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南京大屠杀习题语文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2929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南京大屠杀习题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南京大屠杀习题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南京大屠杀习题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南京大屠杀习题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南京大屠杀习题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13南京大屠杀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悚然(sng)蹂躏(ln) 蹒跚(pn) 徘徊(pi hui) 尸骸(hi) 褴褛(l) 诅咒(z) 翘望(qio) 船舷(xin) 狰狞(nng) 侥幸(jio) 蛊惑(g) 山麓(l) 撰写(zhun) 人寰(hu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树荫两鬓嘶哑豪不犹豫B隐匿刺戳焚烧生气勃勃C舆论大肆竞相振耳欲聋D杀戮无辜战粟熙熙攘攘(解析:A.豪不犹豫毫不犹豫;C.振耳欲聋震耳欲聋;D.战粟战栗。)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一个人走在荒凉的原野上,忽然传来动物奇怪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2、。B这伙人贩子贩卖孩子的罪行令人发指。C他经常津津乐道地向别人谈起自己如何从一名救生员走到今天。D陈景润是举世闻名的数学家。(解析:C项“津津乐道”本身包含“谈论”的意思,不能与后面的“谈起”连用。)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中考和高考都提出了对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的试卷酌情加分。B习近平主席主持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C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教,才能赋予教师荣誉感和自豪感。D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要求”;B.语序不当,将“主持”和“出席”调换位置;D.两面对一面,可在“后继有人”前面加“是

3、否”。)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此时此刻,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万名官兵正等待着三军统帅习主席的检阅。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东方古国,屡遭蹂躏,泱泱中华,无战不败。一九三一,日寇再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同胞蒙难,民族危亡。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一座拥有三千零六十年历史的城市。迎来特别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经此一战,中华民族,尽雪前耻,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十四年浴血奋战,中

4、国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AB C D6填空。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反映和评论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物、事件。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唐志艳创作并导演的淮剧南京大屠杀日前率先在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献演。曹杨淮剧团倾力演出的这部淮剧呈现出淮剧剧种特有的质朴和刚健之气。南京大屠杀(以下简称南)的创作演出,由上海剧协、程少晖艺术工作室、江苏省盐城市淮剧团等主办。如何通过戏曲形式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是该剧编剧唐志艳女士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难题。在创作南的艰难日子里,唐志艳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了众多

5、历史人物、普通南京市民的后代,并得到了淮剧界艺术创作团队的鼎力支持。从演出的实际效果来看,南剧巧妙地截取了历史事件的某个“碎片”,以小见大,从大事件的侧面对侵略者的暴行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全剧将场景设置在郊外,通过寻亲秀娟训女抗战三场戏,描述了受害百姓秀娟一家的遭遇。剧中,淮剧特有的“大悲调”“马派自由调”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演出场景可谓如泣如诉,令人动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示例:淮剧南京大屠杀首演(2)淮剧南京大屠杀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首演,有什么特殊意义?提醒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教训,奋发图强。(3)读完这则材料后,有同学说:“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事实,显得不真实。

6、”显然,这位同学的看法稍有偏失。你会怎样向他做出解释呢?示例:历史事实有许多再现形式,艺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事实,不仅能够让人充分体验艺术的魅力,更能将历史事实演绎得生动可感,令人更容易接受,绝不会存在“不真实”的感觉。02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8作者着重记述了哪几起大屠杀惨案?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12月15日夜的下关大屠杀;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9文章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展现了现代南京的生气、和平与繁荣的景象,与下文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形成对比,给人震撼力、冲击力,提醒人们勿忘国耻。10文章引用了大量史料,有什么作用?增强了文章的

7、真实性,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更具有现场感、震撼力。有力地批驳了日本媒体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弥天大谎。03拓展阅读清明泪洒“哭墙”下4月5日,清明。南京,阳光遮不住哀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即“哭墙”下,泪水浸润菊花,每一片花瓣都记住1937年末的那段历史。这一天,夏淑琴、常志强、杨翠英、刘贵祥等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幸存者及后代近100人,互相搀扶着或坐着轮椅,来到哭墙前祭拜亲人。87岁的幸存者杨翠英来了。1937年,她的爷爷、父亲、舅舅、小弟弟都被日军杀害。“尸体啊,扔进了河里,河水血红血红的。那年我13岁。”她戴着助听器,记者要大声说话,她的右耳才能

8、依稀听见。而她的左耳,74年前就与世界的任何声响无缘了。“耳朵,被日本人炸聋了!”她顺着墙,找到爷爷杨世培和其他三位已故亲人的名字后停下脚步,跪下、献花、供糕、点烛,口中喃喃“我翠英来看你们了”!一时间,老泪纵横。78岁的程福保和77岁的杨永才,用布满皱纹的双手在灰色“哭墙”上摩挲,分别寻到父亲程长河、父亲杨守林,熟悉又冰冷的名字,在墙缝里颤悠悠地用胶带粘上黄菊花。84岁的向远松指着“麻脸哥”名字,说哥哥一脸麻子,当时不愿意躲,被日本兵杀害时才26岁。登记时用“麻脸哥”而不是哥哥的真名“向远高”,是因为“看见名字,就好像看见哥哥本人一样”。常志强的父亲、母亲、姐姐的名字都刻在墙上。伍正禧的祖父

9、、表叔、二哥和表哥的名字也都在。“一到清明,胸口就疼”。83岁的常志强捂着胸口说。“我代表子孙来看您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志清在名单墙前祭奠母亲。1937年佘志清才6岁,听说日军从中华门进城了,便和姑姑、姐姐一起随着混乱的人群跑到了位于西康路33号的美国大使馆,这才得以幸存,而母亲被日军杀害。从2004年开始,佘志清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做义工,为的就是将这段历史告诉年轻人,同时也是一种祭奠遇难亲人的方式。南京大屠杀遇难的30万同胞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坟墓,只有一个名字,甚至有的连名字都没有。近几年,纪念馆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遇难同胞名单,建造名单墙正是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也供遇难者亲人凭吊。8

10、2岁幸存者夏淑琴说:“1995年名单墙建好后,我每年都来。”当时这墙上才刻有3 000个名字。今年这个清明节当天,名单墙延长工程刚刚竣工,如今刻上墙的遇难者名字已达10 311个。11第段“阳光遮不住哀思”有怎样的含义?“阳光”表面指当时的天气状况,可以理解为我们祖国已经强大,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但“阳光遮不住哀思”,说明我们不能忘记国耻。12“哭墙”前祭奠先人的人很多,这篇特写为什么只选取了杨翠英等几位具体加以描写?这些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典型,他们的言行、心理及经历具有代表性,文章以点代面,对这些人加以描写。13文章结尾写这堵墙上,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字在逐年增加中,联系课文,说说建立

11、这堵墙的意义何在。以惨烈的史实教育中国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真凭实据反击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改写。14第段写很多人“来到哭墙前祭拜亲人”,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想?示例:逝者安息,你们的耻辱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更要付诸行动,强我中华。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边的名单墙为什么命名为“哭墙”。【链接材料】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一方面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哀悼,另一方面表达期待中华民族强大的愿望。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