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手筋伤.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17568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3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腕手筋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腕手筋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腕手筋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腕手筋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腕手筋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腕手筋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腕手筋伤.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腕手筋伤,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 林国平 LGP20002006YAHOO.COM.CN,解剖,腕关节上接前臂,下连掌骨,是比较灵活,使用频繁的关节。其活动度掌屈45,背伸3060,内收3040,外展1520。 参加腕关节的骨组成,包括尺骨、八块腕和桡骨。桡骨远端外侧为一突起,称为桡骨茎突,该处外面有一骨沟,伸拇短肌与外展拇长肌由此通过。在该处,二肌腱大多被同一腱鞘所包绕。尺骨下端包括尺骨及茎突,尺骨头膨大呈球形,周缘为环状关节面,与桡骨远端内侧的呈弧形凹面的尺骨切迹形成下尺桡关节。,解剖,腕骨共八块,排成两列,呈弧形,背面突出,掌面凹进,构成腕骨沟。从(横断面)掌侧观察,沟的两侧高度,高起处分别

2、称为腕桡侧隆起和腕尺侧隆起,其上面有腕横韧带附着共同构成腕管。 指骨共十四个,除拇指有二节骨外,其他均有三个。就指间关节来讲每手共9个指关节,各有单独关节囊。其增厚部分各自形成掌侧、尺侧、桡侧副韧带,背侧韧带由伸肌腱扩张部所代替。指间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不能作外展、内收。拇指间关节屈90(最大95),伸50;25指正常近侧指间关节屈100110,远侧指间关节屈8090度。,解剖,手指部的腱鞘,这里实际上是指手指屈肌腱,系前深筋膜的增厚部,包裹指屈肌腱的前面与两侧,远侧上于第3节指骨底,近侧止于掌指关节近侧2cm处,与指骨共同形成骨纤维性管。在腕部桡骨茎突处,伸拇短肌与外展拇长肌有腱鞘包绕。,腕

3、关节扭伤,腕关节扭伤概述,腕关节扭伤,发病率较高,不同年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为多,由于腕关节组成复杂,运动灵活,可做背伸、掌屈、内收、外展等多方向运动,并且参加前臂旋转运动,使用机会较多,故扭伤机会亦大。 腕关节扭伤可因拉、举、推、端、拿重物,跌仆后手掌着地、掰腕等引起损伤。由于腕关节运动时方向、位置的不同,扭伤原因各异,致伤部位也不相同。如跌仆后手掌着地常可导致腕关节掌侧扭伤,掰腕活动可致腕关节尺侧扭伤等。腕关节扭伤多为急性间接暴力损伤,因此治疗前应仔细检查除外腕部骨折。如跌仆后手掌着地可致桡骨远端骨折等。,腕关节扭伤 解剖,腕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和桡尺远端关节。 桡腕关节:由桡骨下

4、端关节面及三角软骨盘之远侧面与舟骨、月骨及三角骨,借关节囊和侧副韧带连结而成; 腕骨间关节(又称腕中横关节):由近侧腕骨与远侧腕骨借关节囊和韧带相连组成关节(豆骨不参与该关节的构成); 桡尺远端关节:由桡骨下端内侧的尺骨切迹与尺骨小关节面借关节囊和韧带连结而组成关节。,解剖生理,腕部的肌肉与韧带:腕部掌侧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的肌腱通过;背侧主要有桡侧腕伸长、短肌和指总伸肌的肌腱通过;尺侧有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的肌腱通过;桡侧有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桡侧腕屈肌的肌腱通过。 腕关节主要韧带有: 桡腕掌侧韧带:起桡骨下端前缘和茎突,向内下方止于舟骨、月骨、三角骨和头状

5、骨的掌侧面; 桡腕背侧韧带:起桡骨下端后缘,向内下方止于舟骨、月骨、三角骨,并与腕骨间背侧韧带相移行; 腕桡侧副韧带:起桡骨茎突尖部,止于舟骨、头状骨与大多角骨; 腕尺侧副韧带:起于尺骨茎突,并与三角软骨盘尖部愈合,向前处方止于豆骨与腕横韧带上缘内侧,向侧后方止于三角软骨的内侧面与背面。 此外,还有出入腕部的神经、血管等组织。 可见腕部的结构复杂,加之腕关节可作掌屈、背伸、尺偏、桡偏和环转活动。由于腕关节运动的方向多、范围大、活动频繁,故易发生扭伤。,病因病机,多由于不慎跌扑,腕关节突然背伸手掌着地,或提物不慎,致使筋脉受损,气血凝滞。诸病源候论曰:“腕关节损伤,皆是卒然致损,故气血隔绝,不能

6、周荣”。 腕关节过度背伸,则伤桡腕掌侧韧带; 过度掌屈腕关节,则易损伤桡腕背侧韧带; 过度尺偏,则伤腕部桡侧副韧带; 过度桡偏,则易伤腕部尺侧副韧带。 同时关节囊及经过腕部的肌腱亦受到牵扯而致损。,临床表现, 疼痛:以腕关节某一局部疼痛为主,如跌仆时手掌着地可致腕关节背侧疼痛,掰腕扭伤可致腕关节尺侧疼痛等。由于扭伤程度不同,疼痛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为钝痛或向某一特定方向活动时疼痛;严重者可为锐痛或各方向活动均痛。 肿胀:扭伤部位可出现瘀血肿胀,以腕关节背侧扭伤出现肿胀最为明显,多数肿胀常在伤后立即出现。 活动受限:由于损伤部位不同,功能障碍表现也不同,大多表现某一方向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影响腕关

7、节各方向功能活动。,检查, 腕关节伸指肌腱及背侧副韧带扭伤:腕关节背侧正中部压痛,伸指肌腱抗阻试验阳性,腕关节背伸活动疼痛,扭伤较重者,腕关节掌屈,背伸均受限。 腕关节掌侧屈腕肌及掌侧副韧带扭伤:腕关节掌侧正中部压痛,屈腕肌抗阻试验阳性,腕关节伸屈活动痛,扭伤较重者,腕关节掌屈、背伸均受限。 腕关节尺侧屈腕肌腱及尺侧副韧带扭伤:腕关节尺侧压痛,尺偏屈腕抗阻试验阳性,被动旋转前臂呈旋位疼痛加剧。 腕关节伸拇长短肌腱及桡侧副韧带扭伤:腕关节桡侧压痛,伸拇抗阻试验阳性,拇指内收、屈伸活动受限。 由于腕关节扭伤常合并骨折,如腕关节背侧扭伤,应注意检查鼻咽窝有无压痛,以除外腕舟状骨骨折。腕关节尺侧扭伤注

8、意除外尺骨茎突撕脱骨折等,必要时应拍摄X线片以助诊断。,治疗,初期可配合活血、消肿、止痛药物外敷,如消肿化瘀散,正骨散等。 24H后可予推拿治疗?! 后期可用骨科洗药熏洗。,推拿治疗,治则:活血止痛,舒筋通络,滑利关节。 1腕关节伸指肌腱及背侧副韧带扭伤: 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在痛点及周围或肿胀处操作约35分钟。 点按阳池、中泉。 拔伸屈腕法:患者坐位,手背朝上,助手双手固定前臂下端,医者双者拿住掌腕部,双虎口握住腕关节,双手拇指压在痛处。在拔伸牵引下做腕关节摇法67次,然后在保持牵引力的同时,掌屈腕关节,尽量屈曲最大限度,再快速背伸腕关节,同时双手拇指 向前臂方向推揉痛处,本手法可重复一次。

9、 用指揉法轻揉患处12分钟。,推拿治疗,2腕关节掌侧屈腕肌及掌侧副韧带扭伤。 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在痛点及周围或肿胀处推揉35分钟。 点按大陵穴。 摇晃屈腕法:患者坐位,掌心朝上,医者一手以患腕背侧握住前臂下端,中指压在痛处,另一手以小指侧握住25指,在拔伸牵引下摇动腕关节67次,在保持牵引力的情况下拉直腕关节,然后快速屈曲,使患腕的手指指向患侧肩部,同时中指按揉痛处,本手法可重复使用一次。 用指揉法轻揉患处12分钟。,推拿治疗,3腕关节尺侧屈肌腱及尺侧副韧带扭伤: 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在痛点及周围或肿胀处推揉35分钟。 点按通里、神门。 尺侧屈按法:本法适用于尺侧屈腕肌扭伤或肌腱炎。患者坐位

10、,伸腕,虎口朝下,尺侧朝上,医者一手握住尺桡骨下端,拇指压在痛处,一手握25掌骨部,在拔伸牵引下做腕关节摇法67次,然后使患肢高举,患腕屈曲,拿腕之手拇指向前臂方向推揉,本法可重复使用一次。 摇晃屈腕法:适用于腕关节尺侧副韧带扭伤。本法的操作同于治疗腕关节掌侧屈肌腱及掌侧副韧带的摇晃屈腕法,所不同的是在快速屈曲腕关节时,患肢手指应朝向患者鼻部。 用指揉法在患处轻揉12分钟。,推拿治疗,4腕关节伸指长短肌及桡侧副韧带扭伤: 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在痛点及周围或肿胀部位操作35分钟。 点按阳溪、列缺。 桡侧屈按法:患者坐位,虎口朝上,医者一手握住尺桡骨下端,拇指压在痛处,一手握住第一掌骨,在拔伸牵引

11、下做腕关节摇法67次,然后拔伸腕关节桡侧,再快速桡屈,在屈曲的同时,拿腕之手拇指推揉痛点,本手法可重复使用一次。 用指揉法在患处轻揉12分钟。,调护,、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手法治疗期间,应适当减少腕部活动,可用“护腕”加以保护。 、急性损伤施手法后,用绷带软固定三到五日。 、慢性损伤可配合中药熏洗及热敷,加强腕关节的功能锻炼。,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症侯群,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所引起的以手指麻木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病症, 腕管综合征好发于3050岁年龄,女性为男性的5倍。双侧发病者约占1/31/2,双侧发病者女:男为9:1。 本病好发于职业性搬运、托举、扭

12、拧、捏拿等工作的人群中。,一、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使血瘀经络;及寒湿淫筋,风邪袭肌,致气血流通受阻而引起。 现代医学认为: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健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二、临床表现,初期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症状,如患手桡侧三个半手指(拇、食、中、12环指)有感觉异样、麻木、刺痛。一般夜间较重,当手部温度增高时更显著,劳累后症状加剧。 偶可向上放射到臂、肩部。患肢可发冷、发绀、活动不利。 后期患者出现大鱼际肌(拇展短肌、拇对掌肌)萎缩、麻痹及肌力减弱

13、,拇、食指及环指桡侧的一半感觉消失;拇指处于手掌的一侧,不能掌侧外展(即拇指不能与掌面垂直)。肌萎缩程度常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一般病程在四个月以后可逐步出现。 病情严重者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皮肤发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现患指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症状。,检查,Tinel征:检查时可叩击腕部掌侧正中,造成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木、疼痛,此即阳性。 Phalen试验:病人手腕关节极度屈曲40-60秒钟后手指感觉异常加重,此为阳性。 以止血带阻断手臂血循环(其压力应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可使症状重新出现并加剧。拍摄X线片,能排除局部的骨性改变。,三、辨证治疗 (一)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二

14、)主要手法:按法、揉法、摇法、擦法等。 (三)取穴:阿是、曲泽、内关、大陵、鱼际穴等。 (四)中药外洗:伸筋草、透骨草、红花、防风、荆芥、桂枝、川芎各30克,煎水熏洗患部,每天早晚各正次,每次30分钟。,操作方法:,患者正坐,将手伸出。掌心朝上置放桌上,医者用拇指点按曲泽、内关、大陵、鱼际等穴。亦可配用一指禅推法在前臂至手沿手厥阴心包经往复治疗。在腕管及大鱼际处应重点治疗,手法应先轻,然后逐渐加重。 再用摇法摇揉腕关节及指关节。继之用擦法擦腕掌部,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目的。,五:注意事项,(一)治疗期间,患侧腕关节注意休息,不宜负重持力。 (二)避免受寒着凉,以免患腕部疼痛加重。 (三)

15、若腕管内有占位性病变、腕部骨折脱位引起者、经手法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类风湿性滑膜炎等,应在局麻下进行手术。使受压的正中神经松解,症状即可消失。 (四)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患者,应将患臂用硬纸板托住,呈功能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松弛压迫,减少运动。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动手部数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后,疼痛缓解。嘱患者练习腕伸屈、臂旋转、伸指握拳等,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和粘连。,掌、指关节扭伤,掌指关节扭伤,掌指关节扭伤是指关节外伤后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的一种急性筋伤病患。以指间关节扭伤为多见。 掌、指间关节各有单独的关节囊,其增厚部分各形成掌侧、尺侧及桡侧副韧带,而背侧韧带

16、则由伸指肌腱扩张部所代替。能作伸屈运动,不能作外展、内收。,【病因病机】,多因一次暴力损伤所致,暴力多来自手指侧方及侧前方,使手指向暴力另侧过度弯曲扭伤,造成受暴力手指侧副韧带撕裂伤,断裂伤。 在正常情况下,手指伸直时指间关节的侧副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屈曲时处于松 弛状态。在手部屈一指间关节时,其他指间关节与掌指也一同屈曲。若遭受外力作用,则处于屈曲位的指间关节容易受损。若暴力较大可引起韧带的全部断裂,或并有韧带附着处的撕脱骨折。由于侧副韧带的关节囊的增厚部,侧副韧带断裂必将累及关节囊形成其撕裂伤。,【临床表现】,1有明显外伤史,这种外伤史,患者多可述说清楚。 2受伤的指间关节疼痛,疼痛可表现为

17、一侧(扭)或双侧(挫)。 3关节周围肿胀,一般可表现为关节周围肿胀,轻微指伤者可有一侧局部肿胀。由于手指部皮下结缔组织较少,关节位置表浅,故损伤后肿胀是比较明显的。 4一般伴有手指伸屈障碍。,【诊断】,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指间关节扭(挫)伤比较容易,注意压痛点的寻找即可。 指间关节扭挫伤所受暴力性质,与造成指骨的某些撕脱性骨折的暴力性质相同,故在临床上要注意二者之间的鉴别,而韧带的完全断裂与否也是在治疗前需要诊断清楚的。其鉴别要点如发现损伤关节有明显的被动侧方活动增加,则提示有侧副韧带完全断裂的可能,或伴有关节囊撕裂。若在韧带起止处有明显压痛,伴侧方异常活动,可有撕脱骨折的存在,应拍摄X线

18、片以辅助诊断。另外当侧方异常活动的存在,有可能存在该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可能,应注意询问病史(往往被患者自己无意中复位)及仔细诊断检查以除外,以上病种与扭伤有本质的不同。,【治疗】,治则:舒筋活血。 1用指揉法或捻法在扭伤的指间关节操作3分钟左右,若扭伤在24小时以内或肿胀较甚者可配以介质(如按摩乳、冬青油、红花油、凡士林等)操作,手法宜轻柔和缓。 2牵伸屈曲法:医者一手拇、食二指拿住扭伤的指间关节,拇、食指压在痛处,一手拿住手指远端,在拔伸牵引下轻摇手指67次,在保持拔伸力的同时,屈曲扭伤的指间关节35次。 3用指揉法或捻法局部轻揉1分钟左右。 局部可外敷活血消肿之中药。,注意,轻度扭伤关节稳

19、定性正常者,可于微屈位轻轻拔伸牵引,外擦舒活酒,轻捏数次,不揉、不扳,然后将患指固定。第三天开始练习主动屈伸活动,继续外擦舒活酒。 扭伤稍有侧方活动者,宜用一块弓形小夹板固定(半屈位),3周以后开始练习关节伸、屈活动。 伤后有明显异常侧方活动者,应及时送骨科处理。解除固定后可用中药熏洗或理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桡骨茎突处拇短伸肌及拇长展肌肌腱或腱鞘损伤,导致局部疼痛及拇背伸外展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应用解剖】,拇短伸肌起于桡骨背面的中1/3下方(拇长展肌的下方),肌纤维向下移行为肌腱,止于拇指第1节指骨底的背侧,可伸拇指第一指节并使拇指外展,

20、拇长展肌(外展拇长肌)起自尺骨和桡骨后面的中1/3及介于其间的骨间膜。肌束斜向下外,移行于长腱止于第一掌骨底的外侧,可使拇指和全手外展,并使前臂旋后,二肌腱在行于桡骨茎突处时共同或单独被腱鞘所包绕,该段腱鞘长约56cm。外侧及背侧为腕背侧韧带紧紧包围,内侧为桡骨茎突,因此通过部位狭窄,且距皮肤极近。,【病因病机】,1慢性损伤:拇指用力捏持操作,或腕关节外展、内收过多、过久(如手指握物内收及腕部尺屈等)而发病。 2急性损伤:一次上述体位的暴力扭伤亦可发病。 3寒冷刺激:在寒冷情况,手腕暴露工作较久,可在上述情况下加速其发病。 当拇短伸肌及拇长展肌在经过桡骨茎突到第一掌骨时,屈曲角度大约为105,

21、且该部的骨性纤维管亦狭窄,当拇指内收及腕部尺屈时,二肌腱及其腱鞘呈紧张状态,长期重复此种动作可以摩擦,挤压腱鞘,腱鞘受刺激后发生水肿,使该处更狭窄,摩擦力更为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日久该处腱鞘增生、肥厚,发生纤维性变,遂发生本病。,【临床表现与诊断】,1腕部桡侧疼痛,活动时症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上臂。伸拇指或外展拇指受限。 2桡骨茎突处明显压疼痛,性质为锐痛。 3局部可呈局限性肿胀,有时可摸到坚硬的小结节。 4握拳尺偏试验(芬克斯坦试验)阳性。,【治疗】,治则:舒筋活血。 1用一指禅推法、拇指揉法,擦法等在局部操作510分钟。 2点按手三里、偏历、阳溪、列缺、合谷。 3医者一手拿住腕关节上方,用

22、拇指末节按住患处,一手拿住第一掌骨,在拔伸牵引下做摇法67次后拿掌骨之手再拔伸腕关节并尺偏,拿腕之手拇指沿肌腱走行方向推之。 4按上述之法摇动 拔伸尺偏后拿腕之手拇指在患处横向推拨,以上方法可操作23遍。 5用指揉法轻揉局部。 其他方法:中药熏洗,局封,针刀松解术。,注意事项,休息 保暖 药,指部腱鞘炎,指部腱鞘炎,手指部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以指痛和伸屈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 本病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于任何一指,以拇指及中指为好发,其顺序为13245。,【应用解剖】,指部腱鞘炎系指手部屈肌腱的腱鞘而言,手部屈肌腱有深浅二条。指浅屈肌(C7T1)起于尺骨前面的上半部,分别止于25

23、指第二指节掌面的两侧缘,交叉止于V形裂隙,可屈近侧指间关节。指深屈肌(C8T1)起于尺骨前面及内侧面上2/3及前臂骨间膜,肌腱较大,呈菱形,向下呈四腱分别止 于第25指末节底的掌侧面,可屈远侧指间关节。肌腱均协肋屈掌指关节,在拇指则有单一的屈肌腱,为拇长屈肌腱,该肌起于桡骨前面上2/3及前臂骨间膜,止于拇指末节指骨底掌面,其作用为屈拇指并协助屈腕。 手指屈肌腱鞘系指掌筋膜的增厚部而言,呈围套样存在于指屈肌腱的前面与两侧,(底部的指骨)并附着于指骨两侧。近端位于掌指关节近侧2cm处,与掌腱膜的指岐相连;远侧止于第三指骨底。鞘管伸缩性较小,仅能客纳深浅肌腱,拇指仅有拇长屈肌腱通过。腱鞘的作用有保护

24、肌腱及起润滑作用。(掌膜位于手掌中部,呈三角形,近端与腕横韧带远侧相连;远端与相连的手指腱鞘及掌指关节的侧韧带相连。分三部两侧较弱覆盖大小鱼际,中央部分分成四条增厚的纵形纤维带呈放射状与25指腱鞘相连。),【病因病理】,1积累性:大多因手指部长期反复重复一个动作而引起,如长时间做捏持动作,主要有手工劳动者,如编织毛衣、地毯精细加工、刻字、小雕塑、手饰加工等。 2一次暴力所致:较少见。 由于长期屈曲或单一姿式过久,造成肌腱鞘本身水肿增厚,更主要的是鞘本身的损伤性炎症,致管腔狭窄,管臂增厚致使肌腱通过困难,而活动将出现疼痛或弹响。,【临床表现与诊断】,指根痛,多在拇指、中指或其他指根部掌面有疼痛存

25、在。大多表现在掌骨关节处。 伸屈活动不利,可听到弹响声。局部有时可摸到小的坚硬的结节。 患者伸屈功能与疼痛不同步。本病的特点为休息可使疼痛减轻,但开始活动将出现疼痛,活动一会后疼痛可缓解,活动时间长则出现疼痛;可称其为晨起痛,遇冷疼痛加重;病情较重者屈后不能伸,伸后不能屈;常用另一手帮助才能完成。,【治疗】,治则:舒筋活血。 1用指揉法,一指禅推法在局部操作约58分钟。 2伸屈推按法:医者一手拿住患指,在拔伸牵引下做患指的伸屈动作。另一手拇指在患处沿腱鞘的走行方向纵向推按35次,横向推拨35次。 3局部轻揉分钟。 4用拔伸法在手指操作。 此外可配合中药熏法或局部封闭治疗,亦可行腱鞘松解术。,腱

26、鞘囊肿,腱鞘囊肿概述,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囊肿,常见于腕背部及掌侧、手指背面或掌面、足背及腘窝部,以腕背最为好发。 前臂背侧至手背行走的各肌腱连同滑液鞘通过腕背时行走在腕背侧韧带,又称伸肌支持带,外侧附于桡骨下端外侧及茎突,斜行向内至尺骨茎突及其远端,附着于豌豆骨及三角肌深面与骨膜之间构成的个骨性纤维管内,并与桡腕关节囊等相粘连。桡腕关节的关节囊背面为桡腕背侧韧带,非常薄弱,桡腕关节的滑膜易从这些肌腱间隙脱出,形成 腱鞘囊肿。有6管共9条肌腱,从桡侧起第一管道为伸拇短肌,可外展拇长肌;第二管通过桡侧腕长、短伸肌腱;第三管为拇长伸肌;第四管为伸指总、食指固有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第五管为

27、小指固有伸肌腱;第六管为尺侧腕伸肌腱。桡腕背侧韧带起于桡骨下端止于第一排腕骨,主要为三角骨。 本病发病因素至今尚未明了,多认为与外伤有一定关系。 桡腕背侧韧带非常薄弱,外伤后挤压桡腕关节的滑膜易从腕部伸肌腱间隙中脱出。脱出将有可能与滑液鞘一起向外,在关节囊的桡背侧有时存在缺损则为本病提供了发病机会。腱鞘囊肿一般好发于指总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隙中。,【临床表现与诊断 】,1大多患者无疼痛感,可有腕部软弱无力感;少部分患者可有疼痛出现,有时会向囊肿周围放射。 2腕背部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蚕豆,大如鸽卵,一般生成较缓慢。多存在于伸指总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隙中。 3触诊,可发现边缘清楚,压之呈饱胀感,有时可出现波动。周边较深触压或推动有时可感觉有带状物存在(囊腔与关节腔或滑液鞘相通)。,腱鞘囊肿治疗,治则:理筋散结。 1用一指禅法在囊肿及周围操作分钟左右。 2屈腕推压法,患者坐位,手腕伸出,手背朝上,医者双手分别从尺桡侧握住患腕并使其极度掌屈,双手拇指按住囊肿部,用力较快速地向掌及前臂方向推按,将囊肿挤破。囊臂较厚,质地坚硬者可先在无菌严密消毒情况下,用2普鲁卡因对囊肿做放射样封闭,注意一定将囊肿刺破后再用上法治疗。目的为:一,止痛;二,刺破囊肿便于将其彻底推破。推时应敷以消毒纱布,避免手直接接触注射过的皮肤。 3此外可用敲击法疗,一般无需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