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19706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二 物理 答案与解析.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 1 【答案】C 【解析】将开关突然接通的瞬间,线圈产生的磁场从无到有,穿过铜环 A 的磁通量增大,产生感应电流 ; 通电时, 使变阻器的滑片 P 滑动时,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 回路中电流变化, 线圈产生的磁场变化, 穿过铜环 A 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线圈中通以恒定的电流时,线圈产生稳恒的磁场,穿过铜环 A 的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 将开关突然断开的瞬间,线圈产生的磁场从有到无消失,穿过铜环 A 的磁通量减小,产生感应电流。 2 【答案】A 【解析】自行车行驶时,辐条切割磁感线,从东往西沿直线以速度 v 骑行,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图 示位置中辐条

2、A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低,故 A 正确;在行驶过程中,车把与竖直分量的磁场切割,因此产 生感应电流, 根据右手定则可知, 左车把的电势比右车把的电势高, 故 B 错误 ; 自行车左拐改为南北骑向, 自行车辐条没有切割磁感线,则没有电势的高低,故 C 错误;左拐改为南北骑向,自行车车把仍切割磁 感线,车把感应电动势方向不变,竖直分量大小为 B2不变则车把两端电势差不变,故 D 错误。 3 【答案】B 【解析】由楞次定律判断可知,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公式为,其他条件不变,与成正比,则得,故选项 B 正确。 4 【答案】D 【解析】初始时开关 S 闭合

3、,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流过 R1的电流方向向左,大小为 I1,与 R1并联的 R2 和线圈 L 支路,电流 I2的方向也是向左。当某一时刻开关 S 突然断开时,L 中向左的电流要减小,由于 自感现象,线圈 L 产生自感电动势,在回路“LR1AR2”中形成感应电流,电流通过 R1的方向与原来 暑 假 训 练 0 1暑 假 训 练 0 1 电磁感应中“两定律三定则”的灵活应用 相反,变为向右,并从 I2开始逐渐减小到零,故 D 正确。 5 【答案】C 【解析】橡胶圆盘 M 由静止开始绕其轴线按箭头所示方向加速转动,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的大小增 大 ; 橡胶圆盘, 在其外侧面均匀地带有负电荷, 根据

4、右手螺旋定则知, 通过 B 线圈的磁通量向下, 且增大, 根据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引起的机械效果阻碍磁通量的增大,知金属环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且有 向上的运动趋势,所以丝线的拉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铝环 N 对橡胶圆盘 M 的作用力方向竖 直向下,故 C 正确。 6(多选)【答案】AC 【解析】由 Bt 图知,t1时刻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则感应电流为零,L 内的磁通量为零,故 A 正确; 在 t2时刻,磁感应强度为零,但是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则感应电流最大,通过金属圆环的磁通量最大, 故 B 错误;在 t1t2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率不断变大,则线框内的感应电流不断变大,根据楞次定律,

5、 在线框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向外增大,则根据楞次定律, 在金属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 C 正确;在 t1t2时间内,L 内的磁场增加,由楞次定律可 以确定 L 必须减小面积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故有收缩的趋势,故 D 错误。 7(多选)【答案】AC 【解析】通电导线与单匝矩形线圈共面,位置靠近且相互绝缘,导线两侧的磁感应强度对称分布,若中 电流方向竖直向上,由右手定则可知线圈中的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由楞次定律 可知感应电流的感应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根据左手定则和力 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线圈

6、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若中电流方向竖 直向下,由右手定则可知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当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 电流的感应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由右手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根据左手定则和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可知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故选项 A、C 正确,B、D 错误。 8(多选)【答案】AC 【解析】金属棒 MO 和 NO 都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由右手定则可知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 向相同,所以 MN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又因为 MN 的电阻不计,所以 MN 两端的电压就等于 MN 杆产 生的电动势

7、,故 A 正确;MN 杆把圆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每部分的电阻为,且两部分是并联的,所以 电路中的总电阻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MN 中的电流为,故 B 错误;由右手定则可知图示位置金 属棒中电流方向为从 M 到 N, 故 C 正确 ; 由右手定则可知 MO 转到右侧磁场时, 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为从 N 到 M,故 D 错误。 9(多选)【答案】AC 【解析】根据磁通量的定义可知,当线圈的半径由 2r 变到 0.5r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根据 楞次定律可知, 线圈内产生逆时针的感应电流, 故 A 正确 ; 同理, 保持磁场不变, 线圈的半径由 2r 变到 3r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

8、磁通量不变,根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可知,线圈内没有感应电流,故 B 错误; 保持半径不变,使磁场随时间按 Bkt 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根据欧 22 B Erk r t 姆定律可知,线圈中的电流 故 C 正确,D 错误。 2 k r I R 10 【解析】(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E1S2 V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导体棒 ab 静止时通过的电流大小 I1A 根据楞次定律可判断出导体棒静止时通过的电流方向为 ab (2)导体棒沿导轨运动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流大小 I21 A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FABI2L,其中 L 可得 FA164t(N) 其中 t0,由楞次定律知线框

9、内感应 t B t 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故电容器 b 极板带正电,B 错误;由题图知外电路结构为 R2与 R 的右半部并联,再 与 R 的左半部、 R1相串联, 故 R2两端电压 U2U , A 正确 ; 设 R2消耗的功率为 PIU2, R0 2 1 2 R0R 0 2 R 0 2 1 2 U 7 则 R 消耗的功率 PP左P右2I2U2IU25P,故 C 正确。 6(多选)【答案】BCD 【解析】根据方程:可知,图像面积即为通过截面的电量,所以 05 s 内通过 ab 棒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5 C,A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物体的速度为,电流随时间关系:,导体棒切割长度为:,根据平衡可知外 力大

10、小等于安培力:,联立得:F2(20.4t)2(N),B 正确;初始时刻,电动势:,所以 O 点电阻,C 正 确;,根据 B 选项可知,初始时刻外力最大为 8N,所以最大功率,D 正确。 7(多选)【答案】BC 【解析】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光滑导轨加速下滑,棒中有感应电动势而对电容器充电,充电电流 通过金属棒时受安培力作用,只有金属棒速度增大时才有充电电流,因此总有,所以金属棒将一直加速, 故 A 错误,B 正确;由右手定则可知,电流经 b 流向 a,则金属棒 a 端(即 M 板)电势高,故 C 正确;若 微粒带负电,则电场力竖直向上,与重力反向,开始时电场力为 0,微粒向下加速,当静电力增

11、大到大于 重力时,微粒的加速度向上,可以向下减速到零后再向上运动,故 D 错误。 8 【答案】BC 【解析】设导轨与金属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mg=BIL,而,整理可 得:F=mg+;图象可知 v-F 图象在 F 方向上截距不为零,金属杆受到的拉力与速度成一次函数关系,不 是正比例关系,故 A 错误 ; 从图象上分别读出两组 F、v 数据,即当 F=4N 时,速度 v=4m/s,当 F=8N 时, 速度 v=12m/s;代入上式求得 B=T,=0.2,故 B 正确、D 错误;由此可知 v=0 时,F=mg,则图线在横 轴的截距表示金属杆与导轨间的阻力大小,故 C

12、 正确。 9 【解析】(1)设在 t 时间内 MNCDM 回路面积的变化量为 S,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则 SLvt,BSBLvt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BLv (2)MNCDM 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EBLv 回路中的电流强度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FBIL 将已知数据代入解得 F0.064 N 安培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回路中的电功率 PEI 将已知数据代入解得 P0.32 W 10 【解析】(1)棒 MN 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BIL=ma 棒 MN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 棒 MN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时的速度为:v=at1=2m/s 在

13、两棒组成的回路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2 E I R 联立上述式子,有: 22 2 B L at Fma R 代入数据解得:F=0.5N 5s 时拉力 F 的功率为:P=Fv 代入数据解得:P=1W 棒 MN 最终做匀速运动,设棒最大速度为 vm,棒受力平衡,则有: 0 m m P BI L v 2 m m BLv I R 代入数据解得:2 5m/s m v (2)解除棒 PQ 后, 两棒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 最终两棒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设速度大小为 v, 则有 : 2 m mv mv 设从 PQ 棒解除锁定,到两棒达到相同速度,这个过程中,两棒共产生的焦耳热为 Q,由能量守恒定律可

14、 得: 22 11 2 22 m Qmv mv 代入数据解得:Q=5J; (3)棒以 MN 为研究对象,设某时刻棒中电流为 i,在极短时间t 内,由动量定理得:-BiLt=mv 对式子两边求和有:()() m BiL tm v 而q=it 对式子两边求和,有:()qi t 联立各式解得:BLq=mvm, 又对于电路有: 2 E qItt R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BLx E t 又 2 BLx q R 代入数据解得:。40 5mx 1 【答案】D 暑 假 训 练 0 3暑 假 训 练 0 3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解析】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大小是否变化对其没有影响,

15、电流的方向变化 的是 DBC,故 BD 是交流电,A 是直流电。本题选择不是的,故选 D。 2 【答案】C 【解析】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电流的最大值是 Im10A,则有效值为:I10A;由于电流表的示数为有 效值,故示数 I10A,故 A 错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2/T100rad/s,故 B 错误;0.01s 时线圈中的 感应电流达到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磁通量为 0,故线圈平面与磁场方 向平行,故 C 正确;0.02s 时线圈位置与图示位置重合,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 0.02s 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方 向自左向右,故 D 错误。 3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在时

16、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所以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故选项 A 正确 ; 图象的斜率为,即表示磁通量的变化率,在之间,斜率方向不变,表示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不变,则电流 强度方向不变, 故选项 B 错误 ;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所以在时, 斜率为零, 则感应电动势为零, 故选项 C 错误 ; 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受安培力作用,故选项 D 错误。 4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 t0.005s 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此时线圈所在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所以穿过线框回路 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故 A 错误;t0.01s 时刻感应电动势等于零,所以穿过线框回路的磁通量最大

17、, 此时与中性面重合,故 B 正确 ; 产生的有效值为 : ,故 C 错误 ; 周期为 T0.02s,故频率为 : f1/T50Hz, 故 D 错误。 5 【答案】B 【解析】将交流与直流通过阻值都为的电阻,设直流电流为,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解得:,故选 项 B 正确,A、C、D 错误。 6 【答案】B 【解析】由图读出两电流周期之比为 Ta: Tb0.4s:0.6s2:3,而,故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 3:2,故 A 正确;t0 时刻 U0,根据法拉第定律,磁通量变化率为零,而磁通量最大,故 B 错误;正弦式电流 a 的瞬时值为, 故 C 正确 ; 根据电动势最大值公式, 得到两电动势最

18、大值之比为 Ema: EmbTb:Ta3:2, Ema 10V,则得到正弦式电流 b 的最大值为,故 D 正确。 7(多选)【答案】AC 【解析】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线框面积相同,则它们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最大值相同, 所以它们的有效值也相同,因此线圈绕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转动时的电流,线圈绕转动时的电动势大于 绕转动时的电动势,故选项 A 正确,B 错误;对边由右手定则可得,在图示位置时线圈绕和转动时电流 的方向相同,都是,故 C 正确;由于它们的角速度相同,线框面积相同,则它们的产生的最大值相同, 所以它们的有效值也相同,因此线圈绕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转动时的电流,而安培力,则有线

19、圈绕转动时 边受到的安培力等于绕转动时边受到的安培力,故选选项 D 错误。 8(多选)【答案】AC 【解析】由 EmnBS5 V,线圈垂直于中性面开始计时,所以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 e 5cos10t(V) ,选项 A 正确;根据电动势最大值公式 EmnBS,增大线圈转动角速度 时,感应电动 势的峰值 Em变大,选项 B 错误;抽去电感器 L 的铁芯时,即减小自感系数,则减小感抗,灯泡 L2变亮, 选项 C 正确;当增大电容器 C 两极板间的距。 9 【解析】(1)由题意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m 0.03Wb 线圈转动的加速度为: 1011 22rad/s=rad/s

20、603 n 线圈转至与磁感线平行时,感应电动势最大,故: mm 1 100 0.03V=1V 3 ENBsN (2)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msin eEt 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夹角为时,即,所以可求此时的感应电动势为: 3 3 t m 3 sin1 sinV=V 32 eEt 10 【解析】(1)由,解得: 由,解得: 由,解得:。 (2)由, ,解得:。 (3)通过 R 上的电量:。 1 【答案】A 【解析】设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 I1、I2,则 ,故 k 。设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U1, I1 I2 n2 n1 1 3 I12R I22R 1 9 则 ,故 U13U,而原线圈上电阻分担

21、的电压为 U,故 3U220 V,解得 U66 V。选项 A U1 U n1 n2 3 1 1 3 U 3 正确。 暑 假 训 练 0 4暑 假 训 练 0 4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2 【答案】D 【解析】金属棒的速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则感应电动势不断变化,感应电流不断变化,导体棒受安培力 不断变化,可知外力不断变化,选项 A 错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 10.45sin10t2.0sin10t(V)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 解得:U22V,电压表示数为:2V, 故 B 错误;电阻 R 的功率:,故 C 错误;原线圈最大电压:U1mEm2.0V,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2、得:, 则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故 D 正确。 3 【答案】D 【解析】图示位置,发电机中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最小,选项 A 错误;用户得到的交变电压的频率为 ,选项 B 错误;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NBS,选项 C 错误;当用户数目增多时, 2 f 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变大,用户得到的电压减小,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触头 P 应向上滑动,选项 D 正确. 4(多选)【答案】AD 【解析】由于变压器工作原理是通过原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则原线圈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故穿过副 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这种电流表只能测交变电流,而且测量的是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故 A

23、 正确 B 错误 ; 根据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关系有 : P1P2,即 U1I1U2I2,所以 : ,由题意可知 : 当 n11,I20.9 A,即,当 n13 时 :,解得 : I22.7 A,故 C 错误,D I1 I2 n2 n1 I1 0.9 n2 1 I1 I2 n2 3 正确。 5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线圈从 t0 时刻到转过 180的过程中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为 2BS,不是零, 故 A 错误。由瞬时值表达式知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 U1220V,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与 匝数成正比,则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即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U222V,故 B 错误。闭合

24、开关 S 后,交 流 电 能 够 通 过 电 容 器 , 电 阻 R 上 产 生 焦 耳 热 , 故 C 错 误 。 若 没 有 线 圈 则 灯 泡 的 功 率 为 : ,由于线圈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灯泡的电压小于 U2,则灯泡的功率小于 48.4W, 22 2 L 22 48.4W 10 U P R 故 D 正确。 6 【答案】B 【解析】输电电压并不是全部加在导线上的,故不能用 P求解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故 A 错误,D U2 R 错误 ; 由公式 PI2R 得到,I 为流过输电导线的电流,电流越大,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越大,故 B 正确 ; 不能由公式 PUI 得出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与电

25、流成正比, 应该由公式 PI2R 得出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与电流得平方成正比,即电流越大,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越大,故 C 错误。 7 【答案】C 【解析】输电线上的损失功率为,由可得:输电6%0.6% 50kW300WPP 2 300WPI R 线上电流 I10 A,升压变压器副线圈电压为,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2 50000 V5000V 10 P U I ,故 AB 错误,C 正确 ; 输电线损失电压为,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 11 22 5001 500010 nU nU 30VUIR ,故 D 错误。 32 4970VUUU 8 【答案】D 【解析】R 处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压表示

26、数不变,副线圈电流增大,而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相等, 所以原线圈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故 A、B 错误;设将此电压加在阻值为 R 的电阻上,电压的 最大值为 Um,电压的有效值为 U, T,代入数据得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 110 V,故 C 错 ( Um 2) 2 R T 2 U2 R 2 误;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之比是 101,所以电压 表的示数为 11 V,故 D 正确。2 9(多选)【答案】AC 【解析】由图乙可知的周期为,的周期为,则由,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故角速度比为,故 A 正确;由 图乙可知曲线表示的交变电流的电动势最大值为,根据

27、可得,所以可得曲线表示的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的 最大值为,则有效值为,故 B 错误;仅将原线圈抽头向上滑动时,原线圈的匝数变大,根据变压器的电 压与匝数的关系,输出电压减小,故灯泡会变暗,故 C 正确;电容器的电容变大,容抗减小,故干路电 流增加,灯泡变亮,故 D 错误。 10(多选)【答案】CD 【解析】因电容器能“通交流,阻直流”,可知 I1和 I2均不为零,选项 A 错误 ; 电容器两端电压最大值为 : , 则该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为 12V,选项 B 错误;因原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则副线圈中磁通 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选项 C 正确;若将接入原线圈电压改为 ,则交流电的频率变大,则电

28、容器的容 抗减小,因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则电流表 A1示数将增大,选项 D 正确。 11(多选)【答案】CD 【解析】根据变压器的原理可得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故 A 错误;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 小输电线中的电流,从而减小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电流互感器原理及匝数比为 110,由公式 I 送:I 副n 副:n 原10:1,得输电电流为 IA21010 A100 A,故 B 错误;根据电压表的示数为 220 V,根据变压公式,U 送:U 副n原:n副10:1,输电电压为 U210220 V2 200 V,线路输 送电功率为 PU2IA2220 kW,故 C 正确;将 P 上移,则降压

29、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减小,故用户获得的 电压将升高,故 D 正确。 12 【解析】 (1)根据理想变压器变压规律得,解得 又根据理想变压器无能量损失知 再根据得 (2)高压输电线电阻损失电压 得 故 (3)高压输电线电阻损失电功率 故发电机输出电功率 又水流每秒带来的机械能 故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一、选择题,每题均有三个选项正确。一、选择题,每题均有三个选项正确。 1 【答案】ACE 【解析】把物体缓慢举高,外力做功,其机械能增加,由于温度不变,物体内能不变,选项 A 正确;物 体的内能与物体做什么性质的运动没有直接关系, 选项 B 错误 ; 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 是通过电流 “做 功”的方

30、式改变电阻内能的,选项 C 正确;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当分子间距离等于 r0时,引力和 斥力相等,不管分子间距离从 r0增大还是减小,分子间作用力都做负功,分子势能都增大,故分子间距 离等于 r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 D 错误,E 正确。 2 【答案】BCE 【解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两部分组成,这两种力同时存在,实际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 力的合力,故 A 错误,C 正确;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故相距为 r2时分 子间的斥力大于相距为 r1时的斥力,相距 r2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相距 r1时的引力,故 B 正确,D 错误; 两个分子相距为 r1时,分子间的

31、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距为 r2时,表现为斥力,故 r1r2,E 正确。 3 【答案】ADE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宏观的机械运动,故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它反 映了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E 正确,B、C 错误;微粒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不断发生改变,与接触的微粒进行能量交换,D 正确。 4 【答案】ABE 暑 假 训 练 0 5暑 假 训 练 0 5 分子动理论 热力学定律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选项 C 错误;当分 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 D 错误。

32、的水的内能小于 1 g 100 的水蒸气的内能,C 错误,D 正确。 5 【答案】ABC 【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则一定质量的气体, 温度不变, 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选项 A 正确 ;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选项 B 正确;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选项 C 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频繁碰撞引起的,选项 D 错误;改 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 E 错误。 6 【答案】ABE 【解析】气体经历过程 1,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故温度降低,选项 A

33、、B 正确 ; 气体在过程 2 中,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则开始时,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减小,则温度降 pV T 低,对外放热;然后压强不变,体积变大,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则温度升高,需要吸热,故选项 C、D 错误;过程 1 和过程 2 的初、末状态相同,故气体内能改变量相同,选项 E 正确。 7 【答案】ABE 【解析】轮胎内的气体向外喷出,气体对外做功,故其内能变小,故选项 A 正确;轮胎内的气体迅速向 外喷出,故轮胎内部气体压强迅速减小,故选项 B 正确;轮胎内的气体向外喷出是由于轮胎内气体压强 大于外界气体的压强,而不是分子做扩散运动引起的,故选项 C 错误;熵增加原理适用于一个孤立的封

34、 闭系统,显然喷出后的气体已经不再是处于一个孤立系统了,而是与外界系统有联系了,故此时不能再 谈论该部分气体的熵了,故选项 D 错误;当将充气嘴迅速拔出来时,轮胎内的气体迅速向外膨胀,气体 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减小,故这部分气体的温度降低,根据热传递的知识 可知,气体喷完后瞬间充气嘴有较凉的感觉,故选项 E 正确。 8 【答案】ABE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在较暗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射入屋 内的阳光中有悬浮在空气里的小颗粒在飞舞,是由于气体的流动造成的,这不是布朗运动,故 A 正确; 麦克斯韦提出了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即“中间多,

35、两头少”,故 B 正确;分子力的变化比较特殊,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减小,当分子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故 C 错误;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不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故 D 错误;根 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 E 正确。 9 【答案】ABC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放出热量,若外界对气体做功,使气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的平均动 能增大,故 A 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 可以说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正确;当

36、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总是随分子 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所以分子势能也增大,故 C 正确;第一类 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 D 错误;某固体或液体的摩尔体 积为 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NA,对于气体此式不成立,故 E 错误。 V V0 10 【答案】BCE 【解析】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的分子力很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气体如果失去 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故 A 错误;一定量 100 的水变成 100 的水蒸气,内能增加,动能不变,分 子势能增加,故 B 正确;由C 可知,对

37、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则温度升高,体 pV T 积增大对外做功, 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故 C 正确 ; 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知气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因此压强 不一定增大, 故 D 错误 ; 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故 E 正确。 11 【答案】ACE 【解析】气体 A 进行等容变化,则 W0,根据 UWQ 可知气体 A 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气体 A 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选项 A、C 正确,D 错误;因为中间

38、是 导热隔板,所以气体 B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又因为压强不变,故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 选项 B 错误;气体 B 的压强不变,但是体积增大,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所以气体 B 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 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选项 E 正确。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2 【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 n,则 nV M 氙气分子的总数 NNA41022个。 V M (2)每个氙气分子所占的空间为 V0V N 设氙气分子间平均距离为 a,则有 V0a3 即 a3109 m。 3 V N 13 【解析】(1)在气体由压强 p1.2p0到 p0时,V 不变,温度由 2.4T0变为 T1,

39、由查理定律得: 1.2p0 2.4T0 p0 T1 解得:T12T0 在气体温度由 T1变为 T0的过程中,体积由 V 减小到 V1,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V T1 V1 T0 解得:V10.5V。 (2)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 Wp0(VV1) 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减少为 Ua(T1T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QWU 解得:Q p0VaT0。 1 2 暑 假 训 练 0 6暑 假 训 练 0 6 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选择题,每题均有三个选项正确。一、选择题,每题均有三个选项正确。 1 【答案】BCD 【解析】 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形成糖块,

40、 该糖块是多晶体, 故 A 错误 ;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故 B 正确;有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生成不同的 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空间分布。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 成的,它们有不同的点阵结构,故 C 正确;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 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 300) 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故 D 正确;在熔化过程中, 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

41、故 E 错误 2 【答案】ACD 【解析】 液体与大气相接触,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选项 A 正确;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选项 B 错误; 布雨伞能够遮雨,其原因之一是液体表面存在张力,选项 C 正确;荷叶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 体的表面张力,选项 D 正确;根据分子力的特点可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露珠的过程中分子之间 的距离减小,则此过程中分子间引力、斥力都增大,选项 E 错误。 3 【答案】BDE 【解析】由热力学知识知:气体的内能是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间势能之和,A 错误;气体的温

42、度变 化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化,B 正确;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是 各向同性的,C 错误;完全失重情况下,液体各方向的力都一样,所以会成为一个标准的球形,D 正确; 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它为多晶体,E 正确。 4 【答案】BCD 【解析】晶体沿不同的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不相同,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也不相同,故 A 错误;根 据晶体的特征可知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 B 正确;因为组成晶体的微粒能够 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所以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晶体,故 C 正确;多晶体是许多电 晶体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成的,所以多

43、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故 D 正确;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两类,晶体、非晶体不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 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 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 硫,故 E 错误。 5 【答案】ABD 【解析】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 故 A 正确 ; 固体甲若是多晶体, 则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 固体乙是非晶体, 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 故 B 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 故

44、C 错误;固体甲一定是晶体,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则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 分有可能相同,故 D 正确;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但由于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大,故 E 错误。 6 【答案】ABC 【解析】根据气体分子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曲线的意义可 知,题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 A 正确;题图中虚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小,所以对应于 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 B 正确;题图中实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大,分子平均动能 较大,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 100 时的情形,选项 C 正确;根 据分子

45、速率分布图可知,题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得 出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 D 错误;由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与 0 时相比,100 时氧气 分子速率出现在 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 E 错误。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7 【解析】(1)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 S,对右管中的气体,初态 p175 cmHg,V130S 末态体积:V2(305)S25S 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 解得:p290 cmHg。 (2)对水平管中的气体,初态 pp015 cmHg90 cmHg,V11S; 末态压强: pp220 cm

46、Hg110 cmHg 根据玻意耳定律:pVpV 解得 V9S 水平管中的空气柱长度变为 9 cm,此时原来左侧 19 cm 水银柱已有 11 cm 进入到水平管中,所以左侧管 中倒入水银柱的长度应该是 110 cm75 cm8 cm27 cm。 8 【解析】设初始时刻和两管气体体积相同时左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分别为 p1、p2,则有: 对左侧管: p1l1S T1 p2l1lS T2 对右侧管: p1l2(p2p)(l2l) 其中 p2l(cmHg) T1300 K,T2500 K 当它的温度上升到 227 时,两侧管内气体体积相等,则有:l1ll2l 即:ll 2l1 2 联立解得:p118 c

47、mHg,p225 cmHg。 9 【解析】(1)降温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 p0 T0 p1 T1 得温度降为 T1时杯内气体的压强:p1T1。 p0 T0 (2)对杯盖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当杯盖与杯身间的弹力恰好为零时,拉力最小 根据平衡条件:p1SFp0Smg 因此,最小拉力为:Fp0Smgp0S。 T1 T0 (3)设提起杯子时气体压强为 p2,温度为 T2,杯身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平衡时:p0Sp2SMg 得到:p2p0Mg S 根据查理定律: p0 T0 p2 T2 此时温度为:T2T0。 MgT0 p0S 10 【解析】(1)井盖被顶起时,井内气体的压强满足:pS

48、p0Smg,则 pp01.01105 Pa Pa1.016 7105 Pa mg S 20 10 0.300 设水面上涨 x,根据玻意耳定律:p(hx)Sp0hS 代入数据解得 x1.32 cm。 (2)井盖第一次被顶起后,排出压强为 p,温度为 T0300 K 的气体的体积为 V1xS,则排出的空气当压 强为 p0、温度为 T1290 K 时体积 V2满足:, pxS T0 p0V2 T1 代入数据解得:V23.85103 m3。 (3)若水面匀速上涨,则井内气体的体积均匀减少,压强的变化变快,则井盖跳跃的时间间隔减小。 11 【解析】(1)对于 A 部分气体,初态 pA1105 Pa,VAL1S 末态 pAp01.2105 Pa mg S 根据玻意耳定律 pAL1SpAL1S 解得 L125 cm 即 A 部分气柱长度变为 25 cm。 (2)若使活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