(211),旋转斜盘支承(251),斜置衬套(214),斜置销(531)及伺服柱塞(532)组成。旋转斜盘是一个柱面部件,在蹄块滑移面的反侧形成柱面,它由旋转斜盘支承支撑。当由调节器控制的液压力进入位

8、于伺服柱塞两侧的液压腔时,如果伺服柱塞向左或向右移动,旋转斜盘经斜置销的球形部分从旋转斜盘支承上滑移,从而改变倾斜角()。,阀体组件 阀体组件包括阀体(312),阀盘(313)及阀盘销(885)。有两个瓜形油口的阀盘固定于阀体上,从缸体集油或供油给缸体。因阀盘改向的油通过阀体连到外部管路。 动轴将经花键联接,同时转动缸体。 如果旋转斜盘斜置,那么布列在缸体 里的柱塞将相对于缸体做往复运动。 而它们此时随缸体绕传动轴转动。 如果你留心观察单个柱塞,它在180 内将做脱离阀盘的运动(吸油过程), 在另外的180内将做朝向阀盘的 运动(排油过程)。当旋转斜盘倾斜 角为0时,柱塞没有行程,不进行 排油

9、。,三、液压系统之先导阀组 1、先导集成块的构成 先导集成阀组是由阀块、电磁阀、先导滤及蓄能器组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分流先导油。,2、先导油的走向,从先导集成阀原理图我们可以看出:发动机启动后,在开启安全电磁阀前先导油即通过M1和M2分别流向比例电磁阀和主阀PG油口及回转马达延时阀PG油口。 当操纵液压安全开关安全电磁阀接通后,先导油流向先导操纵手阀和脚阀及高低速电磁阀和增力电磁阀;其中安全电磁阀、增力电磁阀、高低速电磁阀均为常闭电磁阀。 当在监控器上设定动臂优先功能时,动臂优先电磁阀开启,于是先导油XAb2流向并推动回转工作油油口的节流阀,使回转工作油节流,从而达到使更多的工作油流向动臂油缸大

10、腔,加快动臂提升速度的目的;动臂优先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 当在监控器上设定L模式时,斗杆半流电磁阀关闭,于是先导油XAa2被截断,从而达到在L模式下实施挖掘作业时不合流的目的;斗杆半流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四、液压系统之液压阀组 1、液压阀组的功用 液压阀组是液压系统内的主要控制组件;它在液压系统内控制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在液压阀组中控制压力的有:溢流阀、卸载阀、安全阀; 控制流量的有:节流阀、滑阀等; 控制方向的有 :换向阀、单向阀等;,1)压力控制主安全阀的工作演示,2)方向控制换向阀演示,方向控制单向阀演示,3) 流量控制阀的原理 由长通道(路行)的实验 所谓长通道是指与断面积相

11、比节流的部分的长度要长的通路。 通过长通道的流量与长通道的长度成反比。 通过长通道的流量与长通道的直径的4次方成正比。 通过长通道的流量与长通道的出入口的压力差成正比。 通过长通道的流量与粘度成反比。 由小孔的实验 所谓小孔是指与断面积相比节流部分的长度要短的通路。 通过小孔的流量与小孔的断面积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与小孔前后的压力差的平方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几乎不受粘度的影响。,2、液压阀组内液压油的分类及作用 流入液压阀组的压力油共三种:先导传感油(低压);先导操纵油(低压);工作油(高压)。 1)先导传感油: PG:先导传感油进油口 PX:上装动作时建立压力,为回转马达延时阀SH

12、油口供油; PY:行走动作时建立压力,经先导集成阀组为PZ油口供油; PZ:安全阀增力油口,当操作右手柄开关或行走动作时建立压力; PH:由PG引出,当行走不动作时为回转马达延时阀SH油口供油;,先导传感油路,P1进油口,先导传感油路,CS1单向阀,先导传感油路,2)先导操纵油: XAtL左行走后退先导操纵油(左上) XBtL左行走前进先导操纵油(左下) XAtr右行走后退先导操纵油(右上) XBtr右行走前进先导操纵油(右下) XAS右回转先导操纵油(左上), XBS左回转先导操纵油(左下), XAO破碎锤先导操纵油(右上 ) XBO破碎锤先导操纵油(右下), XAb2动臂2大腔进油操纵油(

13、左上) XBb2动臂2小腔进油操纵油(无) XAb1动臂1大腔进油操纵油(右上) XBb1动臂1大腔进油操纵油(右下) XBa1斗杆小腔进油操纵油(左上) XAa1斗杆大腔进油操纵油(左下) XBK铲斗小腔进油操纵油(右上) XAK1铲斗大腔进油操纵油(右下) XAK2铲斗大腔进油操纵油(左上) XKDr先导操纵油泄油(左下) XBa2斗杆小腔进油操纵油(右上) XAa2斗杆大腔进油操纵油(右下),先导操纵油路,先导操纵油路,3)工作油 前泵产生的压力油P1经直线行走阀进油口PI进入主阀为左阀供油; 后泵产生的压力油P2右侧进油口P2进入主阀为右阀供油;,斗杆合流、动臂提升合流左、右阀液压油合

14、流通过内部通道完成,铲斗挖掘合流左、右阀液压油合流通过外部通道完成。,3、阀的联接 串连阀(当油缸1动作时,去往油缸2的油路被切断。只有在油缸1处于中立位置时,油缸2才会有动作。),并联阀(油缸1和油缸2可以同时动作),4、阀芯上缺口、沟槽的作用 缺口:可以避免阀芯切换时产生浪涌压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在缓慢操作手柄时机器能有微动作 沟槽:可以避免阀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液压锁死,保证阀芯运动顺畅,5、主阀的特性功能 1)负流量控制功能 在主阀中位回油通道安装的节流阀前端采集中位回油压力传感,传送至主泵调节器,用来调节主泵斜盘倾角,达到改变主泵排量的目的。中位回油量越大,采集到的压力传感越强烈,主泵斜

15、盘倾角越小,排量越小,所以把这种成反比的压力控制功能叫负流量控制。,2)合流功能 合流是在操作工作装置某一动作时,先导操纵油一分为二,同时作用于主阀左、右阀体上两根滑阀阀杆联动 ,前、后泵压力油共同向某一工作油缸供油,从而达到加快该油缸工作速度的目的。 中联挖掘机共有三种合流功能 铲斗挖掘合流; 动臂提升合流; 斗杆挖掘、卸载合流; 其中动臂、斗杆工作油合流 通过主阀内部通道完成; 铲斗工作油合流通过主阀外 接管道完成。,3)斗杆半流功能 在进行斗杆挖掘操作时,先导操纵油XAa2经过安装在先导集成阀组上常开的斗杆半流电磁阀流向右阀体滑阀2;当选择L工作模式时,斗杆半流电磁阀上电关闭,流向右阀体

16、滑阀2的先导操纵油XAa2被截断,滑阀2不动作,仅操纵安装在左阀体上的滑阀1动作,从而在平整作业时实现单泵供油,达到节能的目的。 L模式就是斗杆进行挖掘动作时前泵供油的斗杆半流模式;在选择L工作模式时,斗杆卸料不半流。,先导集成阀组P2孔, 来自先导斗杆挖掘。,先导集成阀组D孔, 流向阀体滑阀2(XAa2)。,回油T口。,4)动臂优先功能 中联挖掘机监控器用户设置里的动臂优先功能是动臂提升、回转同时动作时,动臂提升相对于回转的优先。 其工作原理是:当设置动臂优先功能时,安装在先导集成阀组上的动臂优先电磁阀上电,常闭的动臂优先电磁阀接通,使流向XAb2合流先导操纵油同时流向设在回转工作油口的滑阀

17、pns,推动滑阀换位,回转进油节流;从而达到使更多的工作油流向动臂油缸大腔,加快动臂提升速度的目的。,回油(T),来自XAb2 (p1),来自前泵P1,来自先导电磁阀 (Pns),流向Pns (c),5)回转优先功能 在斗杆1上安装了一个与其他阀盖不一样的盖子,有两个先导进油口(XAas、 XBa1) 其中XBa1 来自先导卸料操纵,XAas来自回转先导梭阀,为了提高回转与斗杆挖掘同时工作时回转的速度,安装在异形阀盖内的小滑阀被来自回转先导梭阀的XAas先导油推动向下移动,当同时操作斗杆挖掘动作,先导XAa1来油推动主阀杆上移时,主阀杆被安装在异形阀盖内的小滑阀限位,主阀杆进油开度减小,进油量

18、减少,从而使更多的工作油流向回转马达,加快了回转速度,提高了回转效率。,6)直线行走功能 当挖掘机只进行行走动作时,前泵向左行走供油,后泵向右行走供油,由于前、后泵排量相同,挖掘机左、右两侧行走速度将保持一致;当挖掘机只进行上装动作时,前、后泵压力油将通过左、右行走阀杆中位分别向上装供油,此时直线行走阀不工作。 当直线行走阀不工作时,当挖掘机行走与上装同时动作时,由于上装的动作,将导致左、右行走马达供油不均,使行走跑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主阀上安装了直线行走阀。 直线行走阀工作原理 通过PG油口进入主阀的先导传感油,当上、下装置不工作时,通过主阀各滑阀中位流回油箱,先导传感油处于开放状

19、态; 当进行任一行走动作时,由于行走滑阀的移动,通过左、右行走滑阀的一路先导传感油回油通道被截断,主阀PY传感油口建立起压力; 当进行任一上部装置动作时,由于上装滑阀的移动,串联通过上装滑阀的一路先导传感油回油通道被截断,主阀PX传感油口建立起压力; 当PY、PX油口同时建立起压力时,直线行走阀被推动换位,原来不通过直线行走阀的前、后泵压力油通过直线行走阀并被重新分配,分配后直线行走阀除向上装供油外,等量向左、右行走马达供油,保证了左、右行走速度相等。,当直线行走阀工作时,直线行走阀开启后,后泵向左、右行走供油;前泵向上装供油;当上装压力大于行走压力时,前泵也同时向左行走供油。 主阀传感油口

20、PG 先导传感油进油口,来自先导集成阀M1; PX 上装动作先导压力传感油口; PY 行走动作先导压力传感油口; PZ 提高安全阀开启压力先导压力传感油口; PH 上装单独动作时PX口先导压力供油口,7)斗杆再生功能 当斗杆油缸活塞杆伸出,斗杆下降垂直于地面前,由于受重力的影响,斗杆下降速度加快,斗杆油缸大腔将出现进油量不足,进油压力下降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在主阀上斗杆滑阀小腔回油与大腔进油设置了通道并加装了单向阀,同时在小腔回油通道上加装滑阀,滑阀开启否由大腔压力控制;我们把这种在大腔压力不足时,由小腔回油直接向大腔供油的功能叫斗杆再生功能。,当斗杆油缸活塞杆伸出,斗杆下降越过垂直于地

21、面位置后,斗杆上升,受重力影响,斗杆上升速度变慢 ,大腔压力增大,于是小腔回油通道上的滑阀移位,小腔回油通道接通,小腔回油流回油箱。,8)动臂、斗杆锁定功能 所谓动臂、斗杆锁定就是在不操作动臂、斗杆动作时,即使其工作滑阀因磨损或发卡内泄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动臂、斗杆不掉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分别在主阀动臂大腔回油通道和斗杆小腔回油通道上安装了锁定阀;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以斗杆为例),五、液压系统之行走马达总成 行走马达总成是由行走马达和行走减速机两部分组成的。 1、行走马达的外部构成,外部结构,2、行走马达的内部结构,3、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 行走液压马达为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起将从泵传来的压力油的力

22、变换成回转运动的作用。,从液压泵传来的压力油,先进入液压马达的后置法兰,通过制动阀机构,经由配流盘,流入缸体内。压力油仅流入连接柱塞行程中的上、下死点Y1Y2的一侧。 进入缸体单侧的压力油,分别推柱塞(4根或5根),产生力F1 F1=P(Kg/cm)A(cm) 这个力作用于斜盘。由于斜盘与马达旋转轴的轴线成a角,所以这个力又可以分解成分力F2、F3。这两个分力中的径向分力F3对Y1Y2产生不同的力矩(T=F3ri)。 这些力矩的合力矩T=(F3ri)作为旋转力矩,通过柱塞,使缸体旋转。 缸体和马达轴以花键相连,从而将旋转力矩传到马达轴上。,4、制动阀的作用及原理 1)作用 控制当行走马达停止时

23、由于车体的惯性而产生的行走马达还要回转的惯性力,顺利的刹车使其停止。 液压马达的气穴防止用单向阀机能。 控制液压马达的制动压力的阻断冲击阀机能和气穴防止用的防气穴阀机能。,2)原理 行走马达运转时(放开制动) 主泵输出的油流经控制阀进入平衡阀口P1,然后流经止回阀和M1口进入柱塞马达。由于马达油口M2出来的回油被止回阀关闭,因此P1口得压力增高,压力油通过节流口进入活塞左边,推动活塞向右移动。M2口通过柱塞上的槽口与P2口相接,于是马达油口M2的回油被排出,行走马达开始转动。当液压油输送到P2口时,原理同上,此时马达反转。,行走马达失速时(制动动作) 在行走时由A(P1口)口供给的压力油如被停

24、止,油压力消失,向左侧移动了的阀芯323由于弹簧的作用通过限位器要向右侧(中立状态)返回;同时,从A口进入来的压力油虽然已经被停止,但液压马达由于惯性还要继续旋转;此时,从液压马达排除的油,因无处排放,使D油管中的油压升高;加压后的压力油,通过左侧的阀201的小孔,从f室进入g室,柱塞381会向右侧移动使压力不升高。这期间,左侧的阀201由于D室的压力油 的作用而被推开;因此,D室的压力 油,流向压力较低的C中,使D室的 压力得到控制,同时,也防止了C室 的空穴现象。柱塞381到达行程的末 端时,g室和f室的压力上升,左侧的 阀201再次关闭,D口的油更进一步 升压。这样,右侧的阀201打开,

25、D口 中的油以挖掘机的溢流设定压力还高 的压力进入C口。这样通过对D口的 压力进行两个阶段控制,使液压马达 平滑地停止。,自走时 挖掘机在行走时由于下陡坡等使行走速度变快,使液压马达作超过液压泵供给油量的运转,成为自走(超限运动)。 即使是自走,也和停止时同样,油压力消失,制动阀会和停止时一样的动作,挤压液压马达回油侧通路,通过使其产生背压,使受到惯性力想要转动的液压马达被减速,控制其达到与泵的供油量相符的液压马达转速。 5、停车制动器的作用及原理 1)作用: 停车制动器起到通过摩擦板式制动机构来防止由于挖掘机停在倾斜地面上而引起的溜车、滑移现象的作用,与液压马达部分成一体的结构。,2)原理:

26、 行走时 向制动阀提供压力油时,液压马达部的制动阀的阀芯323就会动作,通过停车制动器的通路被打开。液压油流入减速机部的主轴(2)和柱塞112构成的油室a。 当压力油达到0.6MPa(6Kg/cm)以上时,压力大于弹簧133的力,柱塞112即向后置法兰101侧移动,由于柱塞112的移动,柱塞112推向啮合片116,摩擦片115的推力就会消失,在液压马达的缸体104中被夹着的摩擦片就可以自由运动个,夹在缸体104上的制动力被释放。 停止时 流向制动阀的压力油被截断,当油缸室a 内的压力降到0.6MPa(6Kg/cm)以下 时,由于弹簧113的弹力,使柱塞112 复位。从而推动处于自由状态的啮合片

27、 116与套在减速机主轴(2)上的摩擦片 115啮合,由此产生摩擦力,使转动的 缸体104停止,并使液压马达主轴保持 397.9Nm(40.6Kgfm)的制动扭矩。 另外,由于采用了防反转的油路设计, 使整个上述动作过程能平滑地进行。,6、行走马达双速切换说明: 低速时 当D口没有控制压力提供时,阀芯363由于弹簧366的力和A、B口得油压,使阀芯推向上方,C口的液压油被阻断,P室内的油通过阀芯363经排放口流出。因此,斜盘103的倾斜角变为最大,倾斜角为1,液压马达的排量容积变成最大,马达在低速状态下旋转。 高速时 通过D油管提供控制压力3.9MPa(39Kg/cm),由于超过了弹簧366的

28、弹力,阀芯363被压向下放,C口的压力油通过阀芯363流入P室,活塞161推动斜盘直到斜盘上部与Y面贴紧。这时,斜盘103的倾斜角变为最小,倾斜角为2,液压马达的排量容积变为最小,马达在高速状态下旋转。,行走马达的过载溢流阀,7、减速机的内部结构及原理 1)减速机的内部结构,2)减速机的作用 本减速机由平齿轮装置(以下称第一减速机部)和采用了周摆线齿形的差动齿轮装置(以下称第二减速机部)构成,将从液压马达传来的高速回转运动减速,变换成低速大扭矩,起到使轮毂(壳体)转动的作用。 3)工作原理 第一减速机部 液压马达轴的回转运动传递到以花键形式结合在轴上的输入齿轮上,这时3个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

29、减速回转,这时的第一减速机部的减速比为下式: I=Zs/Zi I 为第一减速机部的减速比 Zi 为输入齿轮的齿数 Zs 为直齿轮的齿数,第二减速机部 直齿轮(3个)以花键形式结合在各自的曲轴上,这是从第一减速机部向第二减速机的传动。曲轴转动时,曲轴的偏心体部分A和B会一边自转一边做偏心运动(公转运动)。这样,该偏心体A、B和通过了装入偏心体A、B中的滚针轴承的RV齿轮A和B,会只把偏心体A、B的偏心运动和自转中的偏心运动传递。这样RV齿轮A和B,就会和直齿轮、曲轴以同方向、同转速进行偏心运动。 RV齿轮A和RV齿轮B做偏心运动时,RV齿轮A及RV齿轮B的齿数ZR的齿面一边时常咬合着ZP根的销子

30、滚动,一边按顺序改变咬合点。RV齿轮A和RV齿轮B偏心运动一周,销就会以齿轮ZR和销数ZP的差额,做与偏心运动同方向的公转。这个销的公转传递到轮毂上,该轮毂的转动成为减速机的输出动力传动,所以这时的第二减速机部的减速比如下所记: I2=(ZP-ZR)/ZP I2 为第二减速机部的减速比 ZR 为RV齿轮A、B的齿数 ZP 为销子数 所以液压马达轴转动一周时的输出转速如下所记: I=I1I2=(Zs/Zi)(ZP-ZR)/ZP I1 为第一减速机部的减速比 I2 为第二减速机部的减速比,7、回转接头 1)回转接头的结构及符号,2)回转接头的内、外部结构,3)行走回路 中间位置,工作位置,六、液压

31、系统之回转马达总成 回转马达总成是由回转马达和回转减速机两部分组成的。 1、回转马达的外部结构,2、回转马达的内部结构,3、回转马达的工作原理 缸体上均等排列着九根活塞,旋转力矩依次从活塞到缸体最后传至输出轴,并通过输出轴传递到回转减速装置,回流油从输出口流出,最后返回到液压油箱。 高压油进出方向相反,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也相反。 回转马达转速的变化取决于来自油泵所输送出的流量,流量越大转速越高,同时马达斜盘倾角的大小也影响马达转速的快慢,倾角越小转速越高,倾角越大转速越低。 4、回转马达制动器结构 如下图所示,马达缸体和驱动轴通过花键相结合;制动盘(摩擦板)和钢盘(分离盘)以齿轮的形式套在缸体外

32、围。在非转动情况下,制动弹簧将钢盘、制动盘紧紧压在旋转马达壳体上。因此在钢盘、制动盘和壳体之间产生摩擦力。马达缸体受此摩擦力的作用,其旋转运动受到限制而制动。 当压力油进入油室,在油压的作用下,制动活塞向上运动,当油压力超过弹簧压力时,钢盘和制动盘从马达壳体上松开,随马达缸体转动,此时制动被解除。,5、回转马达的制动原理 机械式制动 A、当挖掘机有回转或挖掘动作时,先导油从主阀PX油口流至延时阀(7)的SH油口:这个压力克服弹簧(9)的弹力推动阀杆(10)向左移动,先导泵送来的油进入回转马达制动油缸油室,这个压力克服制动油缸弹簧(1)的弹力推动制动油缸(2)向上移动,钢盘(3)与制动盘(4)分

33、离,制动解除。,B、当挖掘机无回转和挖掘动作时,SH油口停止来油。延时阀内阀杆(10)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向右移动,PG油口被关闭,制动油缸室的油经节流阀6缓慢流入D油口;制动油缸(2)在弹簧(1)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钢盘(3)与制动盘(4)被制动油缸(2)压紧,回转马达制动,液压式制动 挖掘机停止工作时,液压回路由控制阀节流并关闭,来减慢并停止回转运动。,6、防逆转的工作原理 防逆转阀的作用:在回转停止时减震。 当机器由回转状态进行制动时,上架部分总要经过一段回转滑移才能停下来,由于操纵手柄的复位,控制阀切断了供油的回油油路,回油管路压力因惯性作用而增大。此时回油管路内的高压油通过防逆转阀

34、流向进油管路,并补偿该侧供油不足,防止回转滑移造成的气穴现象,使双侧压力趋于稳定,防止马达逆转。,8、回转减速机的内部结构,9、回转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回转减速机采用行星二级式减速机构:行星齿轮以直接传递的方式配置,经二级减速后输出:首先说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行星齿轮减速器由太阳齿轮A、行星齿轮B、环形齿轮C及保持器(行星轮架)组成;行星齿轮B在保持器的保持下,与太阳齿轮和环形齿轮啮合在一起;太阳齿轮A的旋转传到行星齿轮B,行星齿轮和环形齿轮啮合在一起,而环形齿轮被固定在原来位置不能转动;所以行星齿轮在绕着太阳齿轮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并把太阳齿轮的转矩传递给保持器D;保持器的转矩方向与太阳齿轮同方向。 综上所述,太阳齿轮、保持器、环形齿轮不能各自独立的旋转,是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回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