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7567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古代语法 文言虚词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文言虚词【导学】学习目标:准确判断文言文具体语境下的虚词用法。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导思】一、然序号词性意思示例代词这样,那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形容词是的,对的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作词尾,表状态的样子(可不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连词然而,但是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地名中的字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二、若序号词性意思示例动词像,好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动词及,比得上不知口体之

2、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代词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代词此,这样的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连词假如,如果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词尾的样子此为何若人?(公输)三、为wi序号词性意思示例(1)动词做,干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2)动词当,担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3)动词筑,造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4)动词题,写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5)动词看作,当成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泰伯)(6)动词成,成为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日)(7)动词以为,认为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8)动词是始

3、悟为山市。(山市)(9)名词心情,心理或异二者所为。(岳阳楼记)(10)语气词表疑问夫子何命焉为?(公输)(11)介词被舌一吐而二虫皆为所吞。(童趣)四、为wi序号词性意思示例(1)介词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2)介词因为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3)介词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4)介词为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5)介词向,对为之奈何。(鸿门宴)五、因序号词性意思示例(1)动词顺着,就着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2)介词依靠,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3)连词因此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4)副词于是,就因屏人曰。(隆中对)六、与序号

4、词性意思示例(1)动词给予,给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2)连词和,及太守与宾客来饮于此。(醉翁亭记)(3)介词跟,同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4)副词相伴,一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5)语气词通“欤”,表疑问。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动词欣赏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七、则序号词性意思示例(1)副词乃,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副词相当于“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3)副词相当于“那么”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4)副词表转折,“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5)连词表假设,“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连词表让步,“倒是”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墨子鲁问)(7)助词无意义。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八、诸序号词性意义示例(1)形容词众,各个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2)兼语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九、之序号词性意义示例(1)动词去,往;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代词他;它;这件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3)代词此,这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4) 助词“的”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5)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6) 助词作

6、定语后置标志马之千里者。(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陋室铭)宋何罪之有?(公输)(8) 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9) 助词用在“前、后、内、外”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满井游记)实战演练: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十、于序号词性意义语境义示例(1) 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在”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童趣)“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醉翁亭记)“从”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7、。(醉翁亭记)(2) 介词表原因。因(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向”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与、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对(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4)介词表主动者。被,从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5) 介词表比较比其受之天也,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6) 连词表示提起相关之事。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十一、以序号 词性 意义语境义示例(1)动词认为,以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介词表所用的工具、方法及条件等。用、拿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靠、凭

8、何以战?(曹刿论战)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介词 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4) 连词 表因果关系,“因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5) 连词表承接关系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6) 连词表修饰关系而,近岸,卷石底而出。(小石潭记)(7) 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8)表界限,同今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9)副词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然”的用法和意思。1、父利其然也。( )2、秦王怫然怒。( )3、为之怡然称快。( )4、然胡不已乎?( )5、

9、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若”的用法和意义。1、烨然若神人( )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4、曾不若孀妻弱子( )5、皆若空游无所依( ) 6、若有作奸犯科者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为”的用法及意义。1、山峦为晴雪所洗( )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6

10、、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7、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8、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为”的用法和意义。1、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 ) 2、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为之怡然称快( ) 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 )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六、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与”的意义和用法。1、东风不与周郎便,( ) 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夸父与日逐

11、走。( ) 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七、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则”的意义和用法。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然则何时而乐耶?( )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八、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2、多助之至( )3、或置酒而招之。( )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5、不能称前时之闻( ) 6、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当余之从师也( ) 8、无丝竹之乱耳( )九、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1、曹操每自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3、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4、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 5、骈死于槽枥之间( )十、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的意义与用法。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8、属予作文以记之。(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