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培训.doc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229 上传时间:2025-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培训旧课标关于“课程性质”是这样描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旧课标对“课程性质”的界定相对来说是模糊的。语文是什么?“语”可以理解为“语言”和“言语”,“文”可以理解为“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等。语文到底是什么?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到底学什么?没有清楚的界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也是放之诸学科而皆准的真理,是一句正确的但没有体现语文课程个性风采的话。然而,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界定就清晰明确多了。新课标关于“课程性质”是这样描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

2、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字词部分(一)新课标要求原先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现在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进一步提倡“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减轻学生负担。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会写的字由“2000个左右”,降为“1600个”。第三学段的要求不变。(二)应当注意的是1、各学段始终强调: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

3、规范、端正、整洁。2、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3、“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4、“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5、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学生能依据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形近字。认识了象形、指事、会意等不同类别的字,能从中享受汉字带来的乐趣。6、新课标还

4、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附录四: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安排了基本用字300个。基本字表按音序排列,全是笔画少、易书写的字。这300个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基本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先练习300个字的目的是“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作基本功准备”。这个基本字表将改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有表一和表二,将要求学生掌握的3500个常用汉字这一学习要求具体化。二、阅读部分(一)新课标要求1、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

5、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2、“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3、“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4、“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二)阅读评价“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

6、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三)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三、口语交际(一)新课标要求1、“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

7、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2、“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二)对口语交际的评价“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四、综合性学习(一)新课标要求1、“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2、“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8、3、“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二)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五、习作部分(一)新课标要求1、“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

9、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2、“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二)对写作的评价“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六、增加20篇背诵篇目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背诵推荐篇目-1至6年级(6篇)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