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2课 祝福.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2944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2课 祝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2课 祝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2课 祝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2课 祝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2课 祝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2课 祝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及其生平和创作。(2)通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3)读准字音,掌握字形。【重点难点】(1) 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2) 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知识导学】1 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

2、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 ”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2 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是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对妇女的各种压迫尤为惨重。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五四”运动前后,复古主义者在报刊上公开鼓吹“节烈”,经常刊登颂扬“节妇”“烈女”的记事和诗文。“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当时被迫牺牲于所谓“节烈”的妇

3、女很不少。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他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坚壁清野主义寡妇主义等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对此进行批判。早在1918年,鲁迅就发表了题为我之节烈观的文章,对压迫妇女的封建节烈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鲁迅认为,中国女子,只要戴上不节烈的罪名就除不掉,只有被这顶大帽子压死完事。他说:“据节烈为本,将所有活着的女子,分类起来,大约不外三种:一种是已经守节,应该表彰的人(烈者非死不可,所以除去);一种是不节烈的人;一种是尚未出嫁,或者丈夫还在,又未遇见强暴,节烈与否未可知的人。第一种已经很好,正蒙表彰,不必说了。第二种已经不

4、好,中国从来不许忏悔,女子做错一事,补过无及,只好任其羞杀,也不值得说了。”祥林嫂正是属于第二种人,而且是补过无及而羞杀的。鲁迅老友许寿裳评论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掉祥林嫂。” 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学习过程】1.文体知识回顾:你知道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作者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的前面有序幕 后面有尾声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人物的社会关系)2.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牲醴 瓦楞 捺上 蹙缩

5、窈陷 踌蹰 踌躇 尘芥 窥探 驯熟 俨然 炮烙 歆享 间或 蹒跚 少不更事 沸反盈天 新正 呜咽 执拗 朱拓 倔强 荸荠 悚然 监生 谬种 形骸 寒暄 草窠 讪讪 怔怔 脚踝 和蔼 烟霭 寥落 聘礼驰骋 赎身 渎职 穷兵黩武 正月寒暄编纂俨然负疚咀嚼搭讪 折罪 3、结合课下注释仔细阅读文本,梳理故事情节(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行文线索是什么?(2)按小说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梳理概括情节,并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

6、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暄(xun)银镯子(zhu)窈陷(yo) 间或一轮(jin)B拓片(tu) 谬种(mi)俨然(yn) 少不更事(n)C倔强(jing) 草窠(k)负疚(ji) 咀嚼赏鉴(ju)D牲醴(l) 悚然(sn)胆怯(qu) 沸反盈天(yn)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祝福中,我虽然早已不是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但是对祥林嫂的问题却作了含糊的回答。B像祥林嫂这样连遭不幸、孑然一身的贫困妇女,是多么需要别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啊。C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封建宗法势力的吃人实质,在祝福这篇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D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居然在儿子死后把儿媳

7、卖到深山野墺里赚钱。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风景画农历新年时祝福的景象。B过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节日,无论是城市或乡村,无论是南方或北方,无论是海内或海外,只要是汉民族,都要过年。C送灶神是在阴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说这天是灶神升天之日,这天晚饭之后,人们便举行“送灶君”的祭祀仪式。D我们在解读祝福时,可以深切感觉到民俗文化的威力无处不在,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规范。4.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后,恰当的一项是()。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阿呀阿呀,我真上当。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ABC D5.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1)鲁迅这首诗题为“自嘲”,寓意很深。表面上句句都在戏嘲自己,实际上,矛头指向。请简要分析本诗的主旨。(2)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6. 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生平事迹,为祥林嫂写篇小传。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