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 第8课.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1877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 第8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 第8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 第8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 第8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 第8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 第8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3品味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文风格。【重点难点】 1领悟文本深刻的思想意义,畅谈自己所受到的思想启迪。(重点)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论证艺术。(难点)【学习内容】第1课时一、预习任务1.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冠冕堂皇 吝啬 玄虚蹩进 残羮冷炙 脑髓孱头 自诩(2)改正错别字:国萃 辩别残羹冷灸 冠免堂皇礼上往来 瞌头(3)解释下列词语:自诩:孱头:礼尚往来:冠冕堂皇:残

2、羹冷炙:2.作者相关: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3.相关知识:(1)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3、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2)“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

4、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3)关于杂文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评论,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归入杂文。二、设问导学文本探究(浏览17段)1、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2、课文1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送去

5、主义”进行批判的?3、在批判“送去主义”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试结合背景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4、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5、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6、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拿来主义巩固练习1下列词语的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A.残羹冷灸(gng) 仪节(y)冠冕(gun) 譬如(p) B.鸦片(y) 脑髓(s

6、u) 孱头(cn) 国粹(cu)C.自栩(x) 玄虚(xan) 大度(d) 宅子(zhi) D.吝啬(s) 蹩进(pi) 捧着(png) 鱼翅(ch) 2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示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是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_炮枪和烟灯,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_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A.因

7、为虽然但是所以B.只有虽然倘使但C.虽然但是只要但D.只有因为所以因此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总之,我们要拿来。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建设“活力四川、魅力四川”,使四川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了。B防止煤矿不出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安全工作。C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是,他完全可以说尽力而为无怨无悔。D这场比赛是宜宾队和内江队争夺冠亚军,肯定十分精彩。5、阅读理解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

8、,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1)对“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形象的议论,不属于比喻的范畴。 B用比喻来描述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不构成比喻论证。C用比喻来说明沦为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 D既有形象的议论,又有比喻的成分,属比喻论证(2)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3)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