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687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辞决而行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拜送书于庭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合盖隆起,形似酒尊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若知我不降明ABC D解析:选B“说”通“悦”;“蚤”通“早”;“颁”通“斑”; “决”通“诀”;“亡”通“无”;“庭”通“廷”;“禽”通“擒”;“尊”通“樽”;“倍”通“背”。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天雨雪,武卧啮雪B而相如廷斥之C故令人持

2、璧归,间至赵矣D惠等哭,舆归营解析:选AA项,名词作动词,落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完璧归赵秦王恐其破璧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宜皆降之何久自苦如此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太夫人急止人哭A BC D解析:选A“膏”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B、C、D三项与题干中的“膏”均为使动用法,A项中的为意动用法。4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计

3、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连辟公府不就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大王来何操解析:选B例句与B项都是被动句式;A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5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何以知之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解析:选CC项为定语后置句。二、阅读鉴赏(41分)(一)课内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

4、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5、,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

6、一项是(3分)()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间接B大王必欲急臣 急:着急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谢罪,道歉 D固请,召有司案图 案:案牍解析:选CA项,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B项,急:使动用法,使急,可译为“逼迫”;D项,案:通“按”,审察、察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乃使其从者衣褐解析:选DD项,都为“的人”。A项,于是,就;才。B项,因为;目的连词,来。C项,在;表被动。8下列句中加点

7、的词与“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秦王恐其破璧,及辞谢C传之美人,以戏弄臣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解析:选CC项“戏弄”古今用法意义相同,例句与其他三项加点词都属于古今异义词。9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选段叙事一波三折,秦王得璧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持璧怒斥秦王,为一折;秦王诈许斋戒、割城,相如使从者怀璧归赵,为二折;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相如毕礼而归,为三折。B归璧于赵后,蔺相如首先斥责秦国历来言而无信,接着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再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然后表示自己知道有罪

8、,最后提出希望,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C选段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段,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特征;写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主要是用来表现秦王的威仪和强横。D蔺相如运用“诈术”,以诈还诈,痛击秦王,这充分表明蔺相如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及非凡的外交才能。解析:选CC项,“写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主要是用来表现秦王的威仪和强横”不当,应为“反衬蔺相如的智勇双全”。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5分)译文:_(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5分)译文:_参考答案:(

9、1)就上前说:“璧上有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相如。(2)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从小路逃走了,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

10、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11、。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弱则诸侯加兵加:施加B王用之治国赋 治:管理C兵去邯郸三十里 去:前去D秦军鼓噪勒兵 勒:统帅解析:选CC项,去:距离。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

12、击之/大破秦军B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C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D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解析:选C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识,讲原则,依法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税的主事者。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C在秦伐韩时,赵奢在赵国决策未定之时,力主救助阏与,表现出非凡的胆识。D秦军奸细潜入赵营

13、,赵奢施计,使其被表象蒙蔽,中计而归,终使秦军大败。解析:选BB项,分析不正确。赵奢依法行事,与平原君最终并未结下“恶”和“怨”;相反,平原君对他器重并推荐他,所说的“旧恶”,无从由来。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3分)译文:_(2)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4分)译文:_(3)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3分)译文:_参考答案:(1)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2)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骁勇的将领得胜。(3)赵军坚守营垒,停留

14、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参考译文:赵奢,是赵国管理田部的官吏。前往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是平原君家不肯缴纳租税,赵奢按照法律办事,就杀死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放任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法令尊严就会受损,法令受损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到那时)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就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

15、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廉颇)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赵王)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骁勇的将领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军队距离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就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迅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

16、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距离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日一夜就到达前线,(他)命令善射的弓箭手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

17、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再处理。”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接受了他的建议,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撤围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回国。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用许历为国尉。赵奢从此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15为下面的语段写一句评论性的话,提示当下的社会责任。(不超过40个字)(3分)最近,有一张照片在网上疯转,唤醒了许多人沉睡着的感动。照片拍摄的是一名清道夫,在完成了打扫街道的工作后,坐在街边的石墩上,把稚龄女儿放在自家膝上,双手

18、捧着她粉嫩的脸蛋儿,额抵额、鼻碰鼻,脸上绽放着足以让冰霜融化的灿烂笑容。人民网如此评论,当他放下简陋的清洁工作,将孩子抱于膝上,欢乐如泉水一般自动流淌,劳动的疲惫在这一瞬间化为烟云。幸福与亲情,成了对普通劳动者最美的慰藉,这是草根阶层的生活底气,是希望,是未来。答:_参考答案:保护草根的幸福,于飞速发展的转型中的国家而言,是眼下最大的社会责任。16下面是2010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要求:答出三个特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少于50字。(6分)2010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类别年份篇名题料来源体裁作者初

19、中高中诗词散文2010劝学马说游山西村2112荀子、韩愈、陆游2011论语蜀道难醉翁亭记2112孔子、李白、欧阳修2012孟子告子上师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212孟子、韩愈、辛弃疾2013观刈麦阿房宫赋赤壁赋1212白居易、杜牧、苏轼2014离骚蜀道难春望1230屈原、李白、杜甫答:_参考答案:从所选篇目来看,大多出自唐、宋名家名篇,重复的几率较小;从体裁来看,对于诗词和散文的考查较均衡;从题料来源来看,考查重点由初中教材转向高中教材。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牌匾的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学 生:请

20、问有没有2B铅笔卖?售货员:都在那边摆着呢,你自己看吧。学 生:(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售货员:什么意思嘛!我们这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学 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经 理:_ (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第句改为:_第句改为:_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_参考答案:有的。请跟我来,不止一个品牌呢,请慢慢挑选吧。请你放心,我们单位是“信得过商店”。请让我来告诉你伪劣2B铅笔与正牌2B铅笔的辨别方法。

21、四、写作表达(5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一有一位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材料二美国侨报对时下中国现状有这样一段描述:一遇到排队,就抓耳挠腮、顿脚搓手,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望天,一副失魂落魄样儿;每逢堵车,先是嘴上骂骂咧咧,继而手摁喇叭不停,放眼望去,马路上全是“路怒族”;为了房子、车子、票子、面子,你追我赶,攀来比去,什么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早抛到脑后去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22、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略(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鉴赏(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两汉时期,由于“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学校教育得到普遍发展,再加上以“经学取士”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的确立,也使两汉家学得以蓬勃发展。学者专长一艺之后,在授徒讲论的同时,亦受学术家传习惯的影响,极为重视家中子弟的学业继承。如后汉书伏湛传:“晨谦敬博爱,好学尤笃,以女孙为顺帝贵人,奉朝请,位特进。卒,子无忌嗣,亦传家学,博物多识。”这种传家世袭的学业就是家学。家学是两汉经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23、,据粗略统计,在两汉明确有家学情况而且颇有名望和影响的经学世家约有百家之多。他们或者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家业不断,如孔氏之学;或者宗族内相承以传其学,如大、小夏侯之学;或者如睢孟授业其姐的儿子颜安乐以传其学。从而为两汉经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家学一直是私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中有着独特作用。家学首先影响汉代统治阶级的教育。家学中因传经学而至仕的比例很大,有的甚至累世儒官,其中又有不少担任帝师或者太子太傅。他们或亲自执讲,或开办学校,在其倡导下,兴学重教也成为评价官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汉代隆儒的氛围中,帝王多养成崇儒好学的风气。元帝“柔仁好儒”,即位之后又制诏御史

24、:“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明帝曾“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搢绅环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些由家学而仕宦的势力,通过影响最高统治者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两汉政治和学术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家学本身的发展。作为官学的补充,家学是私学的特殊力量。汉武帝时兴太学,此后官学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私学并未因此停顿,反而在官学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汉代私人讲学的事例不胜枚举,读书人学成即授徒相当普遍。家学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学者从事私学教授活动,他们或开门授讲,或声称著闻、学者争相归之,或隐居教授,所授学生常常数百人至千人,著录弟子多至千人乃至万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地方官学由

25、于政治、经济及战乱的影响,时有停置。但是治学的儒者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即使在战乱中也传业不息,讲学不辍。这种家学传统,在促进经学广泛传播时,也使家族的学术得以保存并固定下来。家学所传习的内容很宽泛,并不仅限于经学范畴。自然科学也是家学所传习的重要内容,涉及天文、医学、数学、律法等广泛领域。如刘歆继承父业,从小对数术、方技无所不究;世明律法的颍川郭氏则更为引人注目,据载,郭氏自弘以后,“数世皆传法律,子孙至公者一人,廷尉七人”,为官者甚众。正是因为有两汉家学的兴盛和学术家传的良好传统,所以在汉末动乱中,学术逐渐家门化并得到保存和延续,从而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世族的家学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有删改

26、)1下列关于两汉家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家学是私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发展与两汉“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有直接关系。B家学是一种家传之学,从后汉书伏湛传中的记载来看,它是传家世袭的学业。C家学作为官学的一种补充,对于文化的传承、家族子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D家学传习的内容除了经学的范畴之外,还涉及天文、医学、数学、律法等广泛领域。解析:选A原文说:由于“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学校教育得到普遍发展,再加上以“经学取士”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的确立,也使两汉家学得以蓬勃发展。可以看出,“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是两汉家学发展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学校教育得到普遍发展和以“经学取士”为重要内容

27、的选官制度的确立。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汉代,一些世代传经、地位显赫的经学世家,常常形成累世儒官,这些由家学而仕宦的势力,就会成为当世国家政治力量的组成部分。B在汉代重视儒学的氛围中,帝王多养成崇儒好学的风气:汉元帝执政后,曾下令朝野要尊崇儒家文化;汉明帝曾亲自对儒生讲经论道,前来听讲的人以亿万计。C汉代治学的儒者,在因战乱等官学停置时,仍然不辍讲学、传业,这些一心向儒的儒者,对维系两汉经学的发展和教育的延续起着独特的作用。D两汉家学的兴盛和学术家传的传统,使得汉末动乱中,学术逐渐家门化并得到保存和延续,这就为魏晋世族家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选B“尊崇儒家文化”错

28、,偷换概念,文中说的是“尊师而重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学中多有为帝王师者,他们传习的内容影响着最高统治者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由此也促进了家学本身和两汉教育文化的发展。B汉代的家学传统,常常与“世官”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深受家学传统影响的经学家们,无可避免地完全为封建帝王服务。C两汉时期的家学较为开放,学者们不仅重视对家族内子孙的传授,形成家业,而且也对家族之外的好学者开门授讲,传习文化。D私学在两汉时期之所以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受官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家学中一些学者从事私学教授活动有很大关系。解析:选B“无可避免地完全为封建帝王服务”说法过于绝对。(二

2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至京师,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诸儒宗之。年四十馀,始为郡吏。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居无何,遵被诛,瑗免归。后复辟车骑将军阎显府。时阎太后称制,显入参政事。先是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而以北乡侯为嗣。瑗以侯立不以正,知显将败,欲说令废立,而显日沉醉,不能得见。会北乡侯薨,孙程立济阴王,是为顺帝。阎显兄弟悉伏诛,瑗坐被斥。门生苏祇具知瑗谋,欲上书言状,瑗闻而遽止之。时陈禅为司隶校尉,召瑗谓曰:“第听祇上书,禅请为之证。

30、”瑗曰:“此譬犹儿妾屏语耳,愿使君勿复出口。”遂辞归,不复应州郡命。久之,大将军梁商初开莫府,复首辟瑗。自以再为贵戚吏,不遇被斥,遂以疾固辞。岁中举茂才,迁汲令。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视事七年,百姓歌之。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致殷勤。岁馀,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行郡国,以臧罪奏瑗,征诣廷尉。瑗上书自讼,得理出。会病卒,年六十六。临终,顾命子寔曰:“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

31、、箴、铭。其南阳文学官志称于后世,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瑗爱士,好宾客,盛修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馀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选自后汉书,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系:关押B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 辟:征召C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 美:优美D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清:认为清廉解析:选C“美”,动词,赞美。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B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C夫人/禀天地之

32、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D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解析:选A解答此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首先“人”是主语,“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其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D。再由“归精于天”和“还骨于地”是两个相对应的句式,可排除B,故选A。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瑗专心好学,即使在狱中也常乘审讯之余,向善学礼的狱官请教礼的问题。身处颠沛流离之中也一心研究学问。B顺帝即位后,杀了阎显,崔瑗也被牵连。崔瑗的学生苏祇想上书向皇帝说明情况,并为这件事作证,崔瑗制止了

33、他。崔瑗于是辞职回家,再也不应州郡的征召出来做官。C崔瑗在任知县期间,多次向朝廷上书,提出应实行的政事,为百姓开垦出几百顷稻田,百姓们歌颂他。为官清廉,家中没有什么钱财。D崔瑗善文辞,喜欢结交朋友,大将军梁商、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泰山太守李固等,都对他极为推崇。解析:选B根据原文,苏祇只是想上书,愿为这件事作证的是陈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以再为贵戚吏,不遇被斥,遂以疾固辞。(5分)译文:_(2)其南阳文学官志称于后世,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5分)译文:_参考答案:(1)(崔瑗)自认为再做贵戚的官吏,未被重用却遭贬斥,于是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了。(得分点:

34、遇、疾、固辞各1分,句意2分)(2)他的南阳文学官志被后世称赞,那些擅长写文章的人都自认为赶不上他。(得分点:称、“称于后世”被动句式、以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崔瑗字子玉,幼年时父亲去世,他专心好学,能全部继承父业。十八岁时,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于是通晓天文、历法、京房易传。诸儒以他为宗师。崔瑗在四十多岁时,才担任郡吏。后来因犯事被关进东郡发干县的监狱。狱曹的属吏善学礼,崔瑗乘审讯之时,常常向他请教礼的有关问题。他专心好学,即使身处颠沛流离之中也如此。后来官司结案回家,被度辽将军邓遵征召。不久,邓遵被杀,崔瑗免职而归。后来又被召进车骑将军阎显府里。当时阎太后掌权,阎显入朝参与政事。在

35、此之前,安帝废黜太子,贬为济阴王,另立北乡侯为嗣位者。崔瑗因北乡侯不以正序而得立,知道阎显将要失败垮台,想说服他使他废掉太子而另立,而阎显每天大醉,不能见到。恰好北乡侯这时去世了,孙程立济阴王为帝,这就是汉顺帝。阎显兄弟都被处死,崔瑗也被连累遭贬斥。崔瑗的学生苏祇对崔瑗的谋划了解得一清二楚,想上书皇帝说明情况,崔瑗听到后,就马上加以制止。当时陈禅任司隶校尉,把崔瑗找来对他说:“你只管让苏祇上书说明,我为这件事作证。”崔瑗说:“这话像小儿女子偷偷说的话,希望司隶校尉大人不要再说了。”于是辞职回家,再也不应州郡之命出来做官。过了很久,大将军梁商初开幕府,又先征召崔瑗。(崔瑗)自认为再做贵戚的官吏,

36、未被重用却遭贬斥,于是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了。年中他被荐举为秀才,升为汲县县令。他在知县任内,多次向朝廷上书,提出应实行的政事,为百姓开垦出几百顷稻田。他在任七年,百姓们歌颂他。汉安初年,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同推荐崔瑗是年老有德的大儒,从政期间政绩突出,不应该让这样的人才长久处于下位,因此升任他为济北相。当时李固任泰山太守,赞美崔瑗的文雅,写信致礼殷勤对待。过了一年多,光禄大夫杜乔充任八使,到各郡巡视,他向朝廷检举崔瑗犯有贪污罪,于是崔瑗被征到廷尉狱。崔瑗上书为自己辩护,得以申理被释放。正遇上得病而逝世,时年六十六岁。临终时,看看儿子崔寔说:“人是乘天地之气以生,到去世时,归精气于上天,还骸

37、骨于土地 。哪里不可埋葬尸骨,不必回归故乡。那些馈赠的物品,羊猪之类的祭奠,一概不得接受。”崔寔遵奉他的遗命,于是留葬在洛阳。崔瑗于文辞有高才,尤其擅长写书札、记文、箴文、铭文。他的南阳文学官志被后世称赞,那些擅长写文章的人都自认为赶不上他。崔瑗喜欢读书人,喜好招待宾客,佳肴丰盛,极尽各种品味,从不问家里还剩多少财产。平日常食蔬食菜羹罢了。家里没有什么积蓄,当时人认为他很清廉。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风”“雨”是古诗中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常。(2)

38、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年我逃难至此,要不是你,我差点儿就没命了,以后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就是_,也在所不辞。他们两个人在战场上可是一起_的好兄弟,哪里会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就闹意气呢?你尽管放心吧。在驱逐外侮、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既有_的英雄豪杰,也有贪生怕死的懦夫小人,我们鄙视后者,而

39、敬仰前者。A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舍生忘死B出生入死 舍生忘死 赴汤蹈火C舍生忘死 赴汤蹈火 出生入死D赴汤蹈火 舍生忘死 出生入死解析:选A赴汤蹈火: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侧重表达不避艰险的愿望和决心。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侧重形容冒险的过程。舍生忘死:形容不顾性命危险。与“贪生怕死”相对。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财务报表中,獐子岛公司在每一次“消耗性生物资产”暴增的数据后边做出解释:主要原因是虾夷扇贝底播面积及苗种投入增加所致。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形式,但是,稍不小心,你就可能遇到你不愿意掏钱却又不得不消费,或者说是“过度”

40、消费的情况。C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当代话剧中山码头正是为这一天特别策划创作的。D文明寻根是一条永恒的道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但在创新还未能及时跟上的时候,守住传统文明则成为能否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解析:选CA句式杂糅,删去“原因”或“所致”。B.搭配不当,“享受”与“形式”不搭配,删去“形式”。D.不合逻辑,应在“守住传统文明”前面加“能不能”。11仿照例句,另选两个字,分别写一段话。要求:拆字合情合理。(6分)例句: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舒心。答:_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选一个汉字,然后根据其结构,对其做出新的解释。所选

41、的字一定要是合体字,这样才便于拆解。所写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哲理与深意。参考答案:(示例一)加:做什么事,不能光用“口”讲,还要致“力”于行动。迟:落伍者往往只是比别人晚“走”了一“尺”。(示例二)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愧:“心”中有“鬼”,所以才会惭愧。(要求拆字合情合理,6分)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传统社会中,诚信是做人之本,_,那么他就难以立身处世。在我国古代社会,诚信不仅是调节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它要求个人对内立足于“诚”,坚持自我本真和独立,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