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18801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感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流行性感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流行性感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流行性感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流行性感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性感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感冒.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流行性感冒,目录,流行性感冒 病原学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措施 流感监测系统 流感样病例监测 流感病原学监测 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特征 HA:红细胞凝集素 NA:神经氨酸酶 M2:离子通道蛋白 NP:核蛋白,流感病毒示意图,病毒分型 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 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亚型: 由流感病毒的两种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决定 目前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抗原性不稳定,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抗原变异有两种形式:抗原性漂移、

2、抗原性转换。 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编码表面抗原(H、N)基因点突变导致了抗原位点的改变,属于亚型内变异,是一种小幅度的变异 抗原性转换(antigenic shift):甲型流感病毒特有的变异,病毒的H或N抗原发生重大改变,形成新的亚型,流行性感冒,甲型:变异频繁,变异程度大, 引起全球爆发流行 乙型:流行范围小于甲型 丙型:相对稳定,多为散发,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理化特性 1 怕热不怕冷 5630min或6010min可将其灭活,但在低温条件下,如70 条件下可存活数年。,流行性感冒,2 对紫外线、日光敏感 用紫外线直射病毒可破坏其感染力;在阳光直射下4048小时

3、可使病毒失去活性。 3 对乙醚等有机溶剂及漂白粉、碘剂等常用的消毒剂敏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流行性感冒,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流行性感冒,流行特点:突然暴发,迅速扩散,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常可引起大范围的爆发流行;

4、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范围小于甲型,而丙型流感病毒多为散发。 季节分布: 北方地区冬春季; 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热带地区无明显季节性。,流行性感冒,20世纪发生的人类流感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概况,我国甲流感流行大致经历了疫情传入、本土暴发、全国流行和疫情平稳下降四个阶段 截至2010年10月24日24时 确诊病例128161例 重症病例8349例(包括危重2785例) 死亡805例,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病周分布,5月11日,第一例输入性病例,6月18日

5、,学校暴发,7月8日,改变防控策略。 密接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 轻症病例居家隔离治疗,7.10-8.31 学校暑假期间 9.1学校开学,9月30日,监测方案第二版下发 10月1日,国庆8天长假开始,自2010年以来,全国报告病例数呈总体下降趋势,且持续较低水平。 累计报告超过12万例确诊,8349重症,805死亡(-2010.10.3),10月4日,西藏报告第一例死亡,分年龄组重症发病率,我国疫情应对,监测与形势分析研判 减缓社区传播 医疗机构应对病人激增的准备 保证关键社会服务运行 抗病毒药物储备的分配和使用 疫苗接种,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的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教

6、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流感疫苗,目前市售的流感疫苗有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三种。 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 疫苗的评价:免疫原性 安全性,接种时间 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当然,在流感流行开始以后接种也有预防效果。 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

7、一致的情况下,均有肯定的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接种对象:6个月以上无接种禁忌症的全部人群 建议接种人群: 6-35个月的婴幼儿;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养老院、老年人护理机构、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交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等; 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流感疫苗,哪些人禁止接种流感疫苗 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怀孕3 个月以内的孕妇; 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慢性病发作期; 严重过敏体质者; 12 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

8、毒灭活疫苗; 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流感疫苗,国家级流感监测,流感的预防基于流感的监测,通过监测: 掌握流感流行动态 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做出预警 提出流感流行代表株,推荐国内流感疫苗株,全国流感监测411家网络实验室,北京市流感监测网络构成,国家级,市级,(其中二级以上医院144家,一级医院277家),流感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监测 流感病原学监测 暴发疫情监测,流感样病例监测,监测病例定义 流感样病例:发热(腋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而缺乏其它的实验 室确定诊断依据的门诊病例。,监测内容 医疗机构应每日分诊室、分年龄组(0岁4岁、5岁14岁、15岁24岁、25岁59岁、60岁以上)

9、进行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就诊总数的统计,通过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流感监测报告”模块进行报告。,流感样病例监测,流感病原学监测,采样要求 采集发病3天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涂抹标本。 按卫生部要求,每周采集20-30份标本。采样时应尽量覆盖各年龄组人群,标本采集日期均衡,不能集中采样。,暴发疫情监测,依托医疗结构:症状监测 依托学校、集体单位,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是一种症状监测,是应SARS和人禽流感的疫情监测及防治形势的需要而进行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2004年7月9日,卫生部下发了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

10、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在全国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报告和早期预警工作。 2007年5月10日,总结前阶段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制定了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发热(腋下体温38); 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定义,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 有过密切接触 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

11、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病例的发现与报告,临床医生在接诊呼吸道就诊病例时,应该有不明原因肺炎报告的意识。 特殊关注对象 传染性、聚集性或特殊职业暴露; 重症、抗生素疗效不好; 具有全身症状重而肺炎症状或体征轻等非典型肺炎表现者,二级以上医院:临床医生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立即报告医院内相关部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并填写病例会诊记录。会诊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报告区县CDC,并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网络报告。 一级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报告区卫生局和区CDC,区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会诊,仍不能排除的,由辖区CDC进行网络直报。,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处理,C

12、DC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对病例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进行密接登记。 CDC接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深咳痰液)、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 ,下呼吸道标本最为重要。 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病例的排查,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 医院订正传染病卡(明确诊断的疾病、其他不明原因疾病) 不能明确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 市卫生局组织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为SARS和人禽流感 卫生部诊断 各省首例、散发、感染来源不明SARS病例 各省年度首例人禽流感病例 市卫生局诊断 SARS或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的排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