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1761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高中语文必修二综合能力测试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

2、,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

3、,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

4、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节选自2012年7月10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斗

5、”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B“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C“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D“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答案】A(原文为“几乎所有”,这里属扩大了范围。)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宫斗剧”属于“戏说历史”,娱乐至上,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很多剧情也可以虚构。B“宫斗

6、剧”题材不断重复出现,不只是因为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原因,则是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C“帝王系列”的历史剧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D虽然还珠格格还在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剧情虚构的成份过多,但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答案】D(“一直备受”的说法在原文无据,此外,第二段未谈艺术上的借鉴,因果判断不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

7、”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或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答案】B(应为“社会”有意无意地鼓励。)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8、7题。拙效传(明)袁宏道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

9、,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蚋礼,竟不得行。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

10、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警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注】袁宏道,字中郡,号石公。突:烟囱。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过:经过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 比:邻近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 坐:因为D主者谅其无他 谅:原谅【答案】B(A拜访,C不费心、不劳神,D体谅。)5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

11、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冬仆迷路冬仆饮酒冬仆推门东仆市饼戚仆缚薪奎仆市帽ABC D【答案】B(这两件事与主人的关爱无关,是仆人自己的事情。冬仆迷路,是主人碰见之后随口叫了仆人一声,很难说体现关爱。冬仆推门,只是仆人的笨拙引人发笑,不能算关爱。因为主人见仆人没有喝到酒,就多次给仆人酒,并且量还增加了,有关爱意味。主人见仆人没有行冠礼,就给他钱买帽,并准备为其行冠礼,最能体现关爱。)6下列对这篇文章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B作者三弟的仆人曾经在砍柴时,因用力过猛,致使绳子断了,被自己的拳头打到胸

12、部,晕倒后半天才苏醒。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答案】A(仆人不是回答不上自己的姓名,而是不知道那些跟他一起嬉游的诸门吏的姓名。)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3分)_(2)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3分)_(3)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4分)_来源:_【答案】(1)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是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

13、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蔽:掩护、隐藏、遮蔽。(1分)梯:事情的原因。(1分)大意1分)(2)仆人东年轻时在大哥宗道家做事。在大哥想再娶而给续娶之妻家下聘礼的时候,就叫他到城里去买饼。(聘:以礼物订婚。继室:续娶之妻。役:做仆役,做事。译对两处得1分,译对3处得2分,大意1分)(3)但是我家的狡猾的仆人,常常犯过错,只有这四个笨拙的仆人很能守规矩。(然:但是。狡狯:狡猾。过:犯错。拙:笨拙。译对l处得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石公说:天下在趋利避害方面最狡猾的是兔子,但猎人却捉到了它。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了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藏身的

14、计策,麻雀赶不上燕子;谋生的方法,鹞子赶不上斑鸠。古代已有记载。我现在写作拙效传。我家有四个仆人:一个名叫冬,一个名叫东,一个名叫戚,一个名叫奎。冬就是我的仆人。(冬)两鼻朝天,面孔瘦削,蓝色眼睛,满脸虬须,面色像锈铁。(他)曾经跟我到武昌,一次我命他去拜访不远处一位朋友,他回来时迷了路,来来往往走了数十回,看见其他仆人经过,(他)也不打听。当时他的年龄已经四十多了。我恰好出去,看见他悲伤地四处张望的样子,便呼喊他,(他感到似乎遇到了救星)特别高兴。(冬仆)好喝酒,一天,家里正酿酒,(他)求得一碗,恰好有其他差事,将酒忘在案上,被一个婢女偷着喝掉了。酿酒的人同情他,便又像前面那样给了他一碗。他

15、弯着身子到灶间去烫酒,酒被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着了,“烘”的一下,几乎烧掉了他的眉毛。家里人大笑,便又给他一瓶酒,冬仆非常高兴,将酒瓶放到滚烫的热水中,准备等到酒热了再喝,不料(手)又被溅起的热水烫了一下。失手将酒瓶掉入热水中,最后没有喝到一口酒。(他只好)瞪着眼睛出来了。曾经要他开门,门的枢纽很紧,(他)用力一推,身随门开,头颅触到地上,脚弯过了头顶,惹得全家人大笑不止。今年(他)随我到燕京的住所,(他)与那些仆人们玩耍了半年,问他与他玩耍的那些仆人的姓名,他一个也答不上来。来源:数理化网东仆的相貌也很奇特,但稍微有些诙谐的意味。他年轻时在大哥宗道家做事。在大哥想再娶而给续娶之妻家下聘礼的时候,

16、就叫他到城里去买饼。家里离城有百来里,佳期已经迫近,便要他在三日内赶回来。到了第三天下午申牌时分还不见他回来,我父亲便和我哥哥到门外张望。到了傍晚,看见一个从柳堤方向挑着担子来的人,那就是仆人东。父亲喜出望外,赶快迎接他到家里,放下担子一看,仅看到一瓮蜂蜜。问他饼在哪里,他说:“昨天到城里,见到蜂蜜的价格低廉,于是就买了。饼的价格比较贵,不值得买。”当时的风气要用饼作为下聘的礼物,(因为没买到饼)最后没有办法行聘礼。戚和奎都是三弟的仆人。仆人戚曾经去砍柴,(他)跪下来捆柴,用力过猛,绳子断了,拳头打到胸部,晕倒在地,半天才苏醒过来。奎的相貌像野獐,年已三十,还没有行冠礼,头发在脑后扭成一个高高

17、的发髻,像很粗的绳子扭在一起一样。我弟弟给他钱去买帽子,仆人奎在试帽子时忘了自己头上扭成的高高的发髻,等到回来,解开发髻,束发戴帽,结果帽子太大,戴下来把鼻子眼睛全遮掉了,(他)惊叹了一整天。一天,(他)到邻居家去,一只狗追他,(他)便摆开双拳与狗厮打,就好像与人比武较艺一般,最后被狗咬了手指头。他们的痴愚都像这样。但是我家的狡猾的仆人,常常犯过错,只有这四个笨拙的仆人很能守规矩。那些狡猾的仆人,相继被赶走了,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大多不到一两年,难免受冻挨饿。但这四个拙仆,因为没有过错,不用操心就有衣有食,主人体谅他们没有其他(谋生办法),(便)根据他们的人口而给他们粮食,唯恐他们失去立身之地。

18、唉!(这)也足以看出愚拙的好处啊。(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注】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8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5分)_【答案】承上启下(过渡),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又引出了下阕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9“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6分)_【答案】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

19、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_,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青山遮不住,_。(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2)亦以明死生之大,_。(张溥五人墓碑记)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4)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王勃滕王阁序)【答案】(1)祸兮福之所倚毕竟东流去(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盈

20、虚者如彼虽九死其犹未悔(4)此情可待成追忆不坠青云之志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心理师的杯子郭震海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太阳疲惫了,懒散了,失去了正午的热烈。在省城,我要去见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原本学古代汉语,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感觉不满意,就索性炒了“老板”的鱿鱼,学起了心理学。三年后,他“功德”圆满。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心理咨询所。据他自己说,生意很火,也有人说他是吹牛,生意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样好。不管如何,他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别人“炒”不了他,他也“炒”不了别人。我们见了面

21、后,他很夸张地张开双臂,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套一套的高谈阔论,变得比过去油嘴滑舌多了。在他简易的会客室坐定,我们开始聊天。他说:“好长时间不见,最近如何?”我说,烦恼多多,比如工作,比如单位那些破事儿当时我列举了许多。朋友笑了笑说:“你口渴吗?”我点头,说了一阵子话确实想喝水了。“咱们喝茶吧。”朋友说着起身去烧水,并吩咐我说:“身后的柜子里放有杯子,拿来一个自己用。”我起身,回头,打开柜门,有点儿吃惊。这家伙什么时候有收藏杯子的嗜好了?柜子里放有不少杯子,塑料的、玻璃的、不锈钢的,制作粗糙的、精致的,古典的、现代的。其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紫砂杯子,十分地显眼,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我拿出杯子,又

22、仔细看了看。这个紫砂杯子的确特别,光滑圆润的外表,看不出一点儿瑕疵,让人爱不释手。水开后,朋友帮我满上了茶水。淡淡的茶香弥漫在四周,为这个夏日的午后,平添了几分雅致。朋友再次坐下后,看了我选择的杯子。突然他笑了。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这杯子有问题吗?他说:“柜子里放了不少杯子,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紫砂杯子用呢?”这家伙肯定又在故弄玄虚,我最不喜欢他这样。他经常会搞一些在我看来很可笑的心理测试。比如,他会很随便让你说出一种水果的名字,然后来判断你对未来的另一半是否忠诚;他可以让你随意说一种颜色,或者是动物,判断你一生会有几个情人。我总觉得,这有点儿恶作剧的意思,或者说就是一种消遣。但他不这样认为,他

23、可以列举出很多道理来印证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去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专著,通篇全是各类测试,友情的、亲情的、爱情的、事业的、家庭的等等,据说卖得非常火爆。“你知道杯子的作用是什么吗?”他笑着,盯着我的眼睛,一本正经的样子我说:“必须回答吗?”他说:“是的,这非常关键,所以你必须回答。”来源:我说:“连白痴都知道,杯子是用来喝水的。”他说:“你知道你喝的是什么茶吗?”说实话,当时我确实没有在意喝的是什么茶。看到他非常认真的样子,我点头如实说,没有在意。他说,柜子里放了许多杯子,半年时间,他测试了二百多个人,几乎每个人在选杯子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个紫砂杯子,就因为这个杯子是柜子里最好的。而

24、大多数人在选择杯子的时候,忘记了杯子的功能是用来喝水的。我不解。朋友说,如果生活是茶水,那么金钱、名利、地位都是杯子。没有杯子我们喝不到水,杯子只是工具。杯子不一定最好,但茶好才是好。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开心、烦恼都是因为太看重手中的杯子,而忘了杯中的茶香。我当即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看来这家伙几年的心理学确实没有白学。就在我准备向他提一些问题的瞬间,突然发现他用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杯子,甚至比我选的紫砂杯子还要精美。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做到彻底的超脱。(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1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写了“我”因为不堪工作中的烦

25、恼,利用一个周末的午后去省城的一位心理师朋友那里做咨询的故事。B朋友住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只住一间房子,这个环境的交代暗示出他虽是心理师,却身居陋室,受到社会不公正的待遇。C朋友关于口渴与否的询问在小说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使后面的一系列情节显得十分自然。D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可谓一波三折,朋友处处巧设玄机,使“我”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心理的疏导。E小说的结尾说到朋友手中精美的杯子,对照他跟“我”的谈话,具有很强的反讽意味。【答案】CE(A项“我”不堪工作烦恼去做心理咨询错;B项“受到社会不公正的待遇”错;D项“一波三折”之后表述错。答对两项给5分,答对一项给2分。)(2)“杯子”

26、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文中画线句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_【答案】“杯子”在小说中指生活以外的金钱、名利、地位等,也可指身外之物。(2分)这句话是说社会中很多人常常把手段当成目的,关心的只是生活以外的事物,而忽略了对生活本身的关注。(4分)(3)小说中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_【答案】他能主动改变生活。如他不满于毕业后的工作,通过学习心理学改了行。标榜知晓生活真谛又做不到真正洒脱。如他对生活有一些深入的认识,但也不能免俗,他认识到不能太看重外在的金钱、名利等而忽视了生活本身,但在杯子的使用上能看出他并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超脱。满足于既有的生活,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27、。从小说看,他的心理学知识都是很肤浅的,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合理的认识答出3点即可)(4)对小说结尾一段,有人评价说“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对此你怎么看?请表明态度并结合作品陈述理由。(8分)_【答案】参考一:同意“画龙点睛”说。人物形象方面:结尾一段的点化,揭示了一类人的特点;故事情节方面:水到渠成,使故事更显完整;主旨方面:结尾一段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使小说中心更明确,更加具有普遍意义。(能结合小说,言之成理即可。)来源:参考二:同意“画蛇添足”说。人物形象方面:上文的叙事已经完成了形象塑造,不必再“深化”;小说情节方面:行文至倒数第二段,情节已经完整,就故事来说,结尾一段

28、不在故事之内;主旨方面:如果删去结尾一段,小说会更含蓄,起到耐人寻味的作用。(能结合小说,言之成理即可。)四、实用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代醇儒张元济熊月之张元济出生在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从小接受儒家文化教育,浸润在修齐治平的氛围中。这个背景很重要,自小接受的教育,奠定了他日后为人处世的文化底色。他的科举道路很顺,18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从参加科举,到得中进士,他仅用了八年时间。年轻科举顺利高中,曾被宋代理学家二程之一的程颐认为这是人生“三不幸”之一,原因是早年科第经历太顺,容易使人志得意满,狂妄自大,给其后半生带

29、来灾难。但是,从张元济日后行事风格来看,早年科第顺利并没有给他带来负面影响。考其原因,一是与张元济比较温良的天性有关;二是与他年轻时的经历有关。他15岁时父亲病逝,家境渐衰。这使得张元济较早地成熟起来,懂得世事的无常与艰辛。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召见张元济。这是张元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给他带来无上的荣光,也为他日后的挫折埋下了伏笔。受到皇帝召见以后,张元济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变法运动中。8月2日,诏设矿务铁路总局,他以总理衙门章京身份被荐兼任该局章京。9月5日,他上痛除本病统筹全局以救危亡而成盛业折,系统地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凡总纲五条、细目四十条。这一奏折,是张元济受到光绪皇

30、帝召见以后就萦绕心头、精心准备的,到他正式上奏,历时两个半月。奏折所指陈的弊端均深中肯綮,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方向相当正确,可行性也很强,反映张元济视野相当广阔,思虑相当周密。一些变法设计极其用心。比如,张元济主张除了大典以外,寻常大臣觐见皇帝,应请立而不跪,亲重老臣,则赐以坐位,以示优礼。张元济与康有为同一天受到皇帝接见,张元济比康有为年轻九岁,考中进士比康有为还要早三年。康有为是很自负、狂傲、张扬的人,所以,他日后的道路其实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张元济比较沉稳,低调。百日维新中,虽然也上了奏折,系统地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但是,他没有参与康有为、谭嗣同的密谋,所以,政变发生后,他只是被革职,没有被

31、逮捕,更没有被杀头。政变发生后,张元济自以为在劫难逃。有人劝他逃亡避祸,他担忧惊及堂上老母,不愿做求生害仁之事,拒绝外逃,仍照常到署值班,静候逮捕。这种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气概,说明张元济的精神修炼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我以为一半得自修炼,一半得自遗传。张元济获悉“革职永不叙用”的圣旨后,将消息告诉老母,老母出奇地平静,说道“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这说明张元济的母亲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女性。她出身在常州的书香门第,有一定文化,善于体察人情世故。来源:戊戌政变以后,张元济将自己的聪明才智集中投放到教育与出版方面,全力在开启民智的园地里播种耕耘。抗日战争中,张元济尽己所能地为抗日救亡出力。

32、他编著一本名为中华民族的人格的小册子,撷取史记等书中的人物故事,以表现中华民族的人格,激励人心。张元济指出:这些人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有的是为尽职,有的是为知耻,有的是为报恩,有的是为复仇,归根结果,都做到杀身成仁,孟夫子说是大丈夫,孔圣人说是志士仁人,一个个都毫无愧色。这些人都生在两千多年以前,可见得我中华民族本来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只要谨守着我们先民的榜样,保全着我们固有的精神,我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日。”此书一版再版,影响很大。1942年初某日,一个日本人驱车抵张元济寓所,递上名片求见。张元济拒不晤见,挥毫书曰:“两国交战,不便接谈。

33、”让其子交与来者。(选自2012年10月15日文汇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召见张元济,从后来的形势发展看来,这对于张元济好如一把双刃剑。B张元济受到光绪皇帝召见后就开始精心准备痛除本病统筹全局以救危亡而成盛业折,所以奏折能切中肯綮。C张元济在政变发生后只是被革职,没被逮捕,更没被杀头,因为他虽然参与变法,但参与度不深,态度不激进。D张元济母亲出身在常州的书香门第,有一定文化,善于体察人情世故,正是有这样的母亲才有他那样的人生道路。E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揭示了他性格产生的复杂原因,表现了他沉稳、低调、温

34、良、有骨气等性格。【答案】EA(选择E项3分,选择A项2分,选择C项1分,因为“参与度不深”分析不够准确。选择其他项没分。B项中强加因果关系,典型之分析不当。D项中分析有误,“正是有这样的母亲才有他那样的人生道路”分析绝对化,夸大一方之作用。)(2)张元济早年科第顺利却没有因此遭遇其负面影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6分)_【答案】自小接受的教育,奠定了他日后为人处世的文化底色;张元济天性比较温良,思虑周密;父亲病逝,家境渐衰,使得张元济懂得世事的无常与艰辛。(3)从张元济上痛除本病统筹全局以救危亡而成盛业折一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说明。(6分)_【答案】他是这样一个人:视野广阔,

35、思虑周密;指陈弊端,深中肯綮;做事用心,富有人情味。(4)“他日后的道路其实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而他这样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谈谈你的理解。(8分)_【答案】张元济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出生在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从小接受儒家文化教育,浸润在修齐治平的氛围中。自我选择因素,做事中庸,临危不惧,精神修炼达到很高的境界。环境因素,张元济母亲出身在常州的书香门第,有一定文化,善于体察人情世故;父亲病逝,家境渐衰,使得张元济懂得世事的无常与艰辛。(原因分析出两个方面,即可给满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西安嘉天国际公寓爆炸事件

36、后,很多小煤气站依然不按照操作规章工作,干着厝火积薪之事,实在令人担忧。B中学生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不容缓,全社会都不可忽视迁兰变鲍的作用。C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D虽然在采访钱学森先生之前经过一番思考,但一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还真有点大而无当,那就是请他谈谈如何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问题。【答案】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不可用于形容文章写得不好,和“不堪卒读”区别;A.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多的危险;B.迁兰变鲍:比喻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D

37、.大而无当:多用来表示大而不切实际的意思。)1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嫦娥三号将是中国第一个发射的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B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在消耗大量优质耕地的同时,也使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流,致使粮食生产出现了后继乏人。C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1月10日至14日出席了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D通知要求,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组织有条件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上下学的交通情况进行一次专题家访,了解学生的交通要求。【答案】D(A“第一个”语序不当,造成歧义;B残

38、缺,应该是“出现问题”;C由缺少结构助词“的”造成句式杂糅。)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真的住进这座令我敬畏的楼中。心里感动,入夜难眠。午夜时分干脆爬起来,走进贝多芬弹琴的那个圆厅。没去开灯,穿窗而入的月光使厅内既晦暗又明彻。_,_。_,_,_;_。因为人只有在月光里才能回忆。我忽然想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触摸一下,光滑与清凉,有如将手浸入水中我还感到阳光属于世界,月光属于心灵开篇的琴音恰如眼前这种“银浆泻地”的感觉那一瞬我感到月光有一种神奇的质感ABC D【答案】A16汉字中有不少会意字,令人可以根据字形来进行理解,并且有的还不止一种理解,请从“众”“旦”“

39、臭”中任选一个进行重新“会意”。(5分)示例: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答:_【答案】(示例)众:多人站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大群。众:一人是个人的关系,二人是随从关系,三人就是群众关系。众:三个人在一起,总比一个人的力量大。众:平日多帮助人,最后人人都会帮你。众:一人不够,再来两人,难事定能攻破!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一日之开始。臭:平时自大了一点,最后名气总会坏一点。臭:愿意让自己生活得像一只狗一样,名声自然就不好了。臭:自甘做丧家犬,名声也不会香到哪里去。(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17仿照下面诗句形式,补续完第二段小诗,要求能看到明天,看到希望。(6分)别问我从哪里来我把梦已

40、留给了昨日的山岚从前的日子一言难尽我能告诉你的是不是春天别问我往哪里去我把思念托付给了_【答案】(示例)明日的白帆未来的追寻千言万语我能告诉你的是只有春天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减肥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必要清除身体中过多的脂肪。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同样面临着困惑和痛苦,有些精神脂肪(指的是各种各样价值低俗的思想观念、人生追求)的堆积也在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因而,我们更有必要关注这种精神脂肪的危害。在这个意义上,一位作者说得很好:“物质的脂肪臃肿着我们的身体,精神

41、的脂肪锈蚀着我们的灵魂。”请以“精神的脂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向】要善于思索,在准确审题后确立中心。要注意从现象出发,例如社会上有哪些行为、事件、现象就是低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然后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危害。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精神的脂肪。在生活上,人们都会减肥瘦身,减去身体的赘肉,清除体内过多的脂肪。然而,人们的精神世界呢?是不是也有必要清除那些过多的脂肪呢?其次,要观察现实生活中哪些是精神的脂肪。观察现实生活,这不难发现。人们盲目追星,有人为了见到自己的偶像不惜变卖家产;运动会上,有人为了得到冠军不惜服用

42、违禁药物;生活中,有人为了得到金钱不惜出卖友谊和亲情;有人为了一己之私而将自由放弃;有人面对诱惑而放弃人格最后,要思索如何清除精神的脂肪。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精神的脂肪,人们又是怎样清除呢?先要审视自身的内心,看看是否有名利欲望等不切实际的低俗的人生追求。接着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时刻提醒自己与不良追求作斗争。古语云: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要每天我们都审视自己,就完全可以将精神的脂肪清除掉。【佳作赏读】过滤心灵涂丽群如果说物质的脂肪臃肿着我们的身体,那精神的脂肪就会锈蚀我们的灵魂。题记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减肥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必要清除身体中过多的脂肪。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同样面临着诸多困惑和痛苦。金钱是许多人向往追求的,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钱,就会得到想要的一切,就非常幸福。真的是这样吗?项链一文中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由于渴望过上奢侈的生活而导致十年青春的流逝。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专横冷酷,吝啬贪婪,不仅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断送女儿一生的幸福,而且他自己也最终被金钱毁了。对金钱的过分追求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