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47937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226 大小: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全案:第四单元-文言文(14-19课).doc(2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精品资料语文14孔孟两章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内容赏析】这句话应译为:倚仗力量来使人服从的,并不是真心服从,只不过力量不足相敌罢了;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却是心悦诚服。孟子的意思是:人心不可欺。谁若以强力征服,那么虽然因一时力量不足,慑于淫威被迫身服,但不会心服。只有以德待人,尊重人,人才会身服心服。这几句用来告诫统治者:不可以力服人,而要以德服人。也可用于说明人与人之间不可以力相欺,而要以诚相待。1字音辨识社稷(j)虎兕(s)颛臾(zhun)(y)柙(xi) 洿池(w) 数罟(c)()豚(tn) 丧死(sn) 曳兵(y)彘(zh)

2、庠序(xin) 孝悌(t)2通假举要(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一词多义(1)疾(2)过(3)见(4)数(5)发(6)于4词类活用(1)无乃尔是过与(名词作动词)责备(2)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敲鼓、击鼓(3)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栽种(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5)王无罪岁(名词作动词)归罪(6)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8)既来之,则安之(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5古今异义(1)季氏将有

3、事于颛臾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当做”,“把它作为”。今义:认为。(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义: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区。今义:越南的首都。(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古义:不要希望。今义:没有希望。(5)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两个词,“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义:一个词,表同意,认可。(6)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6文言句式(1)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译文:这是国家的臣属。(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译文:百姓对于生养死葬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始。(3)何以伐

4、为?(宾语前置句)译文: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译文:这样还不能使天下的百姓归顺君王,不曾有过。(5)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句)译文:龟甲和玉器在木匣中毁坏。(6)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译文: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句)译文: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译文:从前先王把(它)当做主管祭祀蒙山的主人。7名句积累(1)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

5、负戴于道路矣。(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圣人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亚圣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孟子

6、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暠,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暠,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因为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是公臣,它的贡品为鲁国国君所专有。季康子之所以

7、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掎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相,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工作。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寡人之于国也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魏国由于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梁惠王说:“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之耻。”(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决心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于是,约在公元前321

8、前320年,梁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五十多岁的孟子,率领门徒,“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浩浩荡荡来到魏国。梁惠王的提问总是围绕着如何富国强兵,如何报仇雪恨,而孟子总是用仁政来回答,这对梁惠王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寡人之于国也就反映出这样的事实。季氏将伐颛臾段解: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孔子反对。段解:孔子驳斥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观点。段解:孔子驳斥冉有“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观点。寡人之于国也段解:梁惠王向孟子询问治国大事,并提出疑问:尽心治国,用心为民,但民不加多。,从全文来看,第一段有怎样的作用?提示:交代事情发生

9、的背景,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有事”为下文写冉有为季氏辩护埋下伏笔。孔子认为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是什么?提示:孔子认为攻打颛臾是错误的,理由有三点:“先王以为东蒙主”,不可伐;“在邦域之中”,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不当伐。孔子反驳冉有时,引用了周任的话,其用意是什么?提示:孔子反驳冉有,引用周任的话,认为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该尸位素餐。孔子在本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试简析其作用。提示:将季氏比作虎兕,颛臾比作龟甲、玉石。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匣中。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护者,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龟玉毁

10、于匣中,是看护者失职。孔子对口是心非的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提示:孔子憎恶口是心非的两面派、伪君子,这既彰显了孔子的个性,又是对冉有的无情批判。季氏讨伐颛臾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提示: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势力,但他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篡夺鲁国的权力。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梁惠王为何迫不及待地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提示: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要想问鼎天下,人口

11、问题是重要因素。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引出了孟子的治国之策。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提出的问题,却以战争为喻,有何作用?提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知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表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段解:用战争设喻,回答询问,说明梁惠王与邻国当政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揭示出“民不加多”的原因。段解:论述王道之始就是要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段解:论述王道之成:百姓生活在衣帛食肉、重教育、重伦理的社会。段解:批评梁惠王归罪于年成以推卸责任,指出“使民加多”应具有的正确态度。孟子以战争为喻,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具体原因了吗?请简单论述一下。提示

12、:孟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多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数量上不同而已。由此暗示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提示:采用排比句式,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孟子强调“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有什么作用?提示:强调“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一基本要求,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

13、有也”的结论,与前面“王道之始也”相照应。孟子是怎样批驳梁惠王的“归罪于岁”的观点的?提示:针对统治者的归罪于岁,孟子运用比喻加以驳斥,“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以证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既生动形象,又一针见血,极具说服力。“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句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问题,照应了开头。同时总结上文指出只有遵循农业生产规律,发展农业以养民,兴办教育以教民,施仁政,行王道,人民才能归顺。1在季氏将伐颛臾的第三段中,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含蓄地批驳的?_【答案】(1)列名言。孔子先列

14、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季氏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2)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形象生动,寓意明确。2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对此,孔子是如何驳斥的?_【答案】首先指出自己痛恨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认为这种行为是君子所痛恨的,批评了两人政治品质的不端。接着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均”、“和”、“安”)及政治主张(“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希望弟子能够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此治国安邦

15、,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能成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3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梁惠王问政于孟子,如何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孟子是怎样回答的?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_【答案】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原因,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作答,引出“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

16、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在这里,孟子以喻作答,既避开了梁惠王的锋芒,逼其就范,使之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同时又化抽象为具体,化概念为形象,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使文章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4请简要分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高超的论辩艺术。_【答案】论辩艺术主要体现在:(1)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善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起伏。(2)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本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明白晓畅,寓意深刻。排比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强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五段的三种措施和第六段的四种主张,全用排偶,语句在整饬中具有参差之美,

17、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3)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前后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文章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了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4)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5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第二段、第六段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王好战,请以战喻。【答案】好:喜欢。请:请允许我。弃甲曳兵而走。【答案】曳兵:拖着兵器。走:逃跑。树之以桑。【答案】名词活用

18、作动词,栽种。名词活用作动词(1)定义: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2)一般规律: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如:五十者衣帛食肉。“衣”译为“穿”。当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时,名词一般活用做动词。如:今王鼓乐于此。“鼓乐”译为“击鼓奏乐”。当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欲,能)时,名词活用做动词。如:云霏霏兮欲雨。“雨”译为“下雨”。当名词前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时,名词活用做动词。如:扣舷而歌之。“歌”译为“唱歌”。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时作业(十四)”

19、第3题(2)判断“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什么句式?并翻译。【答案】判断句。译文:(那些人)只是没有跑够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3)请分析“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_【答案】“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驳论文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在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中,冉有先是汇报事实,再是推卸责任,继而为季氏辩护;孔子则把冉有的言论当做自己的驳论点,层层推进,步步紧逼,使冉有在自己的批驳中节节败退,逐步暴露出他的真实思想,之后,孔子适时提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这种先驳

20、斥对方论点再立己方论点的论证方法,强化了论辩力和说服力,使人心服口服,展现了孔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定义: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作用: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写法指点:驳论常见的有三种方法:1驳论点(直接批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与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2驳论据(间接批驳)。批驳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3驳论证(间接批驳)。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

21、住脚。通过批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某校正在进行“网上交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请你作为反方辩手参加辩论,要求针对正方的观点进行反驳,感情充沛,有感染力,不少于100字。正方:网上交友利大于弊。网上交友具有便捷性,因为网上交友打破了空间、时间的种种障碍。山河湖泊、白天黑夜、天灾人祸等等,都无法阻隔。网上交流就犹如面对面,迅速搞定。反方:_【参考示例】网上交友弊大于利。对方所讲的便捷性极易导致网上交友的盲目性。彼此根本不了解的人,网上聊几次天就能成为朋友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与人之间的一

22、见钟情尚不可靠,网上交友“未见便钟情”,可能吗?网上迅速搞定的朋友绝不是患难与共的真朋友。问题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孟子的这些民本思想有无局限性?【猪猪侠】有。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如把教民看成邦本,是在维护封建君主至尊地位的前提之下。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思想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将理想寄托于君主的不忍之心,具有理想的调和色彩。【青春无悔】没有。孟子的民本思想的杰出之处在于看到民心向背是政治

23、成败的关键,能以远大目光考虑、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提出了长治久安、宽和的仁政之道,强调统治者应顺乎民心,对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的作用,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有无限创造力”的思想一脉相承。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的思想光辉将不断发扬光大、日臻完善。我的观点反对武力以德服人面对季氏武力征伐的举动和弟子推卸责任的狡辩,孔子义正词严地批驳冉有的错误,提出了自己的为政之道。他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无贫”、“无寡”、“无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和“安”的治国方针,“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措施。孔子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

24、矛盾。这充分表现了孔子反对武力征伐,重视教化,主张以德服人的观点。孔子毕生以“仁”作为治国之本,周游列国,虽未被重用,但的确做到了“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应用角度】“仁是治国之本”、“安定、团结是兴国的前提”、“责任”、“以民为本”、“德行天下”等。一生好人范雪森2012年3月14日,浙江省桐乡市文化馆退休干部范雪森遭遇车祸不幸逝世,他一生热爱文化事业,去世前还在进行文史抢救;他把朋友的嘱托看得很重;他对感情忠贞不渝,四十年如一日照顾病妻;他对生活充满热爱,80岁还和年轻人一起烧野火饭;他生得一副好心肠,谁有困难都想帮一把。范雪森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

25、绩,但他把所有的爱都洒在了桐乡这片土地上,用他的善良与热情温暖了身边每一个人。“这些人没人照看,所以我得去看看他们。”几十年来,范雪森坚持看望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关爱。范雪森就是这样,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心里装着的永远是群众。【媒评文摘】1.因为平凡,所以感动。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即便是陌生人,只要群众遇到困难事,他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处理解决,这正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地方!桐乡新闻网2老范几十年如一日,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朴素实在。对农民的帮扶和关爱,要多做加法;对自己的生活需求,要多做减法,牢记责任,奉献终生。嘉兴在线(教师用书独具)【教学设想】本课两篇文章都是语录体散文

26、,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季氏将伐颛臾在论辩的过程中引用名人名言作为论据,寡人之于国也则善用比喻说理。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课本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2结合预习,采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重点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3学习课文论证说理的艺术。4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使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教学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孔子仁政、礼治政治观。3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4学习孟子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的论辩方法。【教学重点】1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

27、的掌握。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论辩方法。【教学难点】1对孔子提倡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讲析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流派?生:儒家、道家、法家。生:还有墨家。师:当时的诸子百家,有代表性的有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其中重要的也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儒家、道家

28、、法家、墨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同学们较为熟悉的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季氏将伐颛臾。(二)疏通文意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结合注释对课文已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听一遍录音,听录音时将你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和录音对照。生:(听录音)师:哪位同学起来说说课文的大意?生:(概述文章大意)师:很好,现在我们逐段分析一下课文。(三)讲析课文第一部分(12段)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2段。生:(朗读)师:同学们觉得这两段文字,有哪些重要词语和句式?生:伐、过、于。生:无乃与、是也、何以为。师:很好,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对这几个词语、句式再加强记忆。生:(读记)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词语,有没注释

29、的,我们作补充解释。生: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于:见于孔子:“于”,介词,用在动词后,引出动词涉及的对象。有事于颛臾:介词,用法接近于,但可译为“对”“对于”。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段文字的思路,第1段交代了什么内容?生:在季氏要攻打颛臾的情况下,冉有、季路去见孔子。师:对,第一句交代师徒对话的大背景,第二句交代两位学生向老师汇报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据有关资料向学生介绍此背景)再来看第2段,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态度?生:反对伐颛臾。师:从哪句看出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的?生:“无乃尔是过与”一句,孔子责备学生没尽到责任,去劝阻季氏,也表现了孔子对季氏的不满。师:对,那么孔子反对的理

30、由是什么?生:“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说明颛臾曾受先王之封,又是鲁国的附庸国。师:说得对。这段话其实讲了三条不伐颛臾的理由:颛臾受先王之封,不能伐;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这三条理由表现了孔子反对武力征伐的思想。好,根据刚才我们对思路的梳理,同学们试着背诵课文。生:(读、背课文)(四)讲析课文第二部分(34段)师:请同学们读34段。生;(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两段文字中有哪些重要词语和句式。生:欲、陈、就、止、危、颠、焉、尔、过。师:这是词语,还有句式呢?生:“是谁之过与?”师:这些词语和句式,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加强识记,课文无注释的,我们再讲。生

31、:(再读课文,看注释,识记)师:我们补充解释一下。欲:想要。持:搀扶。过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段文字的基本思路。第3段表达了什么意思?生:冉有对老师的批评进行辩解。师:说得对。那么,对冉有的辩解,孔子又是怎样批驳的?生:引用周任的语言批驳冉有。生: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打比方批驳冉有。师:对,孔子先引用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季氏放弃伐颛臾;然后又打比方,一用辅相应负责任作比,一用看护柙、椟的人作比,说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责任。好了,我们对第34段的思路也作了梳理,请同学们试着背诵。生:(读、背课文34段)(五)讲析课文第三部分(56段)师:同学们读课文56段

32、。生:(读课文)师:同学们说说这两段文字中的重要词语、句式。生:固、疾、辞、国、家、患、寡、均、贫、安、修、相。生:分崩离析、萧墙之内。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既来之,则安之”。师:请同学们再结合注释,对以上问题加强识记,没有注释的我们予以解释。生:(识记)师:上面这些字词,课文注释中都有解释,下面几个熟语需要同学们记住: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萧墙之内(祸起萧墙)。下面我们来看56段的基本思路。第5段写冉有替季氏伐颛臾辩解。第6段全是孔子的议论,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国家怎样才能“无贫”、“无寡”、“无倾”?生:施行“均”、“和”、“安”的治国原则,文中说“盖均无

33、贫,和无寡,安无倾”。师:对,那下文的“修文德”呢?生:“修文德”是“均、和、安”治国原则下的具体措施。师:说得很好。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生:施行仁政。生:施行礼治。生:以德服人。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对。体现了孔子施行仁政、施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孔子在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之后,又归结到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上来,既批评了两位学生的失职,又一语揭穿季氏之忧的根源。你认为季氏之忧是什么?生:季氏担心不能控制鲁国,而不是担心颛臾。师:很有道理,文章末句告诉了我们这个内容。回过头来看56段,是这样的思路:冉有为季氏辩解孔子提出安邦原则冉有、季路有悖原则孔子指出季氏之忧。

34、根据这一思路,请同学们试背课文。生:(读、背课文56段)(六)小结通过季氏将伐颛臾,我们不仅学习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还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在内部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当今社会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不正是这一思想的发展吗?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名著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为创造一个长期安定、和平的社会局面而努力。(七)布置作业认真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背诵全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讲析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

35、们讲了季氏将伐颛臾,现在我们检查一下课文的背诵情况。谁来背诵一遍课文?生:(背诵课文)师:背诵情况不错。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是体现儒家先师孔子思想的文章,今天我们学习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的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二)作者介绍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孟子的课文了,哪位同学来说说孟子?生:(回答略)师:同学们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表述,阅读“人物名片”,加强识记。生:(读)(三)写作背景介绍师:关于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写作背景,同学们阅读“相关知识”来了解。生:(读)(四)处理生字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标出你平时读课文时与录音不一致的汉字,并注音。生:(听录音,标注)师:哪位同学起来读一遍课文?生:(读课文

36、)(五)疏通文意,讲析课文师: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并写下来。生:(读课文,找相关句子)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图片,这就是关于“民不加多”的句子: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从这三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本文的结构。1第1段师:请同学们再读第1段。生:(朗读)师: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做了哪些呢?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师: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师: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生: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师:这段文字

37、中有哪些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生:之、于、焉、耳、矣、凶、察、政、加。师:这些词语,有些已经在注释里得到了解释,请同学们根据注释,加强识记。生:(读、记)师:无注释的词语,我们作以下解释: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察:动词,体察,观察。2第24段师:请同学们读24段,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实词、虚词。生:(读)师:第2段有哪些重要词语?生:对、喻、填然、鼓、之、接、走、或、以、何如。师:有注释的我们不再解释,无注释的解释如下:对:回答。喻:比喻,打比方。鼓:击鼓。之: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以:用、凭、拿何如:怎样,怎么样第3段有哪些重要词语?生:直、耳、是。师:“直”课本已有

38、注释。耳:语气助词,译为。“罢了”。是:指示代词,这。第4段有哪些重要词语?生:如、无、望。师:“无”课本中有注释。如:如果。望:希望。第24段的文言词语,我们已说过,现在再来看一下有没有一些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生:或或;直耳;是亦也。师:总结得很好。第个“或或”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的有的”;第个“直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是罢了”;第个“是也”是个判断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也是”。词语、句式说过之后,我们再来梳理文意。师: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生: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师: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生:“五十步笑百步”。师: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生

39、: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3第5段师:现在请同学们读第5段。生:(读)师:这段文字中的重要词语、句式有哪些?生:违、胜、数罟、以、丧。生:“,也”;“是也”。师:违:违背,违反。丧:动词,为死者办丧事,可意译为“埋葬”。其他的看注释解决。另外,“,也”和“是也”都是判断句式。请同学们给下列图表填空: 措施效果王道之始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第6段师:同学们读第6段,找出重要词语、句式。生:(读课文,标重要词语、句式)师:有哪些重要词语和句式?生:树、衣、夺、谨、庠、序、申、颁。生: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颁

40、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未之有也师:我们解释一下文中没注释的词语和句式:夺:丧失,耽误。状语后置句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另外,请同学们给下列图表填空:措施效果王道之成生:(根据课文填空)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数口之家无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5第7段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一段,标出重要词语和句式。生:(读课文、标注)师:段中有哪些重要词语和句式?生:检、涂、饿殍、发、岁、兵、罪、斯。生:是何异于师:我们解释一下无注释的词语。饿殍:饿死的人。兵:兵器。“是何异于”相当于“这和有什么不同呢”。这最后一段其实就是批评梁惠王不施仁政,也就解释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同时也是给梁惠王指出了“使民加多”“王天下”的根本措施

41、。文中通过诸侯贵族“狗彘食人食”和百姓“涂有饿殍”的对比,和“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把道理阐述得明晰透彻。(六)小结这篇课文,充分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即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成,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七)布置作业1背诵“五亩之宅”一段。2归纳总结重点实、虚词。季氏将伐颛臾解析要学好这篇文章,首先要了解一些论语的常识和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

42、。由于诸侯国之间以及内部的政治斗争十分激烈,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从而造就了“士”这样一个阶层,主要指的是知识分子。当时在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号称“诸子百家”。这百家中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丘。孟轲是儒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称“亚圣”。他们的理论和思想,后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虽然他的思想统治了中国近两千年,但他个人身世并不那么得意。早年他在鲁国做官,最高的职位是大司寇(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长),后来被大贵族排挤,只得出走,周游列国到处说教,但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晚年又回到鲁国,专门从事著述和讲学。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整理了“六经”,并教了许多学生,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论语(将有关的言论编纂成书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