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高段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论文.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26693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小学高段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提升小学高段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提升小学高段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提升小学高段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提升小学高段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提升小学高段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摘回要:小学高段学生要能简单描述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场景、细节,这是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目前小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不容乐观,尤其课堂上语言的表达, 经常词不达意,因此在课堂教中需要关注学生特点,重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质量。根据不同文体, 经课堂实践,探索与其相匹配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的可行性策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听 说复述法、创造性漫说法、解说转述法法、情境表演法等学生参与度高,行之有效的四种训练方 法的论述,来探讨在课堂上有效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提升,策略小学高段学生要能简单描述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场景、细节

2、这是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教师们往往很关注对学生书面习作表达的训练, 口头表达仍然十分薄弱。在语文课堂中,每次问题抛出来,仅有少部分同学,能有 效的组织语言娓娓道来,大部分学生却保持沉默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心中所想,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学生不理解无法作答;(2)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没有营造出学生愿意分享的课堂氛围:(3)学生有想说的欲望但却组织不好语言。本文重点针对第三种原因进行探索,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及时采取措 施,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训练。、听说复述法听说复述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通过阅读文字或观看多媒体讲故事 的音频、视

3、频,进而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情 节的起承转合,聚焦故事的精彩之处,吸引听者注意,通过模仿复述来提升口头表 达能力。1 .把握复述时机虽是复述,但也得需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精 心构思,再复述出来。在课堂上,学生对故事主要情节、人物特点、故事背景等深 入了解之后,才是复述的好时机。以田忌赛马为例,除了了解孙膑其言其行之 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孙膑个人的经历:他遭同窗庞涓嫉妒,被陷害处以膑刑和独刑 逃奔齐国。在了解田忌赛马故事发生背景,学生知晓孙膑的才能,以及在齐国的地位, 会对孙膑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孙膑提出调换马出场顺序的机智,以及田忌对孙膑

4、的 赏识有更加彻底的领悟,这才是复述故事的最好时机。2 .明晰复述要素复述故事要有背景、人物、主要情节等几个要素。学生在看一遍课文或者听完 音频,记忆往往没有那么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脉络梳理,为复述搭建扶手, 让学生在复述时脑海形脉络图。如“田忌赛马故事梳理:背景:孙膑遭同窗庞涓嫉妒,被陷害处以膑刑和独刑逃奔齐国,被田忌赏识。人物:田忌齐威王孙膑情节:二、创造性漫说法创造性漫说法,让学生在自由选择,在一定场景下尽情想象描述。在课堂训练 时,教师可提供不同的场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表达兴趣,梳理好表达思路,引导 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漫说。1 .创设表达场景减少限制和束缚,

5、为学生口头表达创设自由的氛围,学生会更乐意表达心中的 想法。如五年级课文摔跤,这篇文章讲述了小嘎子和胖墩摔跤的精彩过程。教 师可在引领学生了解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情节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小嘎子不服气, 想再进行比试,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第二次摔跤的话,输赢都有可能,开放性 话题引入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更能激发学生兴趣。2 .梳理表达思路要想将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转化为流畅的表达,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精心梳理 表达的脉络。课文主要抓住二人摔跤的动作描写来体现小嘎子的聪明灵活,肯动脑 筋。因此教师要先带领学生梳理好表达的思路:抓住小嘎子的一系列动作来表达清 楚二人摔跤的过程。这样,同学们就会根据表示动作

6、的词,以及动作的先后,来进 行描述。能力强一点的孩子还会抓住胖墩的动作来衬托出小嘎子的机灵。3 .提供表达素材创设了开放的表达场景,梳理了描述脉络,要想让整个表达有血有肉,还要提 供相应的素材来供学生选择。所以,教师还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将文中出现的有关小 嘎子和胖墩第一次摔跤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化用或者模仿。小嘎子: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推拉拽顶钩胖墩:塌了腰合了裆别住一推这些动词的呈现为学生口头表达提供了支点,学生既可以化用这些词语,设计 第二次摔跤的动作,也可以以此进行模仿,创造性的想象场景,让学生有话可说。三、解说转述法解说转述法,就是把介绍性强的课文通过解说进行转述,在课堂中,需

7、要教师 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解说员,为听众详细介绍。通过解说流程预设,解说技 巧,解说预演等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1 .预设解说流程解说能否吸引听众,解说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解说流程也至关重要,听众对 什么感兴趣?哪个需要重点讲解,哪个介绍可以一带而过?这就需要揣摩听众的心 理,了解他们的兴趣,然后来设计解说流程。以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为例,这篇 课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虽然直观易懂,但是比较零散,为加深学生 印象,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预设好解说流程,打开学生思路。如:介绍胡夫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一金字塔的精湛工艺(引出金字塔之谜) 一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2 .指导解说

8、技巧解说流程的预设给学生提供了思路,但是如何解说,才能让听众被深深吸引, 还需要教师给予技巧上的指导:(1)这些这一批听众特别在哪里?要根据其特点来设计解说词。(2)讲解时,条理要清楚,控制好语气和语速,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增加亲切感。观察听众的反应,如发现听众对某个部分不太感兴趣,及时调整讲解内容。3 .我是小小讲解员为了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都能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教师可以采取分小组进行 预演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思考。在教给学生解说技巧后,教师可让在小组内先试说准 备,/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入“我是小小讲解员环节,这时可以由总结员解说,小 组成员补充,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解说。以第一个流程介绍

9、胡夫金字塔为例:”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金字塔。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大家来看这个金字塔, 叫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长230米在学生上台解说之前先预设流程并进行小组预演,不仅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得到 有效训练,还能让学生通过组员的解说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容,最后进行全班展示, 以达到训练效果。四、情境表演法情境表演法,即把课文改编成剧本,通过角色扮演,把课文演出来。表演前要 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要设计好动作和台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高, 对提升学生口头表达有很大的帮助。1 .把握角色特点小演员要将人物表演得

10、惟妙惟肖,首先是要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要到位解 读,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对重要人物进行深入解读。以草船借箭为例,在分析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胸有成竹时教师可以通过在江上时,鲁肃的慌乱与诸葛亮的镇 定自若做对比,这样学生对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深入把握了人物 的特点才能讲角色展示的淋漓尽致。2 .尝试剧本改编对人物有了清晰认识,接下来就得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再尝试表演。这时,教师 要指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合理设计。如:(诸葛亮一二两日,皆未有何动静,直至第三日四更时,江上大雾漫天,甚是 不清,诸葛亮密请鲁肃至船中)肃:(问诸葛亮)公召我来何事?亮:(欣然回答)特请子敬

11、同往去取箭。亮:(命令各船)各船用长索相连,往北岸进发!(五更时,船已近曹军水寨) 亮:(又命令各船)吾令你们使船头西尾东,一字摆开,不断擂鼓呐喊!肃:(惊慌)倘若曹军齐出,如何奈何?亮:(微笑道)曹贼多疑,故吾料那曹贼在此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管饮 酒取乐,待雾散便回。在剧本设计时,引导学生表现出鲁肃的惊慌失措,与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做对比, 来体现出诸葛亮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3 .演活人物形象要想让学生能真正走进角色内心,还需要深入挖掘文本,这样深层次的剖析学 生才能把人物演活,表演时的口头表达才能精彩。如在演出诸葛亮的镇定自若,要 抓住他气定神闲的动作,通过轻松的语气将诸葛亮的机智形象通过体态、声音,表 情,动作生动的表演出来。在进行情境表演法时,演员要演得到位,观众更要跟根据小演员的“演”来进 行评价,评出其精妙和不足之处,在演与评中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2 .杨桂平.把课堂打造成展示才能的平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 (02): 29.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