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23804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5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应用小组合作 构建高效课堂,内容 通过介绍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过程,探讨怎样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形式 座谈 参加者 湖北襄阳三中教科室数学组,大家下午好!我们都是来自襄阳三中的一线数学教师 我是戴辉,我是张华芳,我是何玉杰; 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感到极其荣幸。下面请允许我对我襄阳三中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襄阳三中是襄阳市教育局直属重点高中。1995年,我校只有3人过省线,2012年高考文理科过一类线471人,居全大市(含各县市区)第三名。二本上线高达1450人,本科上线率高达83%。,原湖北省教育厅路钢厅长到学校调研时曾对三中的改革和发展大加赞赏,他说:“三中就象

2、武汉二中,过去不怎么样,现在是前三名的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靠什么?一是靠改革,襄阳三中开创了襄阳高中教育改革的先河。率先实施了以“重基础、看发展、比贡献”的评价机制;率先实行了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率先实行“双层双向”聘任制。,“双层”即学校聘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然后由他们聘任教师,“双向”即班主任与教职工之间有权自荐、选聘或拒聘。通过聘任制建立起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合群、合心、合力的教学团队;,率先实行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能本”管理机制,学校由乱到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掀起了一阵阵改革发展的狂飙,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成为薄弱学校改造的典范。,二是靠高效。学校研制开发

3、了全省最先进的评卷及成绩分析系统,各类考试成绩,在试卷一改完就能做到年级、班级、学科成绩统计发布,同类教师教学情况分析比较,学生每一题得分失分清清楚楚,历次成绩及时跟踪分析。,考试试卷不过夜,当天考完当天老师加班改完,当天出成绩(很多新生很惊讶,当天的试卷当天怎么能改出来呢?),当晚出通报,当晚培优补差。这就是堂堂清,日日清。三是靠创新。我校组织100多人的学习团队五赴衡水,四赴杜郎口,三赴北门,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管理上形成了“内治”、“外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制管,人人受监督的管理模式。,教研上改革教科研模式。学校成立学科教研中心,成为学校的中层科研机构,主任、副主任享受

4、中层干部待遇。学科教研中心主任对本学科的教师有管理权、选用权、奖惩权。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学科整体成绩迅猛提升。,四是练习上注重错题重做,我校每周有一周错题重做,一月又月错题重做。我校还出版了几本数学错题集。五是让学生的激情永远燃烧。六十教学上形成“运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面就结合我校小组学习的实际与大家一起分享。下面谈及的内容只是抛砖引玉,如果能引起大家思考,或者能对号入座,也就达到研修的目的了。,首先我来谈谈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特征有三:真实、有序、高效。 “真实”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序”是指帮助学生在学中发现问

5、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训练中再发现问题、在探讨中再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高效”是指的是课堂上学生应做到思维紧张、全神贯注、富有实效。如果说真实是课堂高效的前提;那么有序是课堂高效的保证;而效果则是课堂高效的标志。,说到高效课堂,我认为中国现在的教育太需要它了!只有学生激情灵动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而当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激情都膨胀时,课堂45分钟的效率就会成倍增长!,这就是我们要的高效,而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通常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完全无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思考过程,枯燥乏味。,老师

6、在讲台上讲,同学们在下面听,他们究竟懂了多少呢?记住了多少呢?其实那种教学只是用各种机会展示教师的风采罢了,甚至学生也成了活道具。因此我认为有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发现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布鲁那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地通过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并强调教师应当设计各种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以发展!在此背景下我校开展了“运用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的研修活动。 彻底改变目前的低效学习的状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据我所知,其实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70年代

7、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的了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它既改善了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又大面积提高了学生成绩,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而小组合作又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要进行小组合作,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进行分组,那么怎样分组呢?我校坚持按照以下两个原则组建小组 第一个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就是男女比例分配适中;学生性格互补搭配;优弱学科相互结合;座位安排比较适当;住读、走读合理分

8、布。最终达到组内个体有差异,各组之间相当的设想。,第二个原则:“竞聘组长,双向选择” 就是组长通过自荐、推荐、演讲、学生投票等过程最终确定;然后组长和组员间进行双向选择,这样可以缩短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用融洽的情感增强合作学习的效能,还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其次对组长与组员分别进行培训,让小组学习能顺利开展。通过培训,明确其各自在纪律管理、任务分配、成员考核、组织讨论等方面的职责,使得小组目标明确、并能顺利实现。,再次由组长依据班级公约,从考勤、卫生、纪律等常规环节及课堂的学习状态、作业完成等全方位制定详细的小组公约;在班级老师指导和班级总体策划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活动。,最后

9、要对小组进行评价,第一组长、小组记分员每日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第二值日班长每天要对各小组进行评价;第三值周班长对各小组每周进行汇总评比;第四班主任每月对班级进行总结。真正做到每日有评价,每周有汇总,每月有总结。对各个小组及小组成员的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有建议。,一、教师要准备好自己,调整好自己的角色。 小组合作以后,教师就是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不再唱独角戏了,主要是“撑船者”,不能代替学生“划桨”,否则学生永远是乘客,是被动的学习者。就像不摸方向盘,学不会开车;不下水,学不会游泳。所以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划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的学习内容 教师

10、课前要花充足的时间,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认识每个学生的特长与不足。要有针对性课前预设,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练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这个过程会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三、在合作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能一讲到底。 合作学习之前必须给学生先独学的时间,有了初步想法后再给出探究、交流的时间。这样做就给那些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让他们有话说,有事做。在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高效课堂的过程就是老师指明学习目标、小组成员独

11、学、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质疑、教师点评、小组反思。下面我就用教学中遇到的例子或者说是小组学习设计与大家分享。,比如在类比联想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比如苏老师讲的这一节课中,如何引入复数的表达式?按过去的方法,就会直接告诉学生:形如 的数就是复数,学生没有思考,也不知是为什么。但苏老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了从整数到有理数,从有理数到复数的发展过程,得到形如 的数叫实数。这时候让学生分组讨论,大概5分钟后,有两组的学生起来展示,左边的同学写的是 ,右边的同学写的是 ,经过激烈的思考,又改为 。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发现了这一形式,这是过去的传统教学怎么也不能达到的效果。,是的,这就是通过小

12、组学习去发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我就来讲一个比较异同的例子吧, 例如,我在讲数学归纳法由n=k的命题推导n=k+1时的命题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我在黑板上给出三个例题:一个是从n=k到n=k+1时只增加了一项,第二个例子增加了两项但是减少了一项,第三个例子是增进了许多项同时也减少了许多项。通过小组成员们在一起探究交流,运用比较思维来认识n=k的命题和n=k+1时的命题不同点和相同点,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在实际操作时,同样适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讲椭圆的定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和加强学生对椭圆图形的认识,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前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个钉子和一个木

13、板,同学们自己准备一根小短绳,在小组人员共同参与下,齐心协力把椭圆的图形画出。,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成员有的画出了图形,有的因为绳子短了画不出来,这时同学就着急了,同时也在共同分析原因,原来是钉子间的距离远了绳子短了,再用其他较长的绳子就可以画出来了。最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展示,同学们又发现有的图形圆一些,有的图形扁一些,这时又可以再进一步探讨原因。也就是椭圆的性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对以上就是在小组教学中遇到的实际例子,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中的一些比较好的具体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互相提问法。这是培养学

14、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课本或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比如讲到函数的复习课时,我就是运用的这种方法。让学生先用10分钟回顾一下这一章的知识,画一个知识框架图,同桌对学时互相提问,看有那些会,那些不会的地方,再在小组讨论中完善。这时让四个小组代表主动到黑板上展示本组的成果,每个学生都可以对他们的结果进行质疑、补充、完善,同放们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发言。,这个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有时思考的过程,还是质疑的过程,也是享受学习的过程,效果很好。复习课我在教学中还发现,学生总期望能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于是学生们阅读

15、得比以往更认真,提出的问题也更有质量,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讨论的兴趣。,在函数复习课时,还可以用“斗地主”法,就是在小组中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把他的意见当“地主”,大家对“地主”也就是“他的意见”进行补充、质疑、各抒己见。,在这种团体性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把某个小组的意见当“地主”,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各抒己见。实现全班参与、人人思考、探究深入、了解透彻的高校课堂模式。,其实,在上习题课我运用的“推磨法”也很有效 在试卷评讲中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有差异,解题能力参差不齐,

16、那就把各小组成员编号,然后所有的1号成员组成一组合作讨论第一组题目,所有的2号讨论第二组题目,依此类推。这样,每一位小组成员回到原小组中就可以讲解自己学会的一组题,将习题切块再通过不同编号的成员拼接起来,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成员的责任感,还使得试卷评讲化难为易,由枯燥变得有趣,形成了一个人人乐于参与的美好局面。,说到参与,我来说说小组展示的技巧。象书面展示(抄写)、口头展示(语言)、行为展示(表演)。其中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同学阅读和理解题意和解题过程;,口头展示则要求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17、,能选择较好的切口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呢?是希望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我们老师也有很多变化。从“主演”变成了“导演”,从“台前”到“幕后”,从过去的“主角”到现在的“配角”。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与学生间“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教师要充当管理者、组织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具体表现为: 1、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二种情况:闲聊(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交谈);冷场。此时老师要合理地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避免了小

18、组合作中优等生唱主角,待优生当观众的现象。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2、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3、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等。,我个人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更主动,对于每课的重难点,教师适当引导后,学生自主合作、探索,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这是一段有趣的思维旅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参与率高,站着交流别具特色,课上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讲题,自己归纳总

19、结,小组集体评价,整堂课全由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主动自学、积极请教,主动讨论、积极展示;大胆质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都得到全面提高。,这方面我的感受也很深,举手如林这种只有在小学课堂上才见得到的事情在高中课堂上成为一种常见的风景;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刻,比如当学生探索需要帮助时;当意见不一,需要讨论时;当同学获得结果需要与人分享时等等,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老师们这时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真正体现应用小

20、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的创设愿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胡总书记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我想,作为高中数学教育者必须对其作一些思考,哪怕只是瀚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也能推动教育发展,也是有价值的。而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又是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支点,刚才讲的些内容都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慢慢摸索出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同时也欢迎大家到我校指导交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