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取代 || 文档编号:418979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六篇【篇一】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关情况作一汇报。一、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情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20字总要求”、“七条道路”和“五个振兴”。前不久,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些都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常

2、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xx书记、xx省长先后深入基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提出明确要求。目前,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蓝图”已经确定,各项工作布局已经全面展开。在战略部署方面,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4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xx书记、xx省长作了讲话,缪瑞林副省长作了总结讲话,会议阐明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定位、实施路径和任务举措。在宏观指导方面,出台今年省委1号文件。4月2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1号),确定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在科学引领方面,编

3、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为进一步明确我省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目前,规划(草稿)已经形成,正在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各有关方面的意见。规划的编制,注重中央要求和xx实际的结合,注重当前和长远的结合,注重宏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的结合。在载体抓手方面,实施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组织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新增万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提升、万村善治推进、乡镇功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十项重点工程,并以此为主要抓手,做到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推动乡村

4、振兴任务落地见效。二、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举措推进落实情况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既定部署,坚持以实施十项重点工程为抓手,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一)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城镇和乡村作为有机整体,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乡镇功能提升、农村改革创新三项重点工程,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积极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行动,截至目前全省行政村双车道农村公路覆盖率达到75%。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改造升级村级配电网,让农村“水电网”同步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实施乡村教育提升行

5、动和健康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优化乡镇功能作用,重点推进100个产城融合特色小镇、10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00个省级重点镇及特色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出台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xx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深化农村金融、供销社、国有林场和农垦等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性供给。(二)加快推动农民增收。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增收,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健

6、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引导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5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省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等三大攻坚战,研究制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尚未达标的125万低收入人口、34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以及六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老区,精准施策、加大力度,确保全省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面实现。(三)加快推动质量兴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

7、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建设,积极培育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8大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制定实施高标准农田规模开发、整市整县推进计划,持续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行动。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行动,扎实开展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整省示范,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实施农业质量年建设行动,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省创建,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大力推介“苏米”等品牌。(

8、四)加快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建设行动,研究建立农业绿色发展评估体系,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强化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完善公益林、湿地、重要水源地等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村庄绿化、建筑风貌、田园风光、环境整洁、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水平。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45个村庄试点正在深入实施,大部分村

9、庄已初现成效。上半年确定了第二批25个试点村庄,已陆续进入项目实施阶段。(五)加快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大力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总结推广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经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实施“城乡结对、文明共建”工程,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弘扬家庭美德,讲好家风故事,以良好家风带动乡风民风。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引导党员带头形成文明治丧、从简办丧、文明低碳祭扫的风气。发挥农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作

10、用,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实施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升行动,举办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行动,以村民学堂、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六)加快推动乡村善治。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工程、万村善治推进工程,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镇村书记“双培育双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定制村官”培育工程,开展“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11、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政社互动”、村务监督实现全覆盖。实施平安乡村建设行动,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扎实开展新一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重点健全会计科目设置、财务预决算、收支管理、产权交易“四项制度”。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在资源环境约束方面,我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能力较

12、弱,人均耕地仅为0.86亩,逼近联合国0.8亩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农业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我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但优势产业不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多而不强,与农民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三是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尽管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在缩小,但差距的绝对值还在扩大,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现有较高平台上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全省还有125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四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方面,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的动力有待释放,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

13、距仍然明显。五是在思想认识方面,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对“三农”工作用心用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全社会参与支持乡村振兴的氛围也需要进一步营造。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和不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将以省人大此次审议和专题询问为重要契机,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关心下,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近期,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抓紧出台规划。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

14、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前不久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正式印发实施。7月5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推进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经编制完成,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将尽快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规划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到位。(二)细化任务分工。为推动省委1号文件落实,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近期将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对省委1号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逐项进行梳理,分别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对省委

15、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工程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可实施、可操作、可考核。(三)培育示范典型。围绕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突出示范引领,注重典型培育,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水平。一方面,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三农”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一些典型经验推广开来,带动面上工作;另一方面,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并组织编制xx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考核验收评价标准(试行),严格考核验收,真正建出“特色”、形成“样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示

16、范引领作用。(四)健全政策体系。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全面落实中央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管理规定,提高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抓紧研究提出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的具体意见,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政策支撑。组织制定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和关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支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资金支持更加集中、更加高效。(五)完善推进机制。督促各地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建立层

17、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健全乡村振兴10项重点工程组织推进机制,督促各牵头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抓部署、抓检查、抓落实。根据中央要求,研究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并建立日常督查、季度调度和年度通报制度,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的浓厚氛围,齐心协力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篇二】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建立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一

18、)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按照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决策科学、行动有力的要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10个重点工作推进小组,分别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综合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济消薄和低收入百姓增收、清廉乡村建设小组,各小组分别由市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各区、县(市)也成立相应的乡村振兴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19、,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切实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制度。按照规范程序、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要求,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制定了议事规则、考核办法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建立了领导小组年度全体会议、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月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为主体的会议制度。此外,还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工作研究、工作报告、工作考核和工作联络。(三)制定乡村振兴“1+10+N”的政策体系。“1”是指出台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

20、略的实施意见,着手制订xx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182020年)等统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谋划一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10”是指研究制订xx市高质量推进产业振兴行动计划xx市高水平推进农村生态宜居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10个重点领域的政策性文件。“N”是指研究制定xx市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行动计划关于加强xx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1+10+N”政策体系的文件,有些已经出台,有些正在征求意见或研究制定过程中,待时机成熟将陆续出台。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

21、展要求,重点实施产业转型、环境提升、集体增收、改革创新、协调发展、乡风和美、乡村善治、人才建设等“八大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推进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的产业转型行动。坚持以农业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夯实产业基础,通过搭建“两区一基地”和“特色农业强镇”两大主平台,促进要素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目前,集聚区总面积近200万亩,五大主导产业(蔬菜、茶叶、水果、畜牧、水产)产值均位居全省前列,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0%。在建的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8个省级特色农业强

22、镇,核心区面积25.9万亩,辐射区面积98.7万亩,建成后一产总产值将达22亿元。同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数字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叠加效应。研究制定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通过推动“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养生”“农业+互联网”等的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乡村特色民宿、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森林康养、运动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全年力争新产

23、业新业态收入增长15%以上。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农村服务产业。(二)推进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为重点的环境提升行动。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积极保护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营造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研究制定xx市高水平推进农村生态宜居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按照建设“大花园”和全域景区化要求,全面推进美丽环境、村庄、田园、农居、庭院建设,开展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和厕所革命,努力形成精品村、风情小镇、历史文化村落、精品示范线、杭派民居“五位一体”美

24、丽乡村建设格局。今年来已完成精品村建设项目182个、精品示范线项目35个、风情小镇29个,建设A级景区村庄223个;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项目76个,完成率61.3%;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终端8861个,总受益农户约60万户;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4120座农村公厕全部开工建设,截止9月底已完工3172座,建成率达77%,力争10月底前全部完工并启动自查验收。同时,深入开展农业废弃物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化田园、村庄各类杆线整治,加强村庄风貌和农房规划建设引导,实行农民建房带方案审批和按图施工制度。已完成美丽牧场建设30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5%;完成水产养

25、殖尾水生态化治理示范场48家,面积1.2万余亩,完成率96%;开展农村住房改造1.24万户,其中开工在建4992户,完工7416户;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150户,其中开工在建606户,完工544户;已全部完成农村危房治理1.29万户(包含2018年xx市民生实事3000户)。(三)推进以加快城乡融合为重点的协调发展行动。全面落实“拥江发展”战略,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促进,研究制定关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推进乡村道路、自来水、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互联互通。计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780公里,已完成411公里,占比52.7%。电网建

26、设计划投资1.8亿,设立改造项目54个,对115个乡村进行农网建设改造,当前已完成40个乡村的改造工作。加快农村科教文卫体事业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以及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四)推进以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为重点的集体增收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行动。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我市大力推进消薄增收行动,让广大农民衣食住行无忧。一是打好消薄攻坚战。在去年出台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今年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了全市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现场推进会。同时,自加压力、提高标准,以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个指

27、标确定消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消除总收入薄弱村423个,完成58%;消除经营性收入薄弱村317个,完成55%。在消薄的同时,着力做好集体经济增收文章,依托区县协作、联乡结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平台,加强集体“三资”的管理和开发,多渠道发展村级物业经济、产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制定全市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据统计,全市现有低收入农户8.55万户、13.96万人。为推动农户增收,积极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奔小康计划,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年增长8%左右,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增长10%左右。同时,从xx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第三轮“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对全市42个欠发达乡

28、镇持续帮扶。今年市县两级帮扶集团已筹资6398.2万元,帮助建设项目524个。目前xx市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2018-2022)征求意见稿已下发,待省里相关文件出台后,及时修订完善并出台。(五)推进以倡导良好家风民风为重点的乡风和美行动。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我市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促进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建设农村文化礼堂,2018年计划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50个,截止8月底已建成216个,目标完成率86.4%。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恢复一批传统农事节庆活动和乡村传统技艺,打造了“传统技艺巡展”“乡村文化之旅”“戏曲进乡村”等多

29、个品牌项目,召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非遗保护”现场会,真正让新时代的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稳步推进乡村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要求,着力建设一批文创园区、文创小镇、文创街区。(六)推进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重点的乡村善治行动。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市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组织建设,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治理安定有序。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全市乡村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法治化、务实化、特色化。积极培育各类新乡贤组织,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监

30、督。全面开展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安全感。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和平安乡村创建,不断健全农村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引导农村干部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今年将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5个。(七)推进以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实现方式为重点的改革创新行动。改革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当前我市乡村振兴改革涉及的主要是四项,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推进两个“三权分置”:即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二是推进农村土地全域整治;三是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综合改革;四是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改革。研究制定

31、关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农村产权赋能奠定基础,并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整村整治,要求在有关区县(市)各推进1个全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同时,不断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改革等,力争通过改革破除发展壁垒、激活要素资源。(八)组织推进好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人才建设行动。乡村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强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研究制定关于加强xx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

32、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力争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今年已培训农民7800人。二是着力引进人才,健全城乡间人才交流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人才西进工程,鼓励引导工商企业主、创投人才、乡贤、高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三是加快输送人才,加大市级部门支持乡村人才建设力度,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和科技人才服务队“两支工作队”,市本级建立百名科技人才专家库和12支服务队,各区县(市)按照“一乡镇一队”要求组建9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落实全覆盖精准帮扶。三、加强乡村振兴要素保障(一)加强资金保障。以保障投入、调整结构、优化方式为抓手,构建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支农保障体系

33、,为打造乡村振兴xx样本提供有效可持续的财力支撑。一是保障财政“三农”投入。持续重视对“三农”的投入,坚持把“三农”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2018年,xx市本级财政对区、县(市)的“三农”工作投入30亿元左右,在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财政支出的基础上,安排“农林水支出”16.9亿元,增长3.8%。同时,积极整合原有扶贫扶持政策,统筹安排资金用于精准扶贫。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支出内容的结构性调整优化,以政策清理整合为抓手,注重支农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三是优化财政投入方式。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管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

34、农资金管理的意见。逐步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根据各地任务完成情况,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下达财政资金。各区、县(市)可在完成市任务的基础上,统筹使用市级“以奖代补”资金用于“三农”领域。(二)加强土地资源保障。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布局,积极发挥国土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一是积极探索全域整治路径。针对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实行“全域整治、整镇整治、整村整治”三种差异化整治路径,推动全域整治工作由点及面、全域推广。二是促进农村多规融合。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释放流量、实现减量”的目标,组织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加

35、强多规融合和规划引导,优化布局农居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为空间腾挪和项目落地夯实基础。三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积极垦造耕地,五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69亿元,垦造耕地8.6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18.4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54.5万亩。在全国率先推行“田长制”管理。全面建立并实施了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每年补偿总额达3.1亿元,激发农村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四是活化利用存量土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计划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等存量建设用地复垦,用地指标和调剂收益优先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加强组织人才保障。制定出台农

36、村基层党建“1+3”文件体系,组织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大行动”,细化基层党建16项重点任务。结合党员春训冬训,设置乡村振兴专题内容,组织6600余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16.3万农村党员分批分次开展集中轮训。优化调整农村网格支部7967个,设置专业合作社等功能型党组织2835个。全面整治“空壳支部”和“超大支部”,将518个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和166个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的后进村社列为帮扶重点。加大农村党员和人才“双培养”力度,近3年发展35周岁以下党员1801名,全面消除了3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注重正向激励,全面落实乡镇干部“两个20%”政策,选树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干部49名,“双百”优秀乡

37、村干部202名。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我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农业发展要素不足。随着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占水补水、占优补优”,耕地占补平衡与保障城乡统筹建设用地矛盾更加突出。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也使得限养、禁养的力度不断加大,传统农业发展空间日益狭小。随着各类专业人才不断向城市流动集中,农村人才短缺的困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二)农业农村发展仍存在一定短板。城乡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全市仍有不少的低收入农户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一些偏远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问题。加快推动城乡经

38、济社会共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发展诸多短板任重而道远。(三)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全市仍有不少的后进村党组织,部分党员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参与基层民主协商、推进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不强,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共建共享的干群合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下一步市里将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努力提高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把规划先行落实到位。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按照三步走的目标,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谋划一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争取到2020年,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

39、振兴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农村与全市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乡村振兴目标率先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到205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乡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高标准实现。二是把年度任务落实到位。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要紧盯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抓好落实,特别是要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及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中明确的相关目标任务,实时对标对表,狠抓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全面完成,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三是把八大行动落实到位。八大行动是根据我市实际,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组织

40、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制定的重点工作,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主抓手。考虑到我市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发展的基础不尽相同,下一步将指导各地认真对照八大行动的要求,因地制宜做好贯彻落实,从而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五位一体”全面振兴。四是把督导考核落实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我市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把乡村振兴变成一把手工程,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尤其是县委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目前,市里已将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结果整体纳入对区、县(市)综合目标考核,还将设计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41、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建立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和专项督查,把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层层压实各地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推动县级党委、政府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五是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落实到位。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市里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以上报告,请予审议。【篇三】根

42、据会议安排,现就今年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今年是全面实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年初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抓重点、破难点,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资金土地人才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市委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制定出台xx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后,

43、市政府全面谋划我市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一是构建推进体系,制定乡村振兴议事规则、年度工作报告、实绩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年初部署、年中督查、年底对账的工作机制。二是构建政策体系,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统筹细化,陆续制定出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民宿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等2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三是构建保障体系,努力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整合涉农资金,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划出一定比例向新村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农业农村新业态用地等建设项目倾斜。(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

44、划村庄设计村居设计”四级乡村规划体系,全市规划保留村调整为1447个,在余姚陆埠镇、慈溪龙山镇等6个乡镇探索“多规融合”试点,55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郊美丽乡村综合体(城郊十园)开发建设提速,城郊十园总投资超过50亿元,总规划面积达8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基本形成,产业基地、旅游景观、基础设施、村庄改造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4个园已部分开园。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象山县成为我市首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

45、。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有效提升。(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新启动创建美丽乡村合格村317个、示范村52个、示范乡镇12个、精品风景线15条、省级示范县1个,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3亿多元,占年度计划87%。安居美居宜居“三居”工程顺利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强势铺开。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启动农村公厕改造建设5567座,8月底前已全面开工建设;204个村进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施工阶段,1777个村完成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移交,占建设行政村总数的xx.2%;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达57.2%,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新启动240个

46、A级景区村庄创建,其中3A级景区村庄40多个。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快建设“污水零直排区”,新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镇(乡、街道)82个,安排创建项目888个,总投资77.3亿元。开展森林系列创建活动,15个镇乡(街道)创建省、市级森林城镇,“一村万树”行动通过省专项检查。农村建房、建村、建景有机融合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探索改进,浙东民居特色风貌规划引导得到强化。(四)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全市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1.7%。召开全面实施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建设行动推进会,突出导向,强化抓手,明确重点,全面推进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建设。象山道人山绿色畜牧

47、园区、慈溪正大蛋鸡二期、天胜万头美丽牧场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新推荐申报创建国家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2个、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促进项目1个、示范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特色农业强镇7个、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4条,启动建设市级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25个、现代农业庄园30个。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手册编制完成,xx绿色都市农业项目推介会在香港成功举办,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引进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个。上半年全市民宿经济实现经营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22%。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新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农旅融合综合保险、葡萄综合保险等险种,累计达61个,居全省前列。(五)推进

48、富民强村行动。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07元,同比增长8.8%,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积极创新发展方式,突出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消薄能力,市、县两级安排财政扶持资金4亿多元,其中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落实“造血”项目240多个,全面落实“村企结对”帮扶机制,在5个镇探索实施“镇村联建统营”模式,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进一步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加强“16+3”区域帮扶发展,全

49、面启动新一轮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村庄整治、下山移民、结对帮扶等举措有效落实。(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的制度、组织、平台体系,启动创建“三治”结合治理示范村240个。充分发挥农村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治理参与作用,乡贤、志愿者、“老娘舅”等新型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打造“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和“村民说事”制度2.0版,探索村规民约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制度创新,涌现了“小板凳工作法”、“聊天长廊”、“圆桌夜谈”等基层创新治理模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进镇(乡)“四个平台”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覆盖,网格员网络体系不断优化,“乡村治理+互联网”各类模式有效创新和应用。(七)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开发。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引才、育才、用才”工作,加快农民培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村人才开发转型。前三季度全市共完成各类农民培训3.2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