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24424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感悟3篇【篇一】近读习近平在正定,非常敬佩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正定县委副书记时摘掉“高产穷县”帽子为民请命的事,每年为全县农民减少征购2800万斤,一年就彻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为民请命即是为国尽忠。我们的国家机关单位多以“人民”二字开头,政府是“人民政府”,法院是“人民法院”,医院是“人民医院”,如果不为人民服务,不为人民请命,甚至把人民作为道具整些“形象工程”,说得难听些就是“尸位素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即将开展,作为共产党员和人民干部要把“人民”二字真正放在心头,常擦常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凡事先对标一下人民,想一想人民会有什么样的获得感。

2、当然,现实当中存在难决难议的情况,因为“人民”越具体,利益越纠结,但是在“快刀斩乱麻”的“一刀切”之外,能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是对能力本领的直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为民请命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不是减少了国家的“收入”,反而因为能够腾出土地、腾出劳动力来发展多种经营,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国家“少取”反而“增加”了收入的典型事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劳动力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40年。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部分劳动力在农村,依靠农业;40年过去了,现在大部分劳动力在城市(含农民工),依靠工商业。一个个企业不只是企业

3、家的“责任田”,也成了这些劳动力的“责任田”。对这个“责任田”的“粮食”能不能减少“征购”呢?我们看到,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减税降费,这就是“少取”的思路。我们希望再来个轰轰烈烈改革开放40年。【篇二】通过反复研读、细细品味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感触很深、收获很多。本书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三年多,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时的先进事例。习近平同志在此期间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户。他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端正党风,谋划发展,使正定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冀中平原农业县赶上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本书不仅让大

4、家感受到灵魂的洗礼,也是一次实践的指引、工作的启迪。首先是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在学习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时,透过字里行间,重温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激情燃烧岁月。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来到正定,短短3年多时间里,他走遍全县每一个村落,谋思路、解难题,听民声、干实事,使正定焕发出新的活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对党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让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第二是在工作中的为民情怀。在习总书记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经常让干部走上街头搞随机问卷调查,有时他还把桌子往大街上一支,坐在那里听取群众意见。在服务群众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

5、焦三大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第三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习总书记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的“大锅饭”,铺的褥子都打着五颜六色的补丁,身上盖的也是一床旧军被,习近平同志这种勤俭节约、严于律己、亲民爱民的品德让人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律己”方能“为民”,我们要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以廉洁自律的实效取信于民。【篇三】习近平在正定采访实录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基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努力致富为民的艰苦岁月,真实展现了党的领袖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通篇文风质朴,

6、读起来洗礼灵魂、鼓舞精神、升华思想、启迪工作,让人真真切切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身上那种真挚朴实的为民情怀、坚定不移的改革勇气、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他始终坚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基层,离群众最近,最接地气,最能感受社会脉搏,最能认知社会。“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三十而立之年,他放弃衣食无忧、工作稳定、心情舒畅的中央机关单位,主动要求扎根基层,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三载而立于事,他和正定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那块热土上,留下了他呕心沥血、求索实践的历史足迹。在正定县时他讲过“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他是准备入苦海的”。现在他也

7、讲过“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些理念和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一以贯之的。是大境界造就的大胸怀,大格局成就了大作为。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应该努力像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树牢“四个意识”,涵养“无我”情怀,追求“无我”境界,不忘初心,无私奉献,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心无旁骛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他始终坚持习以为苦,勤以为常苦以励志,俭以养德。一身半旧的绿军装,一条打了多处补丁的褥子,一张简易床,一辆半旧的二八自行车,一间十多平米的房间,一块排队打大锅饭,这是他在正定县非常简朴的衣食住行。白天下乡了解情况,大多在田间地头进行,吃的基本是派饭,按规定如数交粮票,晚上处

8、理完机关事务再拿起书本学习,大院的晚上,最后灭灯的总是他那扇窗户,三年跑遍25个乡镇、222个村,这是他在正定县繁忙的工作安排。他能做到严以修身,言行一致,经常讲“表态不如表率,身教胜于言教”。其实,从采访实录中提到的那次“难忘的习家午宴”,可以感受到家风对他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苦到实处便是甜。勤劳又节俭的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青年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奋斗也许有些辛苦,但追梦一定让你充实,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这样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才能体会到奋斗的意义。他始终坚持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他和以带班,一班人在一起,一门心思想工作

9、、为工作,凡事开诚布公、实事求是。他重视尊老,发自内心的尊敬老同志,坚持家访,促膝谈心,用心向他们学传统、学作风、学经验,为老干部解决个人住房问题,开设老干部门诊、老干部娱乐室,即便是调走,仍一如既往的关心离退休干部以及和他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他和以率众,他和正定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45万群众一起建设正定、为民致富、为民造福,发展专业村、扶持专业户、培树万元户,让广大群众少了顾虑、多了底气、有了门路,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做人处事的原则和广阔的胸怀提醒青年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团结协作,懂得集体的重要性,在集体生活中求同存异,听得进不同

10、的意见,这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我们自我成长的开始。他始终坚持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他主持召开转变作风专题常委会、制定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给四机关领导的一封信,一会、一文、一信,三措助推,让县委机关作风焕然一新。他深信“改革必然海阔天空,守旧未必风平浪静”,实行“大包干”,降低粮食征购指标,制定“人才九条”,提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修建常山公园,建设荣国府,搬迁留村体校,等等。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同志关心群众冷暖,做好做成了许多百姓呼声最高、期盼最切、休戚相关的急事。“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作为第二故乡,他对正定的牵挂一直延续到今天,他6次回到正定,为他第二故乡的浓郁乡情作了解

11、读,这一切都升华为大爱无疆的报国之情、爱民之情。品读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前的“正定往事”,让人思想受到触动,精神得到升华,习近平总书记那时也就二三十岁,他的讲话方式和语气特别能打动我们这些青年党员干部,他一直是青年干部的榜样、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我们要扎扎实实的走稳人生的每一步,用青春热血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每当我捧起此书,心中油然而生一份崇敬一份敬仰。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特殊,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能感受到总书记在心间装着千百个“正定”,那里没有风,没有声息,一切皆沉默着,但你若静聆,定能闻见那声荡气回肠、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