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4808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讲 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4讲一、选择题1(2016四川凉山州三诊)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D)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C他看到工农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A项“尚未找到”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和“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

2、”与中国国情和史实不符,B项基本认清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据材料“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可知材料并不能说明看到了工农力量的伟大,属于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故C项错误;据材料“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可知作者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D项正确。2(2017贺州模拟)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

3、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A开辟新时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表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反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D说明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解析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与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相符,故A项正确;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材料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故B项错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与材料中“能

4、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故C项错误;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与材料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故D项错误。3(2016揭阳二模)在毛泽东同志人生革命征程中,留下许多壮丽诗篇,“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与上面诗句反映同一历史内容的有(A)A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时期活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

5、能力。根据题干中“跃过汀江、龙岩”“分田分地”可知是指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的活动,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是指红军长征,D项是指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4(2016达州一诊)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说法正确的是(C)A支援了其它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B扩大了革命根据地C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D保存了原中央苏区解析支援了其它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是对材料的过于宽泛理解,故A项错误;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开始长征,根据地大

6、幅度的缩小,故B项错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和南方八省游击队的抗争交相呼应共同反抗国民党武装压迫,故C项正确;中央苏区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陷落,故D项错误。5(2016汕头二模)1931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会议上说:“法西斯蒂(法西斯主义)之政治理论,本超象主义之精神,依国家机体学为据,认定国家为至高无上之实体,国家要求国民任何之牺牲,为民族生命之绵延,挽救国家迫不及待之危难,领导者无经验之民族,是非借经过较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不可。”蒋介石讲话的背景是(B)A日本法西斯发动了侵华战争B国内军阀混战,民族力量涣散C国民党围剿红军取得了胜利D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矛盾解析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是19

7、31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蒋介石在国民会议上的讲话表明他推崇法西斯主义理论,当时的中国与一战后的德国、意大利处境类似,既面临内忧,国内矛盾重重,军阀混战,也有外患,日本即将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力量涣散,故B项正确;1931年5月,国民党第二次围剿红军失败,故C项错误;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矛盾与材料“国家要求国民任何之牺牲,为民族生命之绵延,挽救国家迫不及待之危难”不符,故D项错误。6(2017武汉调研)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

8、中国共产党(D)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解析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而材料给的时间是1927年9月,此时革命统一战线已不复存在,故A项错误;秋收起义攻打长沙遇挫后,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但还没有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更没有解决革命的道路问题,故B项错误;1927年9月国共合作已经破裂,故C项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用国民党的旗帜(南昌起义)到逐渐打出了自己的旗帜(秋收起义),说明调整了革命的斗争策略,故D项正确

9、。7(2016太原二模)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B)A促成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B力图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为全面抗战提前做经济准备D增强国家实力以镇压工农运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的统治,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反映的是国民党政府对地方行政经费、税收和金融等的管理,其主要意旨是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符合题意的是B项,在1929年国家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排除A项;在1929年还没有出现民族危机,没有全面抗战

10、,排除C项,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8(2016鹰潭一模)1931年11月1日至5日,中共中央代表团主持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会上,中央认为苏区工作是“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这表明(C)A王明“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泛滥B党的苏区工作犯了主观主义错误C毛泽东的路线并不被共产国际认同D中共中央对共产国际路线的抵制解析中共中央对苏区工作的极力批判并不意味着“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泛滥,A项错误。苏区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却遭到中共中央的批判,B项错误。材料“中央认为苏区工作是狭隘

11、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中共中央对苏区工作的否定是对毛泽东的根据地建设路线的否定,C项正确。中共中央贯彻共产国际的主张,对当前苏区行之有效的工作进行否定,D项错误。9(2016枣庄模拟)下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B)A“打倒列强除军阀”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打土豪”“工农团结”“北上抗日”等可以得知是在20世纪三十年代,即土地革命时期,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是指国民大革命时期

12、,C项是指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D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10(2016资阳二诊)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是摆在中共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种“尝试”(D)A开始创建中国人民军队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C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D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基石解析题干中的“尝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说明是指工农武装割据,开始创建中国人民军队是武昌起义,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故B项错误;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工农割据道路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打破了以城市

13、为中心的俄国式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基石,故D项正确。11(2016茂名一模)1935年,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开始把非嫡系的地方部队去应付残存在南方等地的共产党小股武装。这种情况表明(B)A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B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C日本全面侵华严重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D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统一战线工作成效显著解析1935年中国共产党通过长征使革命力量得以向北方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题干中

14、“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说明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1937年,故C项错误;蒋介石政策方针的改变与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无关,故D项错误。12(2017郴州质检)对于红军的长征,有外国学者认为“长征开始时,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只能被认为是失败。”“这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犯了错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断。”这说明(D)A红军根本不应进行长征B长征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C长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D长征初期的作战方针有问题解析“根本不应”说法太绝对,不长征只有死路一条,故A项错

15、误;长征确实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但“不正确的决断”无法说明这一点,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观点并未透露长征本来是怎样的,故C项错误;长征初期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红军损伤严重,这说明当时的作战方针是有问题的,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

16、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

17、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答案(1)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道路被放弃。(2)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

18、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中国革命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转变。14(2016贵州3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指出材料中有违史实的结论,并阐述你的论证思路。答案错误之处:结论1和总结论。示例:历史学习与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史实1讲述的是曾氏家族的优势,有助于其发动武装起义,但并不能体现阶级斗争意识深入到江西乡村。故结论1错误,应修改为: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史实3说明家族组织的存在给中共武装起义带来障碍。综合三个史实,得出宗族组织的存在对中共武装起义的发动有利有弊,总结论比较片面,故总结论错误,应修改为:在中共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家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