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0681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备课精选)高中语文 第2课 敬业与乐业 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乐业(l) 百行业为先(xn)羡慕(m) 言行相顾B征引(zhn) 禅师(chn)佝偻(u lu) 断章取义C骈进(pin) 亵渎(xi d)佛门(f) 不二法门D承蜩(tio) 旁鹜(w)层累(li) 强聒不舍(u)2下列引文的出处有误的一项是()A“安其居,乐其业。”老子B“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D“素其位而行,

2、不愿乎其外。”论语3下列句子画线处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_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_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_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_满肚子里不愿意做。A但并且即使却B故 因而 即使 才C但 所以 无论 却D故 所以 无论 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学者,梁启超先生的学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

3、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C听讲的人大半是想一瞻风采,可是听他讲得痛快淋漓,无不为之动容。D他长篇大段的凭记忆引诵诗词,有时候记不起来,楞在台上良久良久,然后用手指敲头三两击,猛然记起,便笑容可掬地朗诵下去。5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梁启超是性格落拓不羁的人,_,_;然而_,_。他没有门户之见而只以感情为表现归宿而词学思想却似乎倾向于传统的本色行当一派其词作也基本上偏于豪放一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容纳和欣赏各种词的异质之美A BC D二、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

4、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5、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的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

6、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6本段的中心话题是_,中心论点是_。(4分)7请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3分)答:_8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_,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本段还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3分)9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2分)答:_三、类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负的事,达观的人看来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

7、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法逃躲啊!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

8、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灾、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用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

9、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躲避?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就永远不能解除了。10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

10、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4分)答:_11请用原文填空。(4分)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1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一致的一句。(6分)答:_13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分别用10个字以内回答)(4分)(1)“卸却”责任指_。(2)“解除”责任指_。14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试找出一处,并体会它的好处。(7分)答:_四、语言运用(8分)15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1850年7月,马克思参观了第一台电力机车模

11、型后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21世纪的今天,人类正在跨入网络化时代,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成为连接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上面的文段谈的是一项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请仿照画横线的语句写一句话,阐明这项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答:_16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有几处写几处)(4分)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

12、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答:_【答案解析】1CA项“行”读“hn”。B项“征”读“zhn”,“佝”读“u”。D项鹜骛。2D出自礼记中庸。3C是转折关系,是因果关系中的“果”,是条件关系,是转折关系。4A“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存放很多,不能用来指学问。5D6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7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8引出话题道理论证、对比论证9多用口语,注重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10人人必须尽责任。11知足安分达观应尽的责

13、任没有尽1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13(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14对比论证如:“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运用对比,将正面与反面相互对照,充分论证了尽责任才得快乐,人人都应尽责任的观点。15示例:电力大王在前一个半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网络的纽带将取而代之。16(1)“抛砖引玉”改为“金玉良言”(2)“略尽绵薄”改为“不遗余力(竭尽全力)”(3)“殷切期望”改为“衷心希望”解析“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用在这里不当;“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以评价老师不得体;“殷切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