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094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必修4.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李清照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李清照(10841155),号 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有漱玉词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为节令抒怀之作。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他们这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出仕做官。这个时期,李清照写出了很多红颜易衰之叹,离愁别恨寂寞孤苦之怨的诗词,醉花阴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时逢重阳,

2、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宋王朝被迫南迁。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非常广阔的范围内影响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李清照的家庭也因此毁于一旦,不仅家中财物全部被焚,连随身携带的古铜器、书籍在南逃途中也遗失或被盗,在她46岁的时候,丈夫又不幸病亡,从此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这首词抒发了她和当时多数人所共同感到的国破家亡之恨、离

3、乡背井之哀,以及她个人所独自感到的既死丈夫、又无儿女、晚年块然独处、辛苦艰难的悲痛。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醉花阴等相比,风格迥然不同。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多方面叙写她处境的穷困凄惨,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句句泪,字字血,全词充满了亡国之痛、败家之哀、丧夫之悲、孤独之苦,使人不忍卒读。学习这两首词,第一、要了解作者身世。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只的灾难与不幸。她的生活变迁和情感起伏,都是和她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醉花阴写于作者早期,声声慢写于作者晚年,两首词的格调迥然不同,反映着李清照不同

4、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因此,了解作者身世是解读这两首词的钥匙。第二、运用对比鉴赏。这两首词可对比的地方很多,例如两首词都写愁,都描写了饮酒、黄昏、黄花等意象,“愁永昼”“怎生得黑”写的是对时间的同样感受,但是所表达的心境却是迥然不同,赏读时细加体会,深入领会作者旨意。课文解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阴沉沉的天气撩起重重的烦愁,龙脑香料在兽形的香炉中慢慢燃烧,绣房悄悄,淡烟袅袅,从早到晚,漫长的白昼叫人难熬。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金兽:兽形的铜香炉。)首二句写时间漫长无聊,一个“愁”字带出词的主旨。“薄雾浓云”为“愁”烘托了背景。“永昼”是“

5、愁”的心理反映,“乐而忘时,愁而步艰”,愁肠百结,一分一秒都难以捱过。词人孤单寂寞,百无聊赖,只好以焚烧香料消磨时光。“淡烟炉中起,袅袅浮清室”,词人独坐闺房,对着“金兽”出神,炉上轻烟缭绕,如心头情思,乱成一团,悠悠无尽。词就在这种阴郁迷离的氛围中铺展开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美好节日又逢重阳,虽有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但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半夜里只觉得全身冰凉。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用木架撑起轻纱做成的帐子,夏季用以避蚊蝇。)这三句是倒叙,回忆昨晚闺房独寝忧愁孤苦。词先点出“重阳”,说明“愁”的缘由。重阳当是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的佳节。

6、“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此良辰佳节,丈夫又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叫她怎不愁绪满怀?接着描写昨晚通宵孑然孤苦。睡在碧纱厨里,枕着洁白的瓷枕头,孑然一身,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半夜了,突然感到全身冰凉:不是身凉,而是心凉。开首写白天烦愁,这两句倒回去写昨宵凄凉,词人的感情由“愁”而至“凉”,把离别之苦推进一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我在东篱把盏饮酒赏菊,直到夕阳西沉,黄昏过后,淡淡的黄菊幽香飘满双袖。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这里从字面看是叙写饮酒赏菊事,实际是借古人古事抒写她内心浓得无法解脱的愁苦。古人有重阳

7、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羡慕古人超凡脱俗,怡然无忧的生活。因此,她效法古人也在“东篱把酒”,直饮至黄昏过后,企图一醉方休,借酒消愁,化解心中的万千愁苦!但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东篱把酒”的结果“有暗香盈袖”。“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东篱把酒”不仅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反平添了几许相思、几许烦恼,几许离愁。因此,词很自然地逼出了下面几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再别说不要消损神魂之类的话了,当西风卷起珠帘

8、,我憔悴枯萎得比黄花更加消瘦。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黄花:指菊花。)这是全篇情感的高潮,词人由“愁”而“凉”而至“销魂”,失魂落魄、魂不附体、六神无主,其苦至痛至深至极。江郎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种种愁苦皆源自离别之痛。而词中最值得玩味的在“莫道”二字,是谁曾向词人“道”过“不销魂”?显然,只有词人夫君赵明诚。这里暗示读者,清照曾不知多少次向明诚诉说别离之苦,明诚也不知多少次宽慰清照不要烦恼,不要伤神。可是“年少轻别离”的丈夫呀,哪知道独守闺房的苦恼。请你不要再说什么“不要销魂”之类的话了,当西风卷起珠帘,清秋季节来到,重阳佳节再临,看着别家亲人团聚,共享天伦,我怎不把远隔

9、云山、梦绕魂牵的夫君你思念,以至一天天憔悴消瘦,没精打彩,比凋谢的菊花还要没有精神!这末尾三句字字珠玑,乃神来之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本词词题“重阳”,词人择取这个“倍思亲”的特定日子,抒写独守闺房时的离愁别恨与思夫之情。词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夫妻离别、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薄雾浓云”,天气阴沉;待在室内,孤独无聊,焚香解闷;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熬;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词的下片承上片“佳节又逢重阳”而来,写饮酒赏菊的生活片段,抒写“销魂”之怀。下片不见一个“愁”字,但处处是“愁”。“东篱把酒”为了排遣愁,“暗香盈袖”触动愁,“莫道”引出“销魂”,把愁推向高潮,

10、最后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对于这首词,名家品评甚多:(1)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唐圭璋唐宋词简释)(2)词之用字,务在精择:腐者、哑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词中所未经见者,皆不可用,而叶韵字尤宜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清隽响亮,如“人比黄花瘦”之“瘦”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则存乎其人之意与笔(清沈祥龙论词随笔)。(3)李清照的词常于故中出新,达到“事如己出,天然浑成”,或“以不露痕迹为

11、高,昔人所谓使事如不使也”。如写孤寂怀人的醉花阴“佳节又重阳”这句,实暗寓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意。“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上句用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下句用古诗十九首其十五“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而且把两典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出思念远人的深情。一结“莫道不消魂”由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化出,又因增加了一个感人的意象“人比黄花瘦”故使“消魂”丰实,再冠以“莫道”,意蕴更深厚了。(艾治平婉约词的流与变)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左顾右盼,东寻西觅,但是什么都寻不见、觅不到,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家徒四壁,别无长物,

12、境况多么凄惨,禁不住凄冷、凄清、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痛彻肺腑,伤透骨髓。寻寻觅觅:形容失魂落魄,心神无主,像是失掉了什么东西似的。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起头三句,用七组叠字构成,是词人在艺术上大胆新奇的创造,为历来的批评家所激赏。自然,不牵强,“无斧凿痕”。但是,这起句之妙,绝不止于技巧的高超。它的妙处主要还在于有层次、有深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极其艰苦的处境和难以言传的悲愤之情。“寻寻觅觅”四字,如石破天惊,劈空而来。词人想寻觅什么?初看难以理解,细加玩索,就会发现,词人也许早已是饿得饥肠辘辘,冻得浑身哆嗦,饥寒交迫,使她眼冒金星,神情恍惚,于是下意识地在屋子里“寻寻觅觅”,希

13、望找到一点可以用来果腹充饥的食物,或者是希望找到一点什么财物,或者是希望找到点什么可以变卖钱财的古物。但是,冷冷清清,家徒四壁,别无长物,结果一无所获,什么也没有得到。“冷冷清清”这四字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心情而感染到环境。“凄凄惨惨戚戚”描写了词人由这悲惨境遇中产生的极度痛苦的心情。“凄凄”一叠,是外之环境与内之心灵相连接的关键,承上启下。在语言习惯上,凄可与冷、清相结合,也可与惨、戚相结合,从而构成凄冷、凄清、凄惨、凄戚诸种心境,所以用“凄凄”作为媒介,从“冷冷清清”的环境描写过渡到“惨惨戚戚”的心态描写。由此可见,这三句十四字,实分三层,“寻寻觅觅”写行

14、动,“冷冷清清”写环境,交代寻觅不到的原因,“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寻觅之后的心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文情并茂。于开篇之时,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特别是由热忽而转为寒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将息了。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乍,zh。将息:调养、保养。)“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一般的评论家只从天候探索,谓此词作于秋天,所以说“乍寒还暖”,但确切地讲,只有早春天气才适宜用“乍暖还寒”;也有说这是描写深秋时节白天夜晚温差很大的特点,但是,秋天不是特冷,为什么说在一年四季之中“最难将息”?其实,李清照在这里用的是双

15、关意义,她明写天候骤然转冷,缺衣少被,日子难过,继续描写自己生活上艰苦难熬的处境;同时暗写自家身世,“乍暖还寒”喻词人本是钟鸣鼎食的官宦富贵之家,突遭变故,竟至一贫如洗。俗语说,由贫入富易,由富入贫难,李清照过惯了锦衣玉食、狐裘锦衾的贵妇人生活,突然跌落缺衣少食的寒门,这穷困寒酸的日子自然难以煎熬,所以说“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仅仅这三两杯薄酒,怎么能抵御得了晚上的寒风袭击。)这几句含意很深,包含着好几层意思。一般的文人墨客多愁善感,常常借酒浇愁,但是词人饮酒不只是为了浇愁,而主要是为了“敌他晚来风急”,要借用酒力来抵御傍晚的寒风。词人“寻寻觅觅”找不出衣服被子御寒而只

16、能靠这几杯薄酒,酒那么少,又那么淡,如果多几杯浓酒,也许就不怕“晚来风急”,但是除了这“三杯两盏”,家中“冷冷清清”,别无长物。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对于词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愁”,由于极端贫困而构成的生存问题成了她严重的现实威胁。这个诗句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词人在贫困饥饿中挣扎的悲惨情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在伤心,忽然一群大雁从空中掠过,抬头望去,却是从前的旧相识。)这几句写词人怀旧。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怀乡”不能说错,但不如说“怀旧”更为确切。李清照多次写雁,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念奴娇“征鸿过尽,万

17、千心事难寄”。雁来自北国故园,然而故国已经沦陷,家园已经败毁,昔日的楼台亭阁化为灰烬,往时的赏心乐事化成泡影,雁是词人家庭兴衰、幸福忧戚的见证。雁也是词人的信使,是她和丈夫赵明诚纯真深厚的爱情的见证。雁曾屡屡为词人传递锦书,带来过丈夫温馨的问候,带去过她对丈夫的思念和祝福;现在,征雁又来了,但今天自己孤影独立,形影相吊,相亲相爱、相依为伴的人,却已命赴黄泉,这“万千心事”投寄何处?故国沦亡、家园败毁、丈夫病丧、晚境孤苦,种种的悲伤凄楚,统统浓缩在“伤心”二字之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地上到处堆积着黄花,可惜憔悴枯萎,如今还会有什么人来采摘呢?黄花:菊花。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18、。损,这里相当于“煞”,极甚、很。有谁堪摘:有两解,一是“谁”指人,意即有谁还会来摘花;二是“谁”即“何”,指花,意即还有什么花可采。本书采用第一种理解。)过片直承上来,仰望则见辽天过雁,俯视则见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又已经憔悴枯萎,再也没有什么人会摘来戴在头上的了。这里写菊花昔盛今衰,正是比况词人自己,用以感叹身世的沧桑巨变。词人年青时花容月貌,沉鱼落雁,而现在人老珠黄,明日黄花。“如今有谁堪摘”,如今还有谁愿意和你来往?亲人亡故,朋友星散,伶仃一人,哪里还有半点人情乐事光顾呢?这一感叹中,包含着多少孤独,多少苦闷,多少悲凉!“如今有谁堪摘?”也可

19、解读为:如今还有谁愿意娶你?这个诗句还暗示了李清照在生活窘迫,无以度日之时,可能也曾生过再嫁的念头,但是年长色衰,谁愿意和你陪伴余生?因此,自然地带出“独自守着”一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啊!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单一人,怎么样才能挨到天黑!怎生:怎么、怎能。)词人丈夫丧亡,无儿无女,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她百无聊赖,神气痴呆地守在窗前,望着迟迟不肯落下的夜幕,内心无限痛苦,禁不住悲叹:“怎生得黑!”请特别注意,上片“晚来风急”一句,说明这时已近傍晚,词人苦苦等待,尚且不得天黑,分分秒秒如此地难以捱过,一月如何?一生如何?如此景况,怎么能拖延到死!一个“黑”字暗示词人苦难无边,好似陷入了漆黑的

20、深渊。词人通过描写对时间的这种独特感受,让读者想象她极端孤苦的悲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到黄昏时分,又下起了绵绵细雨,雨一点点,一滴滴打落在梧桐树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此三句通过描写雨打树叶的独特感受,让读者想象她处境的孤寂和内心的惨痛。细雨“点点滴滴”,是只有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才能听到的一种微弱而又凄凉的声音,我们从中可以想见李清照的居处是多么冷落凄清;而对于一个极度伤心的人来说,这点点滴滴的雨声仿佛不是滴落在树叶上,而且滴落心头,把词人的心滴得冰凉,把词人的心敲打得粉碎;而这点点滴滴的雨声联绵不断,就像这黄昏的天色没完没了,什么时候才能滴到天黑!梧桐细雨,语出温庭筠更漏

21、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词写的是“三更雨”,李词写的是“黄昏”雨;温词用以写离愁之苦,而李词用来描写身世的孤苦;温词的雨在愁苦中滴到了天明,李词的雨则是在孤苦中滴到天黑;温词在愁苦中冀望亲人归回,李词则是在绝望中哀泣,所以更凄惨,更悲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种况味,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概括得了呢!次第:光景、状况。了得:包含得了。)最后一句归结全词,蹊径独辟,含意深刻。“次第”二字囊括上文,“怎一个愁字了得”抒写自己在此种困苦境况之下的心情。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繁复杂,

22、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最妙处又在不说明于“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有“欲说还休”之势。而这样急收,正可以激起读者回味深思:用一个“愁”字概括不了词人的处境和心情,那么应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呢?这让我们又回到了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凄清、凄凉、凄惨的处境和万分戚苦的心境啊,它凝聚的是亡国之痛、败家之哀、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轻描淡写的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呢!还是梁启超说得好:“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这首词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醉花阴等相

23、比,风格显然不同。在这首词里,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其中隐含着亡国败家丧夫和生活困苦、孤苦伶仃的巨大悲痛。词的上片着重描写了词人在国家沦亡、家道衰败后的悲惨处境,“乍暖还寒”“雁过也”等句叙写词人家世的巨大变迁,这种变迁使她从官宦贵族之家一下跌入了贫苦饥饿的深渊,词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真实地描写了她当时极度艰难的处境和极度痛苦的心境。词的下片着重描写词人孤苦伶仃、无依无助的凄凉和痛楚。丈夫丧亡,朋友星散,无儿无女,加之年长色衰,无以为伴,终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词人孤身一人,在贫困和饥饿中挣扎,一分一秒都难以捱过,“独自守着

24、窗儿,怎生得黑”,真实地描写了这种处境和心态。这首词在我国词坛上影响极大,评价极高,下面列举两例:1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易安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2唐圭章唐宋词简释卷六:此首纯用赋体,写竟日愁情,满纸呜咽。起下十四字叠字,总言心情之悲伤。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

25、愈难为怀。以下分三层申言可伤之情景。“乍暖”两句,言气候寒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句,言晓风(有的版本是“晓来风急”)逼人之可伤。“雁过”两句,言雁声入耳之可伤。换头三句,仍是三层可伤之事。“满地”两句,言懒摘黄花之可伤。“守着”两句,言日长难黑之可伤。“梧桐”两句,言雨滴梧桐之可伤。末句,总束以上六层可伤之事。特色鉴赏醉花阴(1)“人比黄花瘦”比喻巧妙。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

26、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2)烘云托月,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再如“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3)设问手法的运用。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这话

27、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内含无穷旨趣。声声慢(1)叠字的运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起头,字字含情,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铿锵悦耳,扣人心弦,把那冷落凄清中,哀愁缠绵、恍恍惚惚、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妇人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2)讲求韵律美。声声慢一般用平韵,李清照选押仄韵。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又用了不少齿音、舌音字。因此创造了特殊的艺术效果。(3)触景生情,层层深入。女词人在道出悲戚之情后,眼前的一切景象都会使她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

28、念头。“乍暖还寒时候”使她“最难将息”;“古杯两盏淡酒”敌不住“晚来风急”;“雁过也”勾起伤心往事的忆念;黄花“满地堆积”,好比自己容颜衰老,憔悴枯萎;独自“守着窗儿”,一分一秒难以捱到天黑;黄昏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国亡家败孤苦无依的悲伤,通过这些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传递出来。问题探究愁,是古人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有乡愁、离愁、情愁,有闺怨之愁,有羁旅之愁,有伤春之愁,有悲秋之愁,有伤时之愁,有忧世之愁,有文人落魄失意之愁,有君王败家丧国之愁,有英雄末路之愁,有秋士不遇之愁,有哀叹人生短暂之愁,有感叹时光易逝之愁。总之,愁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在中国古代诗

29、词中,抒发愁情似乎是永恒的主题。一个简简单单的愁,一到古人笔下,就变得仪态万方,熠熠生辉,涌现了无数写愁的名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诗人极尽夸张之能事,这哪里还是常人之愁,分明是愁之瀑布,从诗人头颅的危崖上飞泻而下,还携带着心灵的喧响。“问君能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诗人从昔日赫赫帝王到沦为阶下囚,从昔日叱人千里到处处仰人鼻息,从昔日通宵歌舞到整夜孤苦寂寞,他的愁自然会如大江春水,汩汩不绝,奔腾不息。“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愁绪像终南山那样高,那样重,无论压在谁的心上,都不可移动一分一毫。“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

30、数。”(朱敦儒一落索)漫山遍野的飞花衬托出“无数”之愁,无尽的愁思立刻化为可见可感的形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诗人巧扣眼前的季节景物,把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比作心中的闲愁,真是无限愁情充斥天地之间。李清照是写愁的高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诗人把愁比喻为飘零之花、漫流之水。此愁端的难以遣散,端的无法捕捉,端的让人“衣带渐宽”。这是一个新婚宴尔之娇妻,对丈夫羁旅久别的相思之诉。“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诗人将抽象之愁化作沉重得连船都无

31、法承载的实物。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倘若不是亡国破家,丧夫寡居,而又背井离乡,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焉能有这等压在心头的忧愁?醉花阴和声声慢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请你说说诗人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她心中难以言传的愁?探究思路:醉花阴写的是闺怨相思之愁,声声慢写的是身世家国之愁。这两首词,词人调动了多种手法来写愁,主要的有:(1)用对时间的独特感受来写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人在欢乐时,会感觉时间流得很快,而愁苦之时则会感到时间过得很慢。词人巧妙地描写人的这种心理感受表现了内心的愁苦。(2)用比喻写愁。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

3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把人喻为黄花。西风下的黄花憔悴枯萎,而人被愁苦折磨得比黄花还要枯瘦,可见愁苦有多深!(3)用以景衬情的方法写愁。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时值重阳佳节,日子如此美好;睡在“玉枕纱厨”的床上,生活如此舒适,但是词人一点也感受不了欢乐,反而“半夜凉初透”。这是乐景写哀的手法。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将其愁苦之情融于雨打梧桐之景中,这滴滴嗒嗒的雨声仿佛不是落在梧桐树叶之上,而是落在词人的心头。(4)借物写愁:汉书苏武传中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之说,自此以后,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雁便成了传

33、递信息的使者,成了离愁思苦的象征。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把无限伤心赋予了北来的鸿雁。训练提高1背诵默写:(1)醉花阴描写借酒浇愁的诗句是,。以花喻人的诗句是,。(2)声声慢中的叠字句开头是,。中间是,。(3)醉花阴点出词眼的诗句是。声声慢点出词眼的诗句是,。2请找出醉花阴声声慢描写节令特征的词句。答:3声声慢词开头十四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全词最为精彩的部分。请你仔细品味,说说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1)其平仄情况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寻寻觅觅”,声音从低升高,“冷冷清清”,声音由高而下,“凄凄惨参戚戚。”声音又是一个从低

34、到高,然后由高而下的转换,尤其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音节也越拉越长,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觉。作者连续使用十四个字的叠音词,通过复沓重叠,使声音发生起伏跌宕和声韵平仄变换,细腻地描写了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2)“寻寻觅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徘徊的身影在眼前晃动她在追寻什么呢?“冷冷清清”,展现的是一幅冷清凄凉的景象家徒四壁,空空荡荡,一无所获。“凄凄惨参戚戚。”再一次刻画了作者悲惨凄凉、寂寞惆怅的心绪。总之,作者连续使用十四个字的叠音词,将一个孤苦无依的老妇人的形象和悲伤惨痛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3)“寻寻觅觅”是第一层,写词人在一种幻觉状态下的行动。“冷冷清清”是第二层,写环境,说明寻找一

35、无所获的原因。“凄凄惨惨戚戚”是第三层,写寻找一无所获后的心情。(4)“寻寻觅觅”是描写词人在幻觉神态之下的行动,词人缘何会有这样的幻觉?只能有一种解释,写丈夫新亡之后,词人在极度悲伤神情恍惚之中寻觅丈夫。4下面是对醉花阴声声慢这两首词所作的一些分析,其中有误的项有()(1)“怎敌他晚来风急”,有的版本是“怎敌他晓来风急”,这里仅一字之差,对词的意境没有什么影响。许多评论家对此争来争去,甚是无谓。(2)醉花阴八句,上下片各七五五九字,每片第三句不押韵,余者押仄韵。每片结句九字多作上四下五歇拍。韵脚依次是昼、兽、透(上片),后、袖、瘦(下片)。(3)声声慢一般押平声韵,但李清照改押仄声韵,韵脚依

36、次是觅、戚、息、急、识(上片),积、摘、黑、滴、得(下片)。(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作者引用这个典故,表达他无意仕途,仰慕田园生活的心情。5赏读醉花阴中有关词句,回答问题。(1)“瑞脑销金兽”,“瑞脑”指什么?“金兽”指什么?这个词句怎样表现词人的愁绪?(2)“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玉枕纱橱”与“凉”有什么关系?答:6赏读声声慢有关词句,回答问题。(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说说这个词句的双关意义。(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是古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般用来表达什么情感?在声声慢中,又表达了词人怎样

37、的感情?(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个“黑”字用得最妙,请说说它的妙处。答:7醉花阴开篇点出愁,声声慢篇末点出愁,两首词写的愁有什么不同?答:8醉花阴声声慢两词都描写了饮酒、黄花等意象,“愁永昼”“怎生得黑”写的是对时间的同样感受,但是所表达的心境却是迥然不同。请你赏读时细加体会,说说自己的看法。答:9关于醉花阴有这样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琅寰记卷中引外传)。”请你结合全词为这三

38、句写一段赏析文字,要求:(1)用白话文叙述上面的故事;(2)不少于600字。答:解析与答案1解析:本题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而是要求把理解和记忆结合,在记忆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答案:(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解析:醉花阴点明写的是重阳佳节,写夜晚透凉,西风卷起窗帘,东篱边菊花盛开,这些都是仲秋景物的特征。声声慢没有具体点明时间,但写乍暖还寒,白天和晚上气温差别很大,所以晚来风急,大雁由北南飞,黄花已开始凋谢,

39、这些都是深秋的景色特征。答案: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雁过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3解析;这是一道名句鉴赏题,旨在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1)从声音的角度,分析这十四字的平仄变化,说说它的音韵美。(2)从内容的角度,体会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从结构的角度,分析这十四字的内在层次,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4)从潜在意义的角度,分析“寻觅”二字的丰富内蕴。答案:(4)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一种理解是此词写丈夫新亡之后,词人在极度悲伤神情恍惚之中寻觅丈夫。一种理解是主人公心情愁苦,百无聊赖,

40、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寻寻觅觅”。“寻觅”是一种愁苦至极的心态反映,并无具体的目标。另一种理解是词人生活极度贫苦,寻觅的可能是充饥御寒的实物。(本书持第三种解释,参看“课文解读”)4解析:(1)两句诗虽仅一字之差,但表现的意境却有很大差别,本题旨在提醒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细微区别认真体会。(2)(3)分析醉花阴声声慢两词押韵上的特征。押韵是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其加以分析,可以体会诗词的音韵美。(4)诗词常常离不开用典,对用典的作用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不能生搬硬套。答案:(1)“晚”与下面“黄昏”呼应,暗示词写的是傍晚的景况,“晓”与下面“黄昏”呼应,写的则是从早到晚一天的景况。通过这样

41、的描写,作者把她一生的遭遇都压缩在傍晚或一天这个极短的时间里表现出来。(2)作者是女词人,不存在“出仕”的问题,引用陶诗是借古人古事抒写她内心浓得无法解脱的愁苦。5解析:这主要是表现技巧鉴赏题,(1)是象征的意义,(2)是借代、反衬的作用。答案:(1)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香炉。词人寂寞空虚,以焚烧香料解闷;而缭绕的香烟象征着词人的丝丝愁绪。“玉枕纱橱”代指词人锦衣玉食、狐裘锦衾的生活,“半夜凉初透”,不是被冻凉,而是丈夫不在身边,因而“心凉”。6解析:(1)是对言外之意的理解。(2)把握意象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3)前人评:“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

42、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黑”字历来受人赞赏,值得玩索。答案:(1)明写天候,暗指家世变迁。(2)大雁是候鸟,北雁南飞,宣告了秋天的到来,于是一派万木凋零的残秋景象和一缕悲凉的秋愁容易袭上心头;大雁来自北方,春天又归回北方,于是又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古有大雁传书之说,于是又能勾起对亲人的思恋。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雁,远不只是愁的象征,而是她家世和身世昔盛今衰的见证,所以大雁给她带来的是“伤心”。(3)妙在它准确地刻画了人物的心态,风烛残年,孤苦无助,饥饿无聊,穷苦至极,坐在窗户前面,简直觉得时间这个东西,实在坚固,难以磨损它了。其次,黑字,还暗示了词人前景漆黑一团,好似苦难的深渊。再次,这个“黑

43、”字,是个险韵,极其难押,而这里却押得既稳妥,又自然。故清人彭孙遹金粟词话云:“李易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7解析:李清照的创作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后期的词则多是反映国破家亡之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鉴赏李词,要紧紧抓住这把钥匙。答案: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写的是一个贵妇人的闺怨离愁。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词末点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晚年的景况和心境不是一个“愁”字能够形容出来的,词写的是在那种悲惨生

44、活境遇中的无比凄楚。8解析:此题是比较鉴赏题,两首词多处用了相同的物象,但是表达的情意却是不同,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答案: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是为了借酒浇愁,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是为了“敌他晚来风急”。醉花阴“人比黄花瘦”用以写愁,忧愁很深,以致使人消瘦不堪,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写黄花昔盛今衰、昔荣今枯,用以自况,年轻时花容月貌,如今是年长色衰,感叹身世之悲。“永昼”“怎生得黑”都是嫌时间过得太慢,但“永昼”是因“愁”而起,“怎生得黑”是因“独”而起,年老体衰,饥寒交迫,孤苦伶仃,无依无助,“怎生得黑”,这一分一秒,尚且难以度过,又怎么能拖延到死!一个“黑”暗示

45、了词人的苦难好比无底深渊。9解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词句可从三个方面鉴赏其妙处:一、“莫道不消魂”言尽意无尽,要体会它的言外之意。二、比喻巧妙。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写得成功。原因是这三句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和人物的身份都相吻合。三、“瘦”字用得传神。古人评说:“词之用字,务在精择:腐者、哑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词中所未经见者,皆不可用,而叶韵字尤宜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清隽响亮,如“人比黄花瘦”之“瘦”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则存乎其人之意与笔。” (论词随笔)答案:略。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