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17899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353 大小:38.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3页
发展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3页
发展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3页
发展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3页
发展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ppt(3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猜谜:有一个动物,早年 四条腿走路,中年两条腿走路, 晚年三条腿走路。 伏尔泰:一个人如果没有他 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 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内外动力的关系 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88-179,一、心理学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发展心理主要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发展。(狭

2、义),发生 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活动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的科学,(二)心理发展的性质2012.11P189-180) 活动性中内化的过程表 现为:概括化、言语化、 简约化和超越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方向和顺序,不平衡性,知、情、意、个性和谐发展,动作是中介,语言是中介,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统一 (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认识到人的独特性,2、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简

3、单 -复杂、低级-高级)和顺序性(婴、幼、童、少、青、老年),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P190-180-181(2010.11.2012.1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它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展的。(静待花开)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有加速,有衰退,人一生中有2次生长高峰,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比较快的时期,婴幼儿期是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伴随着青年期的结束,心理发展达到顶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平稳发展期,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走向下降趋势(注意和第一第二叛

4、逆期的区分),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90-181 (一)心理发展中个年龄阶段的特征:1、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是不同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典型特征,且具普遍性。2、年龄阶段的根源:是心理过程或特征的变化所规定的。(内在认知过程的不断发展与更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在时间中进行。,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而非绝对同步。,年龄与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90-18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始动原因、本质),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

5、,这是心理发展 的过程问题。(过程问题),心理发展的内外动力的关系问题。(动力问题),“关键期”问题。(如何看待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 (0到2岁亲子依恋关键期),1,2,3,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91-181,一、发展心理学的功能和特殊性191-182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功能,描述 是什么(WHAT),解释 为什么(WHY) 逆反,(温暖亲密关系是美好生活最重要的开场,爱可获得重生) 预测(格兰特研究) 趋势,控制(德西效应、消退法) 如何做,(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研究跨度大是其显著特征(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过程性,动态性,过

6、程性、动态性简称发展性,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191-182(重点),把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相结合的一 种研究设计,横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纵横交叉设计,适用性;时效性,能系统了解心理发展连续过程;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人为的联结性(拼凑);组群效应(代沟),时效性差 被试容易流失 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取长补短,研究方法,优点,缺点,时效性:能较快获得大量研究资料和研究结果2015.5,(一) 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比较) 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 同年龄组群被试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例:研究儿童自控发展

7、4岁 5岁 6岁 7岁 数据比较,横向研究的优点: 1、 适用性 2、时效性(逝世) 横向研究的缺点: 1、人为的联结性(如年龄人为拼凑) 2、组群效应(世代效应,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二) 纵向研究 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组被试或个体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也叫做追综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推孟从1921开始对1528名超常儿童的追综研究,研究40年). 国内的超常儿童追踪研究.1983年开始. 如哈佛大学格兰特研究,纵向研究的优点: 1、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8、2、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纵向研究的缺点: 1、时效性较差(消耗时间及人力和物力 2、被试容易流失 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因多次重复测试),(三 )纵横交叉设计(交叉研究) 举例:如果研究3-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取3岁,6岁和9岁三个样本,同时追踪四年,此时样本达到6岁,9岁,12岁,6岁组和9岁组各重复一次,研究时间就由原来的10年,变为4年。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研究的目的.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 例: 3岁 6岁 6岁 9岁 9岁 12岁,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发展跨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香蕉人、鸡蛋人),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心理学、教育学、艺术)(

9、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方法的整合:同一研究中用多种方法(访谈.观察.实验),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应用,1,2,3,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192-183,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P193-184,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2009.11),心理发展受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局限性),代表人物:高尔顿,优生学的创始人,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2012.11,心理发展受环境因素决定。,片面强调和机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0、。,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时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洛克:“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中国古代关于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墨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也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橘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 以上观点比西方的近代遗传环境对心理影响的思想要早一千年.,环境决定论极度夸大教育,但对当时那个年代种族礼教起到了很大冲击作用,让长期受遗传论影响对自己失去信心的

11、人信心大振。,华生与助手发生婚外情,华生妻子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秘书的姐姐,从情人手里拿到华生的情书,交给校长让他辞职离开大学,从此用行为主义研究销售成为销售大亨。,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P194-185,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不相互作用);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注意局限性),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施太伦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 二因素论 吴伟士(美国的) 施太伦: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 独立存在的因素. 吴伟士:遗传与环境对人心理

12、发展的影响是“相乘”的 关系,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心理行为发展(三元交互作用) 人 行为 社会 人 行为 社会 班杜拉的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理论.理论的实质:人通过 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行为* 班杜拉超越并修正了华生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使其成为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194-185 2012.11.2013.5,观察学习(看电视学习香港枪杀抢劫案),替代性强化(看别人做某事表扬,自己也会做),代表人物:班杜拉,新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2012.11,1、社会学习理论主张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2、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

13、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社会学习转向社会认知,儿童的模仿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从而突出了儿童自身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班杜拉实验,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习得某些新反应,或使他们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必直接受到外 在强化,只要看到仿效对象的行为受到强化就等于自己 也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当个体的行为符合某一种社会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二者的区别?,2012.1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观察如看电视枪杀直接导致暴力现象) 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

14、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2013.5(P194-),2013.11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密切的概念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修正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使其成为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维果斯基的文化发展观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人的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心理机能 到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由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 (英年早逝,38岁去世, 前苏联心理学家,英年早逝) (二)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社会文化历史经验促进了人类心理的发展.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慧发展的源泉 2.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

15、的结果.(考题)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文化(二)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三)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重点),(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文化,高级心理机能,代表人物: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低级心理机能,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机能,人的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心理机能到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195-186(2011.11)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社会化是从语言社会化开始的)195-186,(二)文化

16、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195-186 (三)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重点)195.196-186.187,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儿童掌握了语言,才能实现由低级心理机能转变为高级)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考题),最近发展区,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决定心理的发展,智力起源于活动),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个体发育成熟,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1、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即下一个)儿童独立解 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合 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挑

17、一挑摘桃子) (由教学实现) 2、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 良好的教学,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1)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禁止学步车,容易O形 腿、小便、爬行) (2)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 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 关教学效果最佳),1、最近发展区2013.5:最近发展区(即下一个)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挑一挑摘桃子)(由教学) 2、2012.5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学习指导的最佳期限。但学习有最佳期限,过早教学

18、不利,不能拔苗助长。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下:a、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2011.5.2009.5,学步车被列为世界10大黑名单之列,过早把小便,不好,太早造成胯关节没长好,容易脱肛,半岁以后7、8个月之后,一周岁之后,过早练走路,腿力没有长好,造成0形腿,)b、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2011.5,六、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题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很多) 皮亚杰(P196) 儿童心理发展的适应观 研究兴趣:认知、智力、思维 主张:儿童的心理起源于动作,(

19、一)儿童心理的发展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2010.5皮亚杰提出心理发展是内因和外内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 2009.11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美颜女儿),主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人的遗传特性通过环境可以改变),主(人)客体(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主客体相互作用受主观能动性调节,(二)认知发展的本质是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说196-187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能力”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图式:认知结构 (心理组织),同化:将外界信息纳入认知结构(教育更多应使用同化而不是顺应),顺应:改变认知结构,适应环境,动态平衡,图式:既认知结

20、构.“结构”是指心理组织,不是物质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机能组织. 图式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不断地适应外界.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发展,认知结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实质. 低级图式 高级图式 同化、顺应,同化与顺应 狗 同化 花狗 白狗(量的变化) 顺应 牛(不同类,质的变化)(教学更多应使用同化而不是顺应) 平衡:适应即平衡,平衡就是我们对环境的适应。,小故事:一個三歲小孩曾看過球并已經有了“球”的概念,當他第一次看到同樣是圓形的月亮時,他可能會指著月亮說“球”。這就是同化的現象。小孩把他懂的概念

21、套在新的物體上。隨著小孩經驗不斷的增長或障礙存在于同化的過程,為了適應環境,小孩學會了掛在黑色天空會發亮的球形體是月亮,這時候順應就發生了。通過同化和順應,小孩就會逐漸學會不是所有圓形的物體都是球,比如說可以放入嘴巴吃、甜的小球形體是湯圓,長在樹上紅色的是蘋果等。 皮亞杰指出順應無法獨立存在于同化(Piaget, 1970b)。.唯有在同化發生的同時順應才有可能發生。學校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可以應用此論點。學校設計課程的時候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基礎是什么,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課程內容。這就好比在小孩有“球”的概念時再讓他認識其他球形體。新知識必須和舊知識有關聯 (Geeert, 1998)。課本上的新

22、章節如果和上一章有某種程度的關聯的話,相信不只會讓學生學習時更容易上手,也讓他們覺得之前所學習的是有作用的,那就是為了學更多更深的知識。,2012、11皮亚杰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2011.5.11图式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着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2010.5皮亚杰提出心理发展是内因和外内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 2009.11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美颜女儿) 2012、11皮亚杰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2011.5.11图式从低级到高级

23、,经历着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P197-图式(schema),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想模式。图式是认知结构的一个单元,一个人所有的图式便组成他的认知结构。 婴儿与生俱来的图式:吸吮、哭叫、抓握、视、听等。2012.5.2008.5(最初遗传而来,后来不断丰富发展)不是物质结构,是心理组织。 同化(assimilation):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图式)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认知结构。(量的改变)2009.11.2012.5(教育更多应使用同化而不是顺应) 顺应(accommodation):主体图式不适应客体要求时,要

24、改变原有图式,创造新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2014.11 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197-188 (2010.11.2013.5.2012.11.2009.11.2008.5.2014.5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吸吮吞咽)(皮亚杰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22岁博士学位。) 动作起源 主体 客体世界 适应实质 反作用 本质(平衡),(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2014.11.2011.11,成熟:有机体的成长,经验:物理经验(直接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判断、推理等。主题自身动作协调的

25、经验:数学家数数),社会环境: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平衡化:协调和自我调节,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P198-189,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关系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个体心理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既表现出阶段性,又体现出连续性. 如思维的发展:直觉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每年必考) (一)以认知结构(图式)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P1

26、99(2011.5.2009.11.2010.5,2010.5,2014.5)2012.2013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说(0岁青少年),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每年必考) (一)以认知结构(图式)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1、泛灵论;2、自我中心主义;3、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思维不可逆;5、缺乏守恒,具有守恒性;脱离自我中心和可逆性;但仍需具体实物支持,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吸吮、抓握、观看) 儿童只是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图式。这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思考来自于

27、感知动作。 9-12月的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躲猫猫) 即当某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暂时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感知运动阶段(0-2)-直觉行动思维 0-4个月没有客体永久性,0-2岁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感知运动图式) 0-6个月是感知觉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1.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物可以促进儿童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2.音乐刺激可以促进孩子听觉能力的发展 3.听觉的发展包括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 4.已有了深度知觉 5.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味觉: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表现对味道的,感知运动阶段(0-2)-直觉行动思维 0-4个

28、月没有客体永久性,8个月后获得 客体永久性,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6、7岁: 将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能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进行表象思维。(发展表象图式的阶段)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能够用第三人称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阶段的心理特点:* (1)泛灵论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自我中心 太阳是跟着我走的。(三山实验,阅读时注意拿书的方式) (3)思维的不可逆性 知道ABC但不知到 不知道C与A 的关系 (4)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包含关系 (5)缺乏守恒,自我中心化: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他人有不同的观点。 三座山实验

29、皮亚杰,前运算阶段(2-6、7岁):表象思维阶段,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不可逆;缺乏守恒 自我中心三山实验,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了守恒的概念,脱自我中心性,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但是需要具体实物的支持。即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图式。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具有守恒性(具体经验逻辑思维水平),摆脱自我中心,可逆性。 (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东西的支撑),感知运动阶段-知觉行动思维, (2014.5.2010.5).9到12个月客体永久性,会玩躲猫猫的游戏 2014.5.2015.5前运算阶段的特点:1、泛灵论(累累

30、)2、自我中心主义(阅读不要倒着拿书)3、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思维的不可逆性。5、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为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守恒实验,具体逻辑推理: 两两拿出娃娃:非非比丫丫头发黑,丫丫比美美头发黑。拿走娃娃,谁的头发最黑,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抽象水平图式的发展 思维可以脱离具体内容,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的形式解决抽象问题,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 (1)思维形式可以摆脱具体内容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钟摆实验:找出影响钟摆速率的因素。

31、 少年可以提出假设:摆锤的重量,绳子长度,钟摆的高度,起动力大小 经过实验,得出绳长可以改变钟摆运动速率。,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201-191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P200每年必考)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终身发展的年龄阶段说) (第一次全景式勾勒出了毕生发展的蓝图,艾里克森师从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考虑社会文化因素 1、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认为心理上的变态是属于 一种不适应,是本性需要 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失调, 要克服这种失调,也要依 靠心理社会经验。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克服 心理社会危机的过程*) (二

32、)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P200每年必考),25-50岁 成年中期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感,4-7岁 幼儿期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 感 2岁 婴儿前期 信任感-对怀疑感,感7-12是岁 童年期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能力品质,12-18岁 青少年期 觉色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感 2岁 婴儿前期 信任感-对怀疑感,50岁以后 成年后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18-25岁 成年早期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2-4岁 婴儿后期 获自主感-对羞怯感感-意志品质,0-2岁 婴儿前期 信任感-对怀疑 良好的人格特征-希望品

33、质,(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P200每年必考),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修正并超越了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区别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要克服心理社会危机,须依赖心理社会经验,归根到底,是社会环境决定心理危机能都得到积极地解决。如果每个阶段的的心理社会危机能解决,就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否则就是消极的个性品质。20121.11.2011.5.2013.5 2011.

34、5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个人、环境)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的依据是心理社会危机 埃里克森师从弗洛伊德女儿安娜是第一次全景式的勾勒出毕生发展的因素,3、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 (1)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 (2)二维的发展阶段论(纵横二维的发展) (3)动态过程。人格发展的成功与不成功二级之间有变化的空间。 (4)个体一生的发展是连续渐进的过程,早期的发展会影响到后面。,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201-192,内动力: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相互作用,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

35、键期,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口欲期)0到2岁亲子依恋的关键期。(印度狼孩),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的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不同领域一致强调儿童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及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洛伦兹的印刻现象,(首因效应),小鸡母亲印刻出生后10-16个小时,小狗出生后3-9周 印刻的启示:洛伦兹(Lorenz)与他的“鸭宝宝” 小鸭出生后第13-16小时是认识自己母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只要是能动的物体在它们眼前出现,就会被当作自己的母亲。

36、如果错过这一阶段,小鸭就很难建立起对母亲的认识。这一情况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的。他用自己当实验品,客串了几只鸭子的“母亲”,即使在游泳时,小鸭们也不愿离开自己的“洛伦兹妈妈”。科学家们认为,可能人类的许多行为和能力也存在类似的“关键期”。,印度狼孩: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裸体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

37、,虽然营养不良。 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有触觉过敏症状。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怕火和水。她们不肯洗澡,也

38、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卡玛拉对阿玛拉很依赖,她们像小狗一样相互依偎睡在一起。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流了眼泪,而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辛格博士下了很大功夫使卡玛拉“恢复人性“,但进展非常缓慢。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两年后,卡玛拉终于学会了直立,但需要有人扶着。 1926年她能够单独直立行走,但是不会跑,他想走快时,需要四肢并用。卡玛拉用了25个

39、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7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并曾说出用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中,卡玛拉喜欢并开始适应人类社会了。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野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子。但在智力上,在刚被发现(两岁)时候,她的智力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15岁的时候,相当于两岁婴儿;卡玛拉17岁那年死于伤寒热病。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的水平。 在大脑结构上,这个狼孩和同龄人没多大差别。一个10岁儿童的大脑在重量

40、和容量上已达成人的95%,脑细胞间的神经纤维发育也接近完成。只是因为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智力也就低下。,早期教育-抓住儿童成长的关键期 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人出生的最初几年里是 智慧发展、良好性格形成、培养各种心理素质的 关键期。孩子的成长是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如果 错过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这个遗憾是难以弥补 的。 敏感期:在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技 能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早期教育促进智慧的发展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其中70%80%是在3岁前形成的。新生儿脑重400克左右,出生后半年600克左右,一岁时达到9

41、50克左右. 6岁时脑重量达到到1250克,达到成人的90%,成人一般是1400克左右. 小孩到了6岁时,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基本完成.这样接受刺激可以很快并迅速做出反应,这一阶段是儿童智慧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0-3岁是重中之重. 从心理学的研究看03岁是感觉、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情感发展最快的时期,此时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对个体的成长会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儿童早期发展对毕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2、个体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婴儿的身体、心理、社会性和情绪都经历了特有的发展历程。 3、

42、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这些变化是个体获得动作、交流、游戏和学习能力的标志。 4、个体早期发展对环境和负面影响最为敏感,且不良后果可能会持续终身。 格兰特研究,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203-193,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发展心理学叫儿童心理学,最早心理学发源于欧洲,后来二战之后美国)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定者 20世纪后半期、毕生发展心理取代儿童心理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被认为欧洲最黑暗的时期,儿童只是具体而微的成年人,并未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阶段,文

43、艺复兴之后,人本主义教育家卢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导教育应顺从孩子的天性。),布鲁纳 (J.S.Bruner) 的智力发展理论,78,练习,单项选择题 1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 )年 A 1879 B 1882 C 1900 D 1905 答案:B,79,练习,单项选择题 2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A 先天的成熟 B 后天的经验 C 动作 D 吸吮 答案:C,80,练习,3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个阶段。 A 2 B 3 C 4 D 5 答案:C,81,练习,单项选择题 4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

44、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 答案:C,82,练习,单项选择题 5 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 A 心理机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 B 学习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时候 C 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前 D 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之时 答案:D,83,练习,多项选择题 1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 ) A 遗传和环境的关系 B 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C 发展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D 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答案:ABCD,84,练习,多项选择题 2 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在于( ) A 节约研究成本 B 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连续变化的过程 C 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

45、,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 D 被试不容易流失 答案:BC,85,练习,多项选择题 3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 )的特征。 A 泛灵论 B 自我中心 C 思维的可逆性 D 掌握守恒 答案:AB,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P205 主要研究0-3岁婴儿心理的发展 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第二节 婴儿的心理发展(P205,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新生儿是从出生到一个月的

46、婴儿。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2009.11,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新生儿的发展(0-1个月) 1、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 2、新生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以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2.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2类) 第一类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吮吸、吞咽;防御反射:眨眼、呕吐、喷嚏;定向反射:如咚的一声响) 第二类被认为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如抓握反射、游泳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是病理现象反射,大人用自己的大拇指按脚掌心呈开来,5个月后会抓起来。),具有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1、食物反射:吸

47、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吸吮反射是最强的反射之一,当新生儿开始吸吮时,其他活动都会被抑制。,2、 防御反射 (defensing reflex)眨眼、呕吐、喷嚏 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 定向反射 (orientating reflex)(一声巨响) 又称探究反射,即“这是什么”的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如强光或大声)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或暂时停止吸吮动作)。 以上几种无条件反射具有有关生活适应的生物学意义,还有一些无条件反射,没有明显的生物学意

48、义,但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它们有过一定的生物适应意义。,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4、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又叫达尔文反射 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婴儿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5、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时,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8、9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6、摩罗反射(moro reflex),又叫惊跳反射 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7、游泳反射 (swimmi

49、ng reflex),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象游泳样的动作。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这种反射约在生后6个月以后消失。,8、强直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当新生儿躺着时,把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就会伸出与与头转向一致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最好的姿势。这个反射越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失。,9、行走反射(又称踏步反射或无意识步行),正常新生儿处于清醒状态时,用两手托住其腋下使之直立并使上半身稍微前倾,脚触及床面,他就会交替地伸脚,做出似乎要向前走的动作,看上去很像动作协调的步行。早产儿也有此反射,但他们往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