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取代 || 文档编号:4203048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 (2).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四篇【篇一】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安排,现将20XX年度财政系统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和20XX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一、20XX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一)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XX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减税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县财税干部认真执行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全面推进“营改增”改革,大力挖掘收入潜力,加强日常监控和征管,准确掌握收入走势,加强执法检查,堵塞管理漏洞,提高收入资源监控和征管的效力和水平,确保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足额入库,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00171万元,较上年增收45892万元,增长29.7%。其中国税完成96399万

2、元,同比增收29949万元,增长45.1%,占财政总收入的48.2%;地税完成70852万元,同比增收8479万元,增长13.6%,占财政总收入的35.4%;财政完成32920万元,同比增收7464万元,增长29.3%,占财政总收入的16.4%。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16344万元,占年度调整预算262284万元的120.6%,同比增收91893万元,增长40.9%。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在全市8个县市区中总量第5位、增幅第3位,实现了历史新跨越。(二)基本财力保障有力。20XX年,县财政局按照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见,强化自我约束,科学统筹财力,规范预算管理,切实保障

3、基本运转支出和民生支出,有力推进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主要目标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1996万元。其中:用于保工资、保运转的基本支出30050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40.5%;用于民生支出27590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37.2%;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支出16558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2.3%。(三)全力支持脱贫攻坚。一是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面对我县贫困人口多、公益性基础设施薄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困难,想方设法拓宽资金统筹渠道,

4、千方百计整合各项财政资金,新增财力重点向脱贫攻坚倾斜,全年统筹整合脱贫攻坚资金156000万元,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资产努力盘活村集体资产,切实增加村集体资产收益,科学限定村集体资产收益使用范围,督促检查村集体资产收益分红到户情况,有效拓宽贫困村、贫困户增收渠道。20XX年,全县村集体资产收益达4406.21万元,其中贫困村收益为2546.99万元;村集体资产收益用于分红1421.48万元,其中用于贫困村分红1071.78万元,受益农户19692户,受益人口59994人。(四)严格防范债务风险。按照“控规模、调结构、强管理、防风险”的目标,持续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

5、革。清理整改不规范融资担保行为,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形成债务管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管理体系。年度政府性债务限额和融资项目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批,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化解逾期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强化指标管理,将偿债资金足额纳入预算,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五)财政管理成效增强。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肃财经纪律,严禁私设小金库,严禁滥发奖金津补贴,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年“三公”经费支出1708万元,下降3.56%。二是继续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平台信息化建设,全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39.56亿元,财政资金支付安全快捷高效。三是各项涉农

6、补贴资金9.61亿元,通过一卡通及时打卡发放到户。四是全面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按统一的时间、内容、格式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切实打造阳光财政。五是强化财政绩效管理坚持预算编制与绩效目标实现并举,支出绩效评价与评价结果应用并重,将提升支出管理效益理念,贯穿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引导部门牢固树立“花钱问绩、支出问效”的绩效管理理念,实现了从提升理念到落实行动。重点选取社会关注度较高、涉及扶贫、教育、卫生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民生专项资金,对部门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进一步强化部门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六是

7、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全县财政干部坚持廉洁自律、警钟长鸣,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深入开展“严转提促”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20XX年,财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乡镇(街道)收入不平衡。未完成年度财政收入的2个乡镇:艾亭镇年度收入预算640万元,完成520.9万元,短收119.1万元;瓦店镇年度收入预算437万元,完成426.2万元,短收10.8万元。对未完成任务的2个乡镇将按照乡镇财政体制结算扣减相应的体制结算资金。二是财政收入增幅差距较大。全县

8、28个乡镇(街道)平均增幅为30%,但个别乡镇增幅较低,关庙镇15.1%,吕寨镇17.3%,庙岔镇17.2%。三是财政收入目标考核有待完善。20XX年,城关街道办财政收入预算22511万元,完成16972.5万元,剔除上划县级和按新行政区划划分税源等不可比因素,该街道自身完成数比上年增收6993.3万元(20XX年完成9979.2万元),增长70.1%,高于全县增幅40.4%;邢塘街道办财政收入预算44620万元,完成34089.2万元,剔除按新结算体制上划县级中央税收等不可比因素,该街道自身完成数比上年增收23353.2万元(20XX年完成10736万元),增长217.5%,高于全县增幅18

9、7.8%。二、20XX年财政工作计划20XX年财政收支预算已经县人代会批准,财政收入预算250000万元,增长25%,财政支出预算636246万元,增长28%。(一)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一是高度重视财源建设,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向和企业经营形势变化,加强税源调研和收入分析调控,巩固主体税源,培育后续财源,优化收入结构,促进财税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密切跟踪“营改增”改革、个税、消费税和环保税改革等国家财税政策调整,认真研究,及时应对,减轻政策影响;三是开展契税、土地使用税、房屋租赁税专项治理,规范治理三材两机、医药、宾馆酒店、商贸流通等领域的税收跑冒滴漏现象;四是完善综合治税制度体

10、系,加强税收考核调度,建立协税护税机制,兑现奖励激励政策,推进综合治税管理,促进应收尽收。(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将财政资金纳入平台管理。积极构建财政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对所有财政资金进行综合管理;二是对财政资金实行清单化管理。将每项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责任清单化,把责任落实到财政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三是对财政资金实行绩效管理。积极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四是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强化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内部业务股室、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及内控制度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控,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三)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强化依法依规理财。认真

11、贯彻执行新预算法、会计法等财经法规,以强化法制建设为保证,积极推进财政各项改革。一是严格预算编制。实行定员定额管理的基本支出预算,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提升预算执行效率,同时继续完善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有效衔接机制。二是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促使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有机结合。(四)科学调度财政资金,保障重大重点支出。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一是确保基本支出。对年初预算安排的保基本、保运转、保稳定支出足额保障,不留缺口。二是保障重点和民生支出。确保县委、县

12、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快支出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支出的管理,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五)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切实加强财政干部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财政干部理论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二是增强“服务财政、高效财政、阳光财政”的宗旨意识,认真贯彻落实财政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干部执行力。三是强化廉政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财政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引导财政干部树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

13、作意识,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五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思想引领重要作用,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积极为全县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篇二】今年以来,县财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建设生态宜居的大湖经济强县”的核心战略,立足财政职能,围绕年度任务目标,全力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财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20XX年财政工作情况截止到11月30日,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403万元,为市财政下达全年任务53697万元的92%,比上年同期

14、增加7418万元,增长17.6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1246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3.49%。全县完成地方收入29188万元,为全年任务31191万元的93.58%,比上年同期增加2261万元,增长8.4%。财政收入全年预计完成53697亿元,较去年增长7%。截止到11月30日,全县完成公共财政支出30.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5亿元,增长13.06%。其中,八项重点支出完成24.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支出增长主要在教育、科学技术、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城乡社区事物等方面。公共财政支出全年预计完成33.61亿元。20XX年,我县财政工作主要有以下

15、特点:(一)紧抓全年收入任务,实现序时进度。我县财税收入基本实现了序时进度,各征收部门坚持以组织收入为要务,征管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协税控税措施进一步加强。强化了国税、地税、财政、住建、国土等职能部门税源信息通报协作力度,对主体税种、重点税源、纳税大户实行信息化重点监控,充分发挥了协税护税网络作用,在几大重点税种上下足了功夫,完成增值税19737万元,同比增长79.17%;完成个人所得税5896万元,同比增长41.59%;完成土地增值税2772万元,同比增长43.03%。二是非税收入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对全县非税收入项目、标准、依据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对有关单位的非税收入情况开展调研,为编

16、制全县20XX年度非税收入计划任务提供了依据,同时,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对有非税收入任务的单位经常性督促,任务完成情况实现一月一通报,确保征收工作有序推进,截止11月30日,共完成非税收入8157万元。三是国有资产活力进一步调动。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实现了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目标。截至今年12月5日,我县国有资产收入达4320.7万元,其中:房屋租赁收入为460.40万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为3860.3万元。(二)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发展加速。1. 努力巩固财源,催生了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县财政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

17、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培育和壮大财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财税政策、财政引导资金等手段,不断推动扩大内外需求,极帮助企业加快上马投产,增加税收。20XX年,按照年初预算拨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0万元,审核拨付省级财源建设资金43万元。2. 积极对上争资,营造出经济发展的外环境。顺应争资环境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向,搞好项目对接,抓好落地项目的实施,找准体制性转移支付的关键变量,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确保了争资效果提升,全年到位上级补助资金?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其中,到位财力性补助资金?亿元,占全县到位资金总额的?%,新增财力?亿元。20XX年,拨付了农

18、村公路安保工程及危桥改造资金42793万元,“135”工程建设资金412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8924万元,省市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035万元,洞庭湖区沟渠疏浚资金5291万元,成品油价格补贴发放942.84万元,新增千亿粮食生产能力及规划田间工程建设资金1080万元,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3000万元,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理管网工程项目资金460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4000万元,省际边界口子镇发展资金390万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水污染防治资金1073万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帮助各项目单位用好、用活、用够各项政策,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19、,加快推进了我县经济建设的步伐。3. 配套金融服务,缓解了经济发展的融资难。在农业保险方面,投保总规模达到2784.53万元,其中常规品种有九类(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甘蔗、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保费规模2652.40万元;特色品种有三类(肉鸡、甲鱼和葡萄),保费规模132.13万元。在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方面,收到省财政厅下达20XX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100万元,拨付一季度担保贷款贴息资金80万元,拨付奖补资金17万元,拨付二季度担保贷款贴息资金77万元,拨付三季度担保贷款贴息资金48万元,截止到目前滚存余额45万元(风险补偿资金)。在惠农担保方面,市财鑫担保安乡分公司完

20、成担保业务10笔,担保业务量完成9300万元,预计12月下旬待放款4500万元;省农信担保安乡办事处完成业务34笔(粮食贷),担保额2410万元,超前完成全年目标数量双达标。4. 创新经济模式,探索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去年我县便有了关于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探索,到今年4月,安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乡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至此我县第一个关于PPP的制度正式下发。县财政力促PPP项目的进展,今年已经完成了两个项目的项目库录入,金额合计14.6亿元(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黄山头旅游配套干线公路PPP项目,总投资49292万元;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XX年老城区路网建设及

21、配套工程PPP项目,总投资96749万元),并已审核通过,目前等待财政部发布入库信息。另有常德市七号大道安乡段及杭瑞高速安乡南互通PPP项目(总投资188465.74万元)和安乡县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总投资45228.11万元)已经通过“两评一方案”专家评审,正待录入PPP项目库。5. 做好试点项目,搭乘上经济发展的顺风车。经过县财政精准选点,多次现场勘验,积极向上级汇报,省财政厅确定安乡为美丽乡村建设和集中连村建设试点县,深柳镇官保村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村、大湖口镇为集中连村建设项目试点乡镇,今年,这两个项目已顺利完成验收。(三)确保民本民生关注,惠及社会事业。一是基层运转保障到位。

22、乡村社区运转经费保障力度加大,乡镇、村居干部待遇保障到位。村级补助全年安排2682万元,平均19.4万元/村,惠民资金安排414万元,平均3万元/村。城区社区运转经费安排大于23万元/个,惠民资金8万元/个。乡镇社区运转经费13万元/个,惠民资金5万元/个。乡镇运转平均100万元/乡镇。社区、村干工资按上级要求足额按月打卡发放。二是支持“三农”保障到位。全年共完成惠农补贴发放32项,打卡发放补贴资金17101.96万元,做到了无差错、无举报,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除上级下达我县的各项惠农补贴外,还下达其它专项支农资金2131万元,主要用于小农水工程建设、现代农业优质稻产业、农田水利、防汛抗

23、旱、科技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项目,有力地支持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脱贫攻坚保障到位。围绕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本级仍安排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1266万元:其中扶贫专项经费260万元,达到上级要求人均6元的标准;各类本级财政扶贫资金占本年度省级安排扶贫资金1407万元的90%,若按占省级扶贫资金30%的要求计算,已超出449万元。四是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到位。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补助,多方筹集并及时拨付省市下达的住房保障专项资金。20XX年申报棚户区改造项目6018套,租赁补贴2

24、000户,20XX年争取上级住保专项资金1295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372万元,省级专项资金1587万元),城投公司融资贷款12亿元。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拆迁80%,全部实行货币补偿,租赁补贴已发放到三季度。五是教育投入保障到位。教育经费落实到位,保障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正常运转。今年,全县已落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7242万元,比上年教育经费决算数增加7108万元,增长15%。改善办学条件再上新台阶。“全面改薄”顺利推进,全县统筹安排薄弱学校改造校舍建设项目28个,合计安排资金近4300万元。高中办学条件取得历史性成就,财政投入2.3亿元实施的安乡一中迁建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为改善县职业中专办学

25、条件投入800万元新建的食堂已完成主体建设。六是社保资金、政策保障到位。按时足额保障了养老保险的各项待遇。每月按时发放养老金,完成20XX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企业离退休人员参与调整28181人,人均调待127元;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参与调整6204人,人均调待156元,调整金额在12月底前均已全部保障到位,全年养老金支出保障达9.5个亿。向上争资成果确保了我县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协同人社局为我县争取上级财政补助2亿元,比20XX年的7808万元增长了156%。实施健康扶贫。协助城乡医保落实对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保险报销降低70%起付线,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

26、0%,并按政策落实不低于个人缴费10%的补贴。提高精准识别。督促民政局将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与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相结合,提高了对象认定的精准度,清理整顿后的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以户为单位纳入了扶贫建档立卡范围,实现了应退尽退、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紧跟现代财政。县财政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精细化理财,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今年进一步推进了我县财政重点改革项目,有效控制了各种费用开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1. 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建立统一的公开平台,除涉密信息外,

27、集中公开了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和重大专项资金,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规范整改、完善制度,提高了财政运行的透明度。2. 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在编制20XX年部门预算(草案)时,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将“20XX年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及养老机构责任险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了预算调整,调减金额11万元。同时,根据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要求,将第三方完成的8个绩效评价报告进行了公开。3.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搭建动态监控系统,建立预算执行监控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监控合力,促进了

28、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建立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打下了基础。4. 简政放权提高采购效率。依照市级政府采购新常态,我县简化程序与强化监管并重,把政府采购监管工作重点从程序控制转向监督检查,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督,以转变职能、抓大放小为工作要求,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简化采购流程,取消了多环节的审核事项,除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行政审核和进口产品核准外报送市采购办审批外,采购实施计划直接下达,采购公告前不再对采购文件进行审核和备案,实现了政府采购直通车。这些措施不仅是落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需要,更是提高采购效率、方便采购人的有效举措,

29、也真正强化了采购人的主体责任意识。5. 开展国资管理改革。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加大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的要求,完善以财政为主导的资产监管模式。推行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申报审批制度,杜绝资产占有单位擅自、随意对外出租或出借国有资产行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对外经营行为,资产归口到国资中心统一管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资产处置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了资产处置监管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加快三大投融资公司实体化、市场化,并于今年年初对三大投融资公司分别派驻了财务总监,加强了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管理。6.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购

30、买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420号)文件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城市管理上、民生发展上、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实行购买服务上实行购买服务,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事、政社分开,实现“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7. 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出台了安乡县公务用车管理试行办法(安财发20XX4号),文件规定了公车适用范围,租车范围和标准,让每个单位有章可循,用制度管理,总的来说,我县公车改革符合上级要求,改革基本到位,交通管理费用大大下降。(五)严格财政监督管理,追求安全高效。1. 开展了闲置资产清理。根据安乡县全面清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国有直管公房资产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国

31、资管理中心与房产局联合对全县2008年至2015年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国有直管公房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工作,清理出门面65间,住房9套,车库146个、杂物间107个、低矮套房38套。对清理出的闲置资产报县领导审批同意后,聘请中介进行评估,评估总价为4109.9万元,然后通过县交易中心网上发布整体出售信息进行处置。目前该资产已由县城投公司购得。2. 规范了预算单位支出。截止12月底止,通过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达69978 笔,资金支付484081.02万元,其中直接支付业务 67643笔,资金支付 482688.95 万元,占集中支付的99%;授权支付业务2335笔,资金支出1392.07万元,占集中支付

32、的1%。全县共办理公务卡结算业务 2335 笔,结算金额达1392.07万元。今年5月县财政印发了安乡县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对我县公务人员在保障范围以外的公务出行费用报销制定了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差旅费的管理。通过严格执行上级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从严从紧控制行政成本,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切实做到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办公性行政经费实行零增长。今年,我们对全县预算单位开展了专项督查,清理出相比去年同期“三公”经费不降反升的单位7家,对其立即停拨一切资金,责令其出具原因说明,为我县公用经费支出扎严了口袋。3. 加强了财评“廉洁性”。今年加大了对结算工作的审查力度,尤其是对重大项目履约

33、验收的复核力度,所有项目结算严格进行现场工程测量,确保了财政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今年第三季度,财政局财评中心充实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了全县征地拆迁实物量清点工作中由三部门联合开展的“三堂会审”。到今年11月底,县财政局财评中心共审核政府投资项目717个,审核总金额40.42亿元,审减总金额8.39亿元,审减比率为20.76。4. 提升了政府采购透明度。努力构建有利于结果导向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截止20XX年12月,政府采购共完成采购项目1395项,金额 28034.57万元,其中公开招标37项,金额9227.17万元,竞争性谈判259项,金额13543.60万元,单一来源采购18项,金额 446

34、.02万元,网上竞价采购 1074项,金额4817.78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2035万元,政府购买服务采购7项,本地合同金额 13000万元。5. 落实了政府性债务防控。一是以债券置换减轻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压力。20XX年置换系统内债务金额合计40698.84万元,计划20XX年6月底前完成系统内债务的置换工作。二是建立规范举债融资机制。20XX年11月我县成立了投融资比选审查委员会(安政办函20XX39号),对融资平台举债进行审查,对不符合上级要求和违反法律规定的融资方式予以否决,严格把关筛选具有政策导向性的融资模式,杜绝我县违法违规举债行为。6. 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部控。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

35、内控规范,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我局对本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进行了适当的评价。今年11月,县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县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工作大会,还聘请了省市专家教授来我县给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培训。二、20XX年工作思路和措施(一)坚决完成财政收支任务。一是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的监控,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加强收入分析,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突出财政收入分析调度。三是加强财税征管,与国税、地税、政务中心等相关部门一道,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打破财税“信息孤岛”,构

36、建“大税收监控”格局,为财税征收机关查补税收提供依据,加大财政支付中心以票管支力度。四是保障重点支出。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有保有压,确保扶贫、稳增长和民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支出,努力实现财政收支总体平衡。(二)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一是积极与省厅对接,将我县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平衡脆弱的实际困难向上级反映,争取在基本财力、民生保障、区域发展和其他补助等方面有所增长。二是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大对上上报力度,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立项,获取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三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密切跟踪财政政策调整动向,加强政策研究,了解政策信息,结合实际,及时

37、提出争取方向。(三)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教育事业投入,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督促清理整顿城乡医保和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信息,保证社保基金正常运行,让建档立卡扶贫户得到政策落实。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的收缴程序,使政策范围内的所有人群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四)深入推进财政重点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好20XX年度预算编制工作。继续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要求全县各预算单位凡是列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公务支出项目,必须严格

38、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同时从控制预算单位现金使用量和改善用卡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与各预算单位一起研究可行性办法,共同扩大公务卡推广范围。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迅速掌握使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科学设置预警规则,对财政资金支付信息进行自动排查,根据判断结果对违规或不规范业务进行预警、阻止或冻结。对预算单位疑似违规问题由监管人员及时开展现场核查,确实存在违规情况的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真正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踪问效的资金支付使用监控模式,确保规范支付和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继续抓好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工作,20XX年选定试点单位开展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工作。(五)不断加强财政监督管

39、理。加强绩效运行跟踪管理,加强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掌控,及时纠正资金使用的错误行为,避免项目资金的无效使用。加强公务支出管理,按“约法三章”要求,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以大鲸港镇和安障乡两个省星级财政所为蓝本,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完善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乡、村两级资产、资源和债权债务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财政财务基本制度,力争在20XX年创建一个省星级和二个市星级财政所。【篇三】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

40、,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一、20XX年工作总结(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1-10月份,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33680万元,同比增长2.7%,增收3529万元。财政支出完成199382万元,同比增长6.4%,增支12054万元,其中:八项民生类支出168570万元,占财政支出85%。20XX年,全县预计完成财政收入14.8亿元,为县人大调整预算任务100%,同比增长1.0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预计支出 20亿元,同比增长2.3%,增支0.5亿元(二)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全县争取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5

41、.66亿元,专项性转移支付资金3.14亿元。二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拨付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68935.9万元。三是支持企业发展、培植财源、发挥财政资金效应。拨付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061万元,县级配套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100万元,促进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39万元,上市挂牌经费50万元,省外贸促进专项8.2万元,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27.4万,省级流通业发展专项19.5万元,制造强省建设资金907.59万元,为34家企业贷款18790万元,缓解了企业融资困境。四是扩大就业创业补助范围。1-10月,拨付就业补助资金531.2万元,其中:创业培训补贴支出83.62万元, 灵活就业

42、社会保险补贴123.38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16.86万元,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补贴78.66万元,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15.6万元,公共招聘网站建设资金70万元,就业技能补贴资金97.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0万元,支付贴息资金178.23万元。五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建设18个省级中心村和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争取到位省级专项资金1699.2万元,市级专项资金1516万元,县本级专项资金3200万元,计划引导社会资金投入3250万元,实际引导社会资金投入3157万元,计划整合涉农资金6200万元,实际整合涉农资金8415万元。(三)倾力保障改善民生。1深入推进33项民生工程。立足“

43、早谋划、早实施、早完成、早见效”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及惠民政策落实。20XX年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4.86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6133万元。10项扶贫工作: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开工建设176.292公里,开工率100%;完工176.292公里,完工率104.86%。农村危房改造完工911户,完工率10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建成项目2个,已解决人口2538人。“351”累计保障75人次,发放保障金9.257万元。“180”累计保障8人次,补偿医疗费用0.27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1540万元,受助对象8041人。农村五保供养发放资金667.3万元,受助对象1766人;孤

44、儿救助发放资金89万元,受助对象117人;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资金31.2万元,受助415人次。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532人,发放资金53.2万元,完成率100%;残疾儿童康复训练32人,完成率178%;残疾儿童装配假肢矫形器4人,完成率100%;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2人,完成率100%。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042人,发放218.2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474人,发放资金178.12万元,完成率100%。县法援中心共受理、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共受理465件,办结数416件,完成率100%。5项“三农”工作:美丽乡村建设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数3个,已完成建设进度100%,省级中心村

45、建设18个,已完成建设进度90%。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更新改造小型泵站500千瓦,完工500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闸开工8座,完工8座;扩挖塘坝1592处,完工1592处;整治河沟42条,完工42条;改造灌区末级渠系开工2万亩,完工2万亩;完工率均为100%。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保障63542户,完成率100%,保费101.7万元。理赔89户,赔付26.9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投保任务,种植业承保27.97万亩,赔付113.14万元。能繁母猪承保1031头,赔付6万元,赔付率100%。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共为393名村干部发放基本报酬1363.7万元。2项创业就业:技能脱贫培训

46、69人,完成率169%。企业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975人,完成率104%。退役士兵培训累计参培人数58人,完成率100%。新型农民培训培训150人,完成率100%。就业扶持工程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岗位100个,完成率100%。7项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242116人,参合率107.35%,补偿资金10652.99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补偿2622人次,补偿资金467.5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8.4万人,完成率105%,待遇发放4.67万人,发放资金3996.8万元。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名人选已确定,杜村卫生院和朱备卫生院各1名。县

47、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3人,已完成10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20XX25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记规范管理29551人,规范管理率91.16%。高血压患者管理27527人,规范管理率97.78%。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5905人,规范管理率92.31%。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农村孕产妇补助1950人,完成任务数97.5%;婚检完成2872人,完成目标任务数92.65%。对409名计生特扶对象发放全年扶助金150.41万元。城乡医疗救助直接救助8453人,参合21911人、补助695.43万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479人,发放54.4万元;高龄津贴60

48、85人,发放236.5万元;社会办养老机构实际新增床位数130张,完成率130%。4项教育文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公用经费下达1962.9万元,免教科书23392人,补助寄宿生生活费330人,补助39.8万元,校舍维修改造完工面积16930平方米,完成投资537万元。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补助中职免学费1857人,金额185.7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258人,发放金额25.8万元。普高国家助学金2305人,发放金额236.3万元;免学杂费学生数594人,金额40.45万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11个乡镇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免费开放,累计接待群众16万余人次。农村文化建

49、设专项补助,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补助22万,完成率100%。开展农村文艺演出110场,放映电影1320场,开展体育活动110场。5项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青通河水系治理工程(朱备段和东河段)和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秸秆还田20万亩,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2个已建成,生物质户用气化炉配套完成90台,完成率100%。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7个场所建设已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棚改货币化安置完成50户,完成率100%;基本建成687套,完成171%。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塔桥新村改造和老县委大院停车场建设全部完成。2落实强农惠民补贴政策。按照建立数据库、编制单项清册、审核和调整、张榜公示、汇总上报、部门审核、打卡发放、反馈资料、通知农户“九步法”发放工作程序,严格履行“六到户”、“八不准”工作纪律,严把审核关、公示关和时间关。1-10月份累计发放涉农补贴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党员心得体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