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49647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专题讲座(一)  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通史模块集训(一)(对应学生用书第151页)(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A根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可知,族规对于维护家庭和宗族的和谐有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的族规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隐含着儒

2、家教化,与题干要求“直接”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族规通过稳定家族,进而起到稳定统治的作用,与题干要求“直接”不符,故C项错误;家国一体观念是通过族规间接体现的,与题干要求“直接”不符,故D项错误。2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A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B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D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A“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这说明古代封建政府并没有一种稳定的赋税标准,而是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缩放性,这就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

3、的匮乏,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在材料中没有相关体现,故B项错误;以农为本的政策表现应该是重农抑商等而非对农业的苛捐杂税,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封建统治者的背信弃义和横征暴敛,而非重义轻利,故D项错误。3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A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B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C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D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C材料论述的是官僚政治,不涉及皇权的至高

4、无上,故A项错误;中央高度集权是官僚政治的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可知,官僚政治实质上是以国家或者人民利益为名义,随意侵夺人民权益,故C项正确;抓住材料“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可知与D项表述矛盾,故D项错误。4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C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该表述错在“决

5、定”,故A项错误;“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体现了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臻于完备”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体现了统治者尊重民意,以民为本,这切合了儒家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标准,故D项错误。5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A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D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D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打击,因此这一阶段政治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

6、为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物质文明可以概括为恢宏与古朴,如长城、兵马俑等。在精神文明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魏晋时期玄学开始流行,受到当时士人的追捧,因此这一阶段精神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经世与玄思。D项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征的概括比较准确,故D项正确。6“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材料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C材料不涉及

7、工商业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可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故D项错误。7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有学者认为,从秦到清依次经历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其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C先秦时期主要实行分封制,地方由封国统治,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属郡政阶段,故B项错误;唐宋时期,州已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属州政阶段,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沿

8、袭元以来的行省制,属省政阶段,故D项错误。8如以北宋初期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两宋之交的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价格上涨约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2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A纸币贬值加速 B农民税负加重C土地兼并严重 D自然经济解体C宋代纸币是地方性货币,故A项错误;农民税负状况取决于国家的赋税政策,故B项错误;涉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农业会成为获利的重要途径,引发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9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影响是()A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B开始突破传统的闭

9、关锁国政策C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D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D材料未体现东印度公司,故A项错误;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台湾经济结构转型,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可知,闽、粤、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台湾,这是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故D项正确。10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由公民大会控制、执行的严格法律“陶片放逐法”。按照这一法律,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资助大量贫穷公民C给外邦人以公民待遇D拒绝观看戏剧表演B“陶片放逐法”是指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

10、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并最可能成为僭主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把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不会对雅典民主构成威胁,故A项错误;资助大量贫穷公民可以增加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的力量,对雅典民主构成威胁,故B项正确;在雅典,外邦人不会享有公民待遇,故C项错误;拒绝观看戏剧表演不会对雅典民主构成威胁,故D项错误。11韩非子曾对法的特点有个精辟概括:法固、法显、法一;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由此可见()A两者法治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B中国古代法律更多的重视了私人法律权益C中华法系曾受益于罗马法系D商品经济发展是二者共同

11、的经济基础A据材料“法固、法显、法一”“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知,两者法治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故A项正确;材料“法固、法显、法一”与私人法律权益无关,故B项错误;中华法系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不是受益于罗马法系,故C项错误;中华法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故D项错误。12西塞罗说:“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自然法中蕴含着理性的精神B自然法体现了公正的

12、理念C自然法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D自然法是法律的指导原则C“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表明自然法中蕴含着理性,但与材料中“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不符,故A项错误;“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表明自然法体现了公正的理念,但与材料中“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表明具有普适性,“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表明具有永恒性,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

13、,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韩非子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子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材料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 基于此,他

14、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子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和亚里士

15、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他(韩非子)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与“他(亚里士多德)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可知,两人都主张实行法治;根据材料“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与“亚里士多德说,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可知,两人都主张法的平等性和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他(韩非子)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与“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

16、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可知,两人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同点:根据材料“他(韩非子)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与“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可知,两人法治思想的立法与执法主体不同:韩非子之法由君主制定,体现君主利益和意志;亚里士多德之法由全体公民参与制定,体现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意志。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人法治思想的本质不同:韩非子之法仍是人治(君主专制);亚里士多德之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两人法治思想在实施上公平程度不同:韩非子之法君主拥有不受法律制裁的特

17、权;亚里士多德之法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2)问,由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属性出发考虑他们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答案】(1)相同:都主张实行法治;都主张法的平等性和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同:立法与执法主体不同:韩非子之法由君主制定,体现君主利益和意志;亚里士多德之法由全体公民参与制定,体现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意志。本质不同:韩非子之法仍是人治(君主专制);亚里士多德之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公平程度不同:韩非子之法君主拥有不受法律制裁的特权;亚里士多德之法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原因:韩非子: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

18、封建生产关系成长,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诸侯国争霸战争迭起,“士”阶层的活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儒家“礼治”“德治”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一种法律形式来维护所得利益。亚里士多德:雅典民主政治虽走向没落,但其民主政治传统和法治理念影响深远;柏拉图的“人治”观无法实行。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都成为首都的次数(部分)今名古都名称定都次数西安镐京、长安9洛阳洛邑、洛阳8北京蓟、中都、大都、京师、北京5南京建业、建康、江宁府、应天府8开封大梁、开封府、东京7安阳殷、邺城5成都成都4杭州杭州、临安2解读材料,围绕“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迁”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

19、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解析】提炼观点可以从都城的位置变化归纳观点,即我国古代王朝的迁移出现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趋势;也可以从都城选址的因素归纳,即都城的选址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如果选择第一个观点,需要结合古代王朝都城的变化分析;如果选择第二个观点,需要结合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分析。【答案】示例一:观点:我国古代王朝的迁移出现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趋势。阐述: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天然屏障形成了良好的军事防御优势;隋唐定都长安,但同时兴建洛阳城,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沟通;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宋朝先后定都开封和杭州;明朝定都南京后为制内御外迁都北京。总之,历史上各朝代选择都城,都是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和加强边防的需要。示例二:观点:古代都城的选址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阐述:政治因素:便于巩固统治,制内御外,如明迁都北京;战乱、少数民族的威胁,如南宋定都杭州;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如孝文帝迁都洛阳。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富饶,交通便利。如汉代长安、洛阳。地理因素:凭险可守,便利的交通运输。如隋唐长安、明代南京。所以各朝都城的选定适应了当时形势的变化,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他示例略,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