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18203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教育教学调研报告4篇【篇一】一、当前学校现状:市一中位于市区八七路西段,门牌号1289,是一所隶属于市教体局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188人,平均每班60人。学校占地面积23365,校舍建筑面积1891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0.94,生均校舍建筑面积8.86,学校有2幢教学楼,2幢综合办公楼,1栋实验楼。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广播室、舞蹈房、心理咨询室、减压室等基础设施。音乐、美术、实验、仪器、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室、团办公室、卫生保健室、综合档案室。学校有200米

2、环形跑道(包括60米直跑道);学校篮球场5个、乒乓球台13个。图书室6间,藏书47365册,生均图书23册,生均教学光盘3碟;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均达省二类标准。学校配备信息技术设备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九年级实现“班班通”。 学校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呈现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7人,中学一级教师79人。教师获本科学历93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60%,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100%。三年来,100%教师参加过县级以上组织的各种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现在我校教师已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所有在编在岗教师均获得教师资格,做到持证上岗。所

3、有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钻研业务,因材施教,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校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健全,班子成员年龄和专业结构都比较合理,工作中注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实干精神,认真履行职责、执行纪律、接受监督,廉洁奉公。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和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执行国家有关“减负”规定措施,效果明显,学生认为课业负担合理。学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达标考核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近年来,学校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学校的发展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还需作长期的努力。学校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问题一:教育投入仍不能满足

5、学校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教育经费仍显不足。原因有三:1、教育现代化程度越高,其运行及维护的成本也越高;2、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实践活动日趋丰富,学校开支增大;3、物价指数上涨。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与学校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问题二:师资水平仍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近几年,通过以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为主,运用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师资水平,但优质师资仍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原因有三:1、师资配置不均衡。优质师资总量不足,又相对集中于部分学科。2、一些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培训规划尚未落到实处,

6、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好多教师得不到及时的、系统的培训。3、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问题三:教育资源配置及基础建设的不足制约者素质教育的开展。按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我校校舍严重不足,学生活动场地、生均面积,功能室均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难以形成教育优势。现代教育设备短缺,不能满足需求,制约了学校特色化建设。原因有三:1、学校用地面积小的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学校校园面积严重不足,生均占地面积少,教室紧缺;2、学生集中城镇的现象严重,造成超大班额现象严重,化解困难。3、负债累累导致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虽然经过学校多方努力,化解了学校部分债

7、务,但由于学校债务负担过重,截止目前,仍有高达100余万元的债务,学校化解教育欠债任务艰难,困难重重。问题四:班额过大;2012年,全校有2120人,教学班36个,七年级761人,每班平均63人,八年级736人,每班平均61人,九年级693人,每班平均58人,大班额12班,达三分之一,超大班额24班,达三分之二。原因有四:1、建市以后,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区居住人口迅猛增长,学龄儿童人数也随之猛增。2、人口急速增加,而学校建设相对滞后,又没有新建学校,甚至还撤并了一些初中。较长时期我校走的是内部挖潜扩容之路,致使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班额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3、由于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和办学水

8、平逐年提高,许多学生和家长择校倾向很重,致使学校生源爆满。4、学校规划建设时,校园面积偏小,已无法内部挖潜扩容。三、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效:(一)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因素。目前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外面的好教师难以引进,我校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协作备课、教师技能大赛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师的潜力。(1)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名师带动、谈话等手段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意识。(2)改变听课重点,加大跟踪听课力度,督促教师尽快提高。(3)把重点放到研究教材、处理教材,结合学情,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工作的帮扶上,要求真

9、务实,注重效果。(4)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到名校观摩学习,把外校专家组请进来进行诊断指导,借鉴先进经验,弥补不足。(5)在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安排校本培训,灌输新课改理论和做法,使教师能适应新课改,走进新课改。经过几年强化培训,我校现有河南省骨干教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专家1人,许昌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人,长葛市骨干教师22人。(二)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1、学校要开源节流,既要想方设法,多渠道争取资金,改善办公办学条件,也要 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2、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着力在完善电教设备、提高信息化办公水平上

10、下功夫,为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建设取得新成就,九年级实现了班班通。(三)多措并举,积极消除大班额1、规范招生近几年我们按照“就近入学,辖区入学”的原则,严格招生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防止随意转学插班现象。为此,我们每学期开学都对照户籍进行招生,有效控制接纳非本学区生源,逐步减少外学区学生。学校每个学期录取新生认真执行适龄儿童、少年的户籍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相统一;适龄儿童、少年的户籍与实际居住地相统一的原则,严格按照本校学区招生,不拒收学区内学生;严格按照计划招生,有效控制班额;严格控制借读生,在学区内生源全部招满,班额尚有余缺的情况

11、下,学校可适当接收部分借读生;严格控制非适龄儿童入学,从而有效控制班额增大的态势。2、加强学校建设,解决校舍紧张问题。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努力扩大学校规模,适当划增加教学班,学生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以缓解学校的压力。3、积极探索“大班额”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和组织方式“大班额”给学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稳定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大班额”环境下的新教学策略和组织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学校规模由原来的每级7个班扩至每级12个班,班额由原来的90余人,逐年下降到现在的60人。四、下一步打算:第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发展提供物质保证1、多渠道

12、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教育投入是学校发展的物资基础,尽管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但学校要不等不靠,多思路、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确保学校改造、改善、建设的需要。2、要科学、合理地核定使用经费。学校继续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要研究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问题,科学评估,科学实用,节约办教育,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3、加大学校发展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与实施,为我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带来了契机。学校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配备各种教育设备,使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信息装备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现代化标准。4、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

13、平。学校要进一步注重对设备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设备的使用效益,发挥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作用。第二、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抓好业务能力培养。教师培训费用要真正落到实处,并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力度,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重点,既要按要求做好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又要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地组织校内集中培训。经过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培训,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抓好骨干教师培养。要通过完善“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努力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逐渐打造一支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

14、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底蕴”的名师队伍。三是建立和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案,建立教师培训记录档案。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定期开展培训;完善校本研究制度,切实开展以“课程标准新教材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为主要方向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五、意见与建议。1、合理规划学校面积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学校生均面积不达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政府在拓展校园面积征地时,建议要给予大力帮助支持。长葛一中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可考虑整体搬迁,能新建一所高标准初级中学不失为最佳方案之一。如确实整体搬迁难度大,建议可搬迁学校邻近的机关单位或居民,以解决校园面积不足问题。2、建议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深化义

15、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财政投入逐年适度增长到位,对部分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的学校,建议逐年加大投入,使寝室、办公室、图书室、实验室、运动场、教学仪器等教育教学设施逐步得到解决。3、 控制规模。市一中,地处闹市区,要扩大校园面积难度太大,只有通过控制规模,减少在校生人数,从而缓减学生密度大的压力。以现在校园面积规模控制在18-24个班为宜。4、控制班额。最理想的状况是实行每班40人的班授课模式。从现实的情况出发,应该把班额控制在4548人以内。【篇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高等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为今

16、年常委会会议审议议题。为配合做好审议工作,2月份以来,教科文卫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通过“学、研、察、听”等多种形式,就我市高等教育工作开展了系列调研。一是“学”。3月至4月,先后赴xx、烟台、苏州等地考察调研,学习兄弟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二是“研”。5月初,到市教育局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并实地调研xx工程学院、浙大xx理工学院、xx教育学院和xx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了解办学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察”。5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在余红艺主任、翁鲁敏和王建社副主任带领下,分赴xx大学、xx诺丁汉大学和xx大红鹰学院,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

17、入调研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和要求。四是“听”。5月中下旬,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就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广泛听取部分高校负责同志、教师、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同志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xx”以来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xx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和新兴地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的阶段跨越。尤其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市委市政府先后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产教协同创新发展等三大战略,推进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投

18、资渠道多样化、教育资源集聚化、校企合作项目化、教育经济一体化、交流合作国际化,基本形成了结构完整、体制多样、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xx”期间,我市全面实施产教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转型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截至xx年底,我市共有全日制普通高校15所(见附件1),在校生15.5万人。与“十一五”末期(2010年)相比,在校生总规模增长了9.2%,其中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增长了21.8%和118%。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一)强化引领,把牢发展方向。一是落实根本

19、任务。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每年召开的全市高校工作会议上,市委都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提要求、抓落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各高校通过严格课堂阵地管理、“课程思政”改革、“双百双进”教育实践等抓手,将德育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方位、全过程。二是明确发展定位。2013年,市委将“协同创新”确定为我市新一轮高等教育提升发展的重要战略。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若干意见以及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等8个配套文件,推动教育、科技、产业资源的集聚和整合,在校地共建

20、、行业指导办学、中高职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是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我市以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xx”期间,市级财政累计投入高等教育82.2亿元,从2012年的12.89亿元增加至xx年的19.94亿元,年均增长11.52%(见附件2)。(二)强化创新,提升综合实力。一是优化空间布局。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拓展办学空间为重点,全市高校空间布局加快调整,在不断完善南部高教园区和加速建设北部高教园区基础上,“五位一体”浙大xx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院、xx大学梅山海洋科教园稳步推进。二是提升办学水平。围绕国家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

21、战略,积极拓展优质化、特色化高等教育资源。目前共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36个。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推动高校学科水平整体提升。35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xx大学成功进入首批5所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浙江大学xx理工学院连续5年位居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首位,xx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队。三是加强合作办学。发挥xx开放发展优势,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xx诺丁汉大学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国示范”,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成立xx(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与法国昂热大学合作建立“xx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等。四是加大引才力度。通过“甬江学者计划”、“百

22、校千企”等高端平台,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全市高校829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3507人,占比42.3%,博士2230人,占比26.9%。拥有国家“千人计划”5人、省“千人计划”19人。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三)强化支撑,推进产教融合。一是推进校地共建。2014年,市政府出台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的指导意见,围绕“创办一个学院,支撑一个产业”的目标,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向区县(市)市延伸,服务地方经济。目前全市高校已在各区县(市)实现办学全覆盖。二是服务产业发展。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服务。搭建培训平台,为“电商换市”、“中国制造2025

23、” 以及物流、金融、文创等现代服务重点行业开展紧缺人才培训。通过“xx校企通平台”,为校企合作提供服务,对接完成合作项目205个。三是建设协创中心。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需求,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联合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创新能力。目前,我市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市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2个,在xx产业发展急需的重大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我市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从纵向来看,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尤其是“xx”以来,我市高等教育实现了从扩量到提质的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横向来看,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积累不深等历史原因,我

24、市高等教育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与我市加快建设“名城名都”、早日“跻身国内大城市第一方队”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层次结构不够合理。总体上看,我市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类型多样,但整体实力不强,层次结构偏低,高层次、优质高教资源相对缺乏。一方面,缺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目前只有xx和深圳没有“985”或“211”工程建设高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界定的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xx5大都市圈中,也只有xx没有“985”或“211”工程建设高校。另一方面,缺少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占比较大,本科及以上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25、,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仅1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储备能力不足。此外,在国际有较大影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专业学科也比较缺乏。(二)学科特色不够鲜明。部分高校分类管理、目标定位还不够清晰。一方面,存在舍本逐末现象。从调研情况看,在我市已经形成具有鲜明独特办学特征和相对稳定发展方式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一些院校因热衷于兴办各种热门专业和学科,而使得原有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逐渐削弱。另一方面,同质化办学倾向明显。部分高校注重追求“高、大、全”,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学科专业存在重复设置。教学模式趋同,如一些高职院校往往采用本科教学模式,职业类、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相脱离

26、。(三)高端人才不够集聚。我市高等教育有“大楼”,但缺“大师”。虽然近年来我市通过“名师工程”、“甬江学者计划”等项目,大力引进教师,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新团队还比较欠缺。高校拥有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人数与高等教育发达的兄弟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调研过程中,部分高校反映:一方面,由于各地对高端人才引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吸引条件下,“引才”难度逐步增大。另一方面,我市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待遇偏低,高校为中青年教师提供的发展平台有限,内部培养力度不够,“留才”也较为困难。再加上高校高层次学历教育规模和能力不

27、足,导致人才数量与需求不相匹配。以xx大学为例,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在同类高校中仍属中等偏下水平,且年净增数量不多。(四)创新支撑不够有力。首先,高水平创新载体不多。目前,我市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而大连、xx、深圳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别为6个、7个和8个。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仅xx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xx诺丁汉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等少数平台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其次,研发经费投入不足。2012年至xx年,市级财政共投入高校的科研专项经费2.13亿元,占高校专项经费投入的比例为4.55%。由于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产出质量和最终转化成效。再次,评价导向机制有待完善。

28、部分高校考核指标偏重于教师的论文数量、质量以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情况等,对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和最终应用结果在评价上体现不够,影响了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发挥。三、对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当前,xx正处于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施“六化协同”、加快建设“名城名都”,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战略目标。如何尽快补齐高等教育发展短板,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项事关xx长远发展、十分迫切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一)要做好“统筹”文章,科学谋划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实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加快建设“名

29、城名都”的目标要求,高起点谋划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围绕国家战略和xx实际,结合我市高等教育已有基础和特色,研究制定加快xx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宏观层面厘清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及措施保障,进一步明确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定位。二是加强部门统筹。继续发挥市高校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教育、发改、财政、编制、人社、经信和科技等部门,完善定期会商机制,整合集聚教育、科技、人才、产业、投入等政策,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加强资源整合。统筹规划高校布局,合理有序推进校地共建项目;摸清原有高教资源底数,盘活新老校舍资源,实现集约利用;继续推进高教教学试验区建设,实现高教

30、资源共建共享。(二)要做好“提升”文章,大力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既要坚持量质并举,更要强调以质为主。一是抓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契机,重点支持xx大学向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提升,向“双一流”大学迈进。全力推进浙江大学“五位一体”校区、中科院新材料研究生院等一批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抓特色,走差别化发展道路。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分类管理和引导,大力实施“一校一策”、“一校一特”工程,推动在甬高校在综合研究型、应用型、中外合作、高职高专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争创一流,办出特色和水平。三是抓质量,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培育计划

31、”,推动在甬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建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以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带动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帮助支持高校申报研究生学位(包括博士、硕士)授予权单位资格,扩展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三)要做好“融合”文章,着力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水平。要把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的理念贯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全过程。一是求“准度”,进一步提高产教对接水平。以xx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强服务和引导,推动高校主动对接“3511”产业体系,以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和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纺织服装、智能家电、清洁能源等

32、五大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施“重点专业方向培育计划”,真正形成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应用学科、特色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满足xx产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二是求“深度”,进一步完善校地共建机制。紧密对接区县(市)块状产业特色,挖掘高校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学科优势和人才科技资源,发挥高校智力溢出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服务地方发展。推进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训,完善校企间人才资源交流机制和校企双导师制。三是求“高度”,进一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外引内联”,重点打造和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创新载体,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

33、转化能力,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区域创新驱动提供支撑服务。(四)要做好“服务”文章,切实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力度。要正确处理政府管理服务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持续投入保障机制,改进投入方式和结构,加大高校内涵提升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可适当提高高校生均经费标准;支持科技研发经费向高校倾斜等。完善高校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二是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一方面,出台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具有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教学经历的高端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完善人才安居、子女就

34、学、医疗、社保等配套政策,优化“留才”环境;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内部培养机制,健全培养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高层次师资队伍。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法定授权范围内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和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职称评审、薪酬激励机制等。四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我市高校加强与沿线国家开展人才、科研和项目合作交流,推进中外留学生培养交流,完善对高校外国留学生考核奖励机制。五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鼓励社会捐赠高校的政策措施;适时修改xx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深化民办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等教育

35、,共同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五)要做好“育人”文章,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课堂、论坛、讲座、网络等校园宣传文化阵地管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三是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完善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发展、激励、保障机制,推进辅导员

36、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篇三】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市高三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了解2018届高三教学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高三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9月28日至31日、10月9日至13日市教科所部分教研员在市教科所所长xx的带领下,分别对市直四所高中的高三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听课评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校领导介绍、察看校容校貌等方式,全面了解高三教学工作情况,重点检查了高三教师对2018届高考备考工作情况,共听课40节。调研组认为:一、市直高中对2018届高三教学与复习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效果好抓得早:2017届高考一结束,各学校领导就对2018届高三教学工作作了科学

37、合理的整体部署。一是建立新一届高三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或书记担任年级主任且具体负责;二是调整充实新一届高三任课教师,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继续留任高三的教学工作;三是对学生组合进行了微调,使班型更合理,更有利于教学;四是在分析2017届高考的基础上,及时制定2018届高三教学工作计划;五是多次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明确工作要求,高三教学已进入备战高考的状态;六是高三年级提前1个月(8月1日左右起)上课,学生回校比上届高三提前几天的时间。抓得紧:一是围绕2018届高三教学工作,各校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多次召开校行政及高三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2017届高

38、三教学的得失,科学严密地部署2018届高三教学工作;二是多次召开高三任课教师会议,明确职责,落实措施,教师精神状态佳,信心足,工作实;三是开好学生动员大会,有些学校甚至还召开了家长会,把高三教学目标、措施及早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使学生和家长明确学校的要求,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各项措施满意度和支持率高;四是“培优”工作落实到位,得高分、出尖子的目标有望实现。抓得实:一是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体现了突出高三、服务高三的意识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二是狠抓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五认真”工作较好,备课组工作协调规范有序,能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统一资料、统一作业,部分学校备课组还统一

39、教案,课堂教学基本上凸现高考要求,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注重讲练结合,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精心挑选作业与练习,明确尖子生和临界生并把任务分解到教师开展培尖和补缺辅导工作;三是各校都开展第一轮教学调研,从一把手校长到中层干部,已对高三所有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了调研并交换了意见;四是培优工作已落实到位,做到目标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人员落实、课堂落实。效果好:从进入一轮复习之后到9月底这段时间各校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一些大考小考的测试,从测试的成绩来考,这一届的学生底子比2017届的学生略有提升,这得益于各个学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抓得细、抓得实有很大的关系。二、课堂教学有

40、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一)教师的现状1教师基本功扎实,综合能力较强,如在业务水平、普通话、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等方面比较突出;2大部分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从听课及与教师座谈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工作勤勤恳恳,备课、上课认真,对练习和测试能做到全批全改;3大多数教师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课堂上对教材处理较好;4高一、二、三教师相比较,高三教师教学能力更突出。(二)课堂教学的情况总体情况,大部分老师备课都比较充分,高三复习课老师们基本采用一梳一例一练的教学模式,落实基础,强调学科用语的书写,通过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注重学法方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明

41、确,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都比较完整和紧凑,上课思路都比较清晰。1.依纲靠本,联系高考考点、热点、易错点,选题典型,针对性强。2.利用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以生为本,及时点拨,师生、生生交流探讨。3.注重归纳总结,考点题目归类,一题多变延伸拓展。4.把传统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5.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思维逻辑及解决问题等能力。6.强化学科用语的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规范化、答题模板的训练。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关注学生不够,课堂中存在满堂灌现象,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效率不高。(二)教学手

42、段落后。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优势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和运用。(三)课堂中对知识的生成、概念的构建还不够重视。没能做到精讲巧练。有些课容量少,学生没有压力,能力培养有欠缺。(四)习题讲评课中就题讲题,没有归类总结,缺乏延伸和拓展。四、教学建议(一)改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观念宜从重教转变为重学,从关注教学进度到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与学科思维培养。(二)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宜从教师层面转移到学生层面,从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到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归纳与题型的归类(三)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思维培养宜从教师全面讲解到学生自学或互教中完成,学科技能的形成宜从教师的分析步骤的总结中落实到学生讨论探索或试错中

43、形成(四)加强集体备课以及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师徒结对,年轻教师多听学校骨干教师的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比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五、激励措施建议(一)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高中教师职称岗位比例。(二)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行政部门及各校应做好并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打造名师工程,提高名师的带动与辐射能力,关注年轻教师的培养,激发、引领年经老师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三)关注学生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身心成长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四)采用多种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篇四】为进一步掌握我市教育系统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基本情况,探索关

44、工委工作新路子、新方法,持续推进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提升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成效,按照市关工委的安排,嘉峪关市教育局关工委成立调研组,深入到局属各学校,对基层关工委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调查表明,经过多年努力,我市教育系统各基层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健全,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各项活动日趋正常,关工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基层关工委工作也暴露出各单位工作水平不均衡、工作活动缺乏针对性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教育系统基层关工委工作基本情况(一)重视组织建设,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

45、始终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全局整体工作谋划推进,通过党委会、局务会等各种会议经常研究关工委工作,听取工作汇报,提出任务和要求,并在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二是工作机构进一步健全。局属各学校均建立了由书记或分管领导为主任,一名退休干部为常务副主任,部分离退休“五老”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配备了兼职干事。目前,局属29个单位全部建立了关工委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有固定工作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三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基层组织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关工委的工作、会议、活动、信息等相关制度,推动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二)强化活动引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水平

46、和效果更加明显。一是紧紧抓住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读书征文、绘画摄影、经典诵读、观看影视作品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树立以民族伟大复兴为远大理想的中国梦。二是深入开展“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拓展工作内容,认真谋划和推动工作,精心组织各类教育活动,促进了关工委工作水平提升。三是开展关工委工作品牌创建活动,各基层关工委能够从本单位工作的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工作亮点和特色出发,确定一个活动项目,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将这些教育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提升为关工委工作的品牌。市和诚路小学深入

47、挖掘学校名称中“和”“诚”二字的深刻内涵,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和诚”教育成为一项精品教育活动,并被甘肃省关工委命名为省级关工委工作品牌。(三)发挥“五老”作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内涵不断提升。一是重视“五老”队伍建设。各基层关工委在建立关工委组织时,注意吸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且热心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离退休人员,且由离退休人员担任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注重与上级部门、兄弟单位、驻地部队和企业联系,动员“五老”人员特别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规模适度、素质过硬的“五老”队伍。二是加强“五老”人员

48、培训。各基层关工委注意通过召开专题学习、家长学校、动员“五老”人员自学等各种方式,组织“五老”人员学习政治理论,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研究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五老”人员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三是动员“五老”人员参加活动。各基层能够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动员和组织“五老”根据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到道德讲堂、网吧义务监督、安全引导、困难学生帮教等各项工作中来,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基层关工委工作水平不均衡。从全系统来看,各基层关工委工作的水平层次不一,发展不均衡。大多数学校的领导能够重视关工委工作,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党政工作计划,统一安排部署,统筹推进落实。但部分学校的领导对关工委工作还不够重视,对关工委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关工委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应付上级组织的工作为主,不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各类活动不经常,职能发挥不到位,工作缺乏计划性、针对性,没有特色。(二)部分学校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理解定位有偏差。关工委工作主要是广泛动员和组织离退休“五老”发挥优势和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现职主导,离退主体”是关工委组织的工作特色。但部分学校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在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校认为学校所做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