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送魏万之京》导学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19862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送魏万之京》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送魏万之京》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送魏万之京》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送魏万之京》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送魏万之京》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送魏万之京一、诗人名片李颀(?约753),赵郡(今河南赵县)人,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考中进士,任新乡县尉,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李颀的诗歌成就主要在边塞诗、描写音乐的诗和赠别诗方面。能写各种体裁的诗,尤以七言歌行和律诗见长。二、诗词故事魏万李白的铁杆粉丝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754),因慕李白名,一睹李白风采,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扬州)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临别时专门为他写了一首长诗。三、文题背景魏万,是李颀的晚辈朋友。这首诗是李颀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

2、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朝闻/游子/唱/离,昨夜/微霜/初渡/。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提示这首送别诗,首联以“微霜”意象透露离别的伤感,后两联推想别后情景,“愁”字情语及寒天萧瑟之景,很伤感。尾联以长者口吻谆谆告诫,语重心长。二、悟读,诗情画境秋夜微霜,挚友别离。面对云山之景,也只有惆怅,前路茫茫,黯然神伤。凉秋的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人生也是这样啊!何不把握这宝贵的时光,成就一番事业?毕竟年华易老,时不我待。三、品读,鉴赏评析1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怎样的

3、气氛?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答案这首诗的前两联渲染了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和送别时的伤感氛围。“微霜”、“鸿雁”点出时令正是深秋时节,大雁哀叫着南飞;“游子”、“离歌”点出正是送别之时,友人即将远行。秋夜微霜,挚友离别,正因如此,“鸿雁”的叫声才“不堪听”。2试鉴赏这首诗的尾联的意蕴。答案“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以长者的语气,给魏万以亲切的嘱咐。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也不能放任自己沉迷其中;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3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答案诗人是把叙

4、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如首联,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自“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尾联则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过来人对后来者的警诫。语句凝练、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

5、云山从此始。注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渌水、楚妃:琴曲名。清淮:地名,地近淮水。(1)诗人借听琴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答案琴歌的动听感人,作者听琴之后,勾起了因怀乡而产生的辞官归隐的思想感情。(注意末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千余里”说明路远,因而怀乡,“云山”含隐居之意。)(2)李颀有多首描写音乐的诗,可与白居易、李贺等人的作品相媲美。本诗写琴歌未作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烘托。请结合全诗举两例作具体分析。答案例一:如未奏琴前,以室外月明星稀、乌鹊纷飞、寒霜侵木、冷风吹衣的秋夜之凄清来烘托室内华烛齐放的欢快气氛。例二:奏琴时,写万物皆静,四座无言,直弹到夜淡星欲稀,从侧面烘托出琴歌的悦耳动人。例三:奏琴结束后,诗人竟闻琴怀乡,期望归隐,使对琴歌美妙的烘托达到极致。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