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4481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868年进口棉纱为54 212担,到1894年进口达1 159 596担,增长了20多倍。19世纪70年代,在中国的洋纱价格比土纱价格低三分之一。”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西方工业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中国市场C中国传统手工业纺纱耗费工时D西方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纺织业侵略2光绪十二年(1886)江西巡抚德馨奏折上说:“兼之洋糖盛行,土糖碍销,各糖行多有亏折歇业,糖油二宗,大为减色。”这主要说明()A洋糖垄断中国糖市场B

2、工业洋糖具有优势C洋糖深受中国人喜爱 D中国糖油质量较差3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路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派的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C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D李鸿章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4“江南制造总局担当了两重任务:第一,生产扩大军事工业所需的机器,供给总局本身和其他准备兴办的机器局使用;第二,直接生产军事上所需的轮船、枪炮、火药。”这主要体现了

3、()A洋务运动的机器制造是自主创新B洋务运动制造机器的水平超过西方C洋务运动的“自强” 思想的特点D洋务派办军事工业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5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山东峄县煤矿等十几个民用企业。此外,左宗棠、张之洞等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民用工商业。从中能够得出()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6胡适说:“(张謇)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

4、,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结合所学知识,胡适的判断()A理解准确,结论正确B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C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D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7清政府于1903年春设立商部,作为管理新式工业的专职机关。商部设注册局,奏定公司注册试办章程18条、商人通例9条、公司商律131条。清政府又提出各种奖掖措施,于1906年奏定实业赏爵草章,实行实业赏爵。这些史实主要说明()A中国已经步入了近代化国家B近代中国开始与列强争夺经济管理权C设立机构和法规发展实业与维护经济主权D抵制外国商品,倡导国货运动8下图为近代中国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

5、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其创立之时最有利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9下面是1880年至1930年中日经济增长比较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国民收入(亿元)年增长率(%)人口(千人)年增长率(%)人均收入(元)年增长率(%)1880年1930年1880年1930年1880年1930年中国143.43257.981.21377 636500 7890.583851.510.62日本18.08149.9514.32384 3769 2181.1847.05216.563.10该表反映的中日经济增

6、长率差异的成因包括()中国的闭关政策和天朝心态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两国近代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同中国长期战乱ABC D10下图是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总额变化图(单位:亿美元)。这一现象对中国经济最大影响的是()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官僚资本渐趋萎缩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11919年,“纱布一项,本为某(日)货输入吾国之大宗,华厂出品,至此遂愈感不敷,尤以细纱双线为甚。各界之以增添纱锭多纺细纱来本会(指华商纱厂联合会)要求者,日有数起。”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C抵制日货的群众运动D纱布质量的大幅提升121

7、928年,蒋介石在参加一个国货展览会的开幕式时便曾经宣称:“国民政府是要提倡国货,要振兴实业,要挽回利权,使外国货在中国没有销路,大家都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为此,国民政府()A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B建立中华民国,抵制日货C促使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3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的经济统制政策B抗日根据地军工产业发展C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D民族资本家的抗战热情14中国

8、近代经济史:“中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经济逐渐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相联结,国内封闭性的自然经济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经济形态发生了改变。”这一认识是基于()A唯物史观、生态史观B全球史观、文明史观C阶级史观、全球史观D社会史观、文明史观15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近代)对西方饮食文化呈现出一种情况是达官贵人、名媛淑女、裙屐少年等异味争尝,津津乐道,引为时髦。另一种情况是卫道士们视为非酸辣即腥膻,掩鼻不遑,视为番菜。”这主要说明()A饮食习惯已完全西化B对西式饮食文化盲目趋崇或排斥并存C西式饮食受到强烈抵制D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政府引导密不可

9、分16武昌起义后,各地革命党人即动员群众剪辫。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内务部:“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这从根本上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政体已经发生改变C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D民主政治生活开始17“至少从账面上看,国有铁路自1907年后历年皆有盈余,最低不下1 300万元。其中尤以京汉、正太和关内外等线收入最丰。京张铁路1 046万元修建费即全部来自京奉路盈余。”这主要说明()A中国近代铁路已经起步B中国铁路完全实现国有C交通自主权彻底实现D中国的铁路都是自费修建18为控制无线电通讯大权,当时主管电政的袁世凯于1905年上奏,指出应该防范外

10、商私设电报,危及国防,并要求声明:“除津榆通道一带无论何国何人,一概不准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报”,本国军队如有需要,亦“应随时知照电政大臣办理”。清廷当即允准。材料表明()A当时国内没有无线电通讯B当时无线电通讯主要用于军事C袁世凯是爱国英雄人物D清朝在通讯领域是独立自主的19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反映近代中西文明的融合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20(2014洛阳模拟)读“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单位:%)项目年代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

11、身、社会关系28.812.66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23.515.513.9学历11.712.625.3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C西方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D婚姻观念中的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21古今中外贸易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走向,反映了世界经济走向融合与交流的特征,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史料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

12、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据材料1,归

13、纳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试从当时的国家政治、经济特点、国际局势特点分析其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1中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的内外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材料2:史论从近代史的角度来看,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之起点和重心。早期中国现代化事业,大多以通商口岸为起点,从而将其影响扩散至内地,令内陆城镇景观出现空前变化。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文化与教育事业中心,西方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开拓之教育事业与文化机关,对中国国人民智启迪与改革思想广泛传播意义重大

14、,外国新思想经通商口岸的新闻出版事业传至中国,经知识分子重新诠释与宣扬,对近代中国思想变革起了极大贡献。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3)据材料2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4分)材料3:史观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李必樟译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4)材料3是从哪些历史角度看待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你是否同意材料3中的观点?结合

15、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理由。(6分)22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16、。具体表现在: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 生铁钢 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 436 815吨30 000吨1936年1 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 958 683吨556 347吨 增长率9.4%7%9%40%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材料2: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材料3:众所周知,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

17、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1)据材料1,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9分)(2)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6分)(3)据材料3,指出日本侵华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民族

18、独立关系的认识。 (5分)23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材料2: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嘉靖太康县志(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1、2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2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6分)材料3: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2)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6分)材料4: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199

1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消费支出构成(%)100100100100100食品支出43.640.939.637.134.7衣着支出17.416.714.013.613.2设备用品及服务9.49.510.412.211.2医疗保健支出3.94.54.54.96.4交通通信支出4.95.56.26.07.0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10.011.212.813.314.2居住支出6.77.17.98.27.9杂项商品及服务4.64.64.64.75.3(3)据材料4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

20、?(2分)单元过关检测(七)1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棉纱对中国传统棉纱的冲击,根本上反映的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造成“耕”与“织”、“纺”与“织”分离,故选A。B、C、D三项是表面现象,皆排除。2解析:选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洋糖对中国土糖的冲击,反映了采用近代工业技术生产的洋糖比中国传统的土糖具有更大的市场优势,故选B。A、C、D三项说法材料中没有体现,皆排除。3解析:选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外国企业对中国远洋运输业的垄断,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作为当时的近代中国企业,能和外商签订平等的协议,本身就是一种认可,故B项正确,说明外商不得不通过

21、协商的方式来与其谈判,证明了招商局的实力。A的说法是说招商局全面失败的意思,而协议说明了某种成功,排除;C招商局仅仅是个经济上的企业,根本谈不上“从根本”三个字,排除;D招商局的存在就是一种对抗外商的表现,而不是损害国家利益,排除。4解析:选C。从江南制造总局担当的两项重要任务来看,能够体现洋务运动的“自强”思想,一是供给机器局使用,二是增强军事力量,故选C。A项错在“自主创新”; B项错在“超过西方”; 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5解析:选C。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与材料无关;材料中的民用企业属于洋务企业,B、D错误;C可从材料中直接得出。6解析:选B。从“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22、结合所学,可知结论正确;从“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来解释张謇失败的原因是错误的,张謇的失败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的必然结果。故答案选B。7解析:选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的一系列措施,鼓励和发展了中国的实业,对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选C。A项错在“已经步入近代化国家”,B项错在“开始”,D项错在“抵制”。8解析:选B。注意图片中的“创于1897”,此时正好处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有利时机,故选B。A项在改革开放后,C项“实业救国”思想是20世纪初兴起的,D项是在20世纪初,皆排除。9解析:选C。注意时间信息:1880年至1930年,此时

23、间段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主要和制度、环境有关,此时的中国已经被迫开放,不再闭关锁国,思想也逐渐理性化,不再是天朝心态了;而人口基数虽庞大,但并不是原因。10解析:选B。柱状图反映的是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的趋势,这一现象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对自然经济、官僚经济有影响,但不符合“最大”,排除A、C;“经济影响”只是社会性质变化的一个方面,D项具有片面性。11解析:选C。1915年因抗议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1919年五四运动后都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致使日纱进口数量大减而国产纱布骤增,故选C。A是外部原

24、因且与题干所强调的日纱进口无直接关系,排除;实业救国思潮是推动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排除B;D说法无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排除。12解析:选D。解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28年”“振兴实业”,南京国民政府除了提倡国货外,还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1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1937年到1942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此时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同时战争迫使中国企业大批内迁,所以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比例较大。14解析:选B。“经济逐渐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相联结”体现的是全球史观,“自然经济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经济形态发生了改变”体现的是文明史观

25、,故选B。15解析:选B。题干材料反映了对西式饮食文化态度的两个方面,盲目趋崇或排斥,故选B。A、C说法过于片面,皆排除;题干材料看不出饮食文化与政府引导的关系,排除D。16解析:选C。辫子是专制的象征,材料反映的辛亥革命期间,剪辫子现象推行不彻底,实质反映的是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故C正确。A项无法说明;B、D两项与题干无关。17解析:选A。从时间、收入上看,反映的是中国铁路近代化已经起步,故选A。B项错在“完全实现国有”,C项错在“自主权彻底实现”,D错在“都是自费修建”,皆排除。18解析:选B。解答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国防”“军队如有需要”,可以判断当时无线电通讯主要用于军事,故选B。由“除

26、津榆通道一带”,可以看出当时已有无线电通讯,排除A;爱国英雄并非只看材料中提及,还有多方面的表现,排除C;D项错在“独立自主”。19解析:选B 。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变化,从图片中的英文和题干中的时间,可以判断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排除;C项错在“消失殆尽”,民居应是中西结合,服装也是中西都存在,排除;D项中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从图片中看不出来,排除。20解析:选D。A、C两项表格内容无从体现,从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择偶标准的比例可以看出,B项中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彻底变化不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本人成分、政治面貌择偶标准的比例在降低,说明D正确。21解析:本题通过古今中外贸易考查国际政

27、治格局演变的特点、成因及影响。第(1)问据材料信息,联系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特点,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归纳其成因。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背景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的原因。第(3)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通商口岸对中国的影响,从近代化的角度归纳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第(4)问理解材料,指出材料体现的各种史观;对于材料3的观点评述具有开放性,可以从同意或者不同意角度任选一种观点作答,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的朝贡活动进行国际贸易;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的回报。 原因: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的观念,秉承

28、传统的对外友好政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西欧各国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中国执行“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对西方的防范意识增强。 (2)因素:近代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列强获得了更多的特权;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3)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和重心;近代企业集中,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通商口岸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思想的变革。(4)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等。同意:英国扩大了海外市场、原料产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29、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不同意:列强以通商口岸为基地侵华,导致中国丧失国家独立;中西方差距加大,造成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等。(任答一种观点即可)22解析:第(1)问特点据材料1“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说明基础工业发展迅速;原因直接归纳外交、经济发展规划、经济管理部门完善;优势可以从科学、具有说服力加以分析。第(2)问原因可以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政治:抵御日本外来侵略,经济:应对经济危机考虑;利可以结合物质保障、制度建设分析;弊可以结合缺少市场调节,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分析。第(3)问影响可以从材料3“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概括;认识可以

30、从中国近代的政治任务回答。答案:(1)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优势: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明力。 (2)原因: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世界性经济危机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 利: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弊: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 (3)影响:日军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破坏打断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进程。 认识:民族独立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首先理解材料信息含义,材料1认为,应崇尚节俭

31、;材料2认为,应追逐奢靡生活。第二小问,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旧的等级制度受到冲击,因此出现了材料2的现象。第(2)问,“崇尚洋货”与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西方文明逐渐传入中国有关,结合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冲击回答“崇尚洋货”的原因。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发展,政府和一些实业家逐渐“倡导国货”。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知,城镇居民衣食、医疗保健消费变化反映了居民更注重健康和舒适,交通通信支出、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消费增加反映了居民重视文化消费。回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进步等知识回答“原因”。第(4)问,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积极引导、文化传统、家庭收入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观念。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观念:材料1:提倡等级、崇尚节俭。材料2:逾越等级、追求奢侈生活。现象: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2)崇尚洋货:西方列强入侵,洋货大量涌入;西方工业产品优势;工业文明冲击。倡导国货: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变化: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 原因: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增加。(4)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