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23950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4篇【篇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单位组织学和结合工作自己学习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帮助我们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引,用过程控制保证脱贫结果,用工作质量保证脱贫质量,用帮扶到位解决突出问题,用扎实作风求得最实效果,为推动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及新闻宣传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做出新的更大地贡献。习

2、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一书从“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八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指出,推进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精准落地并如期产生效果,解决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类问题,必须深化精准扶贫,这就为深化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的方法。笔者认为,深化精准扶贫,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着力

3、把握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把握处理好脱贫攻坚目标的“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意味着脱贫攻坚“当前”目标的实现,也要为“长远”目标缓解打下基础。为此,在脱贫攻坚期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在帮助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实现贫困县摘帽的同时,还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进一步优化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农村人口收入稳步提高,实现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第二,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水平,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进一步完善由政

4、府和社会协力构筑的社会保护安全网,逐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二、把握处理好精准扶贫的“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其“理想”目标和本质要求就是要做到“六个精准”,实现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实现“扶真贫”、“真扶贫”和“真脱贫”。但是,精准扶贫的“现实”是,从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到精准退出都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因而,围绕“扶真贫”、“真扶贫”和“真脱贫”的“理想”目标,政府的扶贫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但在实践中的“现实”结果与政策设计中的“理想”目标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深化精准扶贫必须处理好精准扶贫“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一是继续

5、完善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可以将基层政府的组织动员技巧与社会组织的社区参与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民主评议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精准扶贫的群众认同度。二是继续拓宽精准帮扶的专业方法,在已有的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经验的基础之上,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做好已有扶贫措施的科学评估工作,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精准分类施策。三是做好扶贫考核工作,把握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倒逼各地抓好落实,但也要做到保证质量,量力而行。四是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扶贫干部的培训,社区扶贫精英的培育,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都需要列入日常扶贫工作中,真正发挥好基层人力资本的扶贫作用。三、把握处理好顶层设计的“理论”与“实

6、践”的关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扶贫开发作出新的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面实施,中央各部委共出台129个政策文件,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各省(区、市)在落实中央政策中不断完善和丰富“1+N”的扶贫脱贫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从“理论”上看很完善。但是,把顶层设计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脱贫“实践”并产生效果,需要做大量的落实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扶贫方式,深化精准扶贫实践。推动精准扶贫“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复合措施。第一,构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基础,着力激发内生动力。第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第三,提高扶贫政策知晓率,着力释放政策

7、效应。让干部、群众能充分了解各项扶贫政策,更好地落实帮扶措施,多措并举提升扶贫政策知晓率。第四,推进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让贫困人口分享改革红利。第五,实施好新型土地流转工作,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组织化程度。四、把握处理好扶贫脱贫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是在贫困社区与外部扶贫援助力量互动合作中展开的。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扶贫对象等不同主体都参与其中。理想的扶贫过程应该是一个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主动脱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主客体关系。扶贫脱贫政策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扶贫对象(贫困村、贫困户

8、),扶贫对象也是贫困治理多元主体中最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但是,在扶贫资源的外部性、扶贫决策主导权的外部性、扶贫措施与贫困农户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下,扶贫对象往往容易成为扶贫脱贫多元治理“场域”中的“客体”。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扶贫对象关系分析看,精准扶贫中存在着多重主客体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在中央政府扶贫过程中,中央政府是扶贫活动的实施者,处于主体地位,贫困户是受扶贫的对象,处于客体地位,于是中央政府与贫困户之间存在主客体关系;二是贫困户改善生存环境即主动脱贫的过程,贫困户是脱贫活动的行为主体,其生存环境是脱贫活动的客体,贫困户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主客体关系。可见,贫困户是扶贫脱贫成败

9、的关键性因素,既是受扶的客体,又是脱贫的主体。深化精准扶贫需要把握处理好扶贫脱贫的“主体”和“客体”关系。一是政府等外部扶贫主体要转变传统的扶贫观念,把扶贫对象放在真正的治理主体位置上,将扶贫资源的决策权和话语权切实交给贫困村、贫困户,即给扶贫对象赋权。二是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能力建设为先导,不断提升扶贫对象的发展能力和贫困社区的组织化水平,促进扶贫对象在扶贫脱贫中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作用。三是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三维主体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建立起政策支持性、资源市场化、内生增长性的减贫能力体系,达到不同主体相互促进、内源与外源相互补充、短期与长期共同关注的健康型减贫治理体系。五、把握处理好政府

10、市场社会的“协同”与“动员”的关系在全党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新形势下,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作合力推进扶贫攻坚的制度化路径是促进三者扶贫“协同”和“动员”的重要方式,即在深化合作中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体的“协同”与“动员”。一是加快培育扶持扶贫类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扶贫服务体制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合法性,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组织的技术优势,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深度,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二是深化政府与市场主体在扶贫脱贫的合作机制,如探索政府与企业在扶贫领域的PPP合作模式。推动市场有价值的使用土地资源,发展农村小微企业等形式充实农村市场经

11、济,扶植发展农村小额金融,激活农村区域市场经济;大力推广“社区发展基金”机制、转移贫困地区人口市场,社会和市场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小微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三是强化市场与社会扶贫合作,加强社会组织等社会机构规范管理,促进市场主体与社会性机构在扶贫资金、技术等方面深度协同。四是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多层次扶贫协作,建立精准对接机制,鼓励东西部按照当地主体功能定位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东部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五是健全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明确定点扶贫目标,制定各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年度计划,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定点扶贫牵头联系机制。六、把握处理好精准脱贫的“绝对”与“相对”的关系精准脱贫也具

12、有一定意义上的“相对性”,即在动态过程中建档立卡退出农户并不意味着长久脱贫。而且,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等于贫困问题不再存在,依然还有相对贫困问题。这就是精准脱贫的“绝对”和“相对”关系。深化精准扶贫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精准脱贫的“绝对”和“相对”关系。首先,从精准脱贫的“绝对性”来看,培育扶贫对象内生发展能力和强化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护机制,是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两个重要方面。内生发展能力的形成使贫困农户在脱离外部扶贫支持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提高和不断发展,乃至走向生活富裕而避免了重新落入贫困陷阱。其次,强化社会保护机制建设,能为农村脱贫人口建立一张严密的安全网。使得脱贫人口遭遇突如其来的“天

13、灾人祸”时,能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避免重新掉入贫困之中。再次,在超常规措施推动下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为减缓相对贫困问题打下基础。相对贫困将更多具有社会属性的因素(如社会参与、家庭收入、风俗习惯等)考虑在贫困标准的测量中。显然,减缓相对贫困需要更多关注收入的平等分配、社会剥夺、经济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等问题。第四,更多利用市场规避经营风险、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引导经营主体参与商业投保和合作保险、建立合同约束机制以及提升农户素质等手段,降低产业经营和管理风险。【篇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

14、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单位组织学和结合工作自己学习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帮助我们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引,用过程控制保证脱贫结果,用工作质量保证脱贫质量,用帮扶到位解决突出问题,用扎实作风求得最实效果,推动全区健康扶贫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二二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其中基本医疗有保障尤为重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实施贫困地区营养改善、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査等重大公共卫生项

15、目,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据统计,我国农村因人口中患大病的有二百四十万人,患长期慢性病有九百多万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的贫困县区,通常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差、缺医少药,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落实情况普遍不理想。健康扶贫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关键是加大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落实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深入实施开展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做到精确到户、精准到病,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对口支援等形式提高“帮扶体系”区域内8所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保障贫困人口健康。针对因病致贫原因实施精准救治、

16、分类救治、分级诊疗,认真落实“一站式”服务和“先住院后结算”,切实减轻贫困户就医“难”问题。二是构建多元保障体系,解决看不起病的问题。整合扶贫、卫计、民政以及补充健康保险等政策资源,调动医药爱心基金、慈善救助基金、医疗机构“优惠减免”等社会资源,尽量降低贫困人口就医成本。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险水平。扎实排进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制度,有效控制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快速上涨趋势。强化“四合理”督导检查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视预防保健工作,最大程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协助基层

17、医疗机构做好健康体检和签约服务,抓好全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宣传指导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升群众医疗保健水平。四要认真开展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精准识别精准采取扶贫措施。驻村工作队和各帮扶责任人要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系沟通,全面掌握包帮对象疾病情况、家庭状况和务工(产业)发展动态,包帮人与包帮对象每月至少与包抓对象沟通随访一次,定期为其进行一次健康服务,针对包帮对象致贫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帮扶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扶贫、扶智、扶志、扶业。【篇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思想,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

18、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指引。从统筹两个大局的高度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断深化对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扶贫先要扶志。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过去一些地方扶贫帮困过于注重物质层面,忽略精神层面的帮扶,影响了扶贫成效。对此,

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首先要有正确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完善规划,分类指导,找准突破口,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生态旅游则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还要千方百计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20、。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更要加强脱贫攻坚的精细化管理,把各类资源和要素配置好、利用好,确保取得实效。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加强监测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述精神,要求我们努力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禁锢,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更加符合我国扶贫开发实际,能够及时识贫、精准帮扶、快速脱贫并有效巩固扶贫成果的一系列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篇四】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员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辑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全书记录了党的xx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施历程,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党员干部,扶

21、贫攻坚成为当下主旋律,是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通过阅读,我激情澎湃,分享两点感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不能少。作风建设将有力约束党员干部的不尽心、不尽责、不作为,特别针对纸上脱贫等形式主义和贪污腐败,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处理,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同时,对积极投身一线脱贫工作的党员干部采取激励政策,让工作有干劲、有盼头、有甜头,让脱贫工作更加充满正能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群众需求不能忘。脱贫的主体是困难群众,只有真正了解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求,才能更有效地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积极走访摸清底数,利用各类资源,有针对性的将困难情况细化归类,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解

22、决群众实际困难。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早已吹响,党员干部们应以党的“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积极落实脱贫政策,鼓足干劲加油干,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扶贫工作完美收官。(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顺新社区穆天鹏)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员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辑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全书记录了党的xx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施历程,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党员干部,扶贫攻坚成为当下主旋律,是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通过阅读,我激情澎湃,分享两点感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不能少。作风建设将有力约束党员干部的不尽

23、心、不尽责、不作为,特别针对纸上脱贫等形式主义和贪污腐败,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处理,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同时,对积极投身一线脱贫工作的党员干部采取激励政策,让工作有干劲、有盼头、有甜头,让脱贫工作更加充满正能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群众需求不能忘。脱贫的主体是困难群众,只有真正了解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求,才能更有效地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帮助群众了解扶贫政策,积极走访摸清底数,利用各类资源,有针对性的将困难情况细化归类,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早已吹响,党员干部们应以党的“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积极落实脱贫政策,鼓足干劲加油干,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扶贫工作完美收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