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5840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系列 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原卷版 .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专题六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专题突破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知识背一背】 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一政治协商制度1.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筹建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了一届政协。2. 时间:1949年9月3. 地点:北平4. 成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代表5. 内容:(1)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

2、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2)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为副主席 (3)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 (4)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6. 发展: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7. 主要职能:一届政协暂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制定的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1954年后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8. 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9. 党派关系:195

3、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后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组成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新的阶段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时间:1954年9月2. 地点:北京3. 内容:(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就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4. 宪法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5. 宪法地位: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 地位: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民族区域自

4、治制度1. 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 确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3. 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4. 含义: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5. 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6. 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技能+方法】 融合知识方法,塑造解题能力知识点睛:要点一 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1背景:前者是在中

5、华民国建立后颁布的;后者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中国进入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阶段时颁布的。2内容:前者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后者则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性质:前者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后者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作用:前者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后者则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小试牛刀:【典例一】(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上期末文综历史试卷)“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上

6、述文件内容应出自(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49年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典例二】(黑龙江齐齐哈尔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

7、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专题突破2:改革开放前后民主法治的发展过程【知识背一背】 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一文化大革命1原因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林彪、江青等人的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促成因素)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新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刘少奇冤案”总之,文革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

8、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3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4影响:社会秩序严重破坏,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文革十年内全国人大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进行,新中国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5文革的深刻教训:(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必须深入持久的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1、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间:1978年(2)内容:思想路线

9、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意义: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2、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历史条件: “文革”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党提出法

10、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措施:立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法律体系的形成:(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村民

11、选举制度的推行: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3)“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技能+方法】 融合知识方法,塑造解题能力知识点睛:要点一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及对策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为此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2、、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2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此中共“八大”规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31957年中共又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为此开展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阶级斗争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此

13、党中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小试牛刀:【典例一】(山东省平度市高三统一抽考文综历史试卷)“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 )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典例二】(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试卷)“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

14、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同步演练】 同步即学即练,实时巩固新知题组一:我国基本政治制度1(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准备召开全国人

15、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2.(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A BC D3.(安徽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等四

16、校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A B.C D.4.(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题组二:改革开放前后民主法治的发展过程1.(

17、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费正清在China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B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繁荣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2. (陕西商洛镇安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在遭到红卫兵强行批斗时抗议道:“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严厉制裁的。”这样的事发生在( )A新

18、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3. (甘肃兰州一中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村子里开会,有分组讨论,也有全体大会,还有投票表决,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差不多。”材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 D基层民主得到扩大4.(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试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邓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

19、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A.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B.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D.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单元测试】 新材料新情景提升应变能力,限时模拟训练提升解题速度1.(广西武鸣县高级中学高三9月考文综历史卷)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A.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C.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D.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2.(2015

20、年安徽卷文综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3.(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期十二月检测历史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带有司法独立意义的内容写入公报,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下列对于中国民主法治的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建立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文革期间建立的“革委会”是国家政治体制

21、建设中的一次大倒退1982年全面修订宪法,将“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A. B. C. D.4.(山西康杰中学等四校高三上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投票方式的变化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确立B人大代表名额由城乡平等转变为偏向大城市C建国以来,民

22、主政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D选举法的修改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5.(山东滕州一中高三12月段测历史试卷)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

23、新型国家的架构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D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江苏宿迁沭阳梦溪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C政治协商是中国

24、民主政治的特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7.(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下表摘编自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第三十二章全国内战爆发以后第四十一章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九章发动“大跃进”(上)A.发动“文化大革命” B.红军长征来源:学科网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D.筹建新中国8.(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

25、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9.(安徽省庐江县六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试卷)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通过后,某报刊发表评论说“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由材料可知,现代中国( )A.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 B.加强了民权的法制化建设C.民主政治进一步得到完善 D.政府不再是法律的制定者10.(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

26、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1.(福建邵武七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

27、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二 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 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

28、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根据材料二、 你认为罗斯福所指的 “立宪体制”在罗斯福时期以及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起了什么影响?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对政治民主化建设所产生的重要影响。12. (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

29、,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