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23019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刺法灸法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刺法灸法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刺法灸法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刺法灸法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刺法灸法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刺法灸法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法灸法学.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刺法灸法学,第一章 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一、刺法灸法学定义: 刺法灸法学,是研究各种以防治疾病为目的的刺法、灸法的具体应用方法、操作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 刺法又称针法,而刺法的意义较广,是指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是指采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炷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采用其他光、电等刺激体表一定的部位,以起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针灸要取得疗效,正确地选取穴位是基础,正确而熟练的刺法灸法操作是关键。 具有验、便、廉的优势。 验:效验也,针灸适应症广,疗效高,具现代研究,

2、针灸对400余种病有效,其中对100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便:方便也,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应用,不受条件的限制,特别对仓促救急更为适宜,便于推广 廉:经济节省也,只用一些针艾和一些消毒材料 无副作用:只要运用得当,无任何副作用。,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一)针刺技术 是各种不同针具的操作技术方法,简称针法。 1毫针 是临床最常用的针具。其技术方法可分为毫针刺法和针刺手法两大部分。 2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鍉(d)针、 火针和芒针,(二)灸法技术 1. 艾灸法 2. 非艾灸法 3. 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4. 腧穴特种治疗技术,四、刺法灸法在针灸学术 中的地位,1、 正确取定腧穴是针灸施术的

3、基础 2、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3、不同的针灸方法,可影响腧穴的主治功能 4、针灸处方,以穴位和刺灸法为主要内容,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一、 针法的历史发展 (一)针具的研制和进展 1. 砭石的应用 2. 九针的创制 (二)、 针刺手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内经难经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础 针刺手法在金元明时期的昌盛发展,九针,九针的历史渊源九针的形状,镵 针 针 具,针体耐高温金属制作,便于烧灼,不变形,不退火,长4cm 末端0.5cm 菱形锋利针头,针头部锋刃可随时修磨,保持锋利,二、新九针针具和操作方法,针体,针头,针柄,二、新九针针具和操作方法,镵 针 针 具,磁 圆

4、梅 针 针 具,二、新九针针具和操作方法,三、新九针针具鍉 针,弹簧鍉针,三、新九针针具,锋勾针双头,二、新九针针具和操作方法,铍 针 针 具,三、新九针针具员利针,三、新九针针具梅花针,二、灸法的历史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1.火的应用时灸法之本 灸,说文解释为“灼”,有烧灼、熏烤之意。灸字从“火”音久,意为持久熏烤。 灸法在古代又称为“攻”法和“火”法。 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可火”与“不可火”,也是指可用灸法,不可用灸法。 2.灸以艾火为源 最初的灸法多采用直接灸,艾炷较大,壮数较多,灸后化脓留疤,灸时灼痛难忍。为了减轻灼痛之苦,现代灸法采用小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

5、灸疗方法。,(二)灸法的盛行 1.先秦时代的灸法 2.皇帝内经中的灸法 3.魏晋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时期 (三)灸材的多样性 1.掺药的艾条灸 2.其它灸材为主的灸法 硫黄灸、黄蜡灸、桑枝灸、桃枝灸、药捻灸、药锭灸,(四)灸法的多样性 1.艾柱直接灸 2.艾柱间接灸 3.艾条灸法 4.灸器灸法,1.针灸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应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2.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黄帝内经: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这总结,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黄帝八十一难经:使针灸基础理论更加系统和全面。,3. 针灸学术

6、的发展时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收录349穴。是继内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针灸学派辈出,针灸理论更加完善,唐 孙思邈千金方:绘制五色“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首创阿是穴和指寸法。 唐 王焘外台秘要:为灸法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 王惟一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刻于石碑供人拓印。以后又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模型,供学习和考试。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和针灸学的发展。,南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遵黄帝明堂,又重实践经验,包括民间经验。,元 滑伯仁十四

7、经发挥: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 明 杨继州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4.针灸学术的低谷时期,清 吴谦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歌图并茂,为清太医院学生必修内容。 清 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列出了361个经穴。 近代 针灸学家承淡安著中国针灸学,他除了继承古代针灸学术以外,开创了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的尝试,成为近代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5.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国家制定了发展中医的政策,中国针灸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006年,国家科技部对针灸学研究给予大力支持,设立了

8、973计划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针灸专项,针灸适宜病证研究等一批针灸项目获得资助,这将有力地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的一种病一种病地进行针灸临床总结,并开展实验研究和针刺对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影响,研究针灸的基本作用。 70年代以来,从外科手术学、麻醉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痛觉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医学电子学等多方面,开展针麻的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又以研究循经感传为契机,从不同角度研究经络现象及其实质,腧穴与脏腑相关等理论问题。,80年代至90年代,针灸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将经络研究列为全国十二项

9、重大科研课题之一,无疑将对整个针灸研究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四、 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公元六世纪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公元55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 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针灸甲乙经东渡扶桑(日本)。 公元702年,日本人仿唐代医学制度,设置针灸专业。 公元16至17世纪,针灸传入欧洲。,1979年,WHO向世界各国医生推荐针灸治疗43种疾病。,目前据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 1987年11月在我国北京召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将其总部设

10、在北京,由此肯定了我国针灸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标志着针灸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99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针灸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1993年11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会员大会暨第三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五、针灸学的学习方法,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针灸学的理论部分包括经络和腧穴,概念比较抽象,这就要求学习者善于运用中医学思维的特点,以取类比象法和思辨法去理解。临床技能有包括刺法灸法、针灸治疗部分。要求多见、多练、多临床实践。,怎样学习针灸,

11、针灸问对“经络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认,不知经络,无以知气血往来,不知孔穴,无以知邪气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安康” 1 明经络:要领会经络所反映的病候变化及针灸治疗规律,首先应了解经络的循行和病候,十二经脉的循行应熟记,病候应与主治概要结合起来记。 2 记腧穴:记住腧穴的定位和主治病候,最好背腧穴歌和在人体上点穴 3 练手法:熟练掌握针灸的操作方法,加强针刺手法的练习。 4 试临床:掌握好针灸治病的原则和常见病证的针灸配穴处方,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针灸治疗的病症及疗效研究 针灸的运用范围除了WHO制定的针灸适应症外,还治疗神志方面的疾病如恐慌、忧郁症、心悸、失眠、烦躁等;神经损伤疾病,如面

12、瘫、椎间盘突出、颈椎综合征、不明原因引起的疾病;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妇科、内科方面的针灸适应症。 对针灸临床疗效的研究涉到了各种各样已用针灸施治的病症。它们有:哮喘(asthma),背痛(back pain),头痛(headche),恶心(nausea),烟瘾(tobacco addiction),毒瘾,(drug addiction,糖尿病(diabetes),风湿病(rheumatism),癌症(cancer)脊髓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髌股骨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yrome),血管疾病(vascular disease),口腔干燥(xerostomia),外阴症(vulvodynia),小儿大脑麻痹(infantile cerebral palsy)和男性少精症等。,有关针灸网页 美国: http/: http/: 英国: 英国医学针灸学会: http/:www.medical-acupuncture.co.uk 英国针灸委员会: http/:www.acupuncture.org.uk,针灸资源研究中心: http/:www.demon.co.uk/acupuncture 中国针灸学会 http:/ 针灸论坛: http:/ http:/ 针灸教学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