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4814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1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必修二第三单元第21讲第2课时1(2015江苏19)“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B)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等信息说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不允许科技外传,导致技术转化减少,故选B项

2、。此时苏联社会制度没有变革,排除A项;20世纪5080年代是冷战时期,科技交流多少会受到冷战影响,排除C项;D项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不科学。2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D)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斯大林模式。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理解运用能力。题干材料认为1952年苏联的谷物生产特别是小麦生产比

3、1940年增加了48%,彻底永远解决了谷物问题。而这是在斯大林体制之下取得的成就,故是对斯大林体制的肯定与维护。所以正确答案选D。A、B两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符;C项当时没有进行农业改革。3(2016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A)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实质是加强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

4、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修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完全承认市场调节,故D项错误。4(2016德州)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B)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解析材料中的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小修小补,与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农产品采购,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有利于调动

5、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弊端的情况下进行的,符合苏联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故D项错误。5(2016晋中)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430万吨。材料表明(D)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解析依据材料不能推断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故A项错误;戈尔

6、巴乔夫改革是冲破了斯大林模式,不是其延续,故B项错误;因此不能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未达预期,故D项正确。6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C)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 主要是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打破了斯大林模式,故选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