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6170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检测)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4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4讲 第2课时1(2015天津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C)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目的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本题选C。2(2016天津文综10)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

2、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C)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解析1979年和8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联系逐渐密切,但不能体现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故A项错误;从材料提及的法规来看都是中外经济合作领域,可知这些文件不是为发展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以法律法规形式保障中外合作,反映出中国实现对外开放的可信程度以上升至法律层面,故C项正确;材料法律发展的是中外合资企业,不属于公有制经济,故D项错误。3(2015天津9)美国有一位企业

3、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A)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解析题中所述“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应该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允许把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应该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所以符合题意的应该是A项,当时的苏俄、中国都实行了开放政策;B、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主要原因。4(2015新课标31)到1952年底,

4、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D)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进全国人民学习俄文,但A项不如D项表述全面,故A项错误;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现计划经济,会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文的现象,但B项不如D项表述更全面,故B项错误;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故C项错误;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搞建设,这促进了

5、苏联热的学习,故选D项。5(2013新课标卷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B)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本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改革。考查分析比较能力,实质是考查两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点。苏联的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中国80年代的改革也是打破原来的计划体制,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这是二者的相似点。因此正确答案选B;A项明显与二者改革的背景不符;C、D两项表述与两国经济发展的史实不符。6(2016晋

6、中)1956年1月1日,中国青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的文章指出:“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这种建筑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与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只讲吃穿是不同的。”这反映出(B)A计划经济取得重大成就B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C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D新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衣着的变化与计划经济成就的关系,故A项错误;“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是“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体现出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C项错误;衣着的变化是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女性社会地位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