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1939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精品学案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哺(b)睿(ru)桀(ji) 纣(zhu)欤(y)2读准多音字(1)相天子xin其他读音:xin组词:相信(2)守以畏者wi其他读音:wi组词:畏惧3找出通假字守以畏者畏通威意思:威严。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3)相:辅佐。(4)德行:道德品行。(5)宽裕:宽大,宽容。(6)守:保持。(7)恭:肃敬,谦逊有礼。(8)荣:荣华显贵。(9)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10)尊盛:位高势盛。(11)睿智:聪慧,明智。(12)哲:明智,聪明。(13)由:奉行,遵从。

2、2一词多义辨析(1)以(2)子(3)于3词类活用解释(1)一饭三吐哺活用词语:饭解释:名词用作动词,吃饭。(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活用词语:亡解释:使动用法,使灭亡。4古今异义区分(1)聪明睿智古义:明察事理。今义:听觉、视觉敏捷,指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2)德行宽裕古义:宽大,宽容。今义:宽绰富裕。三、知识储备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

3、佐成王摄政。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如何理解?点拨:这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下文的总起,以下内容均围绕此话题陈述,且

4、与末尾“可不慎欤”相呼应。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如何理解?点拨:该句是在前面进行了正面论述之后又从反面阐说,这样使文章内容更加严谨,且前面是详写,这里就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3核心图解谦德得心者得天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相天子()守以畏者()吐哺() 聪明睿智()可不慎欤() 桀纣()2解释加点的词。(1)无以鲁国骄士()(2)犹恐失天下之士()(3)一饭三吐哺()3选出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吾于天下/亦不轻矣B犹恐失/天下之士C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D成王/封伯禽于鲁4翻译句子。(1)吾于天下亦不轻矣。(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5文中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5、”有何意思?6周公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请你以史实为例,或联系现实生活,用事实论据证明尊重人才的重要性。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7解

6、释加点词义。俭:_。贵:_。畏:_。哲:_。8翻译句子。(1)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2)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9文中提到的桀、纣是谁?10文章最后一句采用反问句形式有何效果?11根据周公诫子的内容,想象其子伯禽到鲁国后会如何做?【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

7、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注:刻急:苛刻严峻。上帝:老天。犹子:兄弟之子。家人:仆人。飧(sn):熟食品。无可如何:无可奈何。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岂有不爱之理B驱其残忍之性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8、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15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表达交流】16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 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选择的名言:_传统美德:_现实意义:_【体验中考】17(2011山东日照)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问题。2010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

9、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山东省教育厅表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是全省统一规划建设的课程科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要广泛征求意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1)请为本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对山东省教育厅提出的要求,你是否赞成?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0字左右)参考答案:1. 答案:xingwibruyzhu2. 参考答案:(1)怠慢,轻视(2)担心(3)口中含嚼的食物3. 解析:B项正确划分应为:犹恐/失天下

10、之士。答案:B4. 参考答案:(1)我在天下的地位不能算轻贱。(2)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5. 参考答案:沐浴一次,要多次停下来,握着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形容求贤殷切。6. 答案示例:项羽与刘邦同争天下,项羽虽为人耿直,待兵如子,但是却吝于对部下赏官授爵,且自夸功劳,刚愎自用,不善留人用人;而刘邦却恰恰相反,善用谋略笼络人心。项羽败给刘邦绝非偶然。7. 答案: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地位显要威严明智、聪明8. 参考答案:(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2)贵为君王的,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9. 解析:该题涉及了历史知

11、识,所以要融会贯通,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参考答案:桀是夏朝末代的君主,纣是商朝末代的君主。这二人皆是暴君,由于没有好的品德而听信谗言,最终亡国。10. 解析:从反问句的作用来考虑。参考答案:能加强语气,表达作者不容置疑的口气。11. 解析: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如:伯禽听从父亲的教导,到鲁国后,礼贤下士,广纳人才,时时以六种谦德反省自己,不久,鲁国更加强盛。12. 参考答案:(1)让、使(2)适合(3)吃13. 解析:A、B、C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D项中的“之”用作动词,去、往、到的意思。答案:D14. 参考答案: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

12、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15. 解析:在理解文章、通译文章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意思符合即可。参考答案: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16. 解析: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名言,结合名言的含义来分析。答案示例: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美德:热情好客;现实意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美德:谦虚好学;现实意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名言: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美德:重礼尚和;现实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17. 解析:提取关键词语作答,注意字数要求。参考答案:山东省要求中小学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诵读内容。(2) 解析: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赞成。对传统文化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赞成。让学生从小接触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