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49154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一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采用问题提示的方法,引导我们对中国文化经典及其学习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共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一、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等等。为使承载这些文化的典籍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我国从隋唐以来,通常采用“四部

2、分类法”,到清朝乾隆时按照“经、史、子、集”编成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共收书44类、3 460多种、79 000多卷、36 000多册,约10亿字。具体呈现如下表:分类内容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史部(史书)正史(沿用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例,大多是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的认可)如“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后来,加上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的说法除正史以外的史书及“野史笔记”如编年体史书

3、资治通鉴,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史学理论方面的典籍史通子部先秦时期先秦诸子百家留下的重要文化典籍,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魏晋以后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子部书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可以说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几乎都包括在其中了集部(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创作为主)别集(收集个人作品)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总集(收录众人作品)如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还有全唐文全唐诗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数量多,产生的时

4、间跨度也长,从先秦到晚清,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决定了中国文化经典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与思想风貌。具体表现如下表:时期文化背景与特点代表性经典作品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时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春秋战国至两汉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礼记等

5、两汉至隋唐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唐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百喻经坛经贞观政要史通等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构成了文化的新动向朱子语类等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焚书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等明清之际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早期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了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一是提倡“经世致用”并成为学界思潮明夷待访录文

6、史通义等近代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是这一转型期突出的任务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摩罗诗力说等三、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中国文化经典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产生过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化经典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文化思想现实意义现实性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发展与变革,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具有启发性的关键民本思想可给我们今天的国家

7、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包容性中国文化经典对“和”的提倡,体现了文化多元性的精神,可以成为促进全球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对自然的亲和态度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注意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可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其他对道德的提倡,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审美和文化理论的探究,都能给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宝贵的营养四、怎样学习本书?(一)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线索和单元结构我们在通过本书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时,要理解该书采用了撮其纲要的手法,即从卷帙浩繁的典籍中,选出具有一定代表

8、性的“文化经典”作为我们研读的对象。在单元的分列上,兼顾两条线索:一条是历史发展的线索,从第二单元以儒道发端,到第十单元的近代文化转型结束,大致构成一个有始有终的时间序列,反映中国文化由古到今的发展脉络;另一条线索则是从经典的性质着眼,力求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单元主题和文本特点具体如下表:单元主题选文时代学术范畴文化经典代表作品第二单元儒道互补春秋战国哲学论语老子孟子庄子第三单元春秋笔法春秋战国、唐代史学左传史通(直书)第四单元修齐治平西汉哲学礼记(大学与中庸)第五单元佛理禅趣西汉至隋唐哲学与宗教坛经百喻经第六单元家国天下唐代政治学贞观政要第七单元天理人欲宋代、明代哲学朱子语类焚书(童心说

9、)第八单元科学之光明代科技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麻叶洞天)第九单元经世致用明代、清代学术思想日知录文史通义(浙东学术)第十单元人文心声近代文学思想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人境庐诗草(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学习方法1贴近原著,与经典对话经典阅读的关键在于读原著文本,了解古人原意。书店里众多的白话翻译以及心得之类的书籍,可以作为理解经典、深入探究经典的思想内涵的辅助读本,但它们往往只是一家之言,并不能代表经典本身。所以,阅读经典,必须坚持立足于原著,静下心来,一字一句、一章一节、一篇一篇,认认真真地读。比如读老子中的“上善若水”,首先要搞清楚,这其中的“上”通“尚”,是“尊崇”“崇尚”的意思。于是“上善若

10、水”,顾名思义,君王的爱尚喜好应该有似于流水。我国古代有水为万物之本的思想。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而水性最为顺乎自然,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处下而不争,利物而不言,所以老子在此便是以水喻道,教君王崇尚而爱好之。在这样一番立足于原著的探究之后,我们便真正领会了“上善若水”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老子的智慧、道家的思想。2精选版本、注释及工具书阅读经典,选择最佳版本很重要。一般来说,选择近现代名家的校对本、注释本比较适宜。另外,还应充分利用前人高质量的注释、评点及相关工具书。前者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周易今注今译,金开诚的屈原集校注等。如果想再进一步,可阅读

11、古注,如宋朱熹的四书集注、魏王弼的老子注、晋郭象的庄子注等。常用工具书,如商务印书馆的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文解字等。另外,还可参阅古文鉴赏辞典诸子百家鉴赏辞典等鉴赏类的书籍。3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读古代经典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章阅读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在阅读文化经典的过程中,知人论世无疑也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