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某县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 水。近年来,*县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 动,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增长动能的第一引擎、 加速产业升级的第一工程、实现后发赶超的第一抓手,精准把握政策红利叠 加释放、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绿色动能持续聚集等机遇,全力以赴招项目、 引资金、兴产业,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做法及成效聚焦“招引什么”,明确优势找准定位。一是立足“*所有”深挖优势。 深入挖掘*文化、生态、矿产等资源禀赋,探明储量较大的矿产资源有铁、 石墨、钾长石等38种,有农特产品5
2、00余种,系统梳理出葡萄酒、文化旅 游、中药康养、食用菌、新材料、电子信息、服装等“十大产业链”,聚集 资源要素打造招商磁场,不断放大比较优势,让*成投资兴业优选之地。二 是着眼“*所需”精准谋划。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和“十大产业链”,成 立项目谋划工作专班,组建项目谋划专家库,分行业、分领域组建高水平策 划团队,精心开展产业链研究和项目谋划储备,以信息化手段对在库项目实 行滚动式动态管理,使招商项目长期保持在150个以上。三是依托“*所能” 系统施策。先后出台*县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县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八 条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九条措施等一系列制度,编制重 点招商产业图谱,动态更新“两
3、图两库两表”和“六大清单”,为高效精准 对接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奠定坚实基础。聚焦“谁去招引”,壮大队伍全员推动。一是领导带头强推动。把招商 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领导带头、党政齐抓、全员参与”招商机 制,形成“四套班子领导主推、县级领导主寻、产业链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 主跟“招商引资工作格局,精准定位产业招商路径与方向,确保招商引资有 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二是专业队伍抓落实。健全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四 个一批”管理机制,实行周动态、月计划、月总结制度。选聘28名招商大 (特)使,组建48支招商小分队,其中4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常年在外招商 不少于Ioo天,44支招商小分队定期外出招商,明确
4、工作任务,实行统筹 调度,确保招引做细做实、取得实效。三是多方联动谋合作。聚焦长三角、 珠三角等产业集中区域,做实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标准化厂房招商,瞄 准双500强、独角兽、瞪羚企业,主动出击、精准对接,开展“双招双引” 工作。牢牢把握雨丹协作、社科院、曲江新区、碑林区对口帮扶等契机,深 化互访交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推动更多*优质产品“出商”“入宁”“进 京”,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今年先后举办第三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第二 届红酒节等大型推介招商活动5次,积极组织参加京津冀陕南绿色循环苏陕 协作恳谈会等各类招商活动6批次,开展精准招商120余次,对接企业210 余家,达成意向项目42个,签
5、约项目25个,招商到位资金12.6亿元。聚焦“怎么招引”,多管齐下创新突破。一是突出产业集群抓招引。聚 焦重点产业,以抓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为目标,对招商链条上游“追根溯 源”、中游“强筋健骨”、下游“顺藤摸瓜”,明确招引方向,找准目标企业, 实施全产业链招引,促进“菌果药畜酒”等产业全链条升级、产加销贯通、 农文旅融合。二是提升园区承载抓招引。以*高新区为承载,优化工业园区 功能定位和板块布局,全力推进智能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三大园区及 标准化厂房建设,持续完善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提升仓储、 物流等公用设施水平,构建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的园区发展体系, 增强园区承载
6、力和吸引力。三是用好乡情商会抓招引。出台激励乡党回乡 投资十条措施等政策,建立常态联络交流机制,设置南京、西安、广州等7个招商联络处,探索“商会+招商大使+在外乡党”三位一体招商模式,引 导更多*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或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四是巧用 节会活动抓招商。把招商工作融入各类会议、论坛、展览、节会、区域合作 当中,瞄准进博会、丝博会、秦商大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西部红酒博 览会等重大展会和经贸活动,举办红酒文化交流会等活动,提前谋划准备, 精心筛选项目,做好宣传推介,增强招商实效。今年谋划储备项目133个、 总投资413.6亿元,谋划储备2024年超长期国债资金项目32个,总投
7、资29.6 亿元,计划申请资金13.9亿元。谋划储备中央预算内项目31类134个,总 投资165.13亿元;争取中省各类政策性资金7.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8.85%。聚焦“怎么服务”,保障要素优化环境。一是破除要素制约。按照政策 规定对新招引企业在土地、税收、物流、水电气、高新设备、新建厂房等方 面给予补贴,由高新区、项目所在区域负责“七通一平”(供水、排水、供 电、供气、道路、通讯、网络及场地平整)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先 保障重大招商项目生产要素需求。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聚焦中省政策走向、 项目取向、资金投向,围绕县域优势产业和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将*县重大 招商项目与农发行重点支持的农业
8、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水利民生项目及 绿色生态项目有机结合,加大省财政18类专项资金争取力度,设立民营经 济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政银企座谈会等机制,建立小微贷款中心和小微首贷 中心,推动融资平台提档升级。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印发推进准入准营“证 照联办”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拓 展“集中审”“并联审”“容缺审”等措施,开通招商引资项目“绿色通道”, 10类涉企准入准营行政许可(备案)与营业执照办理实现“证照联办”,形 成批前提前介入、生成办事清单,事中答疑解惑、帮办代办集中审,事后跟 踪问效的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以来,开展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审 帮代办”活动
9、7批次,共办理各类手续271个,编制并公布*县审批服务 “容缺受理”事项清单(第二批),129项事项实现容缺受理。聚焦“如何落地”,全程跟进推动发展。一是闭环管理促落地。按照“签 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工作 思路,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项目”策划一招引一落地一建设一 投产”工作链条,对在谈、意向、协议项目落实“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包抓 部门、一名工作人员”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通过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 进、精准化落实,形成“建立台账、督办落实、考核评估、跟踪问效”的完 整工作闭环。二是齐抓共管促进度。落实领导包抓、每月调度、季度观摩等 机制,推行“
10、领导带头抓、部门一线干、主体全力建”工作法,确保责任到 人、强力推进,逐项目实行横道图管理,明确时限、进度、责任,充分利用 全市“六库两线一码”项目管理平台,将手机端APP账号开通至35名县级 领导、21个业主单位、6个要素保障单位、29个项目单位和12个镇办,狠 抓项目开工率、手续办结率、项目竣工率,倒逼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三是纾 难解困促投产。扎实开展“双包一解”活动,落实包抓责任,定期上门为企 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对投产项目持续跟进,强化后续服务保障,跟 踪解决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各环节问题,促进企业达产达效、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省市县35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34个,开(复)工
11、率94.28%, 超进度9.28个百分点;前期手续已办结31个,手续办结率88.57%;新增入 统项目22个,入统率62.8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2%。二、经验启示要将“精准谋划”与“精准招引”相结合,提高招商引资的准度。项目 谋划的适配性决定项目招引的精准性。要瞄准中央和省投资、地方政府专项 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向以及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优做实 项目储备库,精心筛选产业项目库和关联客户库,准确绘制产业链图和招商 地图,完善链主企业表和配套企业表,靶向施策做到“招得准”,提高招商 引资的质量和水平。要将“专业招商”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增强招商引资的力度。招商 引资的成
12、效在于专业化人才队伍,也在于全面参与的招商氛围。一方面,* 县采取设置招商联络处,组建招商小分队,聘请招商大(特)使,培养招商 骨干等方式,打造了一批具备专业知识、懂经济、会谈判的招商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员”理念,广泛采取组团招商、节会招 商、以商招商、乡党招商等渠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激活人脉资源,延伸招 商触角,自觉做好招商引资的推介者、参与者、监督者,聚力擦亮*招商名 片。要将“项目攻坚”与“优化环境”相结合,提升招商引资的效度。一个 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的每一环节、每一个步骤 都至关重要。要紧盯项目招引各个环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 化营商环境,抓好政策兑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着力打造 具有共生、互生、再生能力的产业生态,完善全生命周期项目服务机制,确 保项目招得准、落得下、建得快。下一步,*县将着力在健全机制、加强谋划、扩大招引、优化服务等方 面持续用力,统筹全县优势资源,聚焦重点产业,招引储备投资强度高、产 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以更宽视野、更新方式、 更活机制加大招引力度,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素保障、环境保障推动落 地见效,以高质效招商引资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