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226471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7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证券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证券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证券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证券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法.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证 券 法,第一章 证券的基本概念,关键术语 证券 有价证券 资本证券 完全证券 证权证券 股票 公司债券 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证券衍生品种,第一节 书证与证券,一、民事普通法上的书证 (一)纸制书证 (二)数据电文 二、特别法上的证券 (一)金券 (二)资格证券 (三)有价证券,第二节 有价证券的理论分类,一、记名证券和不记名证券 记名证券,是指券面上记载权利人姓名或名称的证券 不记名证券,是指券面上不记载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的证券 二、完全证券与不完全证券 三、设权证券和证权证券 四、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五、物权证券、债权证券和社员权证券 六、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和公司证券 七、上市证券与非上市

2、证券,第三节 证券法上的证券,一、境外证券法规定的证券 二、我国证券法规定的证券 (一)股票 股票,专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股东按照所持股份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书面凭证 根据股票票面和交易币种,我国现有股票还可分为A股、B股和H股股票,(二)公司债券 公司法第154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三)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借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到期偿还本息的格式化债权债务凭证,有时也称政府证券,(四)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基金单位是基金发起人向不特定投资者发行的最小基金单位,

3、表明持有人对基金享有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和其他相关权利。 (五)证券衍生品种 1.权证 2.存托凭证(DR) (六)认定证券,第四节 证券的基本法律属性,一、证券是直接投资工具 二、证券是证权证券 在理论上,证券分为设权证券和证权证券 证券法上的证券,通常是指证权证券,即证券权利因投资者缴纳投资、发行人交付证券而产生,三、证券是标准化权利凭证 证券标准化提高了证券和民事权利的流通性,避免了对实物资产的实际分割,实现了证券交易的快捷和便利 四、证券是流通证券 必须注意到,流通性不等于集中竞价交易,而是指公众投资者进行买卖的可能性。,第二章 证券法概述,关键术语 股票 公司债券 衍生证券 证券发

4、行 证券交易 证券法 证券法渊源,第一节 证券法的调整对象,一、证券法的概念 1.形式意义上的证券法 2.实质意义上的证券法 二、证券法的调整对象 (一)证券发行 1.证券发行与证券交易存在密切关系 2.证券发行和交易,都属于广义上的证券交易 3.公司法关于股票和公司债券发行的规定,无法代替证券法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补充性规定 (二)证券交易 在狭义上,证券交易即证券买卖;在广义上,证券交易包括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以证券作为标的的买卖、赠与、担保等行为 (三)证券服务 1.资产评估和土地评估 2.财务审计 3.证券法律服务 4.证券投资咨询 (四)证券监管,第二节 证券法的法律渊源,一、域外证券

5、法渊源 (一)统一证券法 (二)单行证券法 (三)公司法 (四)民事基本法 (五)特别法规则 (六)政府监管规则 (七)自律规则,二、我国证券法的主要渊源 (一)基本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二)行政法规 1.股票条例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 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5.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6.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7.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三)部门规章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 (四)自律组织

6、规则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 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 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http:/。 (五)司法解释,第三节 证券法的地位和性质,一、 证券法的地位 (一)民商分立体系与证券法 民商分立体系,是指民法典和商法典并存的法律体系。 (二)民商合一体系与证券法 民商合一体系是与民商分立相对应的私法体系,二、证券法与公司法的关系 “关系法学说” “特别法学说” 三、证券法的性质 (一)证券法是交易法 (二)证券法兼具任意法和强行法的属性 (三)证券法兼具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特点 (四)证券法兼具国家制定法和习惯法特点,第三章 我国证券法制的 产生与发展,关键术语 “327”国债

7、期货事件 亚洲金融风暴,第一节 证券法的制定,一、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 二、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建设 三、证券法的制定背景 “327”国债期货事件 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第二节 证券法的实践,一、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相对应,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上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 二、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趋势 (一)股票配售方式 (二)市场询价机制 三、推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四、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 五、逐步开放B股市场 六、启动网上委托交易 七、启动网络投票 八、发布实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九、完善证券公司治理机制 (一)境外投资

8、者参股证券公司 (二)证券公司的内部治理 十、完善亏损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十一、逐步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 (一)建立中小企业板 (二)股份代办转让系统 十二、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第三节 证券法的修订,一、证券法的修改情况 二、预留混业经营的政策空间 三、预留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 四、预留国有企业买卖股票的法律空间 五、逐渐开放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 六、取消禁止银行资金入市规定 七、提升自律监管组织的地位 1.证券交易所取得自律监管组织的明确地位 2.明确了证券交易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八、加强对证券发行的监管 1.增加了对证券公开发行的界定 2.创设证券发行申请的预披露制度 3.采纳证

9、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 4.增设证券发行失败的规则 九、改革证券交易和结算制度 十、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 1.增加或者完善了违法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条款 2.增加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条款 十一、加强监管机构的职权,第四节 证券法制的最新发展,一、深化发行制度改革 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三、完善上市公司的收购制度 四、规范证券公司监管制度 五、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 六、完善登记结算规则体系 七、落实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 八、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第五章 证券市场及其监管体制,关键术语 证券市场 证券发行市场 证券交易市场 证券发行人 中介机构 证券监管体系集中监管 形式审查 自律监管,第一节

10、 证券市场的基本结构,一、证券市场的概念 二、证券市场的特点 1.证券市场是证券权利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形式 2.证券市场是从事投资活动的场所 3.证券市场遵循特殊的交易规则 4.证券市场遵循特殊的监管规则 三、证券市场的类型 (一)证券种类与证券市场分类,1.股票市场 2.债券市场 3.基金市场 4.衍生证券市场 (二)市场功能与证券市场分类 1.证券发行市场 2.证券交易市场 四、证券市场的主体 (一)证券发行人 (二)投资者,(三)证券公司 (四)证券服务机构 (五)政府监管机构和自律监管机构,第二节 境外证券市场的监管,一、美国的监管体制 (一)集中式的行政监管体制 (二)金字塔式的监管

11、体制 (三)以信息公开为基础的证券监管体系 (四)以反欺诈为核心的证券监管体制 1.禁止发行人的证券欺诈。 2.强化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 (五)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动态平衡,二、英国的监管体制 (一)分散立法向集中立法的转变 (二)强化对金融市场的全面行政监管 (三)重视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传统 三、欧陆法系的证券市场监管 (一)银行是证券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二)信息披露规则相对宽松 (三)法律规范比较分散 (四)以自律规则为基础的监管体制,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一、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形成 二、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特点 (一)强调政府监管 证券监管体制,分为政府监管主导型和自律监管主

12、导型。 (二)强调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是指根据法律对证券发行、交易的明确规定,监管机构负责审核证券发行、交易的适法性,有权拒绝不具有适法性的证券发行和交易 (三)强调集中管理,三、证券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一)证券监管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二)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的关系 实质审查是我国证券监管的重要特点,我国应当逐渐淡化实质审查,走向形式审查。 (三)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关系 在我国证券监管体制中,政府监管向来居于主导地位,对自律监管重视不足 对于涉及金融安全或者社会公众利益的事项,应该交给政府监管机构实施监管;其余事项,应该更多地借助自律组织实施监管,第六章 证券发行制度,关键术语 证券募集 公

13、开发行 非公开发行 直接发行 间接发行 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概要 核准制 登记制 信息披露 新股发行 增发股份 配售股份 转增股本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第一节 证券发行的概念和性质,一、证券发行的概念 证券发行是发行人制作并向投资者交付证券的行为,包括制作证券和交付证券两方面。 1.实务操作上的差异 2.行为目的上的差异 3.各国地区法律上的差异 二、募集行为的法律性质 1.公布招股说明书是发行人向投资者招募股份的单方意思表示,2.投资者填写认股书并进行申购,属于合同法上的要约 3.发行人核定投资者认购数额,属于合同法上的承诺 三、证券发行的法律性质 (一)三种学说 1.契约说 2.单

14、独行为说 3.折中说 (二)单独行为之发行说,1.投资者与发行人达成股份授受协议,不能当然产生证券权利 2.投资者持有证券或者证券记载于投资者名下,即构成投资者享有证券权利的外观证明 3.阻断证券权利与证券授受协议的效力联系,是实现证券和证券权利流通性的法律基础 4.单独行为说分为“发行说”和“创造说”,“发行说”较好地解释了证券发行的法律性质,第二节 证券公开发行的 概念与分类,一、公开发行和私募发行 (一)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概念 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向社会公众要约出售、出售或者销售证券的行为 非公开发行,是发行人向社会公众以外的投资者要约出售、出售或者销售证券的行为 (二)区分公开发行

15、和非公开发行的意义 1.在信息披露方面,2.在发行条件方面 3.在发行监管方面 4.在法律适用方面 (三)定向募集 1.原有规定 2.当前做法 二、公开发行的认定标准 (一)不特定对象 (二)特定对象 1.特定对象与不特定对象的划分 2.间接的特定对象,(三)其他公开发行 (四)公开发行的推定 (五)非公开发行准用公开发行规则的特例 三、公开发行的分类 (一)证券种类与公开发行 1.股票公开发行 2.公司债券的公开发行 3.政府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凭证的公开发行 (二)发行价格与公开发行 1.面值发行。 2.折扣发行。,3.溢价发行。 4.中间价发行。 (三)证券承销与公开发行 1.向不特定对象

16、发行证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的,发行人应当与证券公司签订承销协议 2.发行境外上市的外资股是否必须采用间接发行方式,我国法律未作明确规定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发行 (四)发行方式与公开发行 1.上网定价发行方式,2.上网询价发行方式 3.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发行 4.网上、网下累计投标询价发行,第三节 股票公开发行的条件,一、证券公开发行条件的特点 1.发行条件限于公开发行条件 2.发行条件是法定条件 3.发行条件是实质条件 4.发行条件偏重于财务条件 5.发行条件不同于上市条件 二、公司募集设立之公开发行 (一)特殊行业的前置审批,1.证券公司

17、2.金融机构 3.保险公司 (二)发起人及出资形式 1.发起人 2.出资财产 (三)股本条件 1.最低注册资本限额 2.发起人认购的股份 (四)招股说明书,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一)主体资格 (二)独立性 (三)规范运行 1.在组织机构方面 2.在内控制度方面 3.在管理人员方面 4.在公司运行方面 5.在资金运用和担保方面 (四)财务与会计,1.净利润指标 2.现金流量净额指标 3.股本总额指标 4.无形资产指标 5.亏损弥补指标 (五)募集资金的运用 四、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再融资) (一)再融资的一般条件 1.组织机构 2.盈利能力 3.财务状况,4.会计记录 5.募集资金 6

18、.其他条件 (二)再融资之增发新股 1.净资产收益率 2.财务管理 3.发行价格 (三)再融资之配售股份 (四)再融资之非公开发行股票 1.特定对象 2.发行条件,3.禁止发行 五、公积金和利润转增股份 (一)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二)分配股票股利,第四节 股票发行审核程序,一、股票公开发行的审核体制 (一)登记制的概念与特征 (二)核准制的概念与特征 股票发行的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在遵守信息披露义务时,必须符合法定发行条件,应当接受监管机构的实质监管;监管机构审查发行人的资格,决定是否准许发行证券,(三)登记制与核准制的比较 1.发行条件的地位 2.信息公开的实现 3.投资者素质的假定 (四)

19、历史上的审批制 二、股票公开发行的核准机构 三、股票发行申请和推荐程序 (一)申请人报送募集申请文件 1.募集设立时报送的募股文件 2.新股发行时报送的募股文件 3.募股文件的标准格式,(二)保荐程序 四、预披露程序 预披露程序是我国2005年修改证券法时新增的制度,目的在于提高证券监管机构审核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公众对证券发行申请的监督 五、初审和复审程序 1.初审是由证监会工作人员主持进行的初步审查 2.复审是在证监会发行部初审通过后,由抽选专家组成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组以投票方式作出复审决定 六、核准与复议,第五节 公司债券发行制度,一、公司债券概述 (一)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 1.发行人的

20、范围不同 2.法律适用不同 3.公司法规范的适用不同 4.监管体制不同 (二)公司债券的法律分类 1.普通公司债券和可转换的公司债券,2.有担保公司债券和无担保公司债券 3.投资级公司债券、投机级公司债券和风险级公司债券 二、公司债券之一般发行条件 (一)证券法规定的一般条件 证券法第16条规定 1.净资产条件 2.债券余额条件 3.可分配利润条件 4.募集资金投向条件 5.债券利率条件,6.募集资金用途 7.再次发行的禁止性条件 8.国务院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有其他规定的,应当符合其他条件。 (二)证券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特别条件 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换条件 (

21、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 (三)“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四、公司债券的发行审核程序 (一)核准机构 1.国务院授权的部门 2.证监会 (二)推荐程序 1.发行额度及分配 2.保荐程序 (三)报送文件 (四)核准程序,第六节 公开发行证券的审核规则,一、证券发行的审核规则 1.报送文件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2.审核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审核 3.审核机关按照法定文件以及格式进行审核 4.核准程序应当公开并依法接受监督 5.审核程序应当遵守法定的审核期限 6.审核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二、证券发行审核的法律后果 (一) 确认发行人资格之形式适法性 (二) 确认证券发

22、行之程序合法性 (三)奠定了发行人和投资者自担风险的基础,第七章 证券发行的承销和保荐,关键术语 承销 包销 承销团承销 承销协议 超额配售选择权 保荐 市盈率法辅导,第一节 证券承销的概念和分类,一、证券承销的概念 1.证券承销是通过证券公司进行证券发行活动 2.证券承销是证券的销售行为,包括销售、促成销售和代为销售等 3.证券承销主要是反映了发行人和承销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证券承销的适用范围较广,二、证券承销的分类:包销和代销 (一)证券代销 1.约定代销 2.必须代销 (二)证券包销 1.全额包销 2.余额包销 (三)证券代销和包销的风险分配 1.证券公司尽力销售的义务 2.限定责

23、任和分担风险条款 3.承销费用条款与利益平衡,三、证券承销的分类:单独承销和承销团承销 (一)必须采取承销团承销 (二)任意采取承销团承销,第二节 证券承销法律关系,一、证券承销法律关系的特殊性 (一)主体的特殊性 (二)内容的特殊性 (三)效力的特殊性 (四)结构的特殊性 二、证券承销协议 (一)证券承销协议的特点 1.承销协议是要式合同,2.承销协议是发行送审文件的组成部分 3.承销协议不得违反强行法规定 (二)股票承销协议主要条款 (三)公司债券承销协议的主要条款 三、证券分销协议 1.分销协议是承销团成员签订的承销文件 2.分销协议是承销团承销时必须签订的协议文件 3.分销协议属于附生

24、效条件的协议 4.分销协议对承销团成员具有约束力,四、证券发行与承销定价 (一)发行价格的确定原则 1.市场定价 2.依法定价 (1)禁止股票折扣发行 (2)同次发行、同股同价 (二)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 1.市盈率法定倍数确定法 2.竞价确定法 3.市场询价法,五、承销商的特殊权利和义务 (一)超额配售选择权 (二)顾问和销售义务 (三)禁止违法招揽 (四)审核发行文件的义务 (五)禁止事先预留义务,第三节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一、概述 (一)保荐制度的特点 1.我国保荐制度不仅适用于主板市场,还适用于创业板市场 2.保荐制度不仅适用于证券上市,还适用于证券公开发行 3.保荐制度吸收了以往的

25、成功经验,具有创新性 4.保荐制度不仅强调保荐机构的责任,还强调保荐代表人的职责,(二)保荐与承销的关系 (三)保荐与辅导的关系 1.目标不同。 2.工作机制不同。 3.保荐与辅导的承担机构不同 4.保荐和辅导的工作文件不同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 (一)保荐机构的资格 (二)保荐代表人 (三)保荐人的注册登记,三、保荐机构的职责 (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的辅导 (二)尽职推荐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 1.准予推荐的条件 2.不得推荐的情况 (四)承诺和担保义务 (五)持续督导发行人履行法定义务 (六)协助配合职责,第九章 证券上市与交易,关键术语 证券上市 安排上市 直接上市 竞价交易 上市条

26、件 成交 停牌 暂停上市 恢复上市 终止上市 代办股份转让,第一节 证券上市制度概述,一、证券上市的概念 证券上市,是经过证券交易所的审核,证券获准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过程 (一)证券上市与证券发行的异同 1.条件不同 2.审核机构不同 3.功能不同 4.法律适用不同 (二)证券上市与证券交易的异同,二、证券上市的本质 (一)再融资服务合同关系 (二)持续服务合同关系 (三)持续监管关系 (四)民事关系与民事责任 1.因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股票交易或者终止上市而与上市公司之间发生纠纷 2.因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开谴责可能与上市公司或其负责人间发生纠纷 三、证券上市的类型 (一)证券交易所上市与场外

27、市场挂牌,(二)授权上市与安排上市 (三)普通上市与首次发行上市 (四)第一上市与第二上市 (五)股票上市与公司债券上市 (六)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第二节 证券上市条件,一、证券上市条件的概述 现行证券法吸收了原公司法的规定,增强了证券法的相对独立性,有助于公众简约地了解、掌握证券上市的基本条件。 对比证券上市的新、旧条件 二、股票上市条件 证券法第50条规定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之第5.1.1条,三、公司债券上市条件 (一)普通公司债券的上市条件 证券法第57条规定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条件,第三节 证券上市程序,一、证券上市的审核机构 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上市的唯一审核机构 二、

28、证券上市申请和保荐 (一)股票上市申请 上市申请人提出股票上市交易申请时,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的文件 (二)公司债券上市申请 公司债券上市申请人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的文件 (三)上市保荐书,三、证券交易所的审核同意 (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核 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上市条件 2.产业政策 3.审核期限 (二)证券交易所的同意 四、上市协议的签订 (一)上市协议的特点 (二)上市协议的内容,五、上市公告 (一) 披露规则 1.披露期限 2.披露文件 3.披露方式 (二)上市公告书 (三)其他公告事项 (四)公司债券上市公告 六、挂牌交易,第四节 上市证券的委托 交易程序

29、,一、开立账户 (一)开立证券账户 证券账户是专门用来保管投资者证券的账户,是为投资者开出的、记载其证券持有及变更的权利凭证。 第一,开立证券账户采取实名制 第二,符合外汇管制政策 第三,符合“一市一户、一人一户”的要求,(二)开立资金账户 (三)开立账户的法律性质 二、委托指令 1.投资者发出买卖交易指令 2.证券公司审查指令的义务 三、竞价与成交 投资者发出有效指令后,证券公司必须即刻通知场内交易员申报竞价,也称报单 在集中竞价环境下,竞价分为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形式。,四、证券交易结算 1.清算 证券交易的清算,分为证券公司结算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清算两个步骤 2.交收 交收,是指证券登

30、记结算公司根据清算结果,转移证券和划拨资金,也称为交割 五、证券登记过户 证券登记过户,是指证券交易成交后,买卖双方通过证券公司以及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进行证券权利的转移与过户登记,第五节 停牌与复牌,一、停牌与技术性停牌 停牌的的含义 恢复交易 二、停牌原因 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十二章规定了停牌的主要原因。,第六节 暂停、恢复和终止上市,一、概念和制度概况 暂停、终止上市,是指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事由出现时,证券交易所主动或者根据上市公司的申请,决定暂停、终止公司(或者证券)的上市资格 我国证券法第四章第二节 规定了暂停、终止上市制度 二、暂停上市 (一)暂停股票上市的法定事由

31、(二)公司债券暂停上市的法定事由,三、恢复上市 (一)恢复上市的条件 (二)恢复上市的申请、核准程序 四、终止上市 (一)股票终止上市的法定事由 证券法第56条规定 (二)公司债券 证券法第61条 (三)终止上市的实行程序 (四)与终止上市相关的特别程序“退市风险警示”,第七节 场外市场的挂牌交易,一、场外市场和场外交易 (一)场外市场的特点 1.场外市场是开放性市场 2.场外市场能够容纳多种证券品种的交易 3.场外市场采用自己的报价系统 4.场外交易采取特殊的交易管理结构 (二)我国的证券场外市场 (三)我国场外交易的证券类型 1.定向募集公司发行的股票,2.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 3

32、.终止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 4.非上市的公司债券 5.其他非上市证券 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 (一)转让系统的主要参与者 (二)退市公司的申请挂牌 1.申请人条件 2.申请文件 (三)新公司的挂牌 1.申请人的范围,2.主办报价券商的推荐 3.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受理 4.挂牌及转让限制 三、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交易程序 (一)开户 (二)委托 (三)报价 (四)成交确认 (五)股份过户和资金交收,第十一章 不正当交易的 法律管制,关键术语 不正当交易 内幕交易 内幕信息 操纵市场 欺诈客户 冲洗买卖 连续买卖,第一节 不正当交易概述,一、不正当交易的交易性 1.证券交易活动 2.交易之准备活

33、动 3.交易之影响活动 二、不正当交易的不正当性 不正当性不同于违法性 与证券违法行为相比,不正当交易之外延更宽泛 三、不正当交易的交错性和复杂性,第二节 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一、内幕交易概述 (一)内幕交易的本质 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获得额外利益或者避免损失,是内幕交易的本 (二)内幕交易与短线交易 1.立法观念不同 2.法律性质不同 3.构成要件不同 4.行为结构不同 5.法律后果不同,二、内幕信息的范围 (一)内幕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1.内幕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 2.内幕信息是企业信息 3.内幕信息是未公开信息 4.内幕信息是重大信息 (二)内幕信息的法定范围 1.具有重大事件

34、性质的内幕信息 2.其他内幕信息 (三)内幕信息的界定方法,三、知情人的范围 (一) 知情人的基本形态 1.合法知情人 2.非法知情人 3.正当知情人 (二)知情人员的特殊形态 1.关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问题 2.关于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问题 3.上市公司收购人 (三)知情人的法定义务,四、知情人的法律责任 (一)知情人的民事责任 1.当事人的确定 2.因果关系的推定 3.损失的计算 4.赔偿损失与归入权利益 (二)知情人的行政责任 (三)知情人的刑事责任 1.犯罪主体 2.犯罪的主观方面 3.刑罚,第三节 操纵市场的法律责任,一、操纵市场

35、的概念和特征 (一)操纵市场的特征 1.操纵市场是证券交易行为 2.操纵市场是影响价格或者成交量的行为 3.操纵市场是不正当交易行为 (二)操纵市场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操纵市场与虚假申报 2.操纵市场与安定操作 二、操纵市场的行为类型,(一)单独与联合连续买卖 1.利用优势 2.连续交易 3.价格幅度 4.成交数量 (二)串通相互买卖 (三)冲洗买卖或者自买自卖 (四)其他操纵市场的行为 三、操纵市场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构成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第四节 欺诈客户的法律责任,一、客户法律关系 (一)客户法律关系的性质 (二)客户法律关系的特点 1.信任度高 2.对称性差 3.保密性强

36、 二、证券公司欺诈客户的特点 (一)主观态度不同 (二)构成条件不同,(三)适用条件不同 三、欺诈客户的行为类型 1.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2.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3.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4.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5.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6.利用传播媒介或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 7.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四、欺诈客户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五节 其他不正当行为,一、禁止国家机关和传播媒介的人

37、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二、禁止证券监管机构和服务机构人员虚假陈述、信息误导 三、禁止非法利用和出借账户 1.证券法第80条规定 2.证券法第208条第1款规定 3.证券法第208条第2款规定,第十二章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关键术语 上市公司收购 继续买卖 继续收购 要约收购 收购要约 间接收购 协议收购 公开收购 权益公开规则 慢走规则,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概述,一、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和本质 二、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特点 (一)客体条件 (二)市场条件 (三)效果条件 (四)规则条件 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企业兼并 (二)资产转让,(三)股权转让 (四)征集委托书 四、上市公司收购的分类 (

38、一)友好收购与敌意收购 (二)继续买卖和继续收购 (三)要约收购、协议收购、间接收购和其他收购 (四)自愿收购和强制收购 (五)部分收购、全面收购和全部收购,第二节 上市公司收购:继续 收购的方式,一、上市公司继续收购的特点 1.继续收购是特定投资者实施的收购活动 2.继续收购是特定投资者的单向买入股票的活动 3.继续收购应当采取收购要约的形式 4.继续收购是收购人与公司全体股东之间发生的股票交易 5.继续收购是一次性交易 6.继续收购属于自愿收购,7.继续收购必须获得法定机构的审核或者批准 二、要约收购 (一)收购要约的概念 1.收购要约是收购人行为 2.收购要约是收购人的单方意思表示 3.

39、收购要约是要式行为 4.收购要约相对人为上市公司全体股东 5.收购人支付的代价,可以是现金以及现金以外的其他对价 (二)收购要约的分类 1.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2.初始要约和竞争要约 (三)收购要约的强制规则 1.关于收购要约的生效时间 2.关于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 3.关于收购要约的内容变更 4.关于违反收购要约的禁止义务 5.关于收购要约的收购条件 (四)收购要约的发出程序 (五)要约收购的豁免 参见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章,三、协议收购 (一)协议收购的特殊规则 1.协议收购的成立 2.协议收购的报告和公告 3.发出收购要约 4.收购要约的豁免 5.收购协议的履行 (二)要约收购与协议收

40、购的比较 1.收购采取的法律形式 2.收购各方的法律关系 3.实施收购的定价机制 4.收购形式的法律适用,四、间接收购 1.基于投资关系形成的间接收购 2.基于协议关系形成的间接收购 3.基于其他安排形成的间接收购 五、继续收购的法律后果 (一)维持上市资格 (二)终止上市交易 (三)强制受让 (四)变更企业形式 (五)收购后注销公司的规则 (六)收购失败,第三节 上市公司收购:继续 收购的监管,一、收购人的资格限制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6条 二、收购人的特别义务 (一) 信息披露义务 (二) 聘请财务顾问的义务 (三)禁止损害义务 (四)平等对待义务 (五)对价支付义务,三、目标公司的特别

41、保护义务 (一)目标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 (二)目标公司董事会发表意见的义务 (三)董事会反收购措施不得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四)董事会的勤勉尽责义务,第四节 上市公司收购:继续 买卖,一、继续买卖的特点 1.继续买卖的行为人 2.继续买卖规则的触发点 3.继续买卖包含继续买入和继续卖出,具有双向交易的特点 4.继续买卖规则的核心 二、权益公开规则 (一)权益公开的适用 (二)权益公开的内容和形式,1.持股信息公开义务 2.持股变动公开义务 3.权益公开形式 三、慢走规则 所谓“慢走规则”,是指投资者在其所持股票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5%以后,于法定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种股票。,第十三章 证券交易所

42、与 证券业协会,关键术语 证券交易所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 实时监控 技术性停牌 临时停市 暂停上市 恢复上市 终止上市,第一节 自律监管概述,一、自律监管的性质 自律监管属于自律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监管存在重大不同。 首先,监管依据不同 其次,监管性质不同 最后,监管效力不同 二、自律监管的优劣评价 1.贴近市场、效率性高,2.反应迅速、灵活性强 3.成本低、范围广、贯彻性好 4.重视理性与信誉、合理性高 三、自律监管组织的监管措施 1.劝说与规劝 2.谴责与指责 3.督导和行为限制 4.摘牌和停牌,第二节 证券交易所的概念和性质,一、 证券交易所的产生 (一)证券交易所

43、的含义 1.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交易的固定场所 2.证券交易所是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 3.证券交易所既是证券集中交易的服务者,也是证券交易所交易的监管者 (二)境外证券交易所发展简况 (三)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概况,二、证券交易所的法律性质 (一)法人组织 (二)特许法人 我国对设立证券交易所采取特许制,是基于若干政策性考虑: 第一,经济体制因素 第二,证券发行制度的影响 第三,地方经济利益的影响 第四,证券交易所的管理制度 (三)自律法人,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一、公司制证券交易所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具有的特点 二、会员制证券交易所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是由证券公司依法自愿设立的、旨在提供证

44、券集中交易服务的非营利法人 1.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属于非营利法人 2.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由证券公司以会员身份共同组成,3.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 4.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奠定了会员自律管理的组织基础 三、公益性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 设立及组织,一、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程序 证券法第102条 二、会员资格 1.新设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 2.境外证券公司的地位问题 3.证券公司同时充当多家证券交易所会员的问题 三、会员大会 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第17条,四、理事会 (一) 理事会的组成 (二)理事会的地位和职权 (三)理事会的内部机构 五、总经理及其他人员 1.证券交易所总经

45、理 2.证券交易所负责人 3.其他从业人员,第五节 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一、证券交易所监管概述 (一)证券交易所监管权力的来源 1.法律法规规定 2.政府监管部门授权 3.平等协商机制 (二)与政府监管的关系 证券市场必须受到行政和自律的双重监管 二、对证券交易的监管,(一)制订证券交易规则 1.制订上市规则 2.制订证券交易具体规则 3.制订会员管理规章 4.制订其他规则 (二)实时监控规则 实时监控,是证券交易所对交易情况及交易秩序进行即时和全面监控 (三)公开证券交易信息 (四)技术性停牌和临时停市 (五)限制交易,三、对证券公司的监管 (一)对证券公司监管的概况 (二)市场准入规则

46、1.集中交易的主体资格 2.市场准入人员的资格 3.市场禁入人员 四、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一)监管范围 (二)监管措施,五、证券交易所的特殊义务 1.不得分配共有积累 2.设立风险基金 3.从业人员回避制度 4.不得改变交易结果的义务 5.报告及报批义务,第六节 证券业协会,一、证券业协会的概念和地位 我国证券法第174条定义为“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 1.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专业性协会 2.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 3.证券业协会是法定组织 二、证券业协会的设立及职责 (一)证券业协会的设立 1.证券业协会应符合法定的设立条件,2.证券业协会章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3.证券业协会应依法设立其内部权力及管理机构 (二)证券业协会的职责 三、国内外证券业协会的比较 (一)对场外交易监管职责 (二)对政府监管的依附性 (三)对自律监管动力的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