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261683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0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w.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 毛泽东说: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土地问题,新中国第一部土地法是土地私有化的法律 然而毕竟这不是长久之计,很快便走上了合作化道路。,集体劳作固然可以消除寂寞,但偷懒问题却难以解决,道德抑制终究不能消除机会主义,群体性偷懒是公社制的死结,6.1 问题,1、公社制为什么会解体 2、怎样看待近年来学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之争 3、农民“集体谈判”为什么会频繁出现 4、减负与增收,谁更重要 5、农业组织创新要解决什么问题,6.2 农业组织形态转换过程,5.2.1 从土地私有化 到公社制 土地私有化的历史背景 汉唐的经验 明代初期的经验 中共在“

2、根据地”的经验 互助合作制 生产力的两种形式: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互助合作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严重短缺 互助合作的特征:私有制、管理成本低 初级合作社 初级生产合作、初级商业合作、初级信用合作 初级社为何有效 制度解释:生产资料所有、组织的规模边界 其他因素:英雄主义情绪淡化了人的私欲 国际经验与启示: 日本的农协、美国的行业协会、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高级社(大社):合作化的高潮 制度特征:公有制 毛泽东的“村社”思想 公社制:,6.2.2 承包制:一种自发秩序 1956年的试验 1961年的试验 1978年以后的承包制,第七讲 农村需要组织创新,7.1农村社会最基本的制度性冲突 农

3、业市场化与小生产方式的冲突 农业面临的双重不确定性: 自然的不确定性 市场的不确定性 产前、产中、产后的不确定性 案例:谁为农户提供可靠的公共服务 结论:组织是一种生产要素,7.2 农村社会整体转型:背景与经验,背景之一:1983年后生产效率与农户货币收入的不一致性 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 多增产少增收:一个重要的制度信号。 邓小平的提法及其来历。 后续的几个“一号文件” “定心丸”为何不足以定心。 从谷贱伤农到橘贱伤农、果贱伤农、猪贱伤农。 背景之二:城市农民工社会的出现 民工潮的出现与扩大:经济学如何解释 经验:有趣的案例 1。以企业为核心的农村组织 例证:华西村、南街村,2.出口导向+企

4、业+行政村+农户 例证:黄岩“梦迪草艺” 3.市场+农户+公共组织 例证:山东的市场化规模农业 4.市场+农户+公共组织+科技服务 例证: 5.农业协会:一种分工与专业化组织 对农协的制度解释 日本与韩国的经验,7.3 机制设计,1.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应侧重于培育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的能力,造就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主体,而不是简单的种粮补贴。实践证明,补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种植面积和产量,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增收难的困局,甚至会导致农业内部结构刚性化。,2.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机械化生产和加工手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率。 3.干部绩效考核分类进行,宜工则工,

5、宜农则农,不能用统一的指标考核事实上禀赋条件显著不同的地区,以科学有效的导向机制引导城乡协调共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4.继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入社会资本和企业,引领和推动集约化、生态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5.改革征地制度和土地出让政策,既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又加大土地出让收益中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据统计,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益总额为2.6万亿,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实收2000亿元,提取比例不足10%。按10%的最低水平计算,到2020年,全国水利投资必须达到4万亿元。,6.改进城乡要素定价机制和市场交易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6、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平等共享。 7.加大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力度,完善农产品分销物流仓储保质体系,实现市场与生产、需求和供给高效联动,减少农户经营行为上始终未能解决的“合成谬误”(如猪贱伤农、果贱伤农、菜贱伤农、桔贱伤农,等等)。 8.全面建立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管理与监控体系,以品质安全为核心,建立农产品安全供应链。,问题与讨论,1.人民公社制度的形成与效率分析 2.“民工潮”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3.近年来关于我国农业组织创新问题的讨论:背景与改进 阅读: 1.苏星,2007:新中国经济史(修订本) 2.郭翔宇等,2007: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 3.李岚清,2009:突围 4.石磊,1999: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 5.高帆,2008: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 6.改革发展研究院,2008:基本公共品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 7.阿玛蒂亚.森,2005:论经济不平等 8.张晏,2008: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