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1920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一、知识链接作家及作品1、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喜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带异域情调的新鲜事物或奇特风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2、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长短句。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既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又对当权者的苟安误国表示强烈的愤慨。与苏轼并称“苏辛”。二、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出处。2、把握诗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积累名句。3、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三、新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狐裘( ) 冷难着( ) 锦衾( ) 风掣( ) 忽见( )2、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胡天八月(

2、 ) 狐裘不暖( )锦衾薄( ) 不得控( )瀚海阑干( ) 风掣( )明月别枝( ) 听取蛙声( )溪桥忽见( )四、探究演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了边塞气候怎样的特征?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为什么说是咏雪的名句?3、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边塞奇寒的天气的?有什么作用?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5、结尾两句有什么妙处?与哪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6、分层,并归纳层意。西江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2、下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五、拓展提升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知识整理与反思七、成果检测1、填空西江月一词中描写月夜宁静的名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古九首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失意郁闷心情。B辛弃疾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西江月就体现了凄凉哀婉的风格。C渡荆门送别全诗以“渡远”为始,以“送行舟“为结,首尾呼应,充满远别壮游、胸怀开阔的激情。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题为送别诗,却以描绘壮阔的画面为主,在诗人心目中,边地虽寒,但不觉其苦,主客离别虽依依难舍,但不觉其缠绵。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