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22744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8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讲义含解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高考统计高考命题解读 内容要求说明2015201620172018 8.牛顿 运动定 律及其 应用 加速度大小不 同的连接体问 题的计算仅限 于两个物体的 情况 T6 T14 T9T13 T7 T9 T13 T14 实验三: 加速度 与物体 质量、 物 体受力 的关系 1.考查方式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 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 要的内容,从近几年高考 看, 考查的频率很高 不只 在选择题中考查牛顿运动 定律的应用, 在实验题和计 算题中仍然是考查的重点 2命题趋势 本部分内容高考命题存在 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是高考 考查的重点,命题次数较 多 ; 二

2、是题型全面,从选择 题到实验题、再到计算题; 三是命题趋势大体呈现以 下特点 : 从以匀变速直线运 动规律的应用为重点转向 以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为重 点, 趋向动力学方法和功能 关系的综合应用. 第 1 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第 1 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 这种状态 (2)意义: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

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 :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 关 自测 1 (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发生危险 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 答案 BC 二、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

4、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 2内容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表达式:FF. 自测 2 (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 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 1 所示),分析两个 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图 1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 AC 自测 3 (2018红桥中学

5、一调)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加速运动,中间匀速运动 一段时间,然后减速至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加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只有匀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才会大小相等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始终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答案 A 解析 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 所以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 马向前拉车的力总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故 A 正确, B、 C 错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马向前拉车与车向后拉马的力大小始终相等,故 D 错误 命题点一

6、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命题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揭示了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在实际情况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 在的,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 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

7、、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 实验定律 例 1 (2018南通市等七市三模)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 能一取焉” ,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 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只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撤去拉力后车的惯性大小不变 C拉力可以改变车的惯性 D车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答案 B 变式 1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 过程中(箭头表示列车进站的方向),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下面四个图中的( ) 答案 C 解析 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

8、度,所以水向前涌, 液面形状和 C 中一致 命题点二 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命题点二 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例 2 (2018兴化市第一中学期初)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 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 渐改变至零,如图 2 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图 2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答案 C 解析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力来维持,故 C 正确 变式 2

9、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 3: 图 3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对理想实验各步 骤顺序的排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以及实验的目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顺序,是事实,说明物体的运动离不开力的作用 B顺序,是事实,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顺序,是事实,说明在不考虑摩擦力时小球机械能守恒 D顺序,是事

10、实,说明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答案 B 命题点三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命题点三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三同Error! (2)三异Error! (3)二无关Error! 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 名称 项目 一对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同一个物体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 作用时间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一定相同 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不可抵消 例 3 (2018苏州市期初调研)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 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 A人除了受到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

11、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D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答案 B 解析 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屈,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在这段时间内人从静止 到运动,分析人的受力情况,人受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人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方向 向上,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故 A 错误,B 正确;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 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C、D 错误 变式 3 (2018射阳二中模拟)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 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关于如图 4 所示的小磁铁,下列说法

12、中正确的 是( ) 图 4 A小磁铁受到的黑板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B小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小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 D小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B 拓展点 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 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 例 4 (2018盐城中学模拟)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 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 5 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 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

13、大小为( ) 图 5 AMgFfBMgFf CMgmgDMgmg 答案 A 解析 环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f, 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f,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 面对它的支持力FN及环给它的摩擦力Ff,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 可得FNFfMgFf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即FNMgFf, 故选项 A 正确 变式 4 建筑工人用如图 6 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 70.0kg 的工人站在地 面上, 通过定滑轮将 20.0kg 的建筑

14、材料以 0.5 m/s2的加速度拉升, 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 及绳子与定滑轮间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 10 m/s2)( ) 图 6 A510NB490NC890ND910N 答案 B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 答案 B 解析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也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 A 错误 ;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

15、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B 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 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故 C 错误;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故 D 错误 2(2018如东县质量检测)“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 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 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 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答案 D 3 (多选)(2018徐州三中月考)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 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 “嫦 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

16、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 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 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 AD 解析 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 向上的推力,与有无空气无关,故 A 正确,B、C 错误;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 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

17、用力,即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和卫星对地球的引力,故 D 正确 4 (多选)(2018兴化市第一中学期初)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运动, 下面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虽然汽车拉着拖车加速前进,但此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大小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C拖车受到汽车的拉力是由于拖车弹性形变产生 D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答案 AD 解析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故 A 正 确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 故 B 错误 ; 拖车受到汽车的拉力是由于汽车弹性形变产生, 故

18、C 错误;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拖车受到的合力大 于零,故 D 正确 5如图 7 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 过分界线者赢若绳子始终水平,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7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答案 C 解析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 A 错误;绳静止时,甲对绳 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9、选项 B 错误;若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则甲的加速 度比乙的小,可知乙先到分界线,故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选项 C 正确;收绳速度 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选项 D 错误 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 发展利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 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 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 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 是( ) 图 1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

20、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的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光滑时, 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 B、C、D 三个选项,从 实验中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 A 正确 2(2019清江中学期初)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D要使物体保持静止就必

21、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运动 答案 A 3(2017南通市第三次调研)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 : “圆物投之 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 ; 策杖叩动,才微辄停”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D 解析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故 A 错误 ;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是否受力无关, 故 B 错误 ; 运动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与力无关, 故 C 错误 ; 由题意, “策 杖叩动,才微辄停” ,即力是改变物体

22、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D 正确 4.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 2 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 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 图 2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答案 D 解析 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 会从筒的上端出来,D 正确 5(多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 : 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 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

23、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少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少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答案 BD 6(2018如皋市开学考试)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 30 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 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 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 运动 答

24、案 A 7.(多选)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 3 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 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3 A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所 受合力较小 答案 ACD 解析 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 正确,B 错误; 在撞击瞬间,A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

25、A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蛋壳接触处 所受的合力比B蛋壳的小,因此B蛋壳易被撞破,故 C、D 正确 8.(多选)如图 4 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4 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 BD 解析 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A 错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 物体

26、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B 正确;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 也不是相互作用力,选项 C 错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 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 D 正确 9如图 5 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B,使A随B一起向 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与物体B发生作用与反作用的力有( ) 图 5 A三对 B四对 C五对 D六对 答案 D 10 (2017金陵中学质检)牛顿在总结 C雷恩、 J沃利斯和 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 提出了著名的牛

27、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与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 第二定律形成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 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始 终大小相等 答案 D 11(2018泰兴中学模拟)如图 6 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图 6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

28、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 C 12(多选)(2017盐城市质检)木箱所受重力为G1,人所受重力为G2,人站在木箱里用力F 向上推木箱如图 7 所示,则有( ) 图 7 A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 B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2G1F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 答案 AD 解析 人的受力情况:竖直向下的重力G2、木箱对人向下的大小为F的作用力、向上的支持 力FN,可得FNG2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选项 A 正确,B 错误 ; 将人与木箱看成一个整体, 可得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 选项 C 错误, D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