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22345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学习与发展目标研究 院 系: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与学习目标3摘要3Abstract4一、绪论5(一)问题的提出5(二)文献综述61、研究综述62、 文献总评价9(三)概念界定9二、理论基础11(二)弗洛伊德的自我论11(三)元认知理论11(四)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12(五)乔韩窗口理论13三、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与学习目标的建构15(一)建构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与学习目标的依据151、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儿童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52、36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153、3

2、-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欠缺自我意识发展16(二)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目标的层次与结构171、自我认识172、自我体验183、自我调控18(三)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学习与目标表述18四、教育建议20五、总结22参考文献:23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与学习目标摘要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曾指出 :“儿童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不仅统率着他们的个性特征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也统率着他们的社会性特征,为其社会性的发展和表现提供深刻的源泉。”36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使人能更好地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从而更好地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并使社会化成为一个越来越

3、具有自觉性、创造性的过程,在心理发展上充分体现出人的主体性。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分析研究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纳入到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的必要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与学习目标的内容研究并且针对各个年龄段特征分别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出合理的可操作的建议。最终目的即:提高自我意识的教育水平,同时增强父母提高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自觉性,加强家园共育从而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关键词】 36岁幼儿;自我意识;目标Abstract Famous psychologist professor Zhu Zhixian once pointed o

4、ut: childrens self-awareness is the core of personality, not only took thei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it as a whole, but also the purpose of their soci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source of profound performance. 3-6 years old is the childrens sense of self

5、 development important perio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elf awareness can make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nature, society and their own, to better the transformation nature, society and themselves, and make the socialization has become a more and more with self-consciousness, creative process, w

6、hich fully reflects the persons subjectivity o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alysis of 3-6 years old childrens self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into 3 to 6 years old childrens learning development guide social necessity,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field of 3

7、-6 years old childrens sense of self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goal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ages, respectively,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reasonable operational recommendations. Ultimate goal: improve the level of self awareness education,

8、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 parents raise cultivate childrens sense of self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home produced for young childrens self-awarenes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good education environment.key words:3-6 years old,self-awareness,goal 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9、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个目标。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

10、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其中社会领域包括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两个方面;7个目标,19项建议。社会领域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培养幼儿的交往愿望与交往能力,二是学习自尊、自主和自信,三是关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然而如何培养幼儿的个性以及自我意识却有所欠缺。(二)文献综述1、研究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儿童自我意识的文章很多,但内容上大多是针对自我意识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外表和重要他人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等。年龄段上,主要是小学儿童。专门对3

11、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学习目标的研究很少,因此收集到的3-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多。(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自我并非与生俱来,婴儿对自我的理解开始于生命第二年,从对身体的识别,到自我的社会性认知,最终发展出对自我特征和能力的丰富、全面的认识,形成心理自我概念。婴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自我识别指认识到自己是独立于环境中其他客体的个体。Bulbck等发现儿童在2岁左右基本获得稳定的自我识别能力,开始发展各种情感和社交技能,出现争斗和亲社会行为。Levis研究显示,幼儿发现自己的行为能使客体以某种可预料方式发生反应并察觉到区分自己和外界的体验时,就逐步建构起独立于外部世界的自我表象。学

12、龄前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概念:Wellman等观察发现,34岁儿童对心理活动的理解已在辨别性、组织性、精确性上达到系统水平,开始领会信念、行为和愿望的关系,形成一种和成人心理很接近的心理观,儿童更有意图地思考自己,初步建构“自我概念”。Eder发现学龄前儿童开始了对自己心理特征的初步评价,此时自我意识比较具体,多建立在身体特征、表现、活动能力及拥有的物品上。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自尊”感的出现,自尊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指个体对自身价值做出的判断,以及与此相关的感情。Harter认为学龄前期儿童能够根据自己各方面的表现列出各种不同评价的自尊清单,但还无法将这些评价整合为总体观念,且自尊水平大多

13、偏高,与客观现实及他人评价不大相符。B.C.穆欣娜指出,幼儿初期只是成人的评价标准加在自己身上而去评价自己;而后,幼儿根据对这些人的态度来评价别人的行为和品质;接着,随着幼儿掌握行为标准和规则,他们就会用标准和规则作为尺度评价别人;而幼儿晚期则已掌握把自己和别人对比的技能,能够相当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成就和不是,估计到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态度(2)社会互动因素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 库利的“镜中自我” 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只能通过儿童与其母亲、家庭其他成员同伴以及周围人的社会互动而产生。在社会互动中,想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个体正是在对自身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想象中,形成了关于自我

14、的意识。在这一基础上,库利于1922年提出了“镜中自我”的概念。所谓“镜中自我”(looking-glassself)是指以其他人的看法为镜子来认识自己,想象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之中,他人就像一面镜子,人们从中看到自己,评价自己。库利说过:“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了,映照着对方”。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意识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3)米德的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G.Mead)的基本思想是:自我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米德把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嬉戏阶段、游戏阶段和

15、概化阶段(也叫类化他人角色阶段)。在嬉戏阶段,儿童简单地“扮演”生活中重要他人的社会角色,行为主要是模仿性的。在游戏阶段,儿童能够同时扮演几个角色,并把它们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比如,他一会儿扮演妈妈的角色,一会儿扮演孩子的角色,一会儿又扮演与他一起游戏的伙伴的角色。在游戏中,儿童不断变换身份,并想象着与不同身份的人在交谈;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按照与他人相联系的方式知觉自己,学会了把他人的姿势、言语、习惯、态度和行为变成他自己的一部分,这时,就形成了所谓的“概化他人”。儿童也正是在想象概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自尊的。如果他人对自我是高度重视的,那么,个体

16、就会有高自尊感;相反,如果他人对自我根本不重视,即他人对个体的判断是消极的,那么,该个体也会内化这些消极的看法或态度,从而形成低自尊。(4)自我系统或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这是儿童心理学的传统课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有:自我系统的起源及各年龄阶段自我系统的发展特点、自尊心和自我控制的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自我认知,即儿童如何认识自己的面貌和身体;自我命名,即儿童如何理解和学会使用“我”之类的人称代词;儿童如何确认自我和他人以及如何发展理想的自我等。自尊心和控制点(个体将自己的行为是归因于内部原因还是归因于外部原因)发展的研究,相对来说是在儿童个性领域中出现较晚的研究倾向,但近年来也有了很

17、快的发展。2、 文献总评价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相关文献的分析与评价。分析“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关键词篇56学术论文和24篇学位论文发现,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总体上处于理论层面,涉及到儿童自我意识产生以及发展过程,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应用层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没有具体研究3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学习内容、目标,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应用理论层面的理论体系有待于构建,这是提升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实践的重大理论任务。(三)概念界定自我意识至今尚无一个比较精确的、能为学者们广泛接受的定义,但普遍认同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个体的一生中不

18、断发展变化的。1890年James 在其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理论系统,詹姆斯认为“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将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又分为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三种成分。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詹姆斯认为物质自我的核心部分是身体,因为人一生中总是通过身体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并依据身体提出各种需求。社会自我指一个人“从同伴那得到的承认”,即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精神自我就它属于“经验的自我”而言,意味着一个人

19、内心的或主观的存在。具体地说,指他的心理能力或性情。“纯粹自我”指一个人知晓一切东西,包括自我的那些东西,所以又称为能动自我或主动自我。我国心理学界对自我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中对“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等概念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未做严格区分。例如:张春兴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具体而言,它包括人在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自然、自己对他人、自己对社会等关系意识活动。朱智贤(1989)认为所谓自我意识,即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肌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

20、心理活动的意识韩进之认为,自我意识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知即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等;情指自我的情绪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意指自我意志调节,包括自我控制、自我掌握等。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本文采用韩进之的观点自我意识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知即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等;情指自我的情绪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意指自我意志调节,包括自我控制、自我掌握等。二、理论基础(一)詹姆斯的自我论詹姆斯(W.James, 18421910)是关注自我研究的早期倡导者。詹姆

21、斯将自我经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社会我(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以及精神我(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自我)。詹姆斯认为,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二)弗洛伊德的自我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13年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能根据现实的原则代表外界的要求,是自律的适应作用、防卫作用和综合作用的主体,具有认识、判断与执行的能力。自我的重要任务是满足本我的欲望,是本我的真实奴仆,但也想根据现实原则来“控制”和“约束”本我。可见,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是在生物学基础上,因后天的经

22、验与生物性的成熟而成长起来的,它来自个体外部的客观的观察,是个体精神机能的主体之一。(三)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Flavell)提出,元认知通常被广泛地定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到学习活动中,就是指对学习认知活动的认知。它要求学习者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都有明确的意识,同时在学习中时时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评价,从而肯定、发展正确的行为,发现和改正错误或不良行为,使自己的认知活动得到调整和改善。关于元认知的结构包括三

23、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四)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强调应该赋予自我特征和它自身的需要。他认为,自我在为本我需要服务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各种功能。自我能够组织个人的生活,保证个体生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永恒和谐;自我是人在发展中的心理过程,包含人的有意识的动作,并能对之加以控制;自我是个人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任务的综合,它引导个体的心理能

24、量向社会要求和规定的方向发展;自我能把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统一起来,这就是自我发展的同一性问题。埃里克森强调人的一生发展就是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自主的、充满冲突的发展过程。为了发挥个人的最大功能,在满足本能需要的基础上,个体还需要对他的经验加以整合,因此个体必须追求一种稳定的自我意识,即自我同一性的认识:个体能感到自我的完整和自我经验的延续。埃里克森还把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则意味着个体向下一个阶段发展的转折,当危机顺利地解决,则形成这一阶段积极的自我,反之,则形成消极的自我。各个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同时每个阶段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我特征,人格的

25、发展就是在与环境的不断作用中形成的各个阶段自我同一性的整合。(五)乔韩窗口理论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秘密的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部分;未知的自我,是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1、从我

26、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与他人比较,标准如何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渠道。2、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成败经验:通过自己的成就经验了解自己,通过自己的失败经历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3、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自己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理想我)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实现自己教育、自我提高。三、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与学习目标的建构(一)建构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与学习目标的依据1、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儿童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83年在全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

27、专业委员会上部分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个性应包括四大系统(生理特征系统,应答反应系统,稳定的反应方式系统和定向系统),把自我意识包括在定向系统之中。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儿童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不仅统率着他们的个性特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也统率着他们的社会性特征,为其社会性的发展和表现提供深刻的源泉。”儿童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个性的成熟度,与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自我意识发生障碍,则会对个体的行为、学习及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情绪不安、脾气暴躁、缺乏自信、执拗任性,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等不良人格,使个体的人格发生偏离 洪炜.医学心理学M.北京:

28、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0-14.2、36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我国有关研究表明39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4周岁左右自我体验开始发生 。独立性和坚持性也逐渐发展,45岁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45岁期间自我控制开始发生。4岁到5岁期间是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发展最快的阶段在45岁, 45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冉乃彦:39岁儿童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4期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欠缺自我意识发展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9、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个目标。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其中社会领域包括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两个方面;7个目标,

30、19项建议。社会领域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培养幼儿的交往愿望与交往能力,二是学习自尊、自主和自信,三是关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自我意识从结构上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其中自尊,自信属于自我意识的自我体验范畴,由此可见指南中涉及到了自我意识的发展但不够全面。(二) 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目标的层次与结构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1、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是主观

31、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儿童自我评价大约从二、三岁左右开始出现,研究表明自我认识在3岁居自我意识的最重要地位。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自我评价的年龄转变期为34岁,5岁儿童已能进行自我评价了。 李红.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1-282.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涉

32、及一个人对自己是持有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林崇德(1995)指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尊是自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44,316,388.3、自我调控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36岁儿童自我调控主的具体内容有研究表明自我调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35岁之间,自制力发展的关键期在34岁和67岁,独立性发展的关键

33、期在34岁和78岁.动机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在35岁。(三)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学习与目标表述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个性的成熟度,与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自我意识发生障碍,则会对个体的行为、学习及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情绪不安、脾气暴躁、缺乏自信、执拗任性,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等不良人格,使个体的人格发生偏离。通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断深入认识自我;通过自尊、自信、自主的培养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通过对立性,坚持性,自我情绪的控制的培养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调节。目标1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34岁45岁56岁1.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1. 能说出自己的身

34、体特征。2. 理解性别差异的稳定性。3. 知道自己的爱好。4. 能对自己做出简单的评价1. 知道自己的优缺点。2. 能具体的评价自己。3. 能比较客观的评价他人。4. 能对自己的性格做出评价。目标2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34岁45岁56岁1. 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它活动。2. 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3. 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4. 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1. 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2. 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3. 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4. 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2

35、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目标3 具有独立,坚持的品格,情绪稳定。34岁45岁56岁1. 在教师鼓励和要求下能独立做事情。2. 能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简单的事。3. 情绪一般较稳定,经劝说能控制消极情绪1. 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请求别人帮助2.能坚持一段时间完成稍有难度的任务。3. 一般情绪状态较好,能用较平和的方式表达情绪,一般能自己控制消极情绪1. 喜欢独立做事情和独立思考问题。2. 经常能在较长时间内主动克服困难,实现活动目的。3. 一般情绪状态良好;能

36、用恰当的方式对不同的情景作出适宜的情绪反应四、教育建议(一) 帮助幼儿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如:n 充分利用游戏、课堂、日常生活等加强幼儿的性别教育。了解性别差异。n 引导幼儿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不仅包括生理还包括幼儿的爱好,性格等。n 给幼儿提供认识自己的机会,在游戏活动中了解自己的爱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优缺点。2、全面正确的评价幼儿帮助幼儿n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大胆的自我评价,当出现不恰当评价时,给予纠正和指导。n 评价孩子要客观,全面批评和表扬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是笼统地对人,使儿童可通过具体的反思加以改进,经常指责孩子“很懒、很笨”,只能使孩子形

37、成消极的自我意识。n 评价孩子要科学合理,成人对孩子的评价要有分寸,尽量少用“最”字,以免孩子产生自满或自卑心理。n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施加影响有步骤分阶段地促进幼儿自我评价能的发展。(二)、帮助幼儿建立自尊,自信,从而获得良好的自我体验。1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n 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n 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 n 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2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n 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即使他的

38、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倾听,接受他的合理要求。n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n 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三)帮助幼儿养成独立,坚持的品格,学会自我调控。因此:n 父母应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可过度保护或放任幼儿。既不能溺爱孩子也不能放任不管。n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坚持性,自制力,如搭积木游戏。n 认真观察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调控能力。n 在人际交往中指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指导幼儿合理宣泄不良绪n 鼓励幼儿尝试

39、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五、总结本文通过对自我意识的理论研究和研究进展的总结,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参考白爱宝的幼儿发展评价手册完成了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学习与目标的建构,根据3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年龄特征分阶段的提出了相应地建议。通过本次研究,是我理解了自我意识的含义明白了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更加深刻,但由于水平有限目标的建构没能得到检验因而缺乏科学性,建议的针对性还有待于提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参考文献:一、中文专著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姚本先.儿童发

40、展与教育心理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3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英)谢弗 ,王莉 .儿童心理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二、期刊论文1桑标.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J.幼儿教育,2004,(17).2李晓文.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机制初探J.心理科学1993,(4).3杨丽珠.试谈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5,(2).4邹玉兰.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及教育J.丹东师专学报1998,(3).6王丽,李廷玉.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有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03).7王光荣.试论自我意识发展的条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

41、科学版)1991,(1).8李晓文.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研究轨迹的探索J.心理科学通讯1989,(4).9肖晓,玛尹显.作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10徐瑞.青国外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理论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6).11卢蜀萍.从认知发展的观点来看自我意识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3).12徐琴美,张晓贤.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3,(06).13邓为秋.我是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J.心理与健康2005,(6).14陈会昌.发展心理学系列“我是谁?”关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1

42、1).15邹进.“第一反抗期”儿童自我意识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6).16高莉魏,俊彪,李妍妍.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17史力玲.自我意识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9,(1).18王桂岐.学前儿童人物画与自我意识发展的相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19李娇.我是谁?是我自己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J.幼儿教育2003(16).20邢强,陈丹丹.培养幼儿自我意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7).21侯秀坤,赵丽宏.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年,(7).22朱洪萍.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及教师评价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3).23刘晓华,徐改玲,甄龙,尹慧芳.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特征J.精神医学杂志2012,(3).24王声平.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25徐琴美,张晓贤.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3年,(6).三、学位论文1张洪菊.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2侯冬梅.论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原则的发展与归宿D.黑龙江大学2006.3王桂岐 学前儿童人物画与自我意识发展的相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