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807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练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语文: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本节学习重点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同义词之间的异同。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了解同义词的内部类型,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能够辨析同义词和恰当地使用同义词。二、课堂活动指导2.1课本课堂活动一双眼睛百种“看”法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入手,逐步将同义词“剥离”出来,并对同义词进行辨析。同义词是词汇学习中的难点,比较难掌握,同义词辨析也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加强

2、同义词辨析的训练。课堂活动步骤(1)把现代汉语中和“看”有关的词语找出来。所谓“有关”指所列出的词语都含有“看”这个义素,同属于一个语义场(参看“专题知识扩展”和“参考文献链接”)。可能有人还会举出“瞎、眼睛、近视”这样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只是跟“看”有间接联系,并不表示“看”的动作。(2)讨论为什么汉语中要用那么多的词语去表示“看”。要注意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需要用语言去准确地“刻画”各种不同的“看”。此外随着构词手段的完善,双音节词语的增多,人们可以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相关词语来表示跟“看”有关的动作,比如课文中列出的“细看、仰望、回顾、窥测”等就是这种情况。(3)指导学生对

3、与“看”有关的词语进行分类。课文中是按照“单纯地看、带有方向地看、特殊地看、看并带有结果”进行分类,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分类方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分类有宽严粗细不同的标准,但也不是越细越好。比如“瞭望、眺望、守望、凭眺”这一组词语,后字都是“望”的意思,前字表示怎么望,就是较小的一组同义词了。对于教材划分的13组同义词,教师也可以适当调整分类结果。(4)对各个小类跟“看”有关的同义词进行辨析。归纳同义词是“求同存异”,辨析同义词是“同中求异”。辨析同义词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功能,三是附加色彩。这一部分内容要注重实践训练,建议教师要准备一些准确运用了同

4、义词语的文章或例句,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辨析。2.2补充课堂活动让世界充满“爱”这个课堂活动以跟“爱”有关的词语为例,对同义词进行辨析。(1)找出汉语中跟“爱”有关的词语来源:Z_xx_k.Com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和“爱”有关的词语数量非常多,比如“热爱、珍爱、友爱、爱护、爱好”等等。学生找出来的词,可以是单音节词,可以是双音节词或者多音节词,也可以是成语,但要求词语中必须含有“爱”的意思,并且是动词。下面是一些跟“爱”有关的词语:爱、好(四声)、疼(当“疼爱”讲时)喜欢、喜爱、喜好、爱好、欣赏、怜爱、钟爱、热爱、疼爱、酷爱、关爱、敬爱、珍爱、偏爱、宠爱、溺爱、恋爱、热恋、迷恋、爱恋、爱戴、爱

5、护、爱惜、爱慕、痴迷爱不释手、一往情深(2)划分跟“爱”有关的词语的小类上面这些词语虽然都含有“爱”的基本意思,但意思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找出意义上比较接近的词语,也就是得到比较严格的跟“爱”有关的同义词。比如从“爱的程度”出发对这些词语进行大致的分类,所有的“爱”可以分成三类:“感兴趣的”、“有很深的感情的”、“过分的”。第一类是对人、事物或某种活动感兴趣的“爱”。例如:“爱(当“喜欢”讲的时候)、好(四声)、喜欢、喜爱、喜好、爱好、欣赏、爱慕(当“喜欢羡慕”讲的时候)”。第二类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的“爱”。例如:“爱(不当“喜欢”也不当“常常发生某种行为”讲的时候)、疼、

6、怜爱、钟爱、热爱、疼爱、酷爱、关爱、敬爱、珍爱、恋爱、热恋、迷恋、爱恋、爱戴、爱护、爱惜、爱慕(当“喜爱倾慕”讲的时候)、痴迷、爱不释手、一往情深”。第三类是过分地“爱”(含有贬义色彩)。例如:“偏爱、宠爱、溺爱”。上面这三组词语,每一组中的词语意义都已经比较接近了。但是作为同义词它们内部的差别还是比较大,因此还可以进一步比较词义,分出同义词的更小的类。比如第二类里面的词语,虽然基本的意思都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但实际上各自的针对对象、意义内涵、感情程度都有差别。“爱、疼、怜爱、疼爱”的意思都是对人怀有很深的感情,针对的对象一般是人。“钟爱、热爱、爱不释手、一往情深”都是强烈地爱、特别

7、爱的意思,针对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敬爱、爱戴”都是因为尊敬而爱的意思,针对的对象不但只能是人,而且是特定的某一类人。“恋爱、热恋、爱恋、爱慕”都和爱情有关,针对的对象也不但只能是人,而且也是特定的某一类人。“酷爱、迷恋、痴迷”都是非常爱好的意思,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事物或者活动。“关爱、珍爱、爱护、爱惜”的意思都是保护、爱惜,针对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比较严格的同义词。采用类似的办法,也可以把余下的几组同义词都找出来。下面是一个初步的分类结果:A.爱(当“喜欢”讲的时候)、好(四声)、喜欢、喜爱、喜好、爱好B.欣赏、爱慕(当“喜欢羡慕”讲的时候)C.爱(不当“喜欢”

8、也不当“常常发生某种行为”讲的时候)、疼、怜爱、疼爱D.钟爱、热爱、爱不释手、一往情深E.敬爱、爱戴F.恋爱、热恋、爱恋、爱慕(当“喜爱倾慕”讲的时候)G.酷爱、迷恋、痴迷H.关爱、珍爱、爱护、爱惜I.偏爱、宠爱、溺爱(3)辨析跟“爱”有关的同义词小类词语的词义异同请同学们从上面9组词语中,任意选择两组进行辨析。一要准确地说明词义、用法之间的差别;二要用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最好是不能换用其他词语的句子。以“敬爱、爱戴”这一组同义词为例。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因为尊敬而爱的意思,针对的对象都是人,并且常是领袖、师长、有威望的人,有时可以换用,如“人民爱戴(敬爱)自己的领袖”。但两个词也有区别:

9、来源:Zxxk.Com“爱戴”只用于下对上;敬爱还可用于平辈之间,如“我敬爱我的兄长”。“爱戴”有拥护的意思;“敬爱”只表示尊敬、热爱、亲爱。“爱戴”不能单独作定语;“敬爱”常常单独作定语,如“敬爱的周总理来了”。三、课后练习指导3.1“小试身手”解析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同义词的辨析。选取的这几个例子构词成分完全相同,但顺序相反。教师应了解,“灵魂”和“魂灵”原来也是一组等义词,指的都是“魂”。后来“灵魂”逐渐发展成了多义词,又可以表示“心灵、思想”和“人格、良心”等意义。这样,两个词语就有了分工和不同。而对于“离别别离”这样的等义词来说,由于两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就决定了

10、它们在语言中没有共同存在的必要,事实上“别离”现在用的就比较少了。一般说,在等义词的运用过程中,要么一个词发展出新的意义,像“灵魂”那样;要么其中的一个词将会被慢慢地淘汰,像“别离”那样。参考答案:“觉察察觉”:两个词意义相同,都是“发觉;看出来”的意思。“情感感情”:“感情”有两个意思。一是“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如“动感情”。二是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如“联络感情”。“情感”也有两个意思,一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另一个意思相当于“感情”。区别在于:A.语意不完全相同。“情感”往往是自然的心理反应和流露,“感情”的主观

11、色彩较浓、较强烈。“感情”还可以表示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如“我对你的感情始终不变”。但“情感”则不能。B.词语搭配关系不同。“感情”常和“激动、冲动”搭配,“情感”则不能。“相互互相”:“相互”的意思是“两相对待的;互相”,“互相”的意思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两个词都可以表示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之间以同样的态度、行为对待对方。区别在于:A.词义和句法功能有所不同。“互相”只用作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相互”除了用作副词作状语之外,还可用作形容词作定语,如“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B.词的搭配不同。“相互”可以与方位词“间、之间”组成方位词组,一起充当定语或状语,如“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

12、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互相”不能这样用。C.“相互”还可以用在“是的”格式中,如“怕是相互的,我怕它,它也怕我”;“互相”一般不这样用。“妒忌忌妒”:两个词意义相同,都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意思。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同义词的辨析。本题要辨析的每组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参考答案:“暴发”与“爆发”:读音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A.适用对象和使用范围不完全相同。“爆发”的对象往往有较长时间的矛盾酝酿过程,可用于重大的和较大的事情,常指人的抽象行为和情绪,常和“战争、运动、危机”等词语搭配使用,还可用于同火有关的自然物,如“恒星爆发”、“爆发出强烈的火光

13、”,使用范围很广;“暴发”的对象一般发生得猛烈而突然,多用于与水有关的自然物,如“山洪、大水”等,也可用于突然大发脾气,还可以表示突然发财得势,如“暴发户”。B.感情色彩和构词能力不完全相同。“爆发”是中性词,可构成一些新词,如:“爆发音、爆发力、爆发变星”;“暴发”用于自然物时是中性词,用于人时一般带贬义且只能构成一个新词:“暴发户”。C.语法特点不一样。“爆发”作谓语时可以带宾语,“暴发”不可以。“必须”与“必需”:读音相同,都可以表示必定、一定要的意思。区别在于:A.词义着重方面不同。“必须”表示“一定得要”,说明一定得这样做,舍此不行;“必需”着重表示“一定得有”,说明对某种事物特别需

14、要,必不可少。B.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必需”是动词,能用作定语、谓语,或构成“的”字词组作宾语;“必须”是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C.“必需”有构成新词的能力,如“必需品”;“必须”没有构词能力。“情谊、情义、情意”:读音相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感情。区别在于:A.词义和色彩不同。“情谊”指交情、友谊,带有庄重色彩;“情义”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在共同感情与信仰的基础上的互相信任;“情意”指感情、心意,即真心实意,泛指对人的感情,带有亲切的色彩。B.词语搭配不完全相同。三个词都可与“有”或“没有”搭配。“情义”还常与“讲、不讲、不顾、不懂”搭配,“情谊、情意”则一

15、般不与这些词语搭配。“实验”和“试验”:读音相近,意义相近,都有为了验证某种事物而采取某种尝试性活动的意思。区别在于:“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实验”的目的是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设,进行“实验”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和方法。而“试验”的目的是测试某事物的结果或性能,不一定非要遵守严格的程序和方法。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能否准确地使用同义词。不同的文体对选词的要求是不同的,平常说话时用词可以不太讲究,但外交公文则要求用词必须准确、严谨,不能有差错。参考答案:在外交辞令中,“会见”是指一

16、般的外交接触,“拜会”是对东道主的礼节性拜访,而“见面”是指非正式的外交接触(因当时中美之间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3.2补充练习题目一、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和“听”有关的词语数量也非常多。请你仿照课本的活动形式,把你能想到的这一类词语都写出来,然后对其中各个小类同义词进行辨析。二、根据下面几段文字,分析加点词的词义异同。看样子是积雪,要不也是棉絮堆,高高低低,连续不断,一直把天边变海边。(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巨大的猛烈多变的泥石流,一直持续了5个多小时,然后才减缓了势头,从粘稠的阵性流逐渐转为稀性的阵性流,又从稀性的阵性流转为稀性的连续流。(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

17、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鲁迅祝福)三、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选用同义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阅读下面这段文章,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初稿作“脊背”),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初稿作“后身”)喷出一阵(初稿作“一股”)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请判断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笔力传神,寥寥数语,就将众多人物的性

18、格得淋漓尽致。来源:Zxxk.Com美国一直强硬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陆与台湾统一。恐怖袭击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和平的公害,这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防止恐怖袭击,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A.塑造阻止而且B.刻画阻止因而C.刻画阻挠因而D.塑造阻挠而且五、根据例句体会“流传”和“留传”的词义差别,然后在横线上分别填上适合的词语。例1: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天。例2:消息很快流传开了。例3:这是祖辈留传下来的秘方。这则消息不胫而走,在同学之间广泛。这件器皿是祖辈下来的。这本线装书是爷爷下来的宝物。雷锋的故事至今还在这个小山村里着。六、阅读下面这个片段,找出

19、这位领导在致辞中用词不当的地方。某县一位领导,有一次率领考察团到外省的一个县里去参观,在临别的欢送酒会上满面春风地致辞道:“我们县考察团光临贵县,惠顾了贵县的公司、集团”这时酒会上笑声大起,掌声不绝。该领导见气氛这么热烈,情绪更为高涨,接着说道:“贵县领导和群众的一片深情厚意我们就笑纳了,真是不成敬意。”3.3补充练习解析来源:学科网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了同义词的概念。归并同义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同义词,还要对各个词语的意义准确把握,能够把词义分解成若干要素,这样才能根据词义的近似程度进行归类。具体操作方法、步骤可以模仿课本活动和补充活动。以下

20、归类结果仅供参考:收听、聆听、洗耳恭听;倾听、听取、聆取;窃听、偷听、隔墙有耳;听见、听到、听说、耳闻。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同义词辨析能力。辨析同义词要从词汇意义、语法特点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去考虑。参考答案:这些词语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又有明显区别。“连续”是指一个接一个,描绘了云一朵接一朵的状态,着重指接连不断。“持续”指的是时间上的延续不断,写的是泥石流在时间上的不间断,着重指时间上的连续性。“陆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有先有后,时断时续,指的是人们先后知道了祥林嫂的几件事,着重指动作行为的先后关系。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同义词。参考答案:“梁”的一个意思是物体中间隆

21、起成长条的部分,如“鼻梁,山梁”。虽然在词典中“脊背”与“脊梁”的意思相同,但比较起来,“脊梁”用在这里比“脊背”更加准确,因为作者在文中说“按住脊梁”,应该是按住一个突出的部分,“脊梁”有隆起的部分这个意思,“脊背”不含这个意思。因此,这里改成“脊梁”比“脊背”更准确、生动。“窍”的意思是窟窿,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实际是斑蝥“放屁”。因此从“后窍”里喷出烟雾显然要比“后身”形象、准确。“一股”是用来修饰名词“烟雾”的,而“一阵”是用来修饰前面的动词“放出”的。在这里,鲁迅先生是想通过对动作的刻画把斑蝥放屁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所以换成修饰“放”这个动作的“一阵”比修饰“烟雾”这个事物的“一股”更

22、好一些。另外斑蝥放出的“烟雾”不可能马上消失,肯定会在空间中弥漫一段时间。比起“一股”来,“一阵”含有一段时间的意思,因此用“一阵”也更准确。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文意恰当地选择同义词语。正确选项是C。“刻画”的意思是用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塑造”的意思是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此处用“刻画”“塑造”都恰当。“阻挠”的意思是阻碍、扰乱,使不能顺利进行,“阻止”的意思是阻拦使停止。“阻挠”有干扰的意思,符合句意。“因而”表示因果关系,“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在句中“恐怖袭击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是缘由,而后一句则是结果。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对同义词的辨析能力。参考答

23、案:流传;留传;留传;流传。“流传”的意思是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的意思则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同义词的辨析和应用。有些同义词虽然基本意义相同,但在使用时有自身的特殊限制,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有可能闹笑话。参考答案:“光临、惠顾”是敬辞,“笑纳”、“不成敬意”是谦辞。这几个词语在使用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方向性:“光临”是主人用来对客人表示敬意的词,是说客人的到来给主人增了光。“惠顾”一词多用于表示商家对顾客的尊敬态度,不能客人自己用。“笑纳”、“不成敬意”是指用于送礼方对受礼方的客套话。如果将这段话中的“光临”改成“来到”,“惠顾”改成“参观”,“笑纳”改成“接受”,“不成

24、敬意”改成“非常感谢”,就比较得体了。四、专题知识扩展4.1词义与语素义分析词义往往涉及到对构词成分语素的分析。语素也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果一个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那么词义就是语素义。如果一个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那么词义就可以通过语素义来推断、论证。只不过各种词语中语素义的组合关系并不完全相同。一、词义内部的关系比较清楚,即词义可从语素义推导出来一是词义等于几个语素义的直接组合。比如“观赏”就等于“观看、欣赏”;“男生”就等于“男性学生”;“立功”就等于“建立功绩”;“性急”就等于“性子急”;“动人”就等于“使人感动”。二是词义等于相同或相近语素义的并列组合。比如“洗涤”等于“

25、洗涤”(都是“洗”的意思);“蹊径”等于“蹊径”(都是“小路”的意思);“怪诞”等于“怪诞”(都是“奇怪、荒唐”的意思);“归拢”等于“归拢”(都是“集中、不分散”的意思)。三是词义中语素义的组合虽然不直接,但稍加联想意思还是清楚的。比如“挂面”是“通过挂晒而制造出来的干面条”的意思;“清漆”是“纯净的没有颜色的油漆”的意思;“凉鞋”是“穿了以后感觉凉快的鞋子”的意思。四是词义只包含了一部分语素的意义,而有的语素的意义已经脱落了。比如“忘记、缓急、窗户、妻子、国家、人物”等词,虽然包含两个语素,但实际上一部分语素义已没有作用了,例如“忘记”的意思是“忘”而不是“记”,“窗户”的意思是“窗”而不

26、是“户”,“妻子”的意思是“妻”而不是“子”。二、词义内部的关系不很清楚,即从语素义不容易直接推出词义来一是词中包含的语素义比较生僻。比如“乖戾”的意思是“乖僻、粗暴”;“出类拔萃”中“萃”意思是“草”;“振聋发聩”中“聩”意思也是“聋”;“自怨自艾”中“艾”意思是“治理、惩治”:这些语素义都需要经过解释才能明白。二是词义中包含了典故。比如“鱼肉、中肯、染指”等,如果不了解典故、历史及词义的引申过程,就无法仅从语素义推知整个词义。例如“鱼肉”并不是“鱼和肉”或“鱼的肉”的意思,该词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句,意思是“任人宰割的东西”,进一步又引申出“像对付菜板上的鱼和肉那样欺

27、凌残害人民”的意义。三是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比喻用法。比如“细软、私房、谈吐、裙钗”的词义就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城府、虎穴、鬼胎、死胡同”的词义就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四是词语中的语素义一下子看不出来,需要考证才能弄明白。比如“姑娘”,就既不是现代意义的“姑”,也不是现代意义的“娘”,而指的是“未婚女子”,这就需要考证语素的古代意义。再如“小时”是相对于“大时辰”(一天分成12段)的“小时辰”(一天分成24段)这个古代词语的简缩形式,结果从词语形式就看不出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了。此外像“麻利、大方、冬烘”等词语,由于构成词的所有语素的意义都已失落,当然也就无法从语素义看出词义,差不多就相当于一个

28、语素或者说是一个单纯词了。4.2词义的义素分析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分析为若干义项,一个义项也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语义元素的集合,比如把“哥哥”与同类的“弟弟、姐姐、妹妹”等词对比,就可以得出它的语义成分:“同胞/男性/年长”。又如把“靴子”与同类的“鞋子、袜子”等词对比,就可以得出它的语义成分:“穿在脚上的东西/有筒/走路时着地”。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区别特征就叫作“义素”。义素可以看作是词义的“语义原子”,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因此义素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用来说明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各种关系的方法。义素分析通常

29、可以按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是找出一组相关的词语,确定对比分析的范围。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对象的词语,比如分析“哥哥”的义素就不能用“看”来对比,因为前者是一种人际关系,后者是一种动作行为;也不宜用“司机”来对比,因为“哥哥”和“司机”虽然都指人,但前者是一种亲属称谓,后者是一种职业称谓。所以分析“哥哥”的义素,就要从“哥哥”与“弟弟、姐姐、妹妹”的对比开始,因为这些词同属“亲属关系”中“同胞”这个类;分析“靴子”的义素,就可从“靴子”与“鞋子、袜子”的对比开始,因为这些词同属“衣着”中“穿在脚上的东西”这个类。第二步就要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元素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比如要分析“

30、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义素,可以先从中提取出共同义素“同胞”,然后比较“哥哥”与“弟弟”,提取出区别义素“年长”和“年幼”,再比较“哥哥、弟弟”与“姐姐、妹妹”,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和“女性”。再如分析“鞋子、靴子、袜子”的义素,可先提取共同义素“穿在脚上的东西”,然后比较“鞋子”和“靴子”,提取出区别义素“无筒”和“有筒”,再比较“鞋子、靴子”与“袜子”,提取出区别义素“走路时着地”和“走路时不着地”。利用这些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就不仅可以使这些词的意义互相区别开来,而且也可以使它们同其他词语相区别。第三步还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整理说明,使分析结果能准确反映词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一方面是义

31、素分析的结果不能过宽或过窄。比如“男人”的义素若分析为男性/人则失之过宽,本来不属于此类的“男孩”也被包括进去。“雨衣”的义素若分析为穿在身上/防雨/用塑料制成/衣物则失之过窄,本属于此类的用帆布、橡胶等制成的雨衣就被排除在外了。另一方面是义素分析的结果还应力求简明。比如“女人”的义素分析为男性/成年/人就足够了。如果再加上体内能产生卵细胞/会说话/有思维能力三个义素,就是多余的,因为这三个义素中,前一个已可以从男性中推知,后两个已可以从人中推知。义素分析在词义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可以清楚说明词义的异同,有利于学习、掌握和研究词义,特别是同义词的词义。比如“边疆”和“边境”的词义相近但又

32、有所不同,义素分析就可以清楚地把二者的异同揭示出来:“边疆:国土/靠近国界/范围大”,“边境:国土/靠近国界/范围大”。其次是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比如汉语可以说“男孩在笑”、“邻居们在聊天”,但一般不能说“?石头在笑”、“?小山羊在聊天”,其原因就在于“笑、聊天”等动词都要求表示动作发出者的词语必须具备人这个义素,而“石头、小山羊”就不具备这样的义素。来源:Z|xx|k.Com4.3同义词和同义词辨析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这些词就可以叫作同义词。比如“凉快凉爽”、“流放放逐”、“保护庇护”、“散步溜达”等。同义词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同义词中几个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

33、映的对象必须相同或者基本相同,因而指称某一大类事物的词和指称这一大类事物中的某一小类的词就不能构成同义词,比如“衣服”和“衬衣”,“水果”和“苹果”,就不是同义词。指称事物整体的词和指称整体中某个部分的词也不能构成同义词,比如“房子”和“房间”,“手”和“手指”,也都不是同义词。其次,同义词是就特定语言或方言而言的,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表示同一意义的词不能算是同义词,比如普通话的“玉米”和成都话的“玉麦”,就不能算是同义词。最后,同义词实际上不完全是词与词的关系,而是词的义项之间的关系。比如“熟”有好几个义项:在“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这个义项上可与“成熟”构成同义关系;在“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

34、清楚”这个义项上就与“熟悉”构成同义关系;在“精通而有经验”这个义项上又与“熟练”构成同义关系。同义词中有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词的意义则大同小异,因而同义词中又可分为“绝对同义词(等义词)”和“相对同义词(近义词)”两类。等义词是指词义的外延和内涵完全相同的词。造成等义词的原因有多种:一种是借用外语词或方言词的结果。比如汉语借用外语词产生的等义词有“维他命维生素”、“米公尺”、“麦克风扩音器”等,汉语普通话借用方言词产生的等义词有“晓得知道”、“脚踏车自行车”、“番茄西红柿”等。再一种是命名理据不同或词语简缩的结果。如“热水瓶保温瓶”、“计算机电脑”、“电风扇电扇”等。三是由构词成分顺序颠

35、倒造成的,如“山河河山”、“演讲讲演”、“严谨谨严”等。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因此只会徒然增加人们的记忆负担,在语言表达上也就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因此一般来说等义词大多不能长期存在,要么逐渐分化出细微的差别;要么最终只保留一个。比如“批评”和“批判”原来的意义是相同的,而现在意义上已经有了轻重差别而成为近义词了。“德律风”和“电话”原来是等义词,现在则一般只用“电话”,借自外语的“德律风”已退出日常交际。近义词是指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一般所说的同义词主要就是指这种类型。近义词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在表达上有各自的分工和职责,所以在说话和写作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近义词来表

36、达自己的思想,不能用错。近义词又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段,善于选择和运用近义词可以使语言表达精密、得体、富于变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即近义词的词义概括反映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上却有所不同。比如“改善”和“改进”都指改变原有的情况使其更符合人们的愿望,但前者强调更好一些,后者则强调更进步一些。“优良”、“优秀”和“优异”都表示“好,使人满意的”,但在达到的程度上“优秀”高于“优良”,“优异”又高于“优秀”。近义词在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语的搭配习惯,在用法上也往往有所不同。比如“改善”可以和“生活、条件、关系、待遇”等词

37、搭配,“改进”则只能和“方法、工作”等词搭配。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其中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不同。比如“教师”是中性的,“教书匠”则是贬义的。“行为”和“行径”都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的意思,但前者既可以用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用来指坏的活动,而后者只用来指坏的活动,是贬义的。也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语体色彩的不同。比如“爸爸”和“父亲”理性意义相同,但前者常用于日常交谈,带有口语色彩,后者则一般用于书面写作,带有书面语色彩。“聪明”和“聪颖”都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但前者是通用词,后者则带有书面语色彩。还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

38、要表现为形象色彩的不同。比如“狮子狗”和“哈巴狗”指同一种狗,但前者能使人联想到长着长毛的狮子的形象。近义词在附加色彩上的差异会影响这些词的运用领域。比如当人们要以褒扬、赞许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褒义词;当人们要以贬斥、厌恶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贬义词。五、参考文献链接郭良夫(词汇,商务印书馆,2000年。有删节)同义词,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意义完全相同的,有的书上叫做等义词;一种是意义大致相同的,有的书上叫做近义词。晋代郭璞(276324)在注尔雅的开头说:“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这就是说,同义词的产生,有历史的原因,有方言的原因。从尔雅来看,从扬雄(前53

39、后18)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来看,研究的确实是“古今之异言”的同义词,“方俗之殊语”即各地方言的同义词。由历史原因和方言原因形成的同义词,其中有很多都是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描写一个语言里的同义词,不能把古今异言中同义的,各地方言中同义的,放在一块儿来研究。我们要研究的是现代汉语同义词。既然是现代汉语,当然就不是古今“异言”。方言的叫名不一样,意义完全相同的,例如“向日葵”,方言中有“葵花、朝日葵、朝阳葵、转日葵、转日莲、转莲、望日莲、朝日莲、老爷转、爷爷转、朝爷花、日头花、朝阳花、朝日转、朝日蒲、向日黄”等,名称不同,意义完全相同。这种同义词,即所谓等义词,是方言词汇研究的范围

40、,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研究的范围。语言的事实是,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同义词,很难长期并存。例如鲁迅1920年7月写的一件小事:“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鲁迅1920年10月写的头发的故事:“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现在只说“警察”,而“巡警”早就淘汰了。在鲁迅的早期著作里,“国民”和“人民”的意义是相同的。后来这两个同义词的意义就分化了:“国民”指的是具有某国国籍的人,“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意义分化,用法也有所不同。这个事实说明:两个同义词不能长期并存,不是一个被淘汰,就是两个词在

41、意义或用法上分化了。由此可知,一个语言里的同义词,如果能够长期并存,必然是在意义或用法上有差异。我们要研究的正是大同小异的同义词。不言而喻,意义相同才能形成同义词,但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总是同中有异的。因此需要辨析,揭示相同之中的差异。(1)被认为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同义词,其实也表现出许多差异来。例如“礼拜(日;天)和星期(日;天)”,好像是一对所谓“等义词”,实际上还是有不少相异之处。(a)“礼拜日”和“星期日”相同的意义都是“休息的日子”,所以才成为同义词。但是在这个相同的意义之中就存在着差异。例如朱自清欧游杂记德瑞司登:“德瑞司登(Dresden)在柏林东南,是静静的一座都市。欧洲人说

42、这里有一种礼拜日的味道,因为他们的礼拜日是安息的日子,静不过。”“礼拜日”蕴涵的这个意思来源于旧约全书创世记:“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显然,“星期日”就不含什么“圣日”的意思在里头。(b)由于蕴涵的意义不同,用法也就有了差别。只能说“做礼拜”,不能说“做星期”,只能说“歇礼拜”,不能说“歇星期”。(c)除了一般所说的,“礼拜”多用于口语,“星期”多用于书面语以外,还有一个习惯不习惯的问题。(2)在构词上有一部分相同的词,它们的差别可能表现在那一个不同的成分上,

43、但也不一定。因为一个词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出一个成分来,单看它的字面意义。例如“保护”跟“庇护”是同义词,但是它们的差别并不表现“保”跟“庇”的表面上,不能望文生义。(3)构成成分不同的同义词,意义上的差别十分细微。例如“仿佛、好像、似乎”是一组同义词,都是“大致如此”的意思,可以通用,但效果不一样。让我们用朱自清的欧游杂记和温州的踪迹中的几个词作例子,说明其间的差别。(a)“仿佛”,表示置身其中,亲身感到的意味较深,主观色彩较浓。例如“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威尼斯)”,“乍走进去的时候,摸不着头脑,仿佛连自己也会丢掉似的(柏林)”

44、。(b)“好像”,表示的虽然也是亲身感受,但又强调客观现象本来如此。例如“这所房子从运河中看,好像在水里(威尼斯)”,“下三层都是一色的圆拱门和柱子,上一层只有小长方窗户和楞子;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罗马)”,“从前有位著名的文人在这儿写信给他的未婚夫人,说他正从高岸上望下看,河上一处处的绿野与村落好像绣在一张毯子上;河水刚掉转脸亲了德瑞司登一下,马上又溜开去。这儿说的是第一个弯子。他还说绕着的山好像花箍子,响蓝的天好像在意大利似的。在晴天这大约是真的(德瑞司登)”。(c)“似乎”,表示虽不能确定,但总觉得亲身的感受是接近真

45、实的。例如“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温州的踪迹)”,“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意大利的语音据说最纯粹,最清朗。听起来似乎的确斩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威尼斯)”,“这个隧道似乎有四层,占的地方也不小(罗马)”,“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些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无处不是好风景,而且除了好风景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瑞士)”,“路似乎颇弯曲的样子,一座大山峰老是看不完,瀑布左一条右一条的,多少让山顶上的云掩护着,清淡到像一些声音都没有,不知转了多少转,到勃吕尼了(瑞士)”。说“似乎有四层”,差不离儿就是四层,说“似乎没有别的”,差不

46、多都是“好风景”,说“似乎颇弯曲”,就是转了很多转。所以说“似乎”是表示感受到的接近真实。周荐(汉语词汇新讲,语文出版社,2000年)语言中有这样一类词汇现象:同一个事物对象而由不同的词称说,这不同的词彼此间就存在着同义关系,成为同义词。同义词根据它们同义程度的不等而分为相等的同义词和相似的同义词两类。相等的同义词,一般又被人称作等义词,它是此词和彼词在理性意义上完全相同而只在感性意义上存在着些微差异,例如“父亲、父、爸爸、爸、爹”,“新娘、新娘子、新嫁娘、新妇、新媳妇”;相似的同义词,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同义词,它是此词和彼词在主要的理性意义相同的前提下在次要的理性意义或/和感性意义上有着区别

47、。这一类同义词非常复杂,是同义词分析和研究的重点,通常所说的同义词主要指的是这一类。同义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意义、色彩和用法三个方面,对同义词的分析也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从意义上看,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意义的轻重。例如“忽视”和“无视”都表示没把什么事放在眼里或心上,但“忽视”强调忽略、疏忽,语意较轻,“无视”则强调漠视、不认真负责地对待,语意较重。(2)范围的大小。例如“局势”和“形势”都表示事物发展的状况,但“局势”主要用在政治、军事等领域,范围略狭,而“形势”基本没有上述限制,范围较宽。从色彩上看,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感情色彩不同。例如“奴才”和“奴仆”,都指供主

48、人驱使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但“奴才”有鄙夷的感情色彩,“奴仆”没有这种色彩。(2)形象色彩不同。例如“鄙弃”和“唾弃”,都表示看不起、厌恶,但“唾弃”有以吐唾沫表示鄙视的形象色彩,“鄙弃”则不具这种形象色彩。(3)语体色彩不同。例如“转眼”和“旋踵”,都表示极短的时间,但“旋踵”因只用于书面语而有书面语语体色彩,“转眼”因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而没有特殊的语体色彩。从用法上看,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搭配对象的不同上。例如“感觉”和“觉得”都表示感官对外界发生某种反应,但“感觉”后可加补语成分“到”,“觉得”不能有这样的用法。与同义词关系密切的是近义词。近义词是所指不一而存在某种近似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例如“含糊”和“含蓄”,前者义为:“不明确,不清晰;不认真,马虎;示弱(多用于否定)”;后者义为:“包含;(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