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087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滕王阁序》每课一练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4.13 滕王阁序 共1课时 每课一练(语文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翼轸(zhn)骖(cn)睇眄(min) 捧袂(mi)B瓯越(u) 潦水(lio)簪笏(zn) 桑梓(z)C台隍(hung) 舸舰(g)帝阍(hn) 叨陪(do)D懿范(y) 彭蠡(l)虢州(gu) 遄飞(chng)解析B项“潦”读lo;C项“叨”读to;D项“遄”读chun。答案A2下列几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渔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

2、采星弛解析A项明鸣;B项清青;D项弛驰。答案C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带:丝带。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C披绣闼,俯雕甍 披:分开,打开。D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弥:满。解析带:以为带。答案A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龙光射牛斗之墟墟:所在之地。B孟学士之词宗 词宗:文词的宗主。C路出名区 出:出现。D披绣闼 披:打开。解析出:过。答案C5默写填空。(6分)_,烟光凝而暮山紫。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

3、,_。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答案潦水尽而寒潭清落霞与孤鹜齐飞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8分)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67题。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

4、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4分)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而寒潭清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得天人之旧馆尽是他乡之客列冈峦之体势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解析“之”皆为助词,可译为“的”。

5、A项,属于/类/之类。B项,枯竭/全部/全都。D项,极尽/窘迫/穷尽。答案C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4分)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B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B项,使动用法。C项,使动用法。答案D二、课外拓展(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

6、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7、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注】 滃(wng)然:水盛大的样子。涵煦:滋润化育。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顾:向四周看。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依照。C今滁介江淮之间 介:处在中间。D掇幽芳而荫乔木 掇:采摘。解析按:查看。答案B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4分)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向

8、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而孰知上之功德C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D而故老皆无在者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解析C项均为表并列的连词,不译。A项前一个“诸”,兼词,之于;后一个“诸”,众,许多。B项前一个“之”,音节助词,凑足音节;后一个“之”,结构助词,的。D项前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连词,表修饰。答案C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4分)A以乐生送死B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C因为本其山川D幸生无事之时也解析B项“休养生息”,指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A项“送死”,古义是送终,今义是找死。

9、C项“因为”,古义是“因此,替”;今义是表原因的连词。D项“无事”,古义是没有战事,今义是没有事情。答案B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章第一段叙述作者治理滁州,开地建亭的事,有开门见山、紧扣文题的技巧,也为末段的点明中心埋下伏笔。B文章的第二段着力叙写五代战事频繁,唐朝豪杰并起,这正是为了烘托当时“丰乐太平”的政治局面。C文章有“丰乐”二字贯穿其中,但意义则有转换,第一段的“丰乐”意为丰山美景可乐。第三段的“丰乐”则为丰年可乐。这种暗换概念的写作技巧,堪称绝妙。D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均写于作者贬谪滁州时。文章开篇虽有贬谪荒凉之地的酸楚,而随后则是为朝廷歌功颂德,并抒发

10、与民同乐的思想。解析文章没有流露“贬谪荒凉之地的酸楚”。答案D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1)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4分)译文:_(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5分)译文:_(3)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5分)译文:_答案(1)它的上面有丰山高高地独自耸立。(2)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看山,低首听泉。(3)更为庆幸的是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参考译文】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的地方找到了泉源。它的上面有丰山

11、高高地独自耸立,下有溪水幽静地深藏山谷,其中一道清洌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疏通泉流,凿开岩石,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瞭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

12、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乔木下乘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庆历丙戌年六月某日,官拜右正言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