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神游物外》同步检测及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011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神游物外》同步检测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神游物外》同步检测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神游物外》同步检测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神游物外》同步检测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神游物外》同步检测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神游物外》同步检测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检测 语文版必修5(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坳堂(o) 学鸠(ji) 决起(xu) 抟扶摇(tun)B泠然(lng) 鲲鹏(kn) 蓬蒿(ho) 宿舂粮(chng)C恶乎(w) 北冥(mng) 尘埃(i) 数数然(shu)D蟪蛄(hu) 蜩鸠(tio) 夭阏(y) 抢榆枋(fng)解析“阏”应读“”。答案D2下列句中加点的“名”字,与“圣人无名”中的“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解析A项名字,B项说出,D项命名,C项与“圣人无名”的“名”都是“名誉、名声”的意思。答案C3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4分)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水浅而舟大也而后乃今将图南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夫列子御风而行而御六气之辩我腾跃而上A/B/C/D/解析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答案B4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D至人无己,

3、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解析A项,“知”通“智”。B项,“反”通“返”。C项,“辩”通“变”。答案D5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4分)A齐谐者,志怪者也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D此小大之辩也解析B项是状语后置句。答案B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生气,愤怒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D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

5、往,到去解析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答案A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4分)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野马也,尘埃也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解析B项,海运,海动;C项,野马,游动的雾气;D项,果然,很饱的样子。答案A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句:生物之以息相吹也A其翼若垂天之云 B之二虫又何知C风之积也不厚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助词,的;B项,指示代词,这;D项,动词,到。答案C9翻译下面的句子。(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4分)译文:_

6、(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分)译文:_(3)之二虫又何知!(4分)译文:_答案(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3)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相而吓我邪?”10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于是惠子恐于是鸱得腐鼠B

7、发于南海 飞于北海C惠子相梁 欲代子相D子知之乎 仰而视之解析D项,都是代词,代“鹓雏”。A.两个“于是”,分别是“就”、“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B.两个“于”分别是“从”、“到”的意思。C.两个“相”分别是“辅佐”“做相国”的意思。答案D11与“或谓惠子曰”中的“或”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云霞明灭或可睹B或坐或卧,或仰或俯C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D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解析都是代词“有人”的意思。A.副词,或许。C.副词,有时。D.语气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答案B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分)A惠子相梁相:担任相国。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相而吓我邪 吓

8、:怒叱C非梧桐不止 止:停止。D非练实不食 练:竹子。解析止,栖息。答案C13对本文中庄子的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4分)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B井蛙不可与之语海C山不在高,水不在深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答案A【参考译文】惠子在梁国做相国,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相国。”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子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雏,发出一声怒叱: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相国来怒叱我吗?”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