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1838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练习 必修3:察今2(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察今(节选)【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脟( ) 镬( ) 一鼎之调( ) 澭( ) 溺( ) 都( ) 舍( )2、文学常识填空。吕氏春秋亦称,是战国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代表作。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2)故择先王之成法 (3)故审堂下之阴 (4)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5)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6)军惊而坏都舍 (7)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4、下列加点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法其所以为法 B、向其先表之时C、此其所以败也 D、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5、下列句中的“以”按用法分类,

2、正确的一项是( )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今知古以益所见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洎牧以谗诛A、/ B、/C、/ D、/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A、察今(明察) 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B、循表夜涉(渡水) 远涉江湖(进入,到)C、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徐而察之(观察)D、人非生而知之者(知识) 孰为汝多知乎(知道)【迁移与拓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7、下列句子中,不表示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B、澭水暴益,荆人弗知。C、向共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D、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4、,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A、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B、循表而夜涉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轻伯夷之义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帮择先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B、因击沛公于坐C、尝一脟肉D、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10、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曰“此先王之法也”A、今水已变而益多 B、军惊而坏都舍C、而己亦人也 D、法虽今而至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今是吕氏春秋中的一篇重要著作,“察今”就是明察当今的

5、形势,据此制定法令制度。B、节选的这一部分,阐明的观点是:法令制度应因时而变。C、为了论证“察今”这个论题,作者以寓言设喻,运用正反两方面论证的方法,证明了论点。D、先王之法是不可用的,因此,我们要彻底否定过去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欣赏与探究】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性沈忌,内恶诸李,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帝感其言。义师兴,端在河东,吏捕送长安。帝入京师,释囚,引入卧内,擢秘书监。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端请假节招谕,乃拜大将军,为河南道招慰使。即传檄州县,东薄海,南揵淮,二十八州遣使顺附

6、。次谯州,会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无所归,计穷彷徨。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委端去,端乃杀马宴大泽中,谓众曰:“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众号泣不忍视,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行五日,饿死十四三。遇贼,众溃,从者才三十余人,遂东走,撷 豆以食。端持节卧起,叹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纵其下,令去,毋俱没。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时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印绶召端,解所服衣以赠。端曰:“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见。”即焚书及衣,因解节毛怀之,间道走宜阳。历崖峭榛莽。比到,其下仅有在者,

7、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端人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帝闵之,复拜秘书监。出为梓州刺史。散禄禀周孤穷,不为子孙计。贞观元年卒。(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忠义)【注】上:指隋炀帝。揵:连接。 豆:豆名,又名野绿豆。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谯州,会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 次:顺着。B、端持节卧起 节:符节,古代用作凭证。C、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 勒:统率。D、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 及:言及。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道塞,无所归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C、平

8、生不知死地乃在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14、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夏侯端“体恤麾下”和“不污贼官”的一组是( )A、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因解节毛怀之B、遂东走,撷鳖豆以食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C、纵其下,令去,毋俱没非持首去不可见D、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端是梁朝尚书夏侯详之孙,曾在隋朝为官。高祖未显贵时,和他是朋友。义军兴起,夏侯端被官吏捉住送往长安。高祖攻入长安后,把他释放出来,委以要职。B、在毫、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后,夏侯端部走投无路,其麾

9、下二千人粮尽,不忍抛弃夏侯端离去。夏侯端愿把头给他们换取富贵,被制止;又下令让部下离去,以保全他们的性命。C、夏侯端坚持操守。王世充派人以官职相诱,夏侯端严词拒绝,怀揣节毛,从小路逃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朝廷。D、夏侯端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把他的俸禄、口粮拿出救济孤儿和穷人,不为子孙留下财产。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 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 答案1、lunhutioyngndsh2、吕览吕不韦3、(1)适应(2)同“释”,舍弃、抛弃(3)察看(4)作标记(5)缺损(6)大房屋(7)引导,循着标记渡水4、A5、A6、D7、A8、A9、D10、D11、D12、A13、D14、C15、D16、我奉君王之命,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李公逸为夏侯端的气节所感动,坚守(杞州)。等到到达的时候,他部下中还活着的人全都身体瘦弱,毛发枯焦,人们不忍心看。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